# [資料結構] Linked List ## 前言 * 特別注意,我們學校的資料結構課程其實沒有教這個......直接當作我們已經會了,所以寫得不夠好的話請見諒。 * 這東西寫久了,有時候結構中一些小地方會莫名其妙和別人不太一樣。 * 然後不得不說,這東西的概念一定要懂,實作也一定要實際去做,不然到後面Tree的node連結你八成也搞不懂。 * 好了,正文開始。 --- ## 陣列?動態陣列?Linked List? * 首先,不知道陣列是什麼的可以左轉了。 * 這就是一個大小為`5`的簡單陣列: ```C++ int arr[5]; ``` * 那什麼是動態陣列?今天如果有一到題目,先給你數字`n`,再給你`n`個數字$A_1,A_2,...A_n$,那你要怎麼把數字存到陣列中呢? * 新手大多會這樣做: ```C++ int n, arr[10000]; cin >> n; for(int i = 0; i < n; i++) cin >> arr[i]; ``` * 也就是事先給一個超大的記憶體空間,但這樣你自己也知道有問題。 * 數量超過10000就爆了(你用更大也一樣,都有個極限)。 * 如果數量只有10,你直接就浪費了9990個空間大小。 --- * 實際上你可以這樣: ```C++ int n; int *arr = NULL; cin >> n; arr = new int[n]; for(int i = 0; i < n; i++) cin >> arr[i]; ``` * 也就是說,arr一開始是一個沒有意義的指標。 * 而當你確認好空間實際上要多少之後,再和記憶體去要空間出來。 * 然而使用上面的動態陣列依然在某些情況會不太優秀。 * 如果我需要頻繁地新增、刪除資料,這時候你有兩種做法: * 每次資料有所變更時都重新用新空間。 * 時間成本太高。 * 一次給多一點空間,當容量不夠時再擴大。 * 其實C++內建的vector就是這種方式,但依然會浪費掉一點點的空間。 --- * 這時候就該用**Linked List**了,它的概念是一次只給一格的空間,然後利用**指標**把每個空間都串起來。 ```graphviz digraph list { node[shape="box"] data1->data2->data3 {rank=same;data1;data2;data3} } ``` * 看起來就像是火車的車廂一樣,一節拉著一節。 * 實作方式就是每組節點(node)裡面放你的資料和一個指標,用於指向下一個node的位置。 ## 實作Linked List * 實作Linked List的時候最好旁邊放紙筆一邊畫圖一邊做,否則容易搞混或忘記重設指標。 * 在這邊,我們加入資料和刪除資料的方式採用[Queues](/a56ukb7bS_SaekF3j2KlGA)的先進先出。 * 定義node: ```C++ struct node { int data; node *next; } ``` * 定義queue: ```C++ struct queue { node *front; //開頭,刪除的地方 node *rear; //結尾,加入的地方 int size; //裡面有幾筆資料 } ``` * 宣告並初始化queue: ```C++ queue q; q.front = q.rear = NULL; //一開始沒有資料,都先設為NULL指標。 q.size = 0; ``` * 加入: ```C++ void Push(queue &q, int v) { node *n = new node; n->data = v; n->next = NULL; if(q.front == NULL) //queue是空的 { q.front = q.rear = n; } else { q.rear->next = n; //先將尾巴接上去 q.rear = n; //再將queue的尾巴移到正確位置 } q.size++; } ``` * 刪除: ```C++ int Pop(queue &q) { if(q.front == NULL) return -1; //沒有元素在這個queue int v = q.front->data; q.front = q.front->next; //將開頭移至下一個節點 return v; } ``` * 輸出: ```C++ void Display(queue &q) { for(node *n = q.front; n != NULL; n = n->next) cout << n->data << endl; } ``` * 如此一來,我們就完成了queue by Linked List。 ### 完整的Linked List * 上面的code由於是queue的型態,你會發現我們只能於開頭或結尾操作元素,但實際上我們是可以做到以下幾種事情的: * 給予數字`v`,在linked list中搜尋後(回傳是第幾個位置/刪除它)。 * 給予數字`v`和位置`index`,將`v`插入到`index`的位置。(前提是已經有`index`以上的資料量了)。 * 因為懶得重打,就延續剛剛queue的結構。 * 回傳: * 就一個一個找。 ```C++ int Search(queue &q, int v) { int count = 0; for(node *n = q.front; n != NULL; n = n->next) { if(n->data == v) return count; count++; } return -1; } ``` * 剩下的code我懶ㄉ打了。 * 刪除: * 找到目標節點後,將原本指向它的改為指向next node。 * 需特別注意如刪除開頭和結尾要更改queue的front和rear。 ```graphviz digraph list { node[shape=record] subgraph cluster_level1 { label="刪除前" node1 [label=" <f0>Data1|<f1>●"]; node2 [label=" <f0>Data2|<f1>●"]; node3 [label=" <f0>Data3|<f1>●"]; } node1:f1->node2:f1->node3:f1 subgraph cluster_level2 { label="刪除後" node1b [label=" <f0>Data1|<f1>●"]; node2b [label=" <f0>Data2|<f1>●"]; node3b [label=" <f0>Data3|<f1>●"]; } node1b:f1->node2b:f1->node3b:f1[color="White"] node1b:f1->node3b:f1 } ``` * 插入也是差不多的概念: * 將上一個節點的指標指向自己,然後將自己指向原本的下一個。 * 同樣須注意開頭和結尾。 ```graphviz digraph list { node[shape=record] subgraph cluster_level1 { label="插入前" node1 [label=" <f0>Data1|<f1>●"]; node2 [label=" <f0>Data2|<f1>●"]; node3 [label=" <f0>Data3|<f1>●"]; node4 [label=" <f0>Data2.5|<f1>●"]; } node1:f1->node2:f1->node3:f1 subgraph cluster_level2 { label="插入後" node1b [label=" <f0>Data1|<f1>●"]; node2b [label=" <f0>Data2|<f1>●"]; node3b [label=" <f0>Data3|<f1>●"]; node4b [label=" <f0>Data2.5|<f1>●"]; } node1b:f1->node2b:f1->node4b:f1->node3b:f1; } ``` ## 其他資源 * 我當初大一是自己看這個學的: * [C 語言:鏈結串列(Linked List)的建立與刪除](https://kopu.chat/2017/06/02/c-%E8%AA%9E%E8%A8%80%EF%BC%9A%E9%8F%88%E7%B5%90%E4%B8%B2%E5%88%97linked-list%E7%9A%84%E5%BB%BA%E7%AB%8B%E8%88%87%E5%88%AA%E9%99%A4/) * [你所不知道的 C 語言: linked list 和非連續記憶體](https://hackmd.io/@sysprog/c-linked-list) [name=宅色夫 jserv] ###### tags: `DS` `note`
×
Sign in
Email
Password
Forgot password
or
By clicking below,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
Sign in via Facebook
Sign in via Twitter
Sign in via GitHub
Sign in via Dropbox
Sign in with Wallet
Wallet (
)
Connect another wallet
New to HackMD?
Sign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