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車輛運動分析 ## 公式定義 ![image](https://hackmd.io/_uploads/Hk-hQA8jkg.png) 1. 前輪轉角($\theta$): 前輪的轉角,前輪和車輛前進方向的偏轉角度,通常以弧度(rad)表示。 角度值(degree)$=\frac{rad}{2\pi}\times360$ 弧度值(rad)$=\frac{degree}{360}\times2\pi$ 2.車輛速度($V$):車輛整體的平均速度,通常以每秒多少米(m/s)為單位,左後輪速度以$V_L$,右後輪速度以$V_R$。 - 速度(km/h)=速度(m/s)×3.6 3. 車輛輪距(D): 車輛左右兩側輪子之間的距離,通常以米為單位。 4. 車輛軸距(H): 車輛前後輪之間的距離,通常以米為單位。 5. 車輛轉彎半徑( R): 車輛轉彎時候描述的圓半徑,通常以米為單位。 左輪轉彎半徑以$R_L$,右輪轉彎半徑以$R_R$。 ## 機器人的速度和角度計算 1. 角速度的一致性: 整台車的角速度,在左輪右輪應該要一致。 $$\omega = \frac{V}{R}= \frac{V_L}{R_L}= \frac{V_R}{R_R}$$ 2. 車輛的前輪轉角和車輛轉彎半徑的關聯性: $$tan(\theta)=\frac{H}{R}$$ $$R_L = R - \frac{D}{2}, R_R = R + \frac{D}{2}$$ 3.左後輪的速度: 從1和2推算 $$ V_L = \frac{V}{R}R_L = V\times(1-\frac{D\times tan(\theta)}{2H}) $$ 4.右後輪的速度: 從1和2推算 $$ V_R = \frac{V}{R}R_R = V\times(1+\frac{D\times tan(\theta)}{2H}) $$ 所以已知(1)輪距、(2)軸距、(3)速度、(4)舵機輪角度(前輪)就可以得知後輪的速度。 如果是後驅車,就可以用來控制後輪的輸出功率。 ## Example 1. 前輪轉角($\theta$) $= 10^o \Rightarrow rad= 0.174$ 2. 車輛速度($V$)= 10 m/s note: 10×3.6=36 km/h 3. 車輛輪距(D): 2米。 4. 車輛軸距(H): 4米。 5. 車輛轉彎半徑( R ): 250米。 $$ V_R = 10\times(1+\frac{2\times tan(10^o)}{2\times4}) = 10\times(1+\frac{2\times 0.176}{2\times4}) = 10.44 $$ $$ V_L = 10\times(1-\frac{2\times tan(10^o)}{2\times4}) = 10\times(1-\frac{2\times 0.176}{2\times4}) = 9.559 $$ # IMU IMU(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慣性測量單元,通常有6軸和9軸。 - 6軸: 3軸加速度傳感器,3軸的陀螺儀(量測角速度) - 9軸:在6軸基礎上加入3軸磁力計。 ![image](https://hackmd.io/_uploads/SyL7IyDs1e.png) [reference figure](https://www.usgs.gov/centers/pcmsc/science/inertial-measurement-unit-imu) ###### tags: `Lea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