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tle: SITCON X 主題候選 tags: SITCON 2022, SITCON, 2022, 年會主題 GA: UA-34467841-15 --- # SITCON X 主題候選 ## -1.目錄 [TOC] ## 0.前情提要 - 在2022-03-27的主題決選中,與會者選出了由 〈Rat in a Maze〉 為核心衍生出的三個提案。以下「共同描述」一節敘明了三案的共同核心理念供參,如對原始敘述有興趣,詳見以下連結 - 原始文件:https://hackmd.io/UPgyEqX9S7uBMAv7z7RrKQ - 原始文件本案部分:https://hackmd.io/UPgyEqX9S7uBMAv7z7RrKQ#SITCON-2022---Rat-in-a-Maze ### 0.0共同描述 ---- <!-- 近年來,媒體大幅渲染「大資工時代」。「大數據」、「演算法」、「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區塊鏈」等等名詞反覆出現在眾人眼前。「資訊工程學系」受到了比以往還要多的重視與光環,進入了無數家長與莘莘學子的視線。 --> <!-- >:你未來有想要讀的科系嗎? >:我其實沒什麼想法,如果要讀的話,應該會是歷史、工管或資工吧 >:其實我對光電比較有興趣,目前的話應該會選光電,然後化工或資工吧 >:我最想讀資工了,資工系是我的第一志願! >:最近聽說對面林先生的兒子讀那個什麼資工系畢業,現在在美國工作,年薪百萬起跳欸 >:我姪女也讀資工系,聽說他還沒畢業,就有好幾家公司主動找他去上班耶,薪水都很高 >:那個大數據、機器學習是未來產業趨勢,做這行一定不怕沒飯吃! >:如果要考資工的話,你一定要去考APCS! >:現在很多學校都在看APCS,如果考得好,會比較容易上喔 >:「APCS保證班,保證考取7級分以上,未達標準全額退費,詳電洽」 >:「APCS五天短期密集班,零基礎者可報名,詳網站」 --> **<center>「我們不知道未來的道路,但我們可以設計走路的方法」</center>** > :你為什麼會選擇資工系? > :我也不知道,只是聽其他人說薪水很高,而且未來的出路好像還不錯,所以我就選了它。 > :那你知道你自己在這裡做什麼嗎?有什麼想做的事?有什麼夢想? > :就......我也不知道,就是跟著學校學習而已,不然我也不知道自己夢想是什麼......。 Rat in a Maze 是一道經典的<!-- Backtracking-->演算法題目,題目描述一隻老鼠要走迷宮,給予迷宮的樣式,最後印出所有可以讓老鼠走出終點的路徑。 <!--我們這群學生,在教育體制當中就有如這隻老鼠一般,不知道終點在何處,也不知道自己該往哪裡前進。往往只能漫無目的的一點點前行,一點點尋找自己的未來。--> 在解題目的時候,我們不知道迷宮的終點在哪裡,但是我們可以透過一套尋路的規則,幫助小老鼠通過迷宮。同樣的,雖然我們不知道人生的終點在哪裡,抑或是下個十年我們會在何方,但我們可以當自己的人生 programmer,為自己寫出一套能夠讓我們前往目標的演算法。 **<center>「我們不知道未來的道路,但我們可以設計走路的方法」</center>** 在課綱、考招制度與社會迅速變化的時代,SITCON 2022 以 Rat in a Maze 作為標題,切實地反映了劇烈動盪時代下的學生們,在面對未來的生涯發展時,猶如一隻無法逃避、勢必得進入迷宮的老鼠,不曉得未來的道路該何去何從。 <!-- 十年之後,在社會劇烈動盪的現代,因疫情加速的虛實整合、因技術加速發展的犯罪方式、因算力提升而有突破性進展的解題方法、因科學發展而新誕生的架構模型,因社會發展而催生的 SITCON...... --> <!-- **<center>「我們不知道未來的道路,但我們可以設計走路的方法」</center>** --> 我們期待,在這個以學生為主的計算機研討會,我們可以互相交流、激盪想法、拓展人脈、發現新事物、結交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探討一個切身影響的課題、找尋一個面對未來的方向...... 來到 SITCON,你或許無法知道未來的道路,但我們可以設計走路的方法。我們希望,在 SITCON 這個交流的平台,當你搭上離開中研院的公車時,你或許仍然對未來迷茫,不知所措,但 SITCON 帶給你的激盪,已經在你心中播下一棵希望的種子,在你的心中逐漸發芽,帶領你與我們一同找到未來走路的方法。 **<center>「我們不知道未來的道路,但我們可以設計走路的方法」</center>** ---- 在經過眾人的討論、發想、動議、表決後,誕生了以原案為主的〈Rat in a Maze〉、〈Cat in a Maze〉 與 〈Rat in a Maze. Programmer, your path?〉三個提案。現提供以下三個不同提案的差異供參考。內容以對抗的論述方式呈現,希望可以提供不同面向的看法給大家。 ## ㄅ(Bo). Rat in a Maze(原案) 對於原案,論述當中的「我們不知道未來的道路,但我們可以設計走路的方法」這句話為 Rat in a Maze 下了一個非常充分且貼切的注腳,也是「演算法」的精隨與絕佳描述。 對於原案,適合作為 SITCON 主題的原因如下: - **內含彩蛋,富討論性,帶起老手新手對話**:Rat in a Maze對非資訊圈的人,可能會覺得只是在講「老鼠走迷宮」,但其實對於具備一定資訊圈子了解的人或許都可以知道背後的涵義。議題富含趣味與可討論性,可引起與會者討論 - **貼近學生,挑起共鳴,主題廣博涵蓋多元**:對於學生來說,生涯尚不明確,猶如在迷宮裡的老鼠。本議題貼近學生群體,但又不失限制議程內容的可發展性,值得使用。 - **故事與副標題的搭配很強**:Rat in a Maze的精神可以用副標題 **「我們不知道未來的道路,但我們可以設計走路的方法」** 這句話充分反映。SITCON或許不能提供給與會者未來道路的地圖,但是我們可以提供給與會者設計走路方法的平台。SITCON作為一個聚會、交流、分享的平台,我們彼此之間可能都不知道未來的道路,但我們可以一同設計走路的方法,告訴與會者可以透過SITCON,探索自我、探索未來、探索方法。 相較於下方的〈Cat in a Maze〉 與 〈Rat in a Maze. Programmer, your path?〉,Rat in a Maze更加強調了「學生受眾」面對未來的迷茫,可以更貼近學生受眾,反映多數學生的現狀,帶給與會者更深刻的反思。 1. 相較於ㄇ案,把Programmer放在主題上,會造成這個**活動只適合Programmer的暗示**。**資工不等於寫程式**,Programmer更加明確的指出了「程式撰寫」這件事情,限縮了標題所指的受眾範圍。資訊社群參與者並不見得都會寫程式或善於寫程式,故**Programmer可能會使受眾範圍縮小**。同時,「Programmer, your path?」一句的意思與「我們不知道未來的道路,但我們可以設計走路的方法」的含義上有些許出入。「Programmer, your path?」更像是「詢問自己未來道路的樣子」而不是「不知道未來道路的樣子,也可以知道要怎麼走」,在韻味上恐無法達到最佳效果。 3. 相較於ㄆ案,**貓咪形象難以反映出學生真實的迷茫**。貓咪帶給人一種可愛、隨心所欲、打破框架的形象,但是打破框架需要勇氣,並不是每個學生都有打破框架的環境,在這種氛圍下甚至可能大部分的學生都沒有打破框架的環境與勇氣。因此**打破框架的概念可能無法貼切描述當今學生的現況**,帶給與會者的激盪恐無法更加濃烈。同時,此案無法與小標做搭配,即使採用Cat後,與Rat併述,其韻味帶給與會者的衝擊亦沒有單獨採用Rat強烈。 4. 原案的Rat in a Maze可以指一個經典的演算法題目,除了保有「Rat」的意象,可以很貼切的作為「迷茫學生」的描述之外,單純的「Rat in a Maze」搭配上小標題「我們不知道未來的道路,但我們可以設計走路的方法」,能以簡潔的主標題搭配敘述,帶給閱者更濃厚的餘韻與思路。兩句話的搭配,猶如一隻在迷宮中困頓已久的老鼠,因為了解自己可以設計走路的方法,而獲得一盞希望的火苗,如同**身處黑暗當中的學生,因為SITCON,得到了一束希望的亮光**。雖然其他二者也可以搭配小標,但是**原案搭配的韻味是其他二者難以匹敵的**。 ## ㄆ(Po). Cat in a Maze 重點: 1. **貓咪個性代表著好奇心、探索未知、跳脫框架** 2. **在迷惘時比起訴說迷惘的狀況,不如學學貓咪,用玩樂的心態去面對未知的環境** 3. **切換思維是件很重要的事** 4. **貓咪很可愛** 因為貓咪的個性,第一個直覺想到的會是遇到迷宮時,他會直接破壞迷宮直接離開,或者是使用我們想不到的方式解決迷宮。在這裡能夠傳達到我們希望大家能夠**跳脫現有的框架**,換個思維去前往自己的未來。 同時貓咪相較於勞贖,個性上也具有對一切事物**充滿好奇、敢於探索未知事物、不畏強權挑戰一切**,這些個性也是對於學生而言蠻重要的,畢竟你的未來要由你自己來定義。 另外在討論中有提到 Rat in a Maze 以及 Cat in a Maze 的差異為:Rat in a Maze 很好的體現出學生在人生道路上不知要往哪裡前進的迷茫感,而 Cat in a Maze 則是提醒我們可以用著好奇,積極甚至是脫離框架的方式前進。前者像是在說大家迷茫的狀況(但是迷茫的人已經知道自己迷茫了),後者是我們可以用怎麼樣的方式面對沒有方向的時候。對於迷茫的人需要的不是跟他們說你們現在很迷茫,而是可以學學貓咪,保持好奇心,用玩樂的態度,去面對未知的環境。 在進行主題陳述時,依然可以提到 Rat in a Maze 的完整概念,同時又提醒了大家另一種思考面向的可能;最後補充就是,貓咪很可愛,有貓就給讚。 ![](https://i.imgur.com/ffMuMJc.png) ## ㄇ(Mo). Rat in a Maze. Programmer, your path? Rat in a Maze 這個主題是很有後韻的,但是以標題與主題來說**不夠抓眼與衝擊性**。光看 Rat in a Maze 其實有點莫名其妙,會讓看到的人覺得 SITCON 是和 Maze 還是 Rat 有關嗎? 當時的討論結果是在 Rat in a Maze 這個大標後附上「我們不知道未來的道路,但我們可以設計走路的方法」這個小標當作補充。後面的小標能夠做為引導,讓大家順勢思考 Rat in a Maze 這個主題隱藏的內涵是雖然我們不知道終點在哪裡,但是我們可以用一套方法來確保自己能夠走向終點。 然而,這個小標滿冗長的,因此當時需要一個**更簡短的一句話融入主題當中**。最後便有了 Rat in a Maze. Programmer, your path? 這個主題的誕生。Programmer, your path? 這句話能達到以下幾點功能 1. 把小標的內容更精練的融入到主題當中 2. 把主題更明顯的**回扣到資訊**方面。讓沒有聽過 Rat in a Maze 這個經典題目的人也能體會到這個主題背後想要傳達的 : 我們或許不知道迷宮(人生)的終點在哪裡,但是可以寫出能讓老鼠找到終點的程式(人生規劃)。 3. 讓主題有**對話感**,讓各位 Programmer 反思自己是否有好好規畫過自己未來的人生道路。 大家都覺得資工的很會寫程式,但是會寫程式一定要進資工嗎? 會寫程式的各位,把資工系當作第一志願的各位,真的對自己的這個選擇很了解嗎? 還是只是因為自己會寫程式而限制了自己的發展方向? 寫程式是讓自己完成一件事情的手段,而非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