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星上岸心得(政大資管) ![nccu_logo_JPG](https://hackmd.io/_uploads/ry4sR55CT.jpg) -------------------- ### 先介紹我自己 我是一位以5A6+吊車尾入學台中一中的學生,就讀文史哲法商政類群,目標台政清商管科系(後來覺得不太喜歡清大計財就刪掉了www)。 本人是努力家一枚。我的實力提升必須依靠長期的努力不懈而非像班上許多人那樣一蹴可幾(學測前3個月才開始準備就考得跟我差不多太扯啦)。我智商不高(IQ只有122,一中很多人應該都超過140吧),腦袋思考較為不敏捷,如果沒有大量複習練習,一般考卷上的題目我應該幾乎都不會寫(尤其是數理科目)。因此,我的學習之路從未停下。 以前的夢幻科系是台大財金,今年學測失常考爆後以政大商學院big5(財管、金融、資管、國貿、會計)為目標,計畫以繁星推薦入學(其實三上早有規劃XD) P.S.本篇文章建議用電腦閱讀喔 -------------------- ### 在撕榜之前 ==以前== 一年級時我認為班上同學鐵定都是佼佼者(事實也是如此),完全沒有繁星的打算。在數學(當時沒有找到學習方法)和自然科(單純沒興趣讀得很痛苦)的挫敗交織下,我其實有一點半放棄課業。在一年級下學期,數學甚至差一點被當掉。 二年級時我覺得自己只是喜歡寫程式做專案,對於自然研究、醫學、電機、電子、生物科技或天文之類的領域毫無興趣。而在一年級上學期我開始對法律和商管財金產生興趣,在經過一年摸索後,確定自己的志向是以從商為主、程式應用為輔,於是選擇第一類群。 分組後,因為不用讀自然,我有更多時間可以增進英文能力和數學能力。於是,英文成績開始突飛猛進,數學二年級的部分也學得不錯(從學測可看出)。如果沒有進社會組,我可能頂大都摸不到。 也因為這樣,我的%數不斷向前 ==三年級一開始== 欸~前四個學期成績出來了,我居然校排六趴ㄟ,那是不是能繁星阿? 於是,我開始把三年級課業放很重,希望可以把校排拉到4~5% ==9~12月:最大錯誤== 學測模擬考出來,成績一次比一次爛,最爛可以到只有四科51級分,對於要上台政商管的我來說,無疑是信心打擊器。在這裡我犯了一個致命錯誤(現在學到了保證不再犯): 被模擬考成績影響自己的信心和讀書步調,甚至一度感到憂慮、焦慮、甚至有一點點想S的念頭。 我真是奇怪,被一個完全沒有鑑別度的爛題目,搞到學測前就一直在查分科相關資料與分數。 由於數學實在差勁(個位數級分那種),預測自己只會考5~7級分,在那邊窮緊張,真的沒必要,更會影響考試的正常發揮,請大家不要跟我一樣愚蠢。 ==學測:一爆千里== 如標題所示,我成了一中少見的中箭落馬人 ==2/27:學測成績公布,開始決策== 大家可能會好奇我的學測成績是多爛,在這邊公布 國 14 爆炸 英 14 爆炸(國英沒一個15只能與臺大商管說再見了) 數A 別提了,爛到透頂,頂標邊碰不到 數B 13 沒用 社 15 總級分 5X 繁星 4%(32名) 這樣的成績,個申政大非BIG5商管科系都擦邊了(不一定上),再下面就是師大北大了QQ。這,不是我想要的。 有人會說可以分科阿 然而,由於沒計畫考數甲和國英數本來就不太好的情況下,我社會平均需要接近60才能擦邊上台大財金,極大機率也是回到政大。況且,我其實不太想要分科了(因為考試完的那段時間我極常沉溺在悲傷和無盡的恐慌中直到繁星放榜,焦慮和憂慮已經造成心理問題,每天都很沉重而不太想上學,面容憔悴、形容枯槁。因此我不太適合再繼續下去了,大學四年獨立生活再磨練一下心智吧) 有人會說,你學習歷程做得這麼認真,幹嘛不申請其他冷門科系再轉系? 在台大,大家幾乎都是佼佼者,因此大部分人成績都十分的猛。另外,商學院其實是超熱門科系,要雙轉輔去那裏是極為不容易的。萬一實力無法讓我雙轉輔,我無法承擔待在不喜歡科系四年的後果! 或許你會說,臺大選課很自由(比政大自由一些),不用雙轉輔也可以去聽商管的課。然而,本系的課還是要顧阿!!!(不然GPA怎麼辦)。因此,我有一個觀念就是不要把自己不喜歡的科系當主修。 🐨下圖是在政大新生群看到的留言,是學長姊的親身經驗。 ![4643e616-d82c-4225-9325-6a9dc8cffdb9](https://hackmd.io/_uploads/rks4c_qR6.jpg) 「在雙輔盛行的政大商院要雙轉輔都已經很難了,更何況是台大。」 對我而言,我不是一個有臺大迷思的人(我只有台北迷思,認為台北就是全台灣機會最多、最優秀的地方XD)。而政大商院有以下優點: 1.商學院的院級校級交換一大堆,可能比較容易申請交換機會 2.政大商學院學習競爭強度應該比台大管院輕(?)一點,可以持續努力拚GPA和書卷(?) 3.政大商院雙輔商院其他科系較容易(雖然商院已經最熱門了) 4.政大靠山的環境讓我覺得有一種都市綠洲的感覺(雖然要爬山但是我本來就有在爬山啦)。喜歡都市,但更喜歡接近山林,更容易呼吸到新鮮空氣,多讚!(下雨我是還可以接受啦其實) 5.企業評分商管類政大還不錯,甚至有第一?! 根據這些原因,我選擇了政大作為我的目標學校 P.S.數A這麼難頂標+1是怎樣啦太扯啦 P.S.只有我覺得國綜很難嗎? -------------------- ### 撕榜到上榜 ==繁星規則(政高)== 我們學校的校內初選繁星規則是依照政高軟體的規則來處置: 1️⃣.先選定一個校系(第一志願) 2️⃣.看有沒有過標 3️⃣.接下來的情況就很複雜了,我用表格解說(申請政大) | 名次/類群 | 第一類群 | 第二類群 | | -------- | -------- | -------- | | 1 | A同學 1% | B同學 2% | | 2 | C同學 3% | D同學 4% | 一個人只能選定一所學校的一個類群的校系,而「一間高中對一間大學某一學群只能推薦2人」,例如表中的第一學群只能有A、C兩個同學被推薦,如果有一個5%E同學也要參加該學校第一群的選拔,那就掰掰了。 再來,「一所高中在繁星推薦某校一輪中只能推薦一人,其他人則掉到二輪」。因此,上表會變成這樣: | 名次/類群 | 第一類群 | 第二類群 | | -------- | -------- | -------- | | 1 | A同學 1% 一輪 | B同學 2% 二輪 | | 2 | C同學 3% 二輪 | D同學 4% 二輪 | ~~掉到二輪基本上就沒救了~~。 4️⃣.同%數兩個人要校內競爭,怎麼辦? 可以去查閱各校簡章了解該校系的比序順序(跟申請有點像),但是看了你們也有可能不懂,表格 出現!!! | 人/比序列表 | 比序一(在校成績) | 比序二 | | ----------- | ---------------- | -------- | | A (選台大電機) | 1% | 學測數學成績全國比例(14級,7%) | | B (選台大財金) | 1% | 學測國文成績全國比例(13級,2%) | 猜猜看 誰贏了? 答案是學生B。因為他在比序二的比例比學生A高。就算學生A、B在比序二比的科目不同,成績也是A比較漂亮,但是可能該年國文15、14級的人少而數學15級人多,使學生B的第二比序%數比較漂亮。系統和學校會認定B比較有競爭力(因為趴數低可以與外校人比比較多次),因此B排在A前面被推薦。 當然,一定是有例外的,像是某羅X高中 https://udn.com/news/story/6925/7814785 笑死 5️⃣.接下來獲得校推之後,就是我們沒辦法控制的了 不過可以看一下歷年標準,預估一下自己可以上的科系 https://university-tw.ldkrsi.men/star/ 這個網站很好用 ==3/1== 看到語資班兩個地奧大電神來聽說明會,我覺得有點不安 ==3/2~8== 我選擇政大後,有列出幾個科系 政大金融 基本沒料 政大財管 基本沒料 政大國貿 基本沒料(今年變可以了) 政大資管 今年5% 政大會計 本來排第一志願 政大經濟 政大財政 政大外交 政大企管 其他系沒上先不討論。為什麼我會想選擇資管呢? 其實一開始我覺得我的%數最能上的是會計最好(我當時對會計工作內容了解不太深厚),但是資管我其實也蠻喜歡的。我的父親是一名IT工程師,他們公司有幾個政大資管系所畢業的員工在寫程式和做軟體。根據畢業資管學長的分享,他們的出路十分廣泛(包含科技業、軟體業、純軟、創投、金融業、公司財務等),基本上沒有侷限。 大一進入校園學習程式設計與商管基礎內容,大二大三後再根據自己的目標走向,選擇雙輔偏商或偏資的課程去上。這可以從學長姊的畢業專案中清楚看出分流。因此各校資管的偏資跟偏管是個假議題。 資管系的特點是兩個領域的必修比重不會偏廢,讓學生對於資、商皆有完整的涉略。儘管課程沒有比資工系或財金系來的專精,但是當你對其中一個領域沒太大興趣時,還有另一個領域可以選擇,這就是flexibility。 我高中其實是加入電腦資訊研究社,在社團中,我將從國小學習程式累積的成果,應用在選幹上(還做出了一個遊戲小專案)。另外高二下學期的自主學習我也曾規畫用python做出爬蟲選股app,並上架服務有需要的投資人(fintech、商資結合應用來服務大眾其實是我埋藏在心中的理想)。這個專案因為臨時參加的地理奧林匹亞競賽而作罷,預計今年暑假重啟。 有鑑於此,我認為資管系是一個適合的選擇(畢竟商管跟電資我都喜歡而且不想放棄其中一個)。由自主學習的經驗,我想做的專案目的還是以商業為主,因此比較需要的是一個能學到扎實商管知識的環境。政大商學院這方面的資源很多,是個適合我的好地方。 當然,這是在撕榜後才發現的事情 ==3/9== 到3%結束後,台大已經全部被撕完,陸陸續續有人失望走出會場。 去GIS教室撕榜時,本來選自己當時的第一志願會計系。然而我的第二比序趴數會被一樣填政大的4%人用財管幹掉,失去第一輪的競爭機會(況且他學測成績比我好一些分科隨便考都台大財金吧)。因此,我快速思考後,選擇了資管系(懵懵懂懂?),連自己有沒有想清楚都不曉得(很奇怪對吧) 總之,我撕到了第一輪 ==3/19== 政大商學院資管系學生 +1 後來跟我競爭的4%人幸運上國貿,但是他放棄去考分科了。他是一個很有天分的學生(就算不讀書也可以考超好),但他比我更加的努力讀書,下課都看到他坐在座位溫習課業(社交、手機社群軟體、遊戲、社團幾乎都沒有太多參與?)。他的筆記本上畫了滿滿的重點,可以了解到他對於課業的努力付出不是我可以比擬。另外他是全科都超強(不像我數學超爛),數學模擬考都將近15級分(學測失利掉到前標,還是比我電很多)。這位同學的積極努力,值得我學習。 他基本上就是台大財金了,祝福他! 其實我撕完榜後又補填了8個志願,但是有幾個志願我有點後悔填 就是企管 外交 經濟 財政 會計(對沒錯) 企管不扎實,中間三個在非商院資源分配少也沒有到特別有興趣 會計呢?是我覺得它太硬了,而且上了學校開的多元選修會計課後,也稍微對它失去了一點興趣,我覺得我的興趣不在那裏 而且會計蠻吃力不討好的(台大和政大會計%數都超高,比較少人想讀) 所以我其實有點擔心繁上那些科系 到時候會出現兩難 幸好沒有 意外填到資管真的是超級幸運!!!!!!!!!!!!!! -------------------- ### 在明星高中繁星的優勢 以我校排4%的成績,在社區高中絕對只能撕地名了,但在一中我前面卻完全沒有人填政大(其他學校也寥寥無幾),這是為什麼呢? 1.==大家意願不高== 在我們學校,每年約有接近5成的人能夠直接問鼎頂大+所有醫牙中(最後結果也是差不多),校排前面的人更是非頂大或臺大不讀。醫科和台清交成政都會在1~4%就被撕完,更後面的人也不會想屈就中字輩或地名大學,進而放棄繁星。 結論:申請或分科可以更好的人比較多 2.==學校不鼓勵 反而造就機會== 一中從頭到尾沒有公開過獲表揚繁星入學上榜的學生(更沒有舉牌拍照的環節XD)。起因是明星高中並沒有將重心放在繁星上面,畢竟繁星一間學校上榜的頂多就一兩個,而在我們學校沒上台清交成政基本上就沒人重視(確實很殘酷,但是這就是現實,我們這間理組學校校長甚至還只重視台清交的學生呢)。 3.==一中人=理工人== 一中裡面只有3個班83人是文組人,繁政大的當然少咯 -------------------- ### 我如何顧好各年級的課業 我是苦讀型學生,沒有去補習和請家教,成績怎麼維持的呢? ==1.與老師打好關係,盡量減少上課玩手機== 老師有時會依照對你的觀感打分數(不是說長相,而是上課態度和投入程度)。每天認真上課,積極參與課程,下課有疑惑多去問老師問題(良好的師資是進明星高中的寶藏)。這樣做不只為了繁星,也是為了自我學識的提升。 ==2.藝能課或其他甜課不要廢掉,重視!!!!== 這些課很重要! 這些課很重要! 這些課很重要! 很重要所以說三次! 因為 繁星都會看 都會比! 稍微認真交作業就有高分的課 為何要放掉呢? ==3.段考準備== 我是一個需要課前預習、課後複習、段考再大準備的學生。所以我才沒有補習(每天補到那麼晚都沒時間自己讀書了)。每次段考都用心考,是前往繁星的大門。其實很後悔高一半放棄數學,不然我可能就有2~3%了。 沒有補習,在家裡也不能耍廢。每天都要排一些科目練習、熟悉學習內容。數學和英文是一定要持續練習的,才不會廢掉(尤其像我這種努力家,一不努力就可能一落千丈了) 段考我都會預留兩個禮拜準備。從課本、講義、歷屆、考卷、網路試題下手,一步一步將可能已經忘記的學習內容抓回來。在明星高中,試題更是既艱深又冷僻,要考好一定得將每一個知識點弄懂,有點不通就會完全串不起來(尤其現在一堆跨領域題和混合題)。若有不理解處,就去臉書的解題社團問,或者是利用學校的電神資源和老師資源,提升自己的實力。 當然,我也沒有做到非常認真,一年級時有次還因為沉迷電玩而跟媽媽吵架過。這也讓我一年級課程沒學好,間接造成學測的不如意(我國中會考也是緊張但還有考上一中,是因為我國中課程都有學通可以舉一反三,即使緊張時也會有一定實力,高中就不是這樣了)。希望大家都不要重蹈我高中的錯誤。 ==4.競爭心態== 不要把排名當成最重要的目標(LIKE ME),但是了解一下學校電神的生態和讀書方法,更能知道自己該如何準備考試和修正讀書方法。經由地理奧林匹亞,我結識了三個類群的大電神(穩台大等級),也從他們身上學到很多。 然而,如果因為自己比人家弱而自卑、憂鬱,就沒必要了 -------------------- ### 上岸心得 繁星,讓學測爆掉的我,重新獲得用學測前往頂大商管(理想)科系的機會。在高中三年,我捨棄了部分社交、更多活動機會和社團投入,花費大量時間在維持課業上(還有維持與老師的感情,自然科除外)。中途,我多次考慮放棄課業放飛自我。但是一想起自己的頂大夢、台北夢,放棄之意立刻煙消雲散。現在看回來,我的努力,是值得的。 沒上台大 我會後悔嗎? 這個問題我還不知道答案。然而可以知道的是,讀不喜歡的科系我絕對會後悔(而且我是沒興趣就完全不會想接觸的那種人)。而我,在政大的起頭,就是喜歡的科系,豈不美哉! 作為一個靠苦讀上頂大的學生,我更知道持續努力和維持自律生活的重要性。我想大部分的人應該都跟我一樣吧!儘管學習慢、理解差、考試成績不理想,也千萬不要放棄學習,也別失去了信心。高中三年犧牲一點自由,可以換來未來快樂很久很久! 感謝一直支持我且不會強迫我未來出路的父母、同學和親人、師長,絕大部分的人是支持我的決定的,真的十分感謝。我本來還有點擔心班導可能會針對我(因為他一直覺得我該上台大冷門科系再轉系,其實他的想法也蠻合理的啦畢竟哪個老師不希望學生出頭天~),結果今天老師居然親口說出祝福我在政大學習順利,還跟我討論了不少政大的事情和未來可以加強的點,我非常感動!!!!! -------------------- ### 未來展望 目前的我是希望自己可以將大一課程先學好,有機會拚卷。 另外我的構想是未來先一雙一輔,雙金融或國貿,輔資科或台聯大清大電資科系(感覺有點難但是未來會怎樣還不知道呢!) 最後放一張核心素養培養圖 ![BE0700_T_02_04](https://hackmd.io/_uploads/SJH11s9Ra.jpg) ------------------ # 希望這篇文章對學弟妹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