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3 資工/電機特選心得 ## 總覽 特殊選才,顧名思義是給一些有特殊的表現的學生報名的(廢話)。 以資工系為例,會看到一堆怪物。有打演算法競賽的(像我),有比資安的、有開公司的、有開發的、還有寫論文的。 最重要的是要對自己有信心。 大概是 10 月初到 10 月中開始報名、11 到 12 月面試, 所以最好暑假就開始弄備審,才不會跟我一樣一邊準備備審一邊讀模考。 個人建議不要 All in 特選,畢竟風險還滿高的,而且我這屆最晚的一間(交大資工)是 1/3 才放榜,離學測只剩 17 天,所以準備的同時也要讀學測為自己留一點後路。 | 學校&科系 | 初試 (分數/錄取標準)| 複試| 結果 | | -------- | -------- | -------- |-| | 中央資工|90.2/87.58|92|正取 3| |師大資工|88.33/83.33|沒去|N/A| |師大電機|83.75/83.5|沒去|N/A| |成大電機|81.45/? (沒過)|N/A|N/A| |清大資工|96.5/87|91.75|正取 5| |交大資工|96.67/89|91.00|備 1 (有備上)| |交大電機|84.9/89.7 (沒過)|N/A|N/A| 目標清交成,多報了中央和師大當作熟悉面試。 (結果師大兩個系都沒去面試,我對不起社會大眾還有報名費) ## 初審 初審基本上就是上網填資料,有一些學校會需要寄紙本過去,實際以簡章為主。 ### 自傳 自傳應該是最難寫的部分,建議找有經驗的人或者老師幫你改。 有些學校會限制字數或頁數,像是我這屆有限兩頁、也有限 2000 字的,寫的時候務必注意。 排版基本上沒有太大要求,不要太難看就好。 ### 申請動機 分成兩個部分:科系和學校。 * 科系:自己的個人特質,說明你自己為什麼想要讀這個系。 * 學校:針對不同學校的特色來寫,可以提到他的一、兩個課程或者提供的資源。 ### 讀書計畫 分成三個階段:短程、中程和長程。 * 短程:高中畢業到入學之間。 * 中程:大學就讀期間。 * 長程:畢業後。 條件允許的話可以讓這三個有連貫性,在寫讀書計畫的同時也可以好好規劃自己的未來。 ### 在校證明、成績單 在校證明可以去註冊組申請,或者掃描學生證的正反面。 成績單盡量弄正本,只有線上成績系統列印的話就去註冊組找人幫你蓋章。 這兩個建議提早去弄,不然很麻煩。 ### 推薦信 一般是找班導或校長(找的到的話),如果有認識的話也可以找教授,記得提早告知並禮貌一點。 ### 特殊才能 就獎狀那些的,記得要留。 ### 我的 [**備審們**](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1LjTROYAr2j3D5l5mZRrJW_9xP3EOl1r?usp=sharing) [**自介簡報**](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aS612sNHJkXi8mx-eUGaU6qXbmaIyj-M/view?usp=sharing) [**關於我在準備清交面試期間讀了什麼**](https://hackmd.io/@Viecon-342524/rkJNc2FH6) (一題都沒猜中) ### 其他 [**中文文案排版指北**](https://github.com/sparanoid/chinese-copywriting-guidelines) ## 複試 ### 中央資工 面試順序照初審成績排,我是第九個(總共取 24) #### 面試 一人 6 分鐘,前面三分鐘是簡報自我介紹,後面問問題。 教授有三個,就坐在教室第一排,還滿近的。 感覺就像去大醫院掛號,等超久但一下就結束。 #### 面試問題 1. 你說你進到 YTP 二階,那你做了什麼專題? :簡報最左邊那個「以區塊鏈技術解決社群管理員濫權問題」。 2. 那你那個專題是用什麼語言寫的? :底層的智能合約是用 Solidity,還寫了一個網頁,然後用 JavaScript 的一個套件叫 Web3.js 把網頁和智能合約連接起來。 3. 我看你競賽成績蠻好的,如果是用其他管道入學,你一樣會選擇資工系嗎?不管是哪間學校。 :會,目前是以資工系或電機系為目標,而且因為我接觸和感興趣的領域都是在偏軟體為主,所以我會優先選擇資工系。 #### 結果 正取 3 老實說滿意外的,初審成績第九結果靠複試進到前三,我感覺也沒有被問什麼東西,回答問題也就順順的講,只能說凡事都有機會,不要放棄。 ### 師大資工/電機 #### 面試 剛好撞到其他活動所以都沒去,抱歉了。 ### 成大電機 #### 面試 初試被刷沒得去。早知道報資工,哭了。 ### 清大資工 取 26 個人,不知道順序是怎麼排的 #### 面試 有兩間教室,一間 10 分鐘,各兩個教授 第一間是簡報自我介紹 5 分鐘、問問題 5 分鐘 第二間是抽題目回答,還有一個白板可以用 時間到就會有提示聲然後換人 #### 面試問題(第一間) 1. NPSC 決賽你解了幾題?印象最深是哪題?怎麼解的? (講了一題,但解法我忘了) :(想了一陣子)那個時間有點久遠,忘記當初怎麼解的了 教授:沒關係,問演算法的是下一間。 2. 你今年 NPSC 決賽第幾? :我今年沒有去比,想把重心放在學測和特選上面,但讀書會的其他成員有比,一個第三、一個第七。 3. 北模、中模那些是最近考的嗎? :對,北模是 9 月考的,中模是 11 月。 4. 所以那些模考不是全國一起? :對,有些是出版社辦的,有些像中模是幾間前幾志願的學校聯合起來出題。 5. 中模有哪些學校參與出題? :一中、女中、興附、文華、二中吧。 6. 看你教學的東西蠻多的,所以你是對這個方面有興趣是嗎? :主要是製作講義還有講課的過程中,我發現我還滿快樂的。 7. 我對你量子電腦那些蠻有興趣的,你去那個營學了什麼? :一開始是學量子電腦的原理還有一些理論之類的,後來用 IBM 的系統實作幾個量子演算法。 8. 你覺得量子演算法出現之後會對傳統的演算法造成什麼影響? :我覺得現在還是受限於硬體,像前幾個月韓國的那個室溫超導體,如果是真的的話應該能對量子運算領域造成不小影響。至於量子演算法,因為目前量子電腦是能在特定的問題上跑得比傳統電腦還快,所以還需要更進一步的研究。科技是一直在進步,而人類總是要懂得學習,我也樂見相關的領域能有更多進展(沒想到會被問這個,回答得有點卡,沒什麼條理)。 #### 面試問題(第二間) 給一個運算式的字串 1. 怎麼分辨數字和符號? :利用它們的 ascii 值來分辨 2. 怎麼處理先乘除後加減? :用一個 linked list 把東西存起來,然後由前往後遍歷,遇到乘或除就把左右數字相乘除,然後放回去。做完之後會只剩數字和加減法,就一樣的動作重複就好。 3. 怎麼處理括號? :用遞迴處理 4. 如果三個數字相乘的情況會怎樣? :\*在白板上模擬一次給教授看\* 5. 你的解法複雜度多少? :$\mathcal{O}(n)$ 6. 如果有一個運算符號是由右到左結合怎麼辦? :往後找直到他不再出現,然後用一樣的方法從後做回來 教授:你的解法是對的,是跟我們的解法一樣好的,但這題其實用 stack 就好。 教授:\*開始解釋用 stack 的作法\* 教授:還有一分鐘,有什麼想問的嗎? :特殊選才會重視學生的在校成績嗎? 教授:不會,像我們也沒看到你的成績單,我們是要招有特殊才能的人進來,人不可能樣樣都好對吧,你是希望我們看還是不希望? :不希望(尷尬笑) #### 結果 正取 5 其實複試沒有特別高,甚至是正取裡面最低的,主要是初試成績在撐 可能是競賽成績不錯 + 其他領域的探索有加到分吧 ### 交大資工 #### 面試 一人七分鐘,有一分鐘自我介紹(沒有簡報) 一共三位教授,時間到會直接被打斷 #### 面試問題 1. 看你比賽**只有** NPSC 得到第一名,你在隊伍擔任怎樣的角色? :(略) 2. 講一下最擅長的演算法 :\*講了 counting sort\* 3. 如果今天要排序的是字串勒? :可以改用 radix sort 4. 還有別的方法嗎? :也可以用傳統的比較演算法,像 merge sort 或 quick sort 5. 說明一下 quick sort :\*說明\* 6. 我們一般不會這樣做啦(笑)聽過⋯⋯ sort 嗎(聽不懂) :沒有 7. 你聽過 trie 嗎? :有 教授:用一個 trie 就好 8. 講一下你得獎的那個專題 :以區塊鏈技術解決社群管理員濫權問題,利用去中心化的特性來建構一個去中心化自治組織 9. 具體解決了啥、怎麼解決 :(略) 10. 怎麼解決很多人頭帳戶的問題 :(略) 11. 我看你有一個 Web3.0 和 IoT 媒合的專題,也是 Web3 的嗎? :是,⋯⋯(說明到一半時間就到了) #### 結果 備一 面試真的講的不太好,幾個重要的點都沒講到,我就不該講 counting sort ### 交大電機 #### 面試 沒有這種東西,註定與電機無緣 ## 心得 廢話就放最後面好了。 好像是 9 月的中電幹訓(還是演武?忘了)的時候吧,馮聖元問了我一句「欸你有沒有要投特選」開啟了長達 4 個月的特選之旅。 加入了 dc 的特選群,從 10 月報名、再來等初審放榜、面試、等放榜,一直到 1/4 最後一間交大終於公布成績,坦白說都是煎熬。幾乎每一個禮拜不是放榜就是面試,而隨著一週一週過去,學測的腳步也慢慢接近。也曾經想過如果都沒上的話就只能乖乖學測,還好最後的結果是圓滿的。 一共投了 7 間,其中兩個初試被刷、兩個複試沒去、好在剩的三間都有錄取。 對我來說,特選就是一場賭博,賭你高中兩年做的事比別人多、比別人好,最重要的是相信自己,對自己所累積的一切都有自信,「我絕對不會比其他人差」這句話從去年初科展的時候陪我到現在。高二的各種競程比賽、讀書會、中電的課程、參加的營隊、成發主持人、科展、去日本分享專題...,所做的一切都會有回報,所獲得的都是一輩子跟著自己的。 最後,感謝我的家人們(特別是幫我改備審的姊姊)、感謝班導和盧教授、感謝特選群的各位、感謝班上的同學、還有感謝當初下定決心參加特選的自己。
×
Sign in
Email
Password
Forgot password
or
By clicking below,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
Sign in via Facebook
Sign in via Twitter
Sign in via GitHub
Sign in via Dropbox
Sign in with Wallet
Wallet (
)
Connect another wallet
New to HackMD?
Sign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