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gs: --- # 教育 AI 審議 @g0v黑客松 ## 活動資訊 審議活動日期:.. 審議活動地點:新竹.. 審議活動參加者: - 審議人次約 30 人 - 零時小學校師培 - g0v 黑客松參加者 審議活動流程: - 填寫審議前問卷:https://forms.gle/cjVvbCjvdRn8cHRE8 - 10 分鐘介紹生成式 AI 現有工具與功能特點,包含文字類、圖像類 - 針對 16 種教育現場的應用場景,逐項進行意見討論 - 聆聽已結合 AI 工具的教師,分享目前經驗與省思 - 填寫審議後問卷:https://forms.gle/cjVvbCjvdRn8cHRE8 ## 生成式 AI 應用分享講座 - 審議活動介紹簡報 - 簡報:https://docs.google.com/presentation/d/165-tD9YLeY_YA6bTiySZ2IYbFjKzP1GRHJq0Z_c3JRo/edit - 10 分鐘介紹生成式 AI 現有工具與功能特點,包含文字類、圖像類 - 簡報: - 已結合 AI 工具的教師,分享目前經驗與省思 - 簡報:https://docs.google.com/presentation/d/1VoRG8r0HPpvz53MeDw7myN-54wfizMJAb4Tq_FEFBE4/edit#slide=id.g28bedf46c23_496_6885 ## 討論 16 種教育現場應用場景及延伸探討 :::success 照片:https://photos.app.goo.gl/kv1RWMpBU8md2DcJ8 - 說明 - 請參加者針對已提出的 16 種應用場景,運用便利貼寫下意見 - 藍色貼紙代表有其他人同意此便利貼 錄音檔案: ::: 審議活動相關海報及便利貼意見內容,文字整理如下 ### 1. 寫班規、制定校園生活規範 - 很簡單,但要有趣,有趣的規定學生才會遵守 ### 2. 寫期末學生評語 - 有兩種學生評語,一種是學生與家長可以看到的,另一種是僅給學校內老師們互相可以看到的 - 學生角度:希望是真人評語,有溫度的評語 - 工程師角度:可以做評語庫,針對學生的性格表現 mapping 適合的詞語 - 老師非常需要擴充字句,容易詞窮,可以做廣泛性的讚美,獲釋生活常規的提醒 ### 3. 課堂備課、破冰遊戲 - 容易協作,但這個現在教材廠商的做得很好 ### 4.學期課程大綱與每週課程進度撰寫 - 容易協作,但這個現在教材廠商的做得很好 ### 5. 學生的心理陪伴機器人(例如:早安小狗) - 可以是針對學習的學伴機器人 - 學生的訊息是否要監管,老師是否可以看到 - 關鍵字審查、警示系統,提到特殊的內容通報老師 - 安全圍欄:例如暴力、色情的字眼不能有答案 ### 6. 課文朗讀 Text to Speech - 首先討論是否有課文朗讀的必要 - 真人語氣的不可替代性 - 老師講錯可能也是一個課文記憶點 - 克搭配真人 AI 的口型模擬(因應戴口罩的時候,學生口語學習比較弱) ### 7. 家長群組自動回覆 - 老師通常不要加入群組比較好,不會被打擾 - 可能可以有一個公告的機器人,提供例行問題回覆(今日聯絡簿、課文),以及說明今天發生的大事 - Line 付費功能:群組內容總結,如果內容太多,可以做總結老師再看 ### 8. 補救教學計畫規劃 - 現有廠商的規劃的很好,不太需要 - 個人化的學習計畫,像是均一、pagamo 都做得很好,會針對錯題生成補救題型 ### 9. 幫學生的作業、考試打分數 - 有人同意 - 機器評分是最一致的,作文都有規範好的評分標準 Rubrics 評分標準 - 如果公平公正公開的標準,風險比較低 - 希望可以判斷數學證明題,解決學生千奇百怪的解法 - 有人不同意 - 學生會變得很模板 - 如果是老師學生互動多,回饋式的評分可能比較難 - 藝能科,開放的科目比較有爭議 ### 10. 與其他老師共同備課 - 請 AI 開書單 - 要注意訓練資料的時效,例如舉例來說一本 1990 年的書籍,因為出版時間比較早,累積的被搜尋量較多,不過文本內容反而不是最新的 - 有討論到如果是比較新的書籍,或許其優點是,學說內容已有更新調整、收錄比較與時俱進的內容,或是文字文句避免有歧視性用語、或是排版與文字內容比較活潑有趣易於閱讀 - 可以作為各領域專業社群的會議紀錄,專業社群是特定科目老師們一起開會討論課程內容的活動,若能協助整理會議記錄、提供相關補充教材、提交會議報告就很棒 - 共同定考試範圍的考題 ### 11. 規劃課堂進度與回家作業 - 很容易,但現在廠商也都有做 - 可以回到討論客製化的學習進度(同補救教學計畫) ### 12. 實習老師評分表或評撰寫 - 較無共鳴與討論 ### 13. 製作新的學生評量表或其他表格製作 - 較無共鳴與討論 ### 14. 寫講者邀請信、感謝信 - 發想演講的名稱<可以給很多 idea> - 創新課程的名稱 - 信件還是會需要人工修改,避免不夠真人不夠真誠 ### 15. 優化行政程序,例如違規記點的流程方式 - 以特教為例,可以搜尋 FB 特教厭世聯盟 https://www.facebook.com/SPE.EDUCATION/ 找痛點 - 國教院目前已經有用 AI 在做學校評鑑的評分 - prompt injection 的危險 ### 16. 教室設備、耗材申請流程優化或建立 SOP - 較無共鳴與討論 ### 更多意見 #### 提出更多應用場景 - 有提出第 17 項,常見的特定主題文宣製作、教室佈置 - 其實這些很需要點子、創意,也不太有風險 - 很適合讓生成式 AI 工具來協力,也可以由此熟悉工具 #### AI 工具本身的應用 - 教育部目前有公布一份 生成式 AI 教育指引 - 補網址: - 許多應用場景,需要把學生與學務內容,輸入至 AI - 需要檢視內容授權 - 歷次輸入這類內容的紀錄 - 用 AI 結果出事怎麼辦? - 免責機制的制定 - 賠償基金 - 責任對應的法規 - 界定負責的上限、範圍 - 透明揭露使用範圍 #### 與「AI 工具應用」具有關聯性的教育政策與教學思維 (相簿中,有一張照片有這張海報) - 台灣城鄉區域在教育及學習資源上本身即有的現況 - 以宜蘭縣為例,學生人數長期來看會總體下降,但是會採取聚集至少數學校以至於該校會增加班級,而其他區位的學校會採取特色轉型作為方向 - (待補完文字) - (待補完文字)課綱 - (待補完文字)「老師的角色」 - 由誰來開發這些「AI 工具應用」?是由老師個人及社群自發探索,或是由資訊廠商進行產品開發,或是教育部或縣市政府開發,或是各校自行評估導入模式 - 以「人機協作」作為前提,浮現一些「生成式 AI 於教學現場的角色」的相關討論 - 1. 生成式 AI 視為老師的個人助理 - 本次審議的 16 項應用場景多數為此類角度 - 2. 生成式 AI 視為老師的教學助理與助教 - 例如本次審議討論中,有老師分享到會請學生與 AI 對話、辯論,來促進學習動機,也可以達到分散式進行,以因應教師學生人數比例不足的困境 - 案例:清大普通物理學智能助教 - https://www.facebook.com/nthu.tw/posts/pfbid0xgio9rM6KCG3xuAVCchCxsR4awXgCDUa2TcuALU5b6qrt2CjUsutjbemMDnrgDqtl -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0664321881/posts/6851455811553162/ - 3. 生成式 AI 視為學生的個人助理 - 本次審議也有提到老師們引導學生使用 AI 工具、了解工具特點與功能,也是讓學生在往後的學習途徑或職涯中,可以運用 AI 工具 - 4. 生成式 AI 成為學校機構的決策輔助角色 ## 問卷 問卷網址:https://forms.gle/cjVvbCjvdRn8cHRE8 ### 問卷結果 審議前 審議後 16 項應用場景的填答概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