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824~0828嵐山工作站下水源地(嵐山工作站下扎年)<!-- 標題 --> ==\#嵐山工作站下水源地、\#嵐山工作站下扎年== <!-- 標記 --> ### 成員: 承泰\*\*\*\*、士傑\*\*\*\*、寒森\*\*\*\*、維駿\*\*\*\* 男女比:3:1 老新比:4:0 撰文者:承泰 照片:承泰、士傑、寒森、維駿 ### 行程說明: <!--說明路線走法,為何想走這條路線--> 自從四年前一起走完干卓萬七彩後,每年聚在一起走一趟似乎變成例行公事了,而今年的目標本來要去走關山大斷崖,奈何明霸克露橋被沖毀,玉管處禁止南橫三星的一切入園申請,只好臨時轉戰嵐山,體驗了一次螞蝗如雨的感覺。 嵐山工作站近年也算是熱門景點,所以由初音山方向進入的話都算是乾淨好走,但凡有點地形的地方都會有前人架繩。然而可能就是因為造訪的人太多,使的嵐山工作站每況愈下,如辦公室等地,早已不復往日照片中的乾淨整潔,取而代之的是散落滿地的紙張和書籍殘骸,屬於一個今天不去,明天可能就看不到了的景點。當然,也還是希望有能力抵達嵐山工作站的山友們能愛護它,讓它在歷史的長河中盡量再屹立的久一點。 離開工作站後一路沿著芒草叢生的主線鐵道而行,首先會經過山壁懸崖段,崩塌地看好路徑不算難走,鐵道狀況也算不錯,就算橋體崩落,山壁側也都有明顯的腰繞路。直到通過一號隧道要到新三號索道頭前,才會遇到此行的大魔王,一段完全懸空的鐵道橋,只能由上方溪谷高繞通過,高繞路不僅陡峭且雜草叢生路徑不明,需特別注意。 過了新三號索道頭後,接下來的路徑則是沿當年開闢往三號索道著點的步道而行,步道不像鐵道芒草叢生,在人造林內植被意外的友善好走。後續的29林班鐵道也只有一開始崩塌較為嚴重,後續的鐵道都大致完整,但要注意,鐵道完整和它長滿芒草可是不互相矛盾的事。離開鐵道上切嵐山稜線的路徑植被友善布條眾多,可以讓人稍微喘口氣,因為一旦通過稜線後,可是有好一段超密芒草陡下在等你,突破之後這趟旅程困難的部分才算告一段落。 建議想造訪的人可以準備袖套及止癢藥物,因為最後兩天的路就是要瘋狂地鑽芒草,螞蝗數量也是以幾百,甚至上千隻來計算,在山上可能還沒甚麼感覺,但下山後我們四人可是通通看了一個禮拜以上的皮膚科才好。 ### 預計行程: <!-- Ex.2/1 D1[車4hr重6.5hr]台中車站->郡大林道33K行車終點->郡大林道42K->喀塔朗溪營地->無雙溫泉上平台C1 --> D1 8/24 花蓮->華林園->初音山->慕谷慕魚山->第五獵寮->16林班支線鐵道岔口營地C1 D2 8/25 C1->七腳川山->籠翠隧道西口->嵐山工作站C2 D3 8/26 C2->嵐山工作站附近探險->嵐山工作站C3 D4 8/27 C3->籠翠隧道西口->籠翠隧道東口->太魯閣主線二號隧道->一號隧道->新三號上索道發電室(嵐山分場)C4 D5 8/28 C4->研海29林班鐵道->豪華獵寮->嵐山稜線->扎年工作站(新一號上)->娑婆礑水源地 ### 實際行程: <!-- Ex.2/1 D1:台中車站->郡大林道33K行車終點->郡大林道42K->喀塔朗溪營地->無雙溫泉上平台C1 --> D1 8/24 花蓮->華林園->初音山->慕谷慕魚山->==第五獵寮C1== D2 8/25 C1->16林班支線鐵道岔口營地->七腳川山->籠翠隧道西口->嵐山工作站C2 D3 8/26 C2->嵐山工作站附近探險->嵐山工作站C3 D4 8/27 C3->籠翠隧道東口->太魯閣主線二號隧道->一號隧道->新三號上索道發電室(嵐山分場)->==研海29林班鐵道->豪華獵寮C4== D5 8/28 C4->嵐山稜線->扎年工作站(新一號上)->娑婆礑水源地 ### 行程概略圖:  ## 行程記錄: **本文之座標系統採WGS84,格式為度/分/秒** **左岸右岸以面向下游時的左右為準** **航跡:https://hiking.biji.co/index.php?q=trail&act=gpx_detail&id=3927485** **純文字記錄: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Af-pt_EdRO1BZapXFUP06QU_ZdNtfhRs/edit?usp=sharing&ouid=110306804935586183539&rtpof=true&sd=true** **推薦要到訪山友有可以先看這本書,看完對於整個林區內的遺跡分布會有初步的認識,能比較清楚自己在逛什麼:** 悠悠嵐山-太魯閣林業影像集(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 ) https://theme.forest.gov.tw/ebook/002/ ### D1(8/24)花蓮->華林園->初音山->慕谷慕魚山->第五獵寮C1 **天氣:上午晴,午後起霧 行走距離:7.5K 總上升:1247m 總下降:-158m 沿途訊號:幾乎全程有中華4G訊號 沿途水源:第五獵寮活水源,其餘各獵寮有雨水桶** 0450 花蓮市民宿出發,上去華林園的車道為水泥路非柏油,出發前多次跟計程車行確認開不開得上去,對方覺得Google地圖都有路應該沒問題,還只收我們跳錶的價格 0554 華林園前叉路,結果計程車開到過熱都有怪味了,心裡過意不去還是拿了之前紀錄裡的行情價2000給司機,整裝10分鐘後取右往初音山  >圖左綠色建築就是華林園,是一貫道的道場,門口有空地可D0(有狗) 0632 初音山岔路,先取左上初音山 0634 初音山三角點,是一塊適合紮營的大平台,可展望花蓮市區,小休10分,後續路徑為林中小徑,路徑清晰  >展望超好  0703 叉路取直,左側有岔口,應該是從榕樹社區的產業道路接上來的 0709 H940產業道路岔,取直,再往前的路看起來應該都是廢棄的產業道路,左後方應該是往榕樹社區產業道路 0721 界樁 0749 H1110廢棄產業道路終點,沿山徑再往前腰繞約30米後右上切,開始陡上 0803 拉繩區,穩固好走,開始有螞蝗出沒  >吃飽飽,整趟走完發現初音山這邊螞蝗真的算少了 > 0811 大九芎(光滑白樹皮的樹) 0818 碎石橫渡10m,有前人架繩,有一兩步需要稍微踢一下踏點,但整體算安全 0822 H1230,倒木區,應該是最近倒下的九芎把路蓋住了,順著倒木往上找路 0833 H1285上稜後抵達第一獵寮4t+2t 0836 慕谷慕魚山(初音山西北峰)山字三角點,中華通訊,清理身上的螞蝗 0911 第二獵寮,已倒塌無法紮營,有數個鍋子在接雨水,起霧了  0936 H1385第三獵寮,4t \*3平坦營地,有水桶在接雨水,後方還有一個充滿落葉的積水坑洞,皆需過濾,中華有網,休30分  1025 雙股稜,取右稜 1108 H1600陡上拉繩兩段,第一段有一個落差比較大沒有腳點,有人做繩環給大家踩,中華4g兩格,螞蝗和氣溫讓隊友走到快崩潰了,休15分鐘等隊友,抓了八隻螞蝗  1145 H1690稜右腰繞上,不上稜 1149 過乾溝 1150 寒森想睡覺,速度掉超多,路徑沒有到很明顯,布條也快跟背景融為一體,需要認真找路 1208 1832峰東北稜,上坡結束,越稜腰繞進第五獵寮(此地應該是原第四獵寮,但目前已不見獵寮蹤跡) 1225 百葉山登山口,前後有數個乾溝要過,但都不難走 1232 廢棄礦工頭燈  1240 濕滑山壁橫渡,前人架繩架的很完美  1244 乾溝,小攤積水 1254 乾溝,小攤積水 1305 營地前最後乾溝 1306 第五獵寮營地,分三層共4t \*4,營地看起來不錯睡,在最下層營地朝東方跟布條腰繞下切一分多鐘就可以到水源地,應該與進營地前最後一條乾溝是同一條。由於寒森快要炸了決定先休40分看情況。休完起霧,怕還是跟剛剛一樣走很慢如果下雨會很痛苦,決定直接紮營。  >水源 ### D2(8/25)第五獵寮->16林班支線鐵道岔口營地->七腳川山->籠翠隧道西口->嵐山工作站C2 **天氣:上午晴,中午起霧 行走距離:10.5K 總上升:917m 總下降:-732m 沿途訊號:中華4G:下往嵐山工作站鐵道前只要在稜線上都有、鐵道往嵐山工作站「注意安全」噴漆處、工作站內榮山宮門口。 沿途水源:嵐山工作站辦公室右側水塔水源** **先來張地圖**  >嵐山運材系統圖(悠悠嵐山,頁58),接下來與鐵道有關的地名會以這張地圖為準。索道部分大致可以分為日治末期(1944)興建的「舊」及民國時期的「新」(1955後)索道。伐木初期,以今新三號上索道頭處為行政中心,稱之為「嵐山分場」,主要伐取16林班及研海29林班之樹木,1952年後隨著太魯閣主線開始興建,才漸漸地隨著鐵道將伐木重心往太魯閣山區深入。1967年行政中心遷移至18林班內,始為現今之嵐山工作站,而原本的嵐山分場則將辦公室改建為索道發送點工寮,其宿舍區經造林後則已不復見。 0545 出發,出發後一路腰繞  >腰繞路一樣是感覺隨時會有螞蝗的植被 0639 樹根鏤空區,踩著樹根浮在空中繼續往前腰至裸岩區底部後上切,往上約20米後,進左側芒草灌木叢中繼續上,沿途大展望  >要一路爬上稜線  >嵐山與太平洋,可以看得出嵐山東面其實非常陡峭,前人敢在這種陡坡上開路是真的勇 0652 H1800左上切脫離芒草裸岩區 0656 H1820上稜,稜線上也是比人高的芒草加灌木刺柏要鑽  >又刺又刮 0706 H1840小空地,展望花蓮,穩定中華4g兩格,之後拉繩上切接巨石稜線,上面長滿刺柏和芒草,需要認真找路認真鑽  >長拉繩  >轉眼間就雲霧繚繞的嵐山  >上圖右下部支稜上有一遭切斷處,應該是舊三號中間軌道  0732 H1905脫離惱人植被區,轉稀疏矮箭竹林間小徑 0820 2012峰前,稜線獵寮,4t \*2有點斜,有接雨水的桶子  0830 1992鞍,開始出現樹頭及柳杉(人造林),應該是接近舊伐木區了 0849 H2030林務局鐵牌,往上樹頭和巨木越來越多  0903 走錯,往左修正 0904 接回正路 0910 2093鞍,接雨水盆 0915 接上16林班支線軌道,右往鐵道末端,取左  >剛接上鐵道時植被很雜,順著走數十公尺就會變好了 0920 鐵軌崩塌處,走獨木橋,鐵道很明顯但沿路倒木橫亙,還長有稀疏箭竹,路況沒有想像中的好  0927 鐵道崩壞處,山坡腰繞,過後路況明顯變好    0936 鐵道三叉營地,左往16林班支線末端,右邊最後會以舊五號索道與太魯閣主線連結,往主線方向輕裝看看   >(悠悠嵐山,頁74)  >大部分鐵道路基都被掏空了 0946 離營地約250M處遇鐵軌崩塌,對照舊地圖此處離舊五號上應該還有一段距離,如果有人有閒有繩這個崩塌應該是可以走過去繼續探的,回頭  1001 回到下背處休完續行,直接上稜,稜上植被為到胸口的稀疏箭竹,算好走 1029 H2190進山溝後沿山溝上切  1036 H2225,上稜,2T \*2往東的稜線會直接接到第三辦公室(可避開大魔王),我們往西繼續沿著稜線上去七腳川山 1100 一路乾淨舒適林相上到七腳川山三角點,三等三角點,無展望,中華4g兩格,休20分   1120 續行,剛開始寬稜沒跟到路,繞了一下修正,建議可以沿著東側走比較好跟稜線 1125 H2295,左側4t \*1蠻平的  1130 巨石右腰 1138 鋼纜 1148 H2240陡下開始,有很多樹幹和樹根可以當腳點,這段下坡很陡,而且稜線不明顯比較難判位,還好大概每5~10公尺就有布條,如果一段時間沒看到布條就代表走歪了 1206 2288前鞍,休10分,等等要鑽芒草超陡上 1228 H2180有路但一段時間沒看到布條,再往上芒草太密不好鑽,對照航機左切一段才接上布條路  1239 H2240裸岩展望區,小心刺柏,等等有幾段會走在裸岩邊坡上,穩固好走  1246 2269岩石山頭,中華4G兩格,有夠曬,往前到H2250陰影處午餐30分,聽說這裡看得到嵐山工作站,但我們往嵐山的方向白牆 1321 續行,往下矮芒箕刺柏芒草混生區,要鑽但還看得出路徑,鑽爆刮爆刺爆又熱爆,好痛苦  >一段一段的鑽 1332 H2200稜右懸崖可展望花蓮,稜左據說可以看到嵐山工作站,但我們跟剛剛一樣白牆 1334 碎石坡左下切  1354 H2070看得到往嵐山工作站的鐵軌了,右側山壁上也看得到後天要走的太魯閣主線山壁段   >應該是紀錄中碎石崩塌的那段,看起來風景應該很好(結果走的時候白牆) 1358 H2055離開惱人植被區,進柳杉人造林,底層乾淨,舒服 1400 2047鞍,前方稜左舒適4t+2t接下來沿等高線腰繞 1408 腰繞約100M後隨布條開始下切  >植被 1410 H2035左腰一小段到西南向的小稜上沿著稜下 1412 H2015離稜右切進溝,沿溝下至H1990,此時在魯地圖上明顯溪谷內,再右切進更大的溝後橫渡山溝,繼續腰繞到北方小稜上 1423 H1970上稜,沿小稜下 1433 H1920下到鐵軌,往左過軌道橋到籠翠隧道(三號隧道),右往嵐山工作站,先過橋去看看隧道 1439 過橋後就是籠翠隧道西口,橋算穩固,但其中有一小段枕木斷掉了,不過山壁側也有好走的路,不敢過橋的可以走,隧道往內大概80公尺遇崩塌完全堵住隧道,崩塌處有水在滴可取,然後隧道裡蝙蝠超多。  >有著神祕霧氣的隧道口 {%youtube lXIrfnnF2ik %} >籠翠隧道內的蝙蝠們  >最裡面的崩塌處有活水滲出  1505 往工作站出發!馬上遇到斷橋,山壁橫渡。過後時而走鐵道時而腰繞  >似乎是過去紀錄裡大家都會拍橋墩的那座     1536 大溪谷,鐵道橋多已崩塌,但山壁側的腰繞路都開的不錯,不難走,只是咬人貓有點多 1550 進連續芒草崩塌區,咬人貓還藏在芒草中有夠幹,比預期的難走不少  >鑽! 1604 簡易木橋  1605 安全石,岩壁有注意安全噴漆,離開約300M的芒草崩塌區,過後就好走了,小休15分,中華4g訊號  1629 廢棄台車 1632 散架的台車 1638 可以滾的車輪 {%youtube xZoady2Ii3A%} >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要花三小時才走的到工作站  1639 兩段溪溝崩塌,低繞,溪溝陡峭濕滑要很小心,還要小心崩壞鐵軌上的生鏽鐵釘紮人,有前人架繩     1657 雙軌鐵橋,對面一間倒塌工寮,過後就正式進入嵐山工作站範圍   1706 辦公室,面向辦公室的左側就是水塔活水源 1719 下層康樂室紮營C2 ### D3(8/26)嵐山工作站附近觀光探險 **天氣:上午晴,午後大雨 沿途訊號:榮山宮門口中華4G 沿途水源:辦公室右側水塔、鐵道往夫婦山支線前進未到5號隧道前溪溝、翻越4號隧道H1968主線工寮前溪溝(N24 02 17.0 E121 28 07.0)**  >嵐山工作站鳥瞰圖(悠悠嵐山,頁129),圖的左側之外還有炸藥庫及4號、5號隧道 ### 嵐山工作站水源是從哪引過來的: 由於水塔水鐵鏽味太重,於是我們沿著水管一路去尋找水源,發現水管進4號隧道(已崩塌)後接到稜線北側的溪溝裡(N24 02 17.0 E121 28 07.0),由此引水到辦公室,若未來水管破損大家可至此取水。 1310 炸藥庫至四號隧道南口(已崩塌)間上切稜線,炸藥庫所在處是一個深坑,頂部還有一圈鐵絲網圍著,應該是要防止有人從上方入侵  >俯瞰炸藥庫  >上稜後可以看到很多像這樣的坑洞,應該是下方4號隧道內部崩塌所致 1330 下抵四號隧道北口,隧道口已崩塌,順鐵道走   >四號隧道北口  >鐵軌右側是負責將水引到嵐山工作站的金屬水管,有些鐵道已崩塌,但低繞或腰繞路都很好走 1339 嵐山工作站水源  >可見圖片右側的水管,一路往上接到水泥蓄水池來引流溪水  >水源處的鐵道橋 1342 過水源後再往前走一分鐘還有第二溪溝水源,水也不小 1345 再繼續往前走約100米有一H1968主線工寮,至此回頭   >工寮已倒塌,剩下一棟應該是廁所的建築 ==剩下的都是工作站內的照片,很多,沒興趣的可以直接跳D4== ### 從鐵道走進嵐山工作站時會看到的機關車頭們   ### 康樂室-大部分人會睡這,位於工作站下層,半面牆壁已塌          #### 招待所-部分完整部分崩塌       ### 苗圃工寮   ### 宿舍區-大部分都已倒塌    >鐵道橋的編號牌都被收集到一某間宿舍的廁所裡了        >剩下唯一一張的裸女圖         >造林速度不如預期,工頭要頭痛了  ### 澡堂  ### 福利社     ### 防火工具倉庫       ### 圖書室:  >辦公室右側即為圖書室     >神秘的人工呼吸方法 ### 辦公室:   >水塔          >不知是誰忘了關辦公室的窗,原本整即的文件散落一地 ### 榮山宮(中華4G)     ### 木工房、器材倉庫       ### 炸藥庫  >入口,第一次路過時完全沒注意到    >香噴噴 ### 五號隧道     >過隧道後的神祕建築,不知為何牆上有整齊的洞 ### D4(8/27)嵐山工作站->籠翠隧道東口->太魯閣主線二號隧道->一號隧道->新三號上索道發電室->研海29林班鐵道->豪華獵寮C4 **天氣:上午起霧,午後陣雨 行走距離:9.0K 總上升:404m 總下降:-564m 沿途訊號:安全石、新三號上索道頭 沿途水源:嵐山工作站** 0540 康樂室出發 0553 離開工作站 0558 陡峭濕滑溪谷低繞,有前人架繩 0619 安全石中華4g兩格,滑手機10分鐘 0644 脫離芒草連續崩塌區 0655 大溪溝 0722 三號隧道西口最後一座橋前上切 0751 接上前天的腰繞路,直接往上上稜,不腰繞 0754 上稜,沿稜往上 0756 H2070稜線四叉路,休20分,等等右轉沿溝下切往三號隧道東口 0827 H2020沿小稜下,布條時有時無,要自己找路,慶幸的是底層植被還算乾淨好走,厚厚的腐植層也不會滑  0834 H1985小稜在前方斷頭,右切下溝後橫渡到右側稜上 0838 H1960上到第二條小稜,沿稜下,好陡 0843 H1930布條,左側為一懸空乾瀑,右切離稜下溝後一路沿溝下 0848 H1920接上鐵軌,溪溝旁就是三號隧道東口,已經完全崩塌,只看得出門架,此處原有存放沙子用的小屋也已消失,只剩鐵道轉轍器。鐵道左往立霧溪支線,右為太魯閣主線往三號索道,先去左邊探險   >立霧溪支線在岔路處原本是高架,現在已完全懸空(悠悠嵐山,頁68) 0851 前進約百米後,立霧溪支線鐵道橋崩塌處,腰繞路為峭壁過不去  0857 回到隧道口(鐵道分叉處),休10分。出現硬蜱了,花蓮真的瘴癘之地 0908 續行,先鑽一段芒草  0915 碎石芒箕區  0916 電線桿後進碎石坡好走   0920 橋,腰繞或過橋都可  0922 橋,腰繞或過橋都可  0925 小小碎石坡   >被砸爛的橋 0929 連續碎石崩塌約100米,都是碎石坡,會踢腳點的話不難,此崩塌應該就是我們前天在稜線上看到的那段      0946 碎石崩塌結束,又入芒草區  0948 橋,腰繞或過橋都可2 0951 半毀橋約20米,先腰山壁走一段再上橋走梁,有人架繩,但小心繩卡包,過後繼續鑽芒草  >不建議拉繩,繩索中段只有綁一根樹枝,並非綁在穩定的固定點上   >如果這座橋塌了,應該會需要高低繞好一大段 1002 脫離芒草,乾淨鐵道  1005 一小段芒草 1006 橋,腰繞山壁 1009 橋,腰繞或過橋都可 1012 橋,山壁腰繞  1019 廢獵寮  1030 2號隧道西口,已經快要被埋掉了     1042 2號隧道東口,隧道口很完整,但有超密芒草,出隧道後右轉(左轉斷崖ㄛ)貼著山壁踩著芒草浮在空中過  1048 橋,腰繞,有前人架繩,前半段濕滑且腳點很鬆散,後段手腳點超小要小心走,過後進密芒草區,夾雜刺柏和薔薇還有小蘗   1059 兩段小碎石坡   >破植被 1107 崩塌超密植被,小高繞硬鑽獸徑,下切時小心腳下,不要衝過頭到崩塌邊緣,接回鐵道後還是一樣是密芒草 1113 進森林,脫離芒草區  1122 3,40米的長橋,主結構都還在可以直接走,但小心鐵軌很滑,山壁疑似有腰繞路,但我們沒走,4人花10分鐘通過    >兩位覺得太滑,一路蹲著蹭過來 1137 斷橋腰繞  1141 1號隧道西口,短短的約20米,還很完整  1147 1號隧道東口,馬上就是一個樑都斷光剩鐵軌在空中的橋,先從鐵軌左側下到鐵軌下方,有路可以橫渡 1154 鐵道切穿稜線後來到大魔王,根本不可能爬鐵道過吧,溪谷也超深,看起來腰不太過,花30分鐘去探高繞路  1235 回頭從鐵道切穿稜線前的山溝沿溝上切,約上4,50米後腰繞可過。但這個溝有點陡,如果要好走的話可以從1號隧道西口就開始上切會比較緩 1239 離溝左切上小稜 1241 上小稜後沿稜上(山腰有一條看起來很像路的死路)見到稜上巨大檜木後,翻到巨木之上從巨木和上方雙樹頭間開始腰繞   >雙樹頭  >一開始還算好走 1253 乾溝 1256 小乾溝,過後坡度變陡植被變密變刺,稍微散開走找下切點,找到一半開始下大雨,中間維駿輕裝探路回來時還找不到大背,笑死  >好刺好雜 1404 架10米扁帶下回鐵道,上面植物很刺但坡度太陡你又不得不抓。如果要開新高繞路要很認真的砍草,我們疑似有經過舊的高繞路但一下子路徑就消失了 {%youtube Oizp67zqnaQ %} >最後要到鐵道處沒腳點  >下來之後雨停了,好濕好幹!雨早不下晚不下,偏偏在最難走的一段下 1408 斷橋,右腰山壁,路徑不清且滑 1416 橋,直接過或腰繞皆可 1419 小崩約5米 1423 倒木把橋砸了,右腰  1429 沙土崩塌開始,應該是新崩的 1432 沙土崩塌結束回到鐵道 1433 橋,左下可腰 1440 斷橋,往右直接腰上稜,走稜線繞過 1447 稜線上三號辦公室殘骸 1449 稜線上三號索道發電室水泥房,睡四人有點擠,休25分,螞蝗超多,去看看索道頭  1501 沿鐵軌來到新三號上索道頭,也是太魯閣主線的起點,中間有很多廢棄台車和車頭,中華4G3格     1525 續行,沿著芒草邊緣腰繞,看看有沒有好下切的路去找腰繞路 1527 廢工寮和集水桶,按航機在這之前就要下切,回頭幾米找芒草空隙下切  >看到這些東西就代表過頭了,回頭找地方下切吧 1535 H1865,接上腰繞路,陸幅約半米,應該是當年往舊三號索道下的步道,跟著腰,有幾段長著稀疏箭竹,但路徑還算清楚,甚至有時候可以看到階梯  >路況意外的很不錯 1542 乾溝 1550 H1830步道上稜,接下來大致沿著稜走 1604 倒木把路蓋住,一時之間沒跟到路步道上了稜,結果稜線斷頭,左下切回到山腰步道上 1607 H1760,步道上稜 1609 接上研海29林班地軌道,有一個「第?號」界碑,鐵道有點看不出來了,只看得出鐵軌經過的平台,左右的鐵道都崩塌了,取左,先高繞一段  1617 總長約250米的崩壞鐵道,除了一兩段鋼軌,很難看出鐵道原本的樣子了。布條似乎是一路高遶低切,沒跟到不確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硬要跟鐵軌會很難走,我們就是如此    1641 回到鐵道,馬上接斷橋山壁橫渡,接下來接完整鐵道,謝天謝地 1659 完整鐵軌到鐵皮獵寮,裡面有鋪乾草,可以睡四個人C4,但屋頂有破洞,下雨會下進來   >獵寮內頂多睡五個人,大家一到就開始到就開始互相確認身上有沒有螞蝗,今天的螞蝗量是以千來計算的 ### D5(8/28)豪華獵寮->嵐山稜線->扎年工作站->娑婆礑水源地 **天氣:上午霧,下午晴 行走距離:8.3K 總上升:225m 總下降:-1923m 沿途訊號:翻過嵐山稜線後皆有訊號 沿途水源:紮年工作站雨水統** 0650 獵寮出發,今天一早醒來有一隻螞蝗在我的嘴唇上爬,好噁 0658 斷橋,右小高繞 0704 鐵道長滿芒草和灌木,鑽  0719 鐵道經過小稜,巨大落石 0721 鐵道崩塌處,右側溝裡有布條,開始往右腰上切 (N24 02 21.6 E121 31 07.5) 0740 H1870左橫切腰繞上,一路上來都是中級山林相,底層植被算乾淨,布條密集(5~10公尺一條) 0752 巨大倒木蓋住腰繞路,這裡要繼續腰喔 0756 H1900結束腰繞,開始直上切陡上 0808 H1935左腰上,往前一點有盜伐痕跡,上面漆B1,至此跟丟布條,開始找路  0822 接上布條路,路徑從左下一路斜切上來 0823 H1960腰繞結束直上切,上切路徑開始處相對於下面布條較少,可能是快用完了(?) 0833 穿過一小段密植被約10米 0838 H2005上稜,中華4G3格,滑手機半小時 0907 一開始下切就遇毀損木梯,路超陡  0911 拉繩木梯,往下接超密芒草,整段都是5,60度的陡坡,由於芒草太密,撞的時候都看不到腳點,很容易踏空跌倒   >嵐山=芒草山 0917 H1970往左腰繞一段後繼續下切,剛剛腰繞的芒草叢中有一個懸空梯子,要小心踩空,不要往右,右邊斷崖 0939 H1940沒跟到布條,硬切大落差後接上布條路,發現正路是從左邊繞下來的 0953 H1885衝出超密芒草,接下來是中級山樹林,還是好陡好滑  1002 稜上斷頭布條封鎖線,右腰下 1005 粗拉繩陡下後往稜線腰 1007 回稜上 1010 H1800開始右腰 1016 腰繞路為原始林,布條密集 1020 H1750上稜,大致順稜走 1026 木梯 1035 左繞下 1108 H1570開始右腰,從芒草叢下通過 1118 一段密芒草區後進崩溝落石區,沿著溝下大概10米後可見右側布條,跟著右切離溝  1129 H1525上稜,接下來沿稜走 1144 H1500獵寮,休20分,過1600之後大家開始走走停停,速度變超慢,獵寮已塌,剩下的斜斜的空地可以4t \*2,這之後的路就算是比較好走了  1239 H1240左繞拉繩過斷頭 1300 H1145轉運站營地(應該是舊2號上的某個機房),已不見轉運站,剩下藍白地布,清理後應該可以4t \*3,可能平坦舒適。稜線旁還有一兩塊平台可以紮,應該都是舊工作站的地基  1322 H1130舊二號上索道頭,鋼索從頭頂經過,沿疑似鐵軌去探險,  1313 順著走約40米後開始出現鋼軌,應該是舊三號下連結舊二號上的舊二號中間鐵道,路基還算完整,但時間不夠了,回頭  1333 續行,開始陡下,往下手機訊號都不錯(網路會飄) 1357 H910展望花蓮,可以聽到戰鬥機轟隆隆的聲音,螞蝗和一些奇怪的昆蟲也幾乎看不到了,雖然很熱但心情反而變好了  1403 接雨鐵桶 1408 H860鋼索,應該是舊二號索道越稜處,有一個應該是人工挖開讓索道通過的坡道  1413 H840右繞開始陡下 1415 兩段陡拉繩 1418 上緩稜 1421 水泥水塔,應該是扎年工作站的 1423 H760扎年工作站(新一號上),疑似鐵道的平坦路徑從西方腰繞而來,有幾台廢火車頭,工作站水泥房房內可睡5人,門前可4t \*1,休25分鐘,去看看鐵軌      >工作站南側的巨大水泥基座,上面放的應該是索道的制動裝置  >工作站南側的新一號上索道頭,已完全倒塌 1427 鐵軌往西走應該是連結新二號下和新一號上(扎年工作站)的新一號中間軌道,走沒幾公尺就塌了,看起來山壁腰的過去,但我們想下山了  1450 廢火車頭前左下切 1456 腰繞路腰上了稜線,疑似是舊步道,還有用石頭做階梯,可能是用來聯絡扎年和舊二號下及舊一號上?或是步行上下班的路 1458 H695鐵軌,可能是舊一號中間軌道,可以順著鐵軌走好一段,西北側應該是舊二號下索道頭 1502 H685纜車坑,這裡應該是就是舊一號上索道頭了  1507 H650樓梯,不知道是當年步行上班所設,抑或是後來的嵐山步道  1509 攔路繩,跨過繩子繼續走明顯步道 1511 H610長拉繩下切,疑似步道的路往稜右的方向腰繞走了 1515 H575接回疑似步道路徑 ,看來舊步道是之字路,現在會直下切捷徑 1525 H490索道鋼纜 1540 H360有一段植被變得雜七雜八,看不出步道樣,大概就跟阿嬤荒廢的菜園的小徑一樣 1558 道路右側為水圳,沿著水圳走,有米酒祭拜 1601 跨倒木後,之後沒多久離開水圳路往左下切 1615 叉路右轉 1617 巡邏箱 1618 接上馬路啦啦啦啦  >解脫拉~ 1622 過水泥橋,旁邊溪裡好多人玩水  1626 水源檢查哨等計程車~  後記:  >從花蓮市區可以看到嵐山ㄟ   >穿短袖所以被螞蝗和芒草搞得傷痕累累的雙手,下山大過敏。人還在花蓮就已經在互相推薦皮膚科了 ## 參考記錄: <!-- Ex. 2020.12郡大溪中之線馬西塔隆(獨眼小魚) --> 悠悠嵐山-太魯閣林業影像集(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 ) https://theme.forest.gov.tw/ebook/002/ **初音-嵐山工作站:** 2021.09奇萊東稜下嵐山工作站(gao1232452) https://www.ptt.cc/bbs/Hiking/M.1632537523.A.3F7.html 2021.08嵐山工作站(殘念)(輝哥的天空) http://xn\-\-kwr22her7a6qdvs6a.tw/mountain/nopaia/hualien019.htm 2021.02【花蓮】好山好水好難走之木瓜林區管理處:18林班嵐山工作站(Sonia Chen) https://hiking.biji.co/index.php?q=news&act=info&id=20341 2021.02沒有三兩三還是上嵐山_榕樹社區進奇萊東稜出(師大山社,芳柔) 社內紀錄 2021.01HANCHOR Trip- 嵐山工作站 https://www.hanchor.com/news/hanchor-trip-%E5%B5%90%E5%B1%B1%E5%B7%A5%E4%BD%9C%E7%AB%99?locale=zh-TW 2020.08初英上嵐山工作站下龍澗(ccma(小馬)) https://www.keepon.com.tw/thread-c74fad76-11ea-ea11-8113-901b0e54a4e6.html 2014.03嵐山回憶,回憶嵐山(一)莫非定律(山行者豪哥) https://haolite.blogspot.com/2014/05/blog-post.html **嵐山工作站-水源地(扎年):** 2022.11【嵐山工作站下札年4日】(柯氏野生活)(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app=desktop&list=PLF69UdHCUAskg6Sp75WqC0yCAu8KrVySX 2019.08初音嵐山出水源地(GPX)(Nia-ching Yeh) https://zh-tw.hikingbook.net/hikes/%E5%88%9D%E9%9F%B3%E5%B5%90%E5%B1%B1%E5%87%BA%E6%B0%B4%E6%BA%90%E5%9C%B0-3a18bdae 2016.12嵐山工作站-初音進出水源地(出去玩協會)(falijan(Pei)) https://www.keepon.com.tw/thread-db8a4882-f3cd-e611-80c6-901b0e54a4e6.html?AspxAutoDetectCookieSupport=1
×
Sign in
Email
Password
Forgot password
or
By clicking below,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
Sign in via Facebook
Sign in via Twitter
Sign in via GitHub
Sign in via Dropbox
Sign in with Wallet
Wallet (
)
Connect another wallet
New to HackMD?
Sign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