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片簡介 * 教你如何開始練習在 Figma 設計應用程式和網站 * 提供逐步操作指引 * 專注於入門必須知道的工具與步驟 # Figma 的優勢  * 免費開始使用 * 支援多人即時協作 * 速度快,跨平台(Mac/PC/Linux/瀏覽器) * 有行動版 App 可預覽設計 # 登入 Figma * 前往 figma.com * 可用 Google 帳號快速註冊/登入 # 為何要臨摹設計  * 初學者從零開始設計難度太高 * 臨摹能學習他人如何達成特效與排版 * 純粹練習用途,不涉及販售或抄襲 # 使用模板開始專案  * 登入後不用空白檔案,從模板著手 * 可透過 figmaresources.com 找免費模板 * 點擊「Copy to Figma」即可複製檔案到帳號 * 複製到草稿後即可編輯 # 介面概覽  * 左側為圖層列表  * 右側顯示選取元素的屬性 # 建立框架 (Frame)   * 使用 Frame 工具(快捷鍵 F) * 可選擇標準裝置尺寸,如 iPhone 11 Pro Max * 將框架放在參考設計旁邊進行臨摹 # 建立形狀與填色  * 使用矩形工具(快捷鍵 R)建立區塊  * 調整填色,可直接使用吸管工具取色  * 可快速建立背景或卡片樣式 # 調整圓角   * 屬性面板可設定 Corner Radius * 可獨立設定四角的圓角數值 * 不想要圓角的部分可設為 0 # 建立圓形  * 使用橢圓工具(快捷鍵 O) * 按住 Shift 畫出正圓 * 設定精確尺寸(例如 104x104)  * 使用 Option/Alt 檢視與其他元素的間距 * 拖曳時自動吸附至中心位置 * 更改顏色(例如設為白色) # 使用 ICON   * 圖示常用於行動介面設計 * 可在 Google 搜尋「free figma icons」找到免費資源 * 開啟 Figma 圖示檔後,直接複製貼上到自己的檔案 * 調整大小時按住 Shift 保持比例 * 按住 Shift+Option/Alt 可從中心點縮放 # 貼入 IMAGES  * 圖片能豐富設計版面 * 可從 Unsplash 等免費圖庫下載圖片 * 直接複製圖片並在 Figma 貼上 * 貼到指定區域後調整位置即可 # 使用 TEXT  * 使用文字工具(快捷鍵 T)輸入標題或段落 * 可調整字體、字級、粗細(例:34px Bold) * 拖曳文字框改變寬度,讓文字換行 * 使用 Option/Alt 測量與其他元素的距離 * 吸管工具可複製文字顏色 * 可設定文字框寬度以符合原始設計 # 建立 BUTTON  * 使用矩形工具(快捷鍵 R)建立按鈕框 * 設定尺寸(例:374x56)並置中 * 調整顏色與圓角(例:Corner Radius 8) * 加入文字(例:SF Pro Text Semi-Bold 15px,全大寫) * 文字置中並設定為白色 * 可快速複製按鈕或文字(Option/Alt 拖曳) # 結論 * 從現有模板入手可快速上手 * 複製元素練習設計結構與樣式 * 不需先懂設計理論即可練習 # 下一步 * 當能熟練臨摹後,可開始自己設計喜歡的 App 介面 * 遇到問題可搜尋相關操作或效果實現方式 * 逐步熟悉 Figma 工具與設計流程 * 最終可嘗試重新設計不理想的 App(如銀行 App) # Terminology * Figma:一款基於雲端的介面設計與協作工具 * UI(User Interface):使用者介面,指軟體或網站與使用者互動的視覺和操作層面 * UX(User Experience):使用者體驗,使用者與產品互動過程中的整體感受 * Frame:Figma 中的框架,用來建立畫面或容器的基本單位 * Layer:圖層,設計中元素的分層結構 * Vector:向量圖形,可無損縮放的幾何繪圖形式 * Path:路徑,由線條與節點構成的形狀基礎 * Node:節點,用於控制向量圖形的形狀轉折 * Stroke:邊框,圖形外框的線條樣式 * Fill:填色,圖形內部的顏色或漸層 * Color Picker:選色器,用於挑選顏色的工具 * Eyedropper Tool:吸管工具,用來擷取畫面中的顏色 * Gradient:漸層,兩種或多種顏色的平滑過渡效果 * Opacity:不透明度,控制元素的透明程度 * Corner Radius:圓角半徑,設定矩形角落的圓滑程度 * Independent Corners:獨立角設定,可分別調整每個角落的圓角數值 * Alignment:對齊,控制元素在畫面中的相對位置 * Spacing:間距,元素之間的距離設計 * Grid System:網格系統,用於建立一致的排版與對齊規則 * Layout Grid:版面格線,幫助設計排版的可視化參考 * Auto Layout:自動排版,Figma 中自動排列元素的功能 * Prototype:原型,模擬互動與流程的設計稿 * Interaction:互動,使用者與設計元素之間的行為觸發 * Component:元件,可重複使用的設計元素 * Instance:元件實例,從元件衍生出的具體拷貝 * Override:覆寫,在元件實例中修改特定屬性 * Constraints:約束,控制元素在父級容器調整時的自適應方式 * Responsive Design:響應式設計,根據螢幕大小調整介面布局 * Export:匯出,將設計稿輸出為圖像或程式碼資源 * Collaboration:協作,多人同時編輯設計的功能 * Version History:版本歷史,設計檔的修改紀錄 * Drafts:草稿,個人儲存設計的工作區 * Plugin:外掛,擴充 Figma 功能的工具 * Template:範本,可直接套用的設計文件 * Wireframe:線框圖,低保真介面結構圖 * Mockup:模型圖,高保真介面視覺設計稿 * High-Fidelity Design:高保真設計,接近最終產品的精緻設計稿 * Low-Fidelity Design:低保真設計,快速表達概念的簡化設計稿 * Pixel Perfect:像素精準設計,元素對齊到精確像素的設計方式 * Hierarchy:階層,元素在畫面中的視覺重要性順序 * Typography:字體設計,文字樣式與排版規劃 * White Space:留白,設計中的空白區域用來提升可讀性 * Iconography:圖示設計,符號與圖標的設計系統 * Style Guide:設計風格指南,定義品牌與介面設計規範 * Design System:設計系統,包含元件、樣式與規範的完整集合 * Accessibility:無障礙設計,確保不同能力使用者都能使用的設計 * Usability Testing:可用性測試,透過實際使用者測試驗證設計效果 * Hotspot:互動區域,原型中可點擊或觸發的指定範圍 * Handoff:交付,設計師將設計稿交給開發者的過程 * Responsive Grid:響應式格線,隨螢幕大小調整的排版系統 * Mobile Companion App:行動版應用程式,用於行動裝置預覽設計 * Cloud-Based Tool:雲端工具,可透過網路瀏覽器即時存取與協作 * Vector Network:向量網路,Figma 獨特的多向路徑繪製方式 * Boolean Operations:布林運算,用來合併、相減或交集圖形的功能 * Union:聯集,將多個圖形合併為一個整體 * Subtract:相減,從一個圖形中減去另一個圖形 * Intersect:交集,僅保留圖形相交的部分 * Exclude:差集,刪除圖形重疊區域 * Masking:遮罩,使用一個圖形限制另一個圖形的顯示區域 * Group:群組,將多個元素組合為一個單位 * Ungroup:解組,將群組拆分為獨立元素 * Z-Index:堆疊順序,決定元素在前景或背景的顯示層級 * Blend Mode:混合模式,決定圖層顏色如何與下方顯示效果融合 * Drop Shadow:投影效果,增加元素立體感的陰影效果 * Inner Shadow:內陰影,元素內部的陰影效果 * Blur:模糊效果,讓元素或背景產生柔化視覺 * Gaussian Blur:高斯模糊,均勻柔化整個元素 * Background Blur:背景模糊,僅模糊元素下方區域 * Stroke Weight:線條粗細,設定邊框的厚度 * Stroke Alignment:邊框對齊,控制邊框位置(內側、外側或置中) * Dashed Line:虛線樣式,由間隔組成的線條 * Cap Style:端點樣式,控制線條末端形狀(圓頭、方頭等) * Join Style:連接樣式,控制線條轉角外觀(斜接、圓角、斷角) * Vector Handles:向量控制桿,用來調整曲線平滑度的控制點 * Bezier Curve:貝茲曲線,用數學控制點繪製平滑曲線 * Pen Tool:鋼筆工具,用來繪製自訂路徑 * Pencil Tool:鉛筆工具,自由手繪路徑功能 * Scale Tool:縮放工具,依比例放大或縮小元素 * Rotate Tool:旋轉工具,旋轉元素的功能 * Constraints & Resizing:限制與縮放設定,決定元素在父容器變動時的行為 * Smart Guides:智慧輔助線,自動顯示對齊與間距提示 * Pixel Preview:像素預覽,檢視設計在像素層級的顯示效果 * Outline Mode:線框模式,只顯示元素外框便於檢視結構 * Nudge:微調,透過鍵盤方向鍵移動元素的精細控制 * Snap to Grid:吸附格線,自動對齊至網格點 * Snap to Pixel:像素吸附,確保元素對齊到整數像素避免模糊 * Overflow Behavior:溢出行為,決定超出容器部分是否顯示或隱藏 * Clip Content:裁剪內容,限制元素顯示在容器邊界內 * Asset Panel:資產面板,管理元件與樣式的地方 * Styles:樣式,可重複使用的顏色、字體或效果設定 * Text Style:文字樣式,定義字體、大小、行距等排版設定 * Color Style:顏色樣式,定義可重複使用的顏色組合 * Effect Style:效果樣式,儲存陰影或模糊等效果設定 * Library:資源庫,共享元件與樣式的集中管理處 * Shared Components:共享元件,可跨專案使用的設計元素 * Team Projects:團隊專案,讓多人在同一個設計空間協作 * Comment Tool:評論工具,用來在設計稿中留下回饋 * Presenter Mode:展示模式,以簡報方式瀏覽設計或原型 * Flow:流程圖模式,連接多個原型畫面展示使用流程 * Animation:動畫效果,原型中的動態過渡方式 * Smart Animate:智慧動畫,偵測元素變化並自動生成過渡效果 * Easing:緩動函數,控制動畫速度的曲線公式 * Overlay:覆蓋層,在原型中顯示彈出或浮層視窗 * Device Frame:裝置外框,模擬設計在不同裝置上的外觀 * Presentation View:展示檢視,用於全螢幕檢視設計原型 * Iconography:圖示設計,使用統一風格的符號幫助介面理解 * Vector Icon:向量圖示,可無損縮放的圖示格式 * Raster Image:點陣圖,像素構成的影像格式 * Unsplash:免費高品質圖片資源網站 * Stock Image:素材圖片,可免費或付費取得用於設計 * Copy-Paste Workflow:複製貼上流程,快速將資源移入設計稿 * Hide UI:隱藏介面,專注於設計內容的檢視模式 * Resize Constraint:縮放限制,確保元素縮放時比例不變 * Shift Modifier:Shift 輔助鍵,用於保持等比縮放或建立正形狀 * Alt/Option Modifier:Alt/Option 輔助鍵,用於從中心點進行縮放或移動 * Center Alignment:置中對齊,元素相對父容器居中排列 * Double Click Drill Down:多次點擊深入,逐層選取群組或子元素 * Font Family:字型家族,一組相關字體樣式的集合 * Font Weight:字重,字體的粗細程度 * Bold Text:粗體字,字體加粗以強調內容 * Semi-Bold:半粗體,介於常規與粗體之間的字重 * Font Size:字體大小,文字顯示的高度數值 * Text Box Resizing:文字框縮放,控制文字排版的行數與寬度 * Line Break:換行,將文字分成多行顯示 * Paragraph Text:段落文字,用於長篇描述或正文 * Text Alignment:文字對齊,控制文字在框中的位置(左、中、右) * Tracking:字距,文字之間的整體間距調整 * Leading:行距,控制文字行與行之間的距離 * Text Color:文字顏色,設定字體的顯示顏色 * Eyedropper Sampling:取樣工具,用於擷取現有顏色應用到文字或元素 * Pixel Distance Measurement:像素距離測量,用於檢查元素間的間隔 * Nudge Tool:微移工具,利用鍵盤方向鍵移動元素 * Button UI:按鈕介面,常見的互動控制元素 * Call to Action(CTA):行動號召,按鈕上引導使用者操作的文字 * Rectangle Tool:矩形工具,用於建立按鈕或區塊 * Button States:按鈕狀態,包括預設、懸停、點擊、停用等 * Corner Radius Consistency:圓角一致性,確保按鈕風格統一 * Duplicate Shortcut:複製快捷鍵,用於快速生成元素副本 * Option/Alt-Drag:快捷拖曳複製,按住 Alt/Option 拖曳以快速複製元素 * White Text on Dark Background:深色背景上的白字設計,提高對比度 * All Caps Text:全大寫文字,用於按鈕或標題強調 * SF Pro Display:蘋果字型系列中的顯示字體 * SF Pro Text:蘋果字型系列中的文字字體,專為介面設計 * Alignment Guides:對齊輔助線,幫助元素精確排列 * Prototyping Workflow:原型設計流程,從靜態設計轉向互動設計 * Visual Consistency:視覺一致性,確保設計元素風格統一 * Spacing System:間距系統,規範設計中的固定像素間隔 * Component Reuse:元件重用,按鈕或文字區塊可作為元件重複使用 * Layer Hierarchy:圖層階層,設計中元素的堆疊順序結構 * Overlay Element:覆蓋元素,浮動在主要內容之上的設計元素 * Flat Design:扁平化設計,簡化陰影與立體效果的設計風格 * Material Design Button:Google 設計系統中的按鈕樣式 * iOS Human Interface Guidelines:蘋果官方設計規範 * Visual Mockup:視覺模型,高保真的靜態設計展示 * Design Iteration:設計迭代,逐步修改與改良設計稿 * User-Centered Design:以使用者為中心的設計方法 * Icon Set:圖示集,統一風格的多個圖示集合 * SVG(Scalable Vector Graphics):可縮放向量圖形,常用於圖示與插畫 * PNG(Portable Network Graphics):支援透明背景的點陣圖格式 * JPEG(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高壓縮率圖片格式,適合照片 * Asset Export:資產匯出,將設計元素輸出為不同格式 * Slice Tool:切片工具,用來匯出特定區域的設計元素 * Rasterize:點陣化,將向量圖轉換成像素圖像 * Symbol:符號,重複使用的設計單元(類似元件概念) * Style Override:樣式覆寫,對元件應用不同的顏色或字體 * Nested Components:巢狀元件,在元件內嵌套其他元件 * Icon Grid:圖示格線,建立圖示時的比例與留白規範 * Golden Ratio:黃金比例,用於排版和構圖的設計法則 * 8pt Grid System:8 像素網格系統,常見的 UI 間距規範 * Baseline Grid:基線網格,用於文字對齊的格線系統 * Modular Scale:模數比例,字體大小與間距的比例系統 * Visual Hierarchy:視覺階層,透過大小、顏色等方式建立主次關係 * Focal Point:視覺焦點,吸引用戶注意的設計元素 * Callout Text:標註文字,用於提示或次要說明 * Tooltip:工具提示,滑鼠懸停時顯示的說明框 * Placeholder Text:佔位文字,顯示在輸入欄位中的提示文字 * Microcopy:微文案,短小但影響操作的重要文字 * Error State:錯誤狀態,顯示系統或表單輸入錯誤的設計 * Empty State:空狀態,無內容時的設計展示 * Loading State:載入狀態,系統運作過程中的提示設計 * Success State:成功狀態,操作完成時的回饋設計 * Feedback UI:回饋介面,系統回應使用者操作的設計 * Modal Window:模態視窗,覆蓋主要內容的彈出視窗 * Toast Notification:輕量通知,短暫出現的提示訊息 * Snackbar:底部彈出式提示,常見於行動應用設計 * Navigation Bar:導覽列,用於應用程式的主要導覽 * Tab Bar:分頁列,切換不同功能頁面的設計 * Hamburger Menu:漢堡選單,隱藏式導覽按鈕(三條線圖示) * Floating Action Button(FAB):浮動操作按鈕,突顯主要操作 * Card UI:卡片介面,容納內容的矩形模組 * List Item:清單項目,應用中常見的資料展示單位 * Divider:分隔線,用於區分不同內容區塊 * Shadow Elevation:陰影高度,Material Design 中的立體層次效果 * Hover State:懸停狀態,滑鼠指標停留在元素上的設計 * Active State:啟用狀態,使用者正在操作中的元素狀態 * Disabled State:停用狀態,無法互動的元素狀態 * Focus Ring:焦點環,用於鍵盤操作時高亮顯示的邊框 * Gesture Control:手勢操作,用於行動裝置互動的輸入方式 * Scroll Behavior:滾動行為,內容超出容器時的移動效果 * Infinite Scroll:無限滾動,自動載入更多內容的設計 * Pagination:分頁,將大量內容拆分成多頁的設計方式 * Carousel:輪播圖,循環播放多張圖片或內容的元件 * Hero Image:主視覺大圖,頁面頂部的大型圖片 * Call to Action Banner:行動號召橫幅,吸引用戶注意並操作 * Footer:頁尾,常用於顯示次要資訊或連結 * Responsive Typography:響應式字體,根據螢幕大小自適應的文字設計 * Dark Mode:深色模式,背景為深色的顯示風格
×
Sign in
Email
Password
Forgot password
or
By clicking below,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
Sign in via Facebook
Sign in via Twitter
Sign in via GitHub
Sign in via Dropbox
Sign in with Wallet
Wallet (
)
Connect another wallet
New to HackMD?
Sign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