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島亜美のまごころコトバ」摘要 > [前島亜美のまごころコトバ ](https://ddnavi.com/maeshima_ami/) ## 前言 這並不是對「前島亜美のまごころコトバ」的翻譯。 而是始於想和朋友們分享[前島亞美](https://zh.wikipedia.org/zh-tw/%E5%89%8D%E5%B3%B6%E4%BA%9E%E7%BE%8E)的想法,於是把「前島亜美のまごころコトバ」從書櫃中找回來重新閱讀,開始在 [Threads](https://zh.wikipedia.org/zh-tw/Threads) 上以不超過單篇文章字數上限的形式來摘要,所產生的系列文章。 2021 年開始在 ddnavi 上連載的隨筆「[前島亜美のまごころコトバ(前島亞美的真心話)](https://ddnavi.com/maeshima_ami/)」,從真摯的文字,可以一窺 Amita 的內心。過去,我從字裡行間中獲得勇氣,現在我也想將其分享出來。如果你/妳也對未來感到迷茫,也許應該看看爭強好勝的女孩,是如何在 12 歲那年毅然挑戰娛樂圈,並一路前進至今。 就像當時她的故事拯救了我。如果她的某些經歷、某些想法,能夠也啟發某些人,那就太好了。 ## [まごころとの出会い/前島亜美の「まごころコトバ」①](https://ddnavi.com/article/d766150/a/) 真心(まごころ)的「真」,來自亞美小時候所學的極真空手道。這也是她學會真誠、禮儀、並且變得堅強的精神根源。 當周圍的孩子都去學習鋼琴或芭蕾舞時,Amita 卻對「變強」更感興趣,所以在小學低年級時,她去了家附近的道場。在空手道中,她學習到了禮儀。用「押忍(Osu)」向老師和前輩們打招呼後,然後開始練習,是亞美很喜歡的禮貌。 Amita 很熱衷於練習空手道,參加密集的訓練營,挑戰無數比賽。儘管渾身是傷,儘管痛苦不堪,她未曾放棄。因為努力然後取得勝利的喜悅,能讓她的意志變得更強大。漸漸的,她發現直面緊張和恐懼,勇敢的接受挑戰的樂趣。 透過極真空手道,亞美學會對他人保持敬意,謙虛而真誠地工作,也造就她強大的精神。這是她受人喜愛的地方,也正是如此,即使經歷許多波折,她仍能夠前進至今。  ## [100円で変わった人生/前島亜美「まごころコトバ」②](https://ddnavi.com/article/d772705/a/) 在 12 歲那年,她作為 Avex 偶像團體的成員亮相。改變她人生的, 是一枚 100 日圓硬幣。 小時候的 Amita 沉迷叫做「[時尚魔女 LOVE AND BERRY](https://zh.wikipedia.org/zh-tw/%E6%99%82%E5%B0%9A%E9%AD%94%E5%A5%B3_LOVE_AND_BERRY)」的街機遊戲。遊戲中可以為女孩打扮、進行音遊、並收集卡片。於是媽媽告訴她: 如果報名試鏡,就給她能夠玩遊戲的 100 日圓。就這樣,她投入了偶像選拔。 糊里糊塗地,Amita 第一輪和第二輪試鏡居然都通過了。因為最初沒有預期過關,亞美突然感到不安,因此心有顧慮的她決定退出試鏡。後來,工作人員聯繫了亞美,希望她能繼續選拔。 「既然已經來到這裡,何不全力以赴堅持到最後呢?」 這樣想著,雖然很可怕,但 Amita 決定嘗試勇敢邁進。她真正下定了 「一定要出道 」 的決心,正視嶄新的挑戰。 由於沒有唱歌或跳舞的經驗,無法跟上嚴格的課程,[哭著說 「好不甘心」的畫面](https://youtu.be/XW9rP6bl3E0?si=B9OZnCUWEia5DuMh) 在電視上播出,每一天都令人沮喪。可是,透過空手道培養的競爭心告訴她不要放棄,雖然顛簸,但不到最後一刻結局未知,所以她沒有放棄的理由。 當最終結果公佈,「前島亞美」被台上的主持人唱名時,她精采絕倫的人生旅程,就此展開了。  ## [ぼっちを好きになった理由/前島亜美の「まごころコトバ」③](https://ddnavi.com/article/d777684/a/) 有看過 Amita 之前 YT 頻道(前島亜美チャンネル) 等朋友,應該對她「一個人○○」的主題不陌生。雖然長年的職業生涯讓她得以遇見形形色色的人,但工作之外的時間,她與其他人的互動似乎不算熱絡。某種程度上,可能是源自她喜歡作為一位「孤獨者」的生活方式吧。 Amita 第一次意識到自己喜歡獨處,是上小學的時候。由於搬家,她來到陌生的環境,對此感到不安。鼓起勇氣向座位後的孩子搭話,她獲得學校裡的第一位朋友。但是,那個孩子本來就有關係更好的朋友在,所以 Amita 不可能總是和她處在一塊。Amita 意識到,從零開始跟人交流並不容易。而如果刻意地跟誰聊天或玩耍,卻又感覺不自在、不合群。 自己對於人際關係是否不感興趣呢? 那是初次有如此感覺。不過,相比從與他人共度的時間中去體驗,她更傾向與自己對話,去理解自己為何如此意識。漸漸地,她開始花越來越多的時間陪伴自己,不再積極地尋找新朋友。 並不是說 Amita 不喜歡與人交際,她也喜歡與朋友暢聊、舉杯慶祝; 但是獨自沉澱的時間,也對她很重要。孤獨的時間裡,可以整理好思緒,打理自己,這讓她的內心平靜。那是 Amita 認為最適合的自己的時間。  ## [自分の肩書き、居場所について/前島亜美「まごころコトバ」④](https://ddnavi.com/article/d784022/a/) 人類總是有不同的頭銜與身分。而「偶像」這個職業,本身就是充滿各種嘗試的、特別的身分。 雖然是以團體形式偶像出道,不過隨之亞美也獲得許多不同的個人工作。第一次獨立工作是在 13 歲的時候,擔任雜誌的專屬模特兒。與典型偶像的印象不同,她穿著漂亮的衣服、擺出各種姿勢展現自己,以登上雜誌封面、成為讀者憧憬的模樣為目標努力。 Amita 也參加了第一部電視劇「釣り刑事」 的拍攝,這是一部黃金時段的偵探劇。對戲劇一無所知的 Amita 首次體會到拍電視劇的困難。即使是瞬間的場景,攝影機也得以不同的角度拍攝多次,並且演員每次都必須做出完全相同的動作。在擁有各種技能的演員與幕後前,她對電視劇的拍攝感到震撼。 「偶像」似乎意味著要能夠做到任何事情: 唱歌、跳舞、表演、談話、綜藝節目、社群媒體。然而正是因為參與如此多不同的活動,Amita 對於說自己是演員、藝人或聲優,有時也感到名不符實的不安。自己的頭銜到底是什麼? 所屬之處是哪裡呢? 但同時,正因為是偶像,所以能夠嘗試各種領域,認識很多專業人士,體驗到不同的感動。這對 Amita 未來的成長,無疑成為了滋潤的養分,也成為我們能夠遇見她的楔子。   ## [小心者のパーソナルスペース/前島亜美「まごころコトバ」⑤<前編>](https://ddnavi.com/article/d790787/a/) 從偶像變成聲優,令 Amita 感到特別的一件事是在服裝上。在偶像時期,無論是團體或是個人工作,都會有造型師準備服裝。然而在聲優活動上,更多時候是穿著自己的衣服去參加廣播和直播。不可避免地,Amita 就必須更多的去購買衣服,以挑選適合擔任角色、符合作品風格的服裝。 不過 Amita 並不擅長接觸人群,是會為店員熱心的介紹商品感到困擾的類型。因此,她會戴著大大的耳機,試著儘可能避免和店員接觸,在不用任何談話的情況下完成購物。實際上,這種對於與他人互動的恐懼感並不只出現在服飾店裡。工作以外,Amita 在與人交往時也常會有相同感覺。 其實並非是因為作為名人,也不是惡意地拒絕他人的善意。正確來說,一方面是想盡可能避免透露太多與自己相關的情報吧! 另一方面,也想避免被人們根據少許的交談中獲得的印象評判,因為感受到初次見面的對方的想法著實不容易。即使不清楚對方,卻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突然縮短距離。對 Amita 來說有些可怕。 早早就開始演藝人員生涯,讓 Amita 必須接觸到「比她意識到的更多的人的目光」時。所以,工作之外的小小個人空間與時間,反而令她格外珍惜。  ## [小心者のパーソナルスペース/前島亜美「まごころコトバ」⑤<後編>](https://ddnavi.com/article/d798322/a/) 或許來自比同齡孩子更頻繁的團體活動,更多與陌生人的互動。在十幾歲時,Amita 就意識到自己對「個人空間」的重視。正因如此,能夠守護自己的小小空間,是她心底長存的期望。 對於 Amita 而言,「保持距離」是很舒適的與人相處方式。如果人們都有著相同感受,彼此保持體貼的距離,生活或許就會變得容易得多吧! 透過距離感,每個人的個人空間都能不受侵犯。藉此,與初次見面的人交談,也變得更輕鬆了。 雖說如此,Amita 也會擔心自己是否過於封閉? 是否存在增加與他人的互動的必要呢? 尤其,在網路變得普及,人際的接觸越來越少的時代。「保持距離」轉變為世界的常態。 當久違地走出家門,去超市或者藥妝店,從與店員們的互動中得到溫暖的關懷、體貼的笑容時,Amita 發現這仍讓她深受感動。「這個世界就是依靠許多人的辛勤工作才得以運作的吧!」,不禁這樣產生想法的轉變。隨著年齡與身分的改變,在工作之餘,Amita 與人見面的機會越來越少。因此在生活中,與遇見的人們交談,變得格外珍貴。 在與人相處時,能保持內心的餘裕,同時接受對方的言語。保持合適的外在距離的同時,守護自己的個人空間,是前島亞美的處世哲學。  ## [礼儀と壁/前島亜美「まごころコトバ」⑥](https://ddnavi.com/article/d805359/a/) 與 Amita 共事過的人們,常評價她是「有禮貌的孩子」。 兒時,藉由空手道,Amita 對禮儀有了一定程度的認識。進入事務所後,又對此有進階的學習。而「言語」作為人際的工具,是展現禮儀的基礎。尤其作為公眾人物, 審慎選擇措辭用字格外重要。因為只要稍不注意則招來誤會,使他人心中留下負面印象。 所以,Amita 十分重視言語的表達。比起場面話,她喜歡仔細思考選擇合適的文字後,真實地表達心中所想。 但一方面,她也困擾於對文字錙銖必較的自己。 也許這是讓自己不擅長與人親近的理由吧! 過於咬文嚼字的結果,猶如在彼此間築起高牆。雖然避免意外的冒犯,卻也不免使人覺得難以親近。包含最近的廣播節目「前島亜美のあみたより」,或者是其他談話中,Amita 就多次分享自己無法流利的使用口語(タメ口) 對談的煩惱。 但她婉娩有儀的性格,也正是她的獨特魅力! 在溫柔的聲優世界中,她結交許多知心好友: 包含尊敬的前輩上坂堇、聲優新人以來長期共事的愛美、性格迥異卻合拍的吉田有里、同樣內向的伊藤美來、常關心自己的佐倉綾音和日笠陽子等。當聽著亞美喜悅地分享與他人的故事,我很開心知道她終於覓得能夠吐露真心的對象。  ## [喜怒哀楽と、限りある音/前島亜美「まごころコトバ」⑦](https://ddnavi.com/article/d813090/a/) Amita 談起聲優的經驗談,及從中得到的珍貴感情。 作為聲優參與 BanG Dream! 活動時,當得到大家對演繹角色的喜愛之情,心底的喜悅,是作為演員時所未曾感受的。為此,她也感到十足幸運,能夠成為這部深受大家喜愛的作品的演員之一。 從演員到從事配音工作,在面對角色的情感與表演的方式上,有許多變化。在偶像時期,她就有過戲劇經驗。演戲的過程中,能夠使用自己擁有的所有聲線,來表達喜怒哀樂的情緒。一場戲劇的完成是透過反覆練習和與其他演員的互動,有時也允許出現超出預期的表演。 但是,在演繹動畫角色時,能夠使用的聲音變得有限。聲音必須考慮到角色的年齡和性格等,情緒必須在符合角色的印象下表現。音調或語速,任何聲音的微小變化,都會讓觀眾對角色的認知出現偏差,進而影響角色的魅力。這是 Amita 首次接觸配音時所遭遇的苦戰,也讓她再次認識到了聲優的了不起之處。 結合演員的表演,吸收作為聲優學習到的技能,Amita 將在兩者持續前進。並平衡各自優缺,以豐富而深刻的方式,融入到擔任角色中。「公女殿下の家庭教師」是 Amita 在復出後首次有更多內容的配音工作,我很期待能再見到她更多不同的面貌。  ## [幼少期に見ていた光/前島亜美「まごころコトバ」⑧](https://ddnavi.com/article/d820192/a/) 19 歲時就開始獨立生活,離開團體以個人身份活動。這是前島亞美邁向獨立的第一步。 忙碌的團體活動中,Amita 在普通人的假期也要工作。所以季節性的活動與慶祝,對她來說是一度是遙遠的幸福。賞櫻、夏季祭典、聖誕節和新年。她期盼再次與季節相遇。 有空閒後的第一個季節是春天,因此 Amita 去看了櫻花。凝視著滿園春色,她忘記了時間。一個場景在她的心中映現,是一片一望無際的波斯菊花田。 那是在孩提時期,與祖父母住在一起時,一同看過的勝景。 寒冷的冬天,每天清晨,她喜歡看愛花的奶奶在花園裡澆花的背影、和擅長棒球的爺爺一起去公園。 新年期間,她們一起用糯米製作年糕,烹製御節料理; 慶祝的時刻,祖母總會ˊ舉辦手捲壽司派對、一起自製茶碗蒸。 假期裡,坐著車帶去見識各種風景。巨大的鯉魚旗、採摘水果,沿途停留時購買著名的埼玉甜點「五家宝」。 Amita 尊敬並感激祖父母,並希望像他們一樣感受四季、熱愛自然,過著內心富足的生活。而她內心對和式的熱愛、對古物的尊重、對大自然的眷戀、對家鄉的熱愛,也都源自於祖父母的生活方式。 正是養育孩子時所投入的愛和努力,才成就了今天的前島亞美。  ### 五家宝 [五家宝](https://en.wikipedia.org/wiki/Gokabou)。 這是一種日式的和菓子,主要在琦玉(亞美的家鄉)生產販售。是一種通過米糖混和,做成拇指大小的圓柱體。外部以糖漿和黃豆粉製成的薄片包裹,然後外層再撒上一層黃豆粉。 ## [だまされる才覚/前島亜美「まごころコトバ」⑨](https://ddnavi.com/article/d830079/a/) 人類是否該擁有「被欺騙的才能」呢? 回顧起亞美小時候的故事: 在節分的時候,日本有著吃下相符年齡數量豆子的習俗。調皮的 Amita 違背母親的叮囑,嘗了超出的數量。後來,有人告訴她: 「妳違反規定,惡鬼會來找妳!」。這讓 Amita 嚇得擔心起惡鬼,成天抱著媽媽哭泣。 Amita 一直容易輕信他人,並為此過度想像,恐懼未知。她會擔憂未來,顧慮可能的風險,嘗試做好周全的準備。即便只是多餘的擔心。 漸漸,Amita 開始厭惡這種感情。她試圖抵抗容易輕信的性格,以避免為期望而失望。她曾經以為,這就是大人該有的模樣。 在她所參與的音樂劇「プラネタリウムのふたご(天文館的雙子)」中的一句台詞,卻讓她的心境有了轉折:「遭受欺騙是愚蠢的。但是,如果人們缺乏被欺騙的天賦,世界就會變得枯燥乏味,平平無奇。」 排演與演出,這句話在耳際縈繞。這讓她意識到: 娛樂正是被欺騙、被迷住和相信。只有將心託付給某件事物,才能獲得快樂。而能夠理解他人,感受到同樣的痛苦 --「相信」,是表演者的優勢。 與其緊繃雙肩,為世界的不確定精神疲憊,她期盼能無所畏懼地解放心靈、珍惜各異的情感,懷抱「被欺騙的才能」活著。  ### 節分 [節分](https://zh.wikipedia.org/zh-tw/%E7%AF%80%E5%88%86)。 節分在日本指各季節的分際,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前一天。在舊曆中,一年之始的立春被視為最重要的一天,造成在江戶時代後節分常特指立春的前一天。 節分祭中主要的儀式為撒豆子,源於中國的撒豆驅邪除瘟之俗。一般的做法是用烘煎過的黃豆,先由內向屋外,一邊喊:「鬼は外!(鬼在外)」;接著,由外向室內,喊:「福は內!(福在內)」。撒完豆子後,人們必須吃下自己實際年齡加一(虛歲)的豆子,日本人相信這個習俗保佑身體健康不生病。 ### プラネタリウムのふたご プラネタリウムのふたご(天文館的雙子)。 改編自三島由紀夫獎提名,石井慎二(いしい しんじ)的同名音樂舞台劇作品。 * https://x.com/_maeshima_ami/status/1306902082654412803 * https://youtu.be/076X7GfrcZI?si=4v-k02-5jDGD_VYo * https://youtu.be/bBwkyu-WlkI?si=LOrCXdOcu2uckqCI ## [不器用の愛おしさ/前島亜美「まごころコトバ」⑩](https://ddnavi.com/article/d837250/a/) 也許是成長環境使然,Amita 很少向大人撒嬌。但在 15 歲時,孤獨的她渴望能和貓咪一起生活。那是她難得的任性。不只是可愛的外表,貓咪的自由奔放,是讓她深受吸引的魅力。 就這樣,Amita 迎來了新的家人。牠是一隻美國短毛貓。炯炯有神的雙目、威風堂堂。牠被賦予「タウ(Tau)」的名字,這來自當時亞美所讀書中的希臘字母τ。 タウ是一隻很酷的貓,總是自由的在家中穿梭。牠似乎不太喜歡玩具和零食,甚至也不喜歡被抱 —— 當 Amita 觸摸牠時,牠會突然發怒並抓撓或咬人。 不久後,姐姐帶回了另一隻貓咪「琥珀」。琥珀同樣是美國短毛貓,但和タウ不同,琥珀很喜歡被擁抱,也很擅長賣萌,是家裡的寵兒。藉由與琥珀的相遇,亞美也認識到了貓咪的不同性格。 不過,雖然不太擅於表達情感,タウ能夠理解人類的感情,默默表達牠的愛。在某個晚上,Amita 因為被困難擊倒而悲傷痛哭。接著,她聽到搖曳的鈴鐺聲。タウ靜靜地依偎在腳邊。湧上心頭的暖意,讓她深受感動。 隨著工作離開老家,和貓咪們見面的機會也就變少了。不過,即便距離變遠,但是她對貓咪的愛依然滿溢。而之相處的時光是對她無與倫比的寶物。      ## [この手で作りだす幸せ/前島亜美「まごころコトバ」⑪](https://ddnavi.com/article/d845433/a/) 作為藝人,為了維持身材,亞美必須克制飲食。作為完工的獎勵,她喜歡買甜點犒賞自己。點心的甘甜,是耕耘收穫的滋味。 Amita 兒時夢想成為一名糕點師傅。在還是學生時,她會在情人節等日製作甜點。不過隨著工作的忙碌,逐漸也就忘記了對烘焙的興趣。 一直到演藝事業踏上軌道。某天,應朋友邀請,抱著「能吃到好吃的東西」的心態,她參加了甜點教室的體驗課。課堂開始時,食譜中的成品圖片,就讓她興奮不已。而拿起工具完成每個步驟時,她的心中更是鳧趨雀躍。煮沸的水果散發出的甜香、膨脹的海綿蛋糕。從閃閃發光的成品所得到的悸動,讓她成為了甜點教室的一員。 上課的作品是由學生自行帶回,多數時候 Amita 自己吃不完,但也不好意思請人品嘗。直至某次劇組聚會,有人提出讓大家帶上自己的拿手料理,互相分享。因此,Amita 帶了拿手的巧克力蛋糕。這是第一次有人吃她做的料理,心裡有些緊張不安。但眾人食用後都稱讚 「真的很好吃!」。這讓她首次體驗到,當做出的佳餚,能被人們幸福地吞下肚,是一件令人滿足的事。 對 Amita 來說,品嘗甜點的喜悅,和製作甜點的歡欣,都是珍貴而重要的小確幸。而小小的幸福,滋養著她的生活。   ## [色褪せる美しさ/前島亜美「まごころコトバ」⑫](https://ddnavi.com/article/d851866/a/) 如果問「想要什麼禮物?」時,你心中會浮現甚麼呢? 在生日或聖誕的場合,當被問及這個問題,Amita 總是苦思不解。新的電子遊戲、戰隊英雄的玩具、有趣的書,在孩提時代會想要,但長大後便不再追求。而到了青年時期,同齡女孩喜歡的漂亮衣服或化妝品,她也興趣缺缺。更別談是名牌商品了。 受工作影響,Amita 必須處於螢光幕前,因此她需要對摩登的打扮與時髦的穿搭有所了解。這讓她試著追逐流行。但她從未對任何的嘗試有「真是適合我!」的感覺,未曾為其所吸引。 難道自己沒有喜歡的事物嗎? Amita 在片場遇見了一位出色的演員。他手上所持的劇本,封面是由磨損不堪的皮革所框裱。她心裡不禁對此發出「太棒了」的讚嘆。試著回想自己作為演員,與劇本皮套一起走過的歲月、體驗的故事,皮革的斑駁痕跡,似乎讓它更加風雅精緻。 她愛上皮革製品的美麗。因為它們可以與時間並進。污漬和傷痕,增添其中魅力。而這些變化與痕跡,需要長時間的等待。如同人生一樣。 她察覺,比起時髦或奢侈的事物,她跟中意能與之共進而一同褪色,裝載著故事的物品。想到未來會有更多這樣的邂逅,更是充滿期待。 她所追尋的,一定是可以持續一生的寶物吧!  ## [誇りと約束/前島亜美「まごころコトバ」⑬](https://ddnavi.com/article/d861371/a/) 「我將繼續支持妳。」是簡單的話話,卻成為推動偶像們前進的堅實力量。 作為藝人,獲得支持是至關重要的。當 Amita 還在偶像團體時,有很多機會和觀眾近距離對話,因此,她仍然對記得許多人的名字與面孔。 隨著演藝生涯發展,漸漸地有更多支持者。她仍然記得第一次握手的情景。透過面對面的眼神交流。她從中感受、思考、並學到了很多事情。在一次又一次的見面中,她察覺每一個相遇,或許並不會一直持續。這使得她更珍惜每一刻、每個機會,表達心中的感激之情。 前島亞美的粉絲會叫她作「Amita」。在社群媒體給她留言寫信,支持她的直播、活動和演出。想到在忙碌的生活中,支持者們抽出時間想她,就感到非常、非常的幸福。在許多各有魅力的人們所存在的世界裡,人們能夠發現並選擇支持前島亞美,就像是一個奇蹟。 短暫的邂逅有其美好,但互相扶持的終生友誼,更加讓人憧憬。如果,能和粉絲一起前進、建立羈絆、體驗精彩的故事、分享動人的風景,在數年後還能歡笑回憶度過的時間,那就太好了。 「正是因為前島亞美,才能夠遇到這部作品、這些情感、這些風景」。Amita 期盼回應每個支持者,希望他們以支持前島亞美而自豪,並成為他們的路標。  ## [別軸の生活/前島亜美「まごころコトバ」⑭](https://ddnavi.com/article/d869412/a/) 想像在人生眾多分歧點,做出不一樣的選擇。在平行時空的妳,是甚麼模樣呢? 從 2010 年出道,Amita 以藝人身分活動至今將近 15 年。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但在過去的幾年裡,Amita 也意識到,在工作之外,她所知甚少。因為從國中開始就得兼顧偶像工作和學業,她沒有打工的經驗。 如果沒有選擇成為偶像,自己會繼續練習空手道嗎?還是興趣使然成為一名糕點師傅?或者,會過上完全不同的人生? 能夠沉浸在同一個世界中,並不懈的持續下去是一段寶貴的經歷。但正因為如此,也有事情是無法了解或體驗的。Amita 看著生活在與自己不同的世界中的人,有時會被他們的耀眼所折服。 於是她嘗試體驗不同的生活方式,開始學習感興趣的日本舞踊。從甚至不知如何穿上浴衣,踏入了未知的世界,從零開始學習。在演出中,每個動作、每個舞步都有其意義,而在美麗的外表背後,是精實刻苦的訓練。從中,她領略各領域的專家的偉大之處。 在前島亞美的人生觀中,固然在職業中有所成就是很重要。但她也渴望拜訪不同的世界,學習多元的價值觀,希望在工作與生活兩方都有長遠的目標中,取得平衡。 有時間的話,不訪去體驗各種嶄新的嘗試吧!  ## [頑張らない勇気/前島亜美「まごころコトバ」⑮](https://ddnavi.com/article/d877092/a/) 從小,世界總是告訴我們要「全力以赴」,但有些時侯,你也需要「不努力的勇氣」。 從出道以來,對於每件事情,Amita 總是說「我會努力的!」,想著盡力的去完成。 總是有人說「過程比結果重要」。可是作為偶像、作為聲優,工作很多時候是結果至上。如果無法呈現最好的結果,又有誰會在乎過程呢? 努力了卻無法得到成功、不能得到讚賞,當拼死去做卻一無所獲的負面情感漸漸增加時,Amita 開始去思考「努力」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作為偶像出道的時候,Amita 意識到身邊都是能歌善舞的人。相較起來,自己一竅不通,所以常覺得必須更努力。自此不論做什麼,比起展現真實的自己,更多時候她嘗試回應他人的期待。 可是,當心中有了全力以赴的想法,反而用力過猛,導致不如預期的結果。 直到 Amita 意識到「盡力而為」並非是最好的選擇,她發現新的可能性。與其因為努力過頭而變得懈怠,不如以輕鬆的心態去面對各種挑戰。 不去努力需要很大的勇氣。Amita 一直試圖找尋其中的平衡點。長久以來,她並不知道除了盡全力之外的做法。但是,對於現在的 Amita 來說,她希望有「不努力的勇氣」,深吸一口氣後,以自己的步調前進。  ## [白群/前島亜美「まごころコトバ」⑯](https://ddnavi.com/article/d886070/a/) 紀念 Amita 出道 10 週年的寫真集《白群》在 2021 年 11 月發售。 此書拍攝於 2020 年 6 月展開,但當時正屬新冠沸騰時,因此很快遇到了困難。愁雲慘霧的 2020 年末,一度以為計畫會胎死腹中時,幸好終於得到出版社重新開始的通知。 在初中出道時,Amita 很喜歡拍照。但隨著成長,她開始對拍照感到不自在。或許是因要透過攝影來面對「自己」。在拍攝現場,她容易緊張、表情僵硬。所以對於許久之後的再次拍攝寫真集,她感到不安。 幸好擔心很快就煙消雲散。第一天,在自小相熟的攝影師、協助妝髮、服裝的專業人士陪同下,她察覺拍攝寫真集應是幸福的事情。於此,比起必須拿出完美作品的焦慮,她更能享受於拍攝中。 本書的一大亮點是「斷髮式」。Amita 剪去了長髮,象徵了與至今的自己告別,以及迎接未來的自己。另一特點是展現毫無修飾、真實的 Amita。打傘躲雨、用餐休息、光著腳玩耍的照片。每個畫面可能在任何瞬間發生。 作為寫真標題的「白群」來自 Amita 從小就喜歡的顏色。以白藍色表達緊張與柔和交織的氛圍中澄澈的自己。也藉此作品,對於一路支持著前島亞美的人們,傳達心中的感謝之情。             ## [はたらく幸せ、内言語/前島亜美「まごころコトバ」⑰](https://ddnavi.com/article/d893173/a/) 即便 Amita 在舞台上多年,上場時仍會緊張不安。此時,總想起一句話: 「身為演員,任何經驗都不會是徒勞」 這是已故演員中嶋しゅう先生曾對她說的話。她們共同演出舞台劇《幸福的職場》。 此劇改編自 1959 年東京的粉筆工廠,僱用首位智力障礙者的真實故事。藉由身障者工作的快樂,引導人們對「工作」的深刻思考。而 Amita 在劇中扮演的是患有智力障礙、情緒起伏不定的女孩。 扮演好這個角色關鍵是「內在語言」。所謂內在語言,是不以聲音或文字為媒介的「內心獨白」。Amita 本身也擁有許多內在語言,因此她將珍重的心聲,拓展到演技中。 Amita 仍清楚記得,在正式表演中,她顫抖不安。謝幕時,隨掌聲在場中迴盪,帶著如釋重負的淚水下台時,中嶋先生擁抱了她並說:「妳做得很好。」。當時流入心中的暖意,她此生難忘。 這是她最喜歡的前輩。 「任何經驗都不會是徒勞」這句話拯救了她。無論面對困難,只要知道一切都不會白費,就可以有邁進的勇氣。 Amita 在這部作品期間所經歷的,是尊敬、感動、感激與希望。正是因為忘不掉、也不想忘記那些感情,所以她珍惜每個內在話言,懷著對工作的快樂,繼續站上舞台。      ## [母の顔/前島亜美「まごころコトバ」⑱](https://ddnavi.com/article/d903382/a/) 亞美有一個姊姊和一個妹妹。小時候,她和姊姊經常爭執。為了糖果、為了電視節目。雖然總爭執不休,但隨著長大,她們學會尊重彼此,變得無話不談。 隨著工作,亞美與姐姐不常見面,只有偶爾能聊聊彼此的近況。有一天,姐姐告訴她自己就快要成為媽媽了。儘管煩惱能否承擔母親的責任,能否撫養孩子長大,但想成為母親決心依託在話語中。亞美也決定支持她。 一個夏天,亞美收到姐姐所發的照片:「寶寶平安出生了」。 亞美去了一家嬰兒用品店,那是她從未預期會去之處。她最後選擇了一件白色披肩和紅色的外套,給姪女作為禮物。帶著禮物去見姪女時,她安靜地睡在小嬰兒床裡,周圍是可愛的絨毛玩具。心中不禁發出「太厲害了」的讚嘆。 小小的但活著,真厲害。孕育孩子的姊姊,真厲害。生命的誕生,真是太厲害了! 她試著抱抱這個可愛的嬰孩,發現她是如此柔軟和溫暖。嬰兒的氣味讓人安心,而她的眼神和無憂無慮的笑容,也讓人心情開朗。 溫暖的愛可以融化憂慮,並讓人更堅強。Amita 強烈地感覺到這個小生命能為她周圍的人帶來希望。同時,她也認識到身為母親「連繫生命」的偉大。她在心中祈禱,侄女正要啟航的旅途能一帆風順,以及作為母親的姐姐能夠幸福。  ## [雨風嵐/前島亜美「まごころコトバ」⑲](https://ddnavi.com/article/d907948/a/) 無論辛勞,Amita 似乎很少有生病的時候。 小時候,雖然 Amita 鍛鍊空手道,但她會挑食,也未特別照顧身體。所以對於自己強健的體魄,她感覺不可思議。 「或許是多虧了兒時的生活環境?」她這麼想。 Amita 的家鄉在埼玉縣的鄉村,那裡有農田與野地。日時風光旖旎,而夜時繁星錦簇。在住家周遭的田裡,有自栽的農作物,所以經常在那採摘蔬菜,作為料理材料。 不過,農村的生活並不方便。如果沒有交通工具,去車站或商店並不容易。上學時,每天也需要步行將近一小時的路程。 有一件讓 Amita 永生難忘的事: 在一個強風喧囂的日子,她騎著自行車,沿稻田行駛。然而迎著大風騎行,結果她被吹落到田裡無法動彈。這讓她嚎啕大哭。幸好附近朋友的媽媽發現了她,將她救出。Amita 仍記得自己滿身泥濘,一邊顫抖,一邊用水管沖掉泥沙的狼狽模樣。 雖然鄉村有諸多不便,但多虧於此她得到了強壯的身體。在鄉下,和鄰居也容易有聯繫,這種緊密的關係,也是鄉村的魅力。 偶爾亞美回到家鄉時,她仍懷念那裡的清新空氣、開闊的視野和鬱鬱蔥蔥的植物。雖然為了工作而搬到東京,但她想有朝一日定居在風光明媚的鄉村,樸實但健康的生活著。  ## [達成の喜び/前島亜美「まごころコトバ」⑳](https://ddnavi.com/article/d918022/a/) 下圖 1 是亞美在 2014 年,以 SUPER☆GiRLS 成員身分,在夏威夷檀香山為”Hapalua"半程馬拉松賽應援時所攝。比賽從卡拉卡瓦大道上的杜克卡哈納莫庫雕像開始,穿過阿拉莫阿納大道和市中心,沿途可欣賞鑽石頭山和大海的美景。 Amita 兒時很喜歡跑步,所以除了空手道,她也加入田徑社團。儘管成為藝人後不再能參加比賽,但她仍喜歡跑步鍛鍊以準備表演。 在半馬活動中,除了為選手應援,亞美自己也加入挑戰。半馬的距離約 21 公里,而她過去是短跑選手,因此期待活動的同時,也擔心自己能否完成。 比賽當天,在昏暗的天色下出發。首次參加的 Amita 對於配速一無所知。但受現場的氣氛推動,她不斷奔跑著,不知不覺前進了5公里。 第 8 公里時,她開始感到腿部的劇痛。跑步猶如與孤獨戰鬥的過程。所幸在活動中,這種感受能與其他人共享。而當地居民的應援也鼓舞了她。在腎上腺素的分泌下,她抵達終點。最終以 2 小時 22 分鐘的紀錄,在同年齡組中名列第五。 藉此活動,亞美體驗到了與他人一起跑步的快樂。衝過終點線的瞬間,隨場邊的歡呼聲響起,心中的激動、自豪與振奮,那是令人珍惜的、成就感的喜悅。    ### Hapalua [Hapalua](https://www.thehapalua.com/) 的活動網站入口。 ### 火奴魯魯 [火奴魯魯](https://zh.wikipedia.org/zh-tw/%E6%AA%80%E9%A6%99%E5%B1%B1),又稱檀香山,是美國夏威夷州檀香山市郡最大的城區暨首府。在夏威夷語中,「火奴魯魯」意指「庇護之灣」。因為早期本地盛產檀香木,而且大量運到中國,在華語圈中遂稱檀香山。 ### SUPER☆GiRLS @ ハパルア2014 [人気アイドルグループ“SUPER☆GiRLS” ホノルルハーフマラソン・ハパルア2014“盛り上げ隊”に就任](https://www.atpress.ne.jp/news/43442) ## [残る遺伝子/前島亜美「まごころコトバ」㉑](https://ddnavi.com/article/d926555/a/) Amita 曾出演小松座(こまつ座)的"雪やこんこん"一劇。 該劇於 1987 年首次公演。以昭和 20 年代末的「中村梅子劇團」為背景,講述了劇團如何面對時代變遷,並帶領觀眾思考何謂演員、何謂表演、何為夢與人生? 是部充滿人情的作品。 排練在 2020 年 3 月開始,原定於同年春天表演。然而受疫情影響,所有排練與演出緊急取消。直到 2021 年 11 月才得以重啟。表演首日,當劇團累積的感情,終於能藉由觀眾在劇場中爆發出來。那天,成為一個特別的開幕日。 作品就如一曲為愛好戲劇者所唱的應援曲。「歷代演員們培育出的『中村梅子劇團基因』,依然留在作品裡,留在觀眾們的心中,留在劇團的心中」小松座的劇場導演鵜山仁先生說。 從排練第一天起,所有的佈景、服裝、道具就已就位。就像人類的基因,作品中演員們的想法、幕後人員的精神,都被代代傳承。 劇中有一句 Amita 特別喜歡的台詞:「演員的雙目無法搽脂抹粉。因為不能化妝,所以真正的藝術正刻印在眼中」。每當亞美在生活中遇到困難、對作為演員感到遲疑時,她總回憶起這些相遇與話話。回想起作為演員的意義,並期盼以更成熟的姿態,與參與舞台的眾人再會。     ### こまつ座 [こまつ座](https://ja.wikipedia.org/wiki/%E3%81%93%E3%81%BE%E3%81%A4%E5%BA%A7) 是日本的一家劇團,成立於1983年。以專門演出井上ひさし先生所創作的戲劇為特色。 ### 雪やこんこん * [Digest](https://youtu.be/kxEI5g6sCV4?si=NHazWMYA9n1O9XTU) * [前島亜美さん開幕直前インタビュー](https://youtu.be/DKPE2y4OI3o?si=h1Ti6iV1SNqqvaLo) ## [なるべく優しい世界で/前島亜美「まごころコトバ」㉒](https://ddnavi.com/article/d934558/a/) 亞美的妹妹在她 6 歲時出生。 妹妹稱呼她「亞美醬」,她和妹妹感情親密。妹妹第一次上幼稚園時、在發表會上唱歌時、因插座觸電而引發騷動時,經歷的所有喜怒哀樂,都是她珍貴的回憶。 妹妹小時候夢想成為造型師。「我喜歡研究穿搭!也想為亞美醬挑選衣服!」她說。「好希望能和亞美醬一起工作!」這句話讓亞美非常感動,也銘記心中。 妹妹開始上小學後,亞美進入演藝界。她變得無法撥空陪伴家人,見到妹妹變成困難。 時間轉瞬即逝,妹妹成為了高中生。有天妹妹告訴她:「亞美醬,我加入了戲劇部!」這讓亞美十分驚訝和興奮。高中演劇部是她的憧憬。也因此妹妹常去看她出演的戲,並與她討論演戲的話題。這讓亞美非常開心。 亞美對於妹妹的感情,或許來自她們相似的性格。妹妹感情纖細,不擅用言語表達自身的感情,但卻很在乎別人的感受。妹妹常關心她:「亞美醬還好嗎?有什麼事可以和我商量呦」。每年,她會準時祝賀亞美生日,也總在她完成重要里程碑時給她寫信。是一個非常體貼的女孩。 對於親愛的妹妹,亞美希望她生活在溫柔的世界中,擁有豐富多彩的經歷,並願世間美好與人生甜蜜與她相伴。無論妹妹將來從事什麼職業,她衷心期待著與她共事的那天。  ## [手放す身軽さ/前島亜美「まごころコトバ」㉓](https://ddnavi.com/article/d943925/a/) Amita 曾因工作需離家三週之久。由於自己若不做好萬全準備,就會為此焦慮不安,她拿出家中最大的行李箱,把認為可能派上用場的物品都帶上。 旅行需要不斷移動,所以 Amita 很少在同家旅館駐留。為此,她必須費力的拖著沉甸甸的行李箱東奔西走。一段時間後,她意識到自己並不需要背負多餘的負擔。於是她買了紙箱,將無用的贅物們裝箱寄回家中。放下繁重的行囊,她如釋重負。 這讓她決定等旅途結束,與自己用不上的物品「斷捨離」。 結束長達三週的旅行,回到東京的休息日,Amita 開始清理雜物。讀完的書、不再使用的加濕器、不再穿的衣服。將物品一件件收拾,她的心中輕鬆踏實許多。 Amita 不是會輕易丟掉東西的人。例如朋友所送的禮物,不僅是內容物,包裝紙、緞帶和紙袋,她也小心保存。因為她想珍惜這一切,所以不忍捨棄與這份的回憶有關的任何部分。 不過,或許相比將美好作為實體保存,珍藏在心中能讓感情更強烈、深刻、完整的留存吧! 藉由這次的長期旅行,亞美學會與多餘的事物道別。這讓人感到輕鬆,也隱含要更加珍惜所剩之物的心情。如果漫長的旅途中,漸漸感覺步伐沉重,不彷停下腳步,勇敢地去捨棄,再拾起新的幸福吧!  ## [始まりの季節/前島亜美「まごころコトバ」㉔](https://ddnavi.com/article/d953859/a/) 春天來臨,從房間的小窗望出,在微風中搖曳的櫻花樹,彷彿鼓勵著自己迎接新的開始。 職業生涯早期,亞美會從埼玉搭兩小時的火車到東京去工作。總匆匆趕著首班車,或工作延誤而錯過末班車,不斷與時間賽跑,她漸漸想定居東京。 16 歲那年的春天,她開始了宿舍生活。並非工作宿舍,那是一間普通的學生女子宿舍。 初次的獨自生活,亞美首先遇到的困難是洗衣服。 宿舍裡有共用的洗衣機。貼著標示房號的磁鐵,表示目前誰在使用、下一位輪到誰。輪到亞美時,因為不熟悉操作,她笨手笨腳地胡亂按了幾個按鈕,結果衣服沒有洗成功,打開看全是浸濕著泡沫的衣服。她呆站看著,失魂的不知向誰求助。 自己一個人的話,就什麼都做不到了嗎? 在獨立的生活中,她面對許多類似的挫折。但轉念想,已經去返東京通勤多年的自己,又怎麼能被生活的小事難倒呢? 於是亞美勇敢去適應新環境,驚訝得發現自己其實逐漸能夠完成更多事情。宿舍的生活,或許為她的往後奠定了基礎。讓她堅信只要採取行動,妳所無法想像的事情,都將成為可能。 對亞美來說,春天是給人帶來勇氣的季節。溫暖和煦的天氣和生氣盎然的市景,帶給她「什麼都能做到」的心情,自信地迎接新的未知。  ## [贈りもの/前島亜美「まごころコトバ」㉕](https://ddnavi.com/article/d962653/a/) 亞美在 20 歲生日時想要特別的禮物。她想起在沖繩拍攝時買的琉球玻璃。晶瑩的玻璃中鑲嵌著美麗的粉色,她相當喜愛。於是她開始研究起玻璃製品。 研究過程中,她偶然發現一種叫做「江戶切子」之物。江戶切子是種雕花玻璃器皿,藉由削磨玻璃兩面,切割出層層堆疊的紋路。每一製品都是工匠手工製作這點,讓亞美深受吸引。 於是亞美前往東京的商店挑選。在江戶切子細小的紋路中,每個線條都筆直精準的被雕刻。時而柔和,時而剛猛,散發著端莊的美麗,讓她大受感動。 她小心翼翼觸碰,發覺質地與想像不同。它不像壓花玻璃堅硬而粗糙,而是圓滑柔軟的,緊緊在手中貼合。 觀賞作品時,工匠說明創作時的想法。其中有一句話,令她感觸極深。 「無論世界的變化,我認為『禮物』是不會消失的。所以我想用比言語更深刻的方式,來表達我的感激之情。」 自己所喝的第一杯酒,就用江戶切子來盛裝吧! 亞美這麼想。於是最後她買了一只漂亮的藍色江戶切子,作為贈與自己的禮物。 亞美期待人生的每個里程碑中,一點一點地,收集更多美麗、永恆的玻璃工藝品。同時,在工匠傾注心血打造的玻璃製品中,她也寄予期盼,願自己能夠為重要的人們,獻上充滿感激與真心的禮物。  ## [自由に旅を/前島亜美「まごころコトバ」㉖](https://ddnavi.com/article/d970440/a/) 2017 年春,亞美從團體畢業。卸下隊長身分,她改以個人身分活動。 轉換身分期間,亞美獲得了一個長假。在人生的轉折點上,她對環境的變化感到不安。為了能夠將目光投向新的風景,她決定進行自己的首次獨旅。 該去甚麼地方呢? 深思熟慮後,她選擇了京都。這是她一直嚮往之處,雖然工作上曾經過,但她從未緩步欣賞這座城市的風景。 於是,亞美展開了旅行。第一次自己購買新幹線車票、預訂飯店,沒有事先決定所向,只是買了本印著「京都」二字旅遊雜誌,在乘車時用標記幾處感興趣之處。 可能是兒時就少有旅遊經驗,受工作所限也鮮少參加修學旅行,她興奮不已。到達京都時,如雲似霞的櫻花正盛開。她遊覽了嵐山渡月橋、金閣寺、寺田屋、伏見稻荷大社、錦市場等觀光勝地。 烤好的煎餅、行列的蕨餅、一直想嚐嚐的抹茶冰淇淋。每項東西看起來都閃閃發光。「妳從哪裡來?」「我很推薦去這裡喔!」與店員和計程車司機的交談,也讓她心情平靜。一生一次的邂逅,也是旅行的美妙之處。 雖然只是兩天一夜的旅行,但首次自己計劃並深入一個新地點,亞美理解到,世界上還有許多未知的美好等待發掘。她期望繼續探索這個世界,體驗不同的日常,去拜訪還未見過的城市。  ## [ほっぺたに涙/前島亜美「まごころコトバ」㉗](https://ddnavi.com/article/d977794/a/) 「亞美妳呀,小時候很膽小。很可愛呦。」 母親說起她小時候的樣子。 「幼稚園要接種疫苗時,因為亞美很害怕打針,被帶到病房時一直大哭著尋找家人呢!」 「先是『媽媽!媽媽!』的喊著。幾聲之後,意識到媽媽不會來了,又連忙改口呼救『爸爸!爸爸!』。很機靈呢!努力去打針的模樣,我笑得眼淚都流出來了。」 「有次去公園。原本開心在滑板車上玩耍,結果妳突然大哭起來!居然只是被一大隊螞蟻嚇到了!」 「還有一次家庭聚餐。一位老人開玩笑對姊姊說『她好可愛,好想帶回家呢』的時候。妳一邊哭叫著『不可以!不可以!』,緊緊的抓住姐姐不放。」 「我覺得亞美非常勇敢喔。因為知道姐姐可能被帶走,雖然膽小,卻相當努力!」 母親笑著說。 「還有喔!亞美的笑容很特別呢! 笑起來的時候,能給周遭的人們帶來幸福。」 默默聽著。亞美發現自己眼眶濕潤。驚訝膽小的自己,竟然能夠成長至此。 妳已經戰勝很多可怕的事情呦。我好想擁抱妳、保護妳。亞美對童年的自己說。 即使在花信之年時,亞美仍然是個膽小鬼。但感到孤獨、害怕或焦慮時,她努力接受這些情緒,就好像在擁抱童年的自己一樣。然後,藉由認識兒時的自己,成為充滿笑容的成年人。  ## [想像力と関心/前島亜美「まごころコトバ」㉘](https://ddnavi.com/article/d985858/a/) 「亞美是個很有大人樣的小孩呢!」她的母親笑著說。 Amita 兩歲時,心智似乎已經比實際年齡成熟。如果不是看著戴著黃色的小帽子、背著書包說「我出門了!」 的 Amita 的背影,或許會忘了她還只是小學生呢! 有次,當 Amita 從小學放學返家,母親的朋友到家中來作客,訴說起煩惱、尋求建議時。媽媽對 Amita 轉問道: 「妳覺得我們該怎麼做?」。 亞美專注得聆聽著大人的煩惱,然後熱切地的發表了自己的意見。 Amita 一直很喜歡聽別人說故事。藉由別人的話語,去認識從未體驗過的經驗、從未面對過的煩惱、從未感受過的心情,是很有趣的。 即使已經成年,她仍對此興味盎然。尤其進入藝能界以來,她更熱衷於此。前輩們的故事個個都讓人著迷。再次意識到自己對人類的想法與情緒很感興趣,這一定也是自己熱愛演戲的原因吧! Amita 如此想。 人們生活的故事、想要傳達的話語。獲得能夠檢視某人的人生旅程之能力,這種「想像力」對於詮釋和理解一部作品、塑造一個角色至關重要。 亞美透過回顧自己的童年,尋回了「想像力」的初心。藉由孩提時純粹的好奇心,期盼能獲得同理他人的感情,並認識更多的各色各樣的人們。  ## [整い始め/前島亜美「まごころコトバ」㉙](https://ddnavi.com/article/d992999/a/) 隨著年齡增長,亞美意識到保養身體的重要。尋找能夠獨自進行、助益身體的活動時,她想起了「岩盤浴」。 進行大致是: 喝一些催汗酵素,在岩盤上俯臥 5 分鐘,然後仰躺 10 分鐘。直到身體漸漸暖和起來、通體舒暢。藉此,可以消除腫脹與減少畏寒。藉此,亞美感到照顧好自己的滿足感。 有了這次體驗,她積極尋找更多能振作精神的活動,然後得知了「桑拿」。 對桑拿的印象是耐心的考驗。但受朋友推薦,Amita 決定嘗試一下。她獨自展開首次體驗。打開門,難以置信的熱氣就襲捲而來,她驚訝得發出「哇」聲。桑拿的效果立竿見影,熱氣從面部、鼻子、嘴巴遊走到耳際,最後全身都被熱氣包覆著。才五分鐘,Amita 就大汗淋漓。浸泡一會冷水,然後在椅子休息,再回去桑拿房,她如此往復。 最後一輪,Amita 決定挑戰極限,她盯著室內的鐘,一邊揮汗如雨,一邊享受著與自己的戰鬥,堅持了 12 分鐘之久。 能夠停止思考、放下日常的瑣事。那一瞬間,是如此珍貴和重要。當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時,嘗試改變身體的狀態,能讓自己身心康復。回家的路上,亞美大汗淋漓,感覺神清氣爽。她買了一頂桑拿帽,決定要更頻繁地去桑拿,作為重整自己的新喜好。  ## [亜細亜で1番美しい人/前島亜美「まごころコトバ」㉚](https://ddnavi.com/article/d997271/a/) 大家是否知道前島亞美被命名為「亞美」的理由,又為何使用「Amita」這個綽號呢? 在亞美開始演藝生涯後,營運方希望她有自己的暱稱。最好是朗朗上口,能便於觀眾記憶的綽號。 亞美開始想到的是「Amitan(あみたん)」,但總覺得太尋常了。絞盡腦汁,她突然感覺應該把 “n” 去掉。Amita!不是很好嗎!這讓人聯想起大雄(nobita/のび太),很容易產生共鳴。最重要的是,它給人中性的印象。 於是 12 歲起,亞美就帶著「Amita」這個綽號闖蕩至今。這稱呼也逐漸為人所知。長久下來,當大家用這個友善的暱稱稱呼自己時,內心總是滿溢感激之情。 而「亞美」的由來,則寄託著父母「希望她成為亞洲最美的人」的願望。 亞美最初覺得這個意涵太不自量力、與自己太不般配了。因此在訪談或節目上,她總是羞於解釋。但想到這是父母在出生的那刻,寄予自己的希望與願望時,她意識到自己應該更加珍惜這個名字。它蘊含著稱呼者的感情,是她生來被家人所愛的證明。 亞美很珍惜「Amita」這個暱稱,以及陪伴它所度過的時光。她希望能夠珍惜「亞美」所蘊含的「美麗」的意義 —— 不僅是外表,而是表裡名副其實的美麗的人,生存於此。  ## [やわらかなひみつ/前島亜美「まごころコトバ」㉛](https://ddnavi.com/article/d1001854/a/) 對亞美來說,「可愛」有幾個基本要素。如果角色外貌純白、圓滾滾、軟綿綿、眼睛小小、四肢短短、嘴巴是「ω」形的話,那她肯定會無條件地愛上。 因此,小時候亞美最喜歡的角色是三麗鷗的「大耳狗」。她一隻隻的收集著相關週邊: 印著插畫的玩具、絨毛玩具等。回想起童年時,似乎都有大耳狗的陪伴。 開始演藝生涯幾年後,有次得到機會與三麗鷗合作,亞美因此獲得張簽名板,上面印滿大耳狗、寫著「致 Amita 醬」。她為此驚訝得喜極而泣。這是她人生中的寶物之一。 隨著年齡增長,亞美成為一名成年人。該是時候從卡通人物畢業了吧! 她如此想。於是刻意疏遠曾經喜歡的「可愛」事物。好一陣子沒有接觸相關情報。 某天夜裡,當亞美感到焦躁,偶然發現三麗鷗的 YT 頻道上傳了大耳狗的影片。「發行了 CD 呢」她不假思索地播放歌曲。當歌詞縈繞在腦海,她不禁對這個純潔的世界露出了微笑。 「我仍然可以愛著它」亞美心想。無論被誰看見、無論旁人想法、無論年齡,只要在心裡純潔平和地看待他們,我們可以投入喜愛事物的懷抱中。 對於大耳狗的記憶猶如一座橋樑,將她與純真的日子相連,回到童年的感性中。無論何時,它就存在那裏,張開雙臂接納自己。  ## [女の子のいのち/前島亜美「まごころコトバ」㉜](https://ddnavi.com/article/d1005367/a/) 在 Amita 的偶像時代,會考慮團員間的形象平衡,因此每個人的髮色與髮型都被事先決定。故此,長久以來她一直有著改變形象的強烈願望。 第一次有機會染髮,亞美選擇了粉棕色。對普通人而言,這或許不足掛齒,但對於長年都必須維持相同造型的她而言,這是值得喜悅的大事。像是重要工作前的維護。隨著瀏海被剪掉飄飄落地,積累的煩惱似乎也跟著消失。欣賞鏡中煥然一新的自己,美麗的秀髮讓人神清氣爽。 兒時,Amita 常常在化妝時睡著。 由於總是搭乘首末班車通勤,睡意總難以抵抗。化妝時還能勉強忍耐,但只要造型師梳理起頭髮,她就不可避免會被疲倦襲捲。「只要觸摸頭髮時,就會開始犯困呢」化妝師總說。 確實是呢! 是為甚麼呢? 亞美想,該是因為父親總喜歡撫摸自己的頭髮吧! 兒時的記憶湧上心頭。陪伴難以入眠的自己時、為自己念故事書時,父親總是輕撫她的頭髮。這讓亞美得到安心感,也感到自己受到了珍貴的對待。手掌的溫度,是父親無聲的溫柔,讓她意識到自己的頭髮是珍貴而惹人憐愛。 「化妝和衣服很重要,但對女人而最重要是頭髮!」這是一位女性前輩告訴亞美的。「我要好好珍惜女孩子的生命!」她祈願自己成為霧鬢風鬟的美麗女性。  ## [星空と出合いに/前島亜美「まごころコトバ」㉝](https://ddnavi.com/article/d1009824/a/) 兒時,亞美總在空手道練習後仰望星空。無論無力沮喪、無論痛苦悲傷,只要在星空下深呼吸,就能拾回面對挑戰的力量。 由此她愛上星辰,國中時常去天文館。最喜歡的是東京晴空街的「天空」。看著穹頂上倒映的滿天星斗,疲勞與煩惱都能一掃而空。但隨著工作繁忙,她很少再有機會好好欣賞漫天繁星。 2022 年,亞美獲邀擔任「Homestar」產品的節目主持。這是一個能在自宅模擬星空投影的商品。錄音時,室中會開啟這個商品,讓人置身於繁星點點。多久沒有欣賞星空呢? 她全神貫注地看著這一景象,回想起曾經看過的星光熠熠。 那是獨自去島根縣旅行時的回憶。尋找住處時,亞美選擇了有趣的方案 —— 能整棟租借的房子。在那裡,不但有道地農產品可以烹飪下廚,也能在附近居民家中享用早點。在樸實的環境,可以放鬆地投入大自然的懷抱。 旅行的夜中,亞美遇見了星空。那是一生所見,最美麗的星空。在遼闊的空地上,一覽無餘的星辰,這般美景令人窒息。她凝視著,忘記了時間,突然一道亮點從視野滑過。她馬上意會到這是一顆流星!這讓她感動得淚若雨下。 為星空而旅行是何其美妙!如果有時間的話,去旅行吧! 到未知的遠處去,去邂逅真正的星空。  ## [思いやりの熱量/前島亜美「まごころコトバ」㉞](https://ddnavi.com/article/d1015969/a/) 小學時,亞美與班上好友決定在情人節交換巧克力。聽見朋友說「我很期待!」,返家後亞美興奮地製作數種不同的巧克力,拿去與他們交換。然而幾天後卻被告知 「亞美的禮物裝著太多巧克力,讓人感到很有壓力。」 也許同學並沒有惡意,但她了解到,相同的詞語在不同人身上感受相異。從此,她與人相處的方式就改變了。在對談上變得謹慎,小心翼翼地考慮起別人的心情。 情感的差異令人膽怯。當想到遠比自己在乎,對方可能並未重視自己,這讓人感到孤獨。或許這是自己不擅社交、不能信任別人的原因吧! 與人相處上,她總是有所保留。 亞美苦思著,怎麼才能讓自己傾注所有的心情呢? 這時,她注意到了自己的一個特點: 如果是為了別人,她可以竭盡所能。 例如經常舉辦的粉絲活動,即使是一日三場的表演,連吃飯的餘裕都沒有,但聽到「我很幸福,謝謝妳!」這句話,她的心中也感受到無比的幸福。 人們高興,自己也感到快樂。 人們歡笑,自己也感到開心。 也許這就是她能努力至今的理由。因為並不是孤身一人、因為不僅是為了自己。只要身邊有支持的人,有寄予厚望的人,她可以傾注所有。 亞美下定決心,不再擔心別人怎麼看待自己,而是為所愛之人努力著。  ## [人間の厚み、きらめき/前島亜美「まごころコトバ」㉟](https://ddnavi.com/article/d1020585/a/) Amita 聽說有些演員會去體驗高空鞦韆,因此也決定一試。 她來到一間名古屋的教室。換好衣服後,教練會先在地面的低桿上指導動作,接著就爬上設有橫桿的平台。通往平台的梯子細長且搖晃劇烈。但在這時說「我做不到」可不行! 亞美想,憑著不顧一切的決心,她到達起點。 開始首次的體驗。亞美拉好吊架,前傾身體。「下面會傳來聲音,請依信號在失重時抬起雙腿,放開手」工作人員說。 做好準備,她向空中一跳,然後跟著信號放開手。這是嶄新的體驗。落地後,手指仍不停顫抖著。 接下來,她嘗試被稱為「Catch」的技術。她將會從橫桿擺盪,移動至對面的人的手上。放開雙手就足以讓人恐懼,再想到要將身體託付給別人,就更加擔心。 工作人員說明:「關鍵是注意面前的人,傾聽他們的聲音,做出回應。」啊! 這就像迴盪在攝影棚裡,舞台排練時常聽到的話語。 回想起與演戲相似的心情,亞美鼓起勇氣一跳,在半空時,相信「就是現在!」的聲音,放開手,有人牢牢地接住她,她順利完成動作。 這是一次奇妙的經歷。透過高空鞦韆,亞美認識到人類面對恐懼的偉大,極限運動的美麗,以及放下後的自由與輕鬆。這種成就感,是唯有戰勝恐懼才能產生的心情。  ### 空中ブランコ [【Fly’n fit trapeze studio】 空中ブランコが楽しすぎた!!!【名古屋】](https://youtu.be/NfYeISdMIAs?si=Qur2MJonfxsMANE4) ## [恥ずかしさ、つかの間の解放/前島亜美「まごころコトバ」㊱](https://ddnavi.com/article/d1026521/a/) 亞美不擅長在說話時直視他人雙眼。雖然隨工作漸漸習慣,但也常有過分盯著反使他人不適的時候。她苦於找到正確的平衡。 她聽說酒能讓人更親近。由於工作,亞美從小就看著大人們在聚會上喝酒。酒會的氣氛友好,派對本身並不厭惡。但亞美有一點不解: 如果有人說出尖刻的話,總是用「我喝醉了」來搪塞,就像是成年人才享有的特權。這讓她對酒有不好的印象。 亞美第一次喝酒是在 20 歲的生日派對上。苦澀的味道,並沒有想像中驚艷。那天她喝得酩酊大醉,她向自己發誓再也不會碰酒了。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她遇到了越來越多喜愛的人們。 越是尊重的人,她就越不懂表達,擔心粗魯的用字造成誤會。想仔細聆聽對方所說,選擇能夠精準表達感受的字詞。這時,直視他人的雙眼需要偌大的勇氣。 這時,她發現小酌一盞有助於此。黃湯下肚,可以毫不尷尬地看著某人的眼睛,放下「我不應該那樣說」這樣的想法,直接表達感受。 藉由酒,偶爾她能說出內心深處的想法。這讓她大為所驚。意識到自己身上還有一部分甚至自己不知道的存在。她開始能夠喜歡上喝酒了。 酒的深邃世界。亞美希望一點一點地廣闊視野、擺脫尷尬,學會如何有品味地享受酒,享受對自己誠實的時光。 
×
Sign in
Email
Password
Forgot password
or
By clicking below,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
Sign in via Facebook
Sign in via Twitter
Sign in via GitHub
Sign in via Dropbox
Sign in with Wallet
Wallet (
)
Connect another wallet
New to HackMD?
Sign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