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社群 Modem Preset 設定更動與頻率更改的倡議 我是這次跟蜜蜂一起上山去進行點名活動的交流電,根據此次活動觀察到的現象我想提出將 Modem Preset 由原本的 Long Fast 調整為 Medium Fast,這是因為我們發現在大量節點上線後,由於 Long Fast 傳輸速率只有 1kbps 左右,導致每個路由控制封包都必須傳輸大約 0.6~0.7 秒。這雖然看起來不多,但根據設備觀測頻道使用率總是不低於 30%,最高可達 51%。也就是說如果在隨機時間發射,有 30~50% 的機率和其他人的封包造成碰撞,這在有幾組設備彼此無法互相看到信號的時候尤為嚴重。下列將為大家詳細解釋整套理論: ## 1. SNR 就算夠用,在信號重疊時也沒救 Lora 雖然採用的是展頻技術,但並非 CDMA 系統,遇到兩組信號重疊時並沒辦法分開封包。這種情況下會有下列兩種可能後果: * 當 A/B 兩節點信號強度差不多時,造成兩者信號都無法解碼(因為信號重疊會造成失真) * 當 A/B 其中一方特別強(比如 RSSI 強了 10dB),才會由信號強的一方勝出 雖然 Meshtastic 有盡量利用 CSMA/CA 機制進行碰撞避免,但是在部分場景下並沒用。比如當我們有 A/B/C 三個節點時: * 此時 A 在山上,B/C 在山的兩側,B/C 彼此無法收到對方信號 * B/C 有一定機率在重疊的時間發射,就會依據信號強度的差距,造成上述兩種後果的其中一種 ## 2. Long Fast 與 Medium Fast 的 SNR 差異並沒那麼大 | Preset | Bandwidth (kHz) | SF | Data Rate (kbps) | Link Budget | Best For | | ----------:| ---------------:| ---:| ----------------:| -----------:| ---------------------------- | | LongFast | 250 | 11 | 1.07 | 153dB | Default | | MediumSlow | 250 | 10 | 1.95 | 150.5dB | Better speed | | MediumFast | 250 | 9 | 3.52 | 148dB | Fast with good range | | ShortSlow | 250 | 8 | 6.25 | 145.5dB | Fast with moderate range | | ShortFast | 250 | 7 | 10.94 | 143dB | Very fast, shorter range | | ShortTurbo | 500 | 7 | 21.88 | 140dB | Maximum speed, minimum range | 資料來源: Meshtastic 官方文檔 在表格中可以看到,Long Fast 與 Medium Fast 的 Link Budget(也就是從發射端到接收端總共可以承受多少衰減)其實只差 5dB,稍微讓節點換個位置都很容易帶來超過 5dB 的信號增強了。或者就是如下,將預設頻率設定到距離 LTE 頻段更遠的 slot 1 上,也可以帶來接收效果的提升。 ## 3. 在這種環境中,減少封包碰撞對整個網路的收益可能更多 本次活動中觀察到,在有大量節點上線時,有一定量的信道時間都是被路由相關封包占據了。這些控制封包是 Meshtastic 協定的一部分,不可能避免。因此只能藉由調高速度來減少它們的佔用時間,進一步避免由於重傳造成的額外封包碰撞(畢竟空中已經有一半時間都被控制封包佔用,這時候再有人發封包就會和原本的封包撞在一起)。如果能藉由調快傳輸速率來減少封包碰撞的機率,也可以提升總體傳輸效率,因為碰撞造成的損失可以比損失的 5dB SNR 還更多(但如果移動到最遠離 LTE 頻段的頻率上,損失也可能被抵消掉) ## 4. 我們與 LTE 之間的距離 由於 LoRa 的專利並未過期,實質上只有 Semtech 一家公司能生產 LoRa 收發器晶片。而它們出品的晶片使用成本最低的直接轉換 (Direct Conversion,或稱 Zero-IF) 將 RF 信號轉換到基頻進行 DSP 處理,並不注重在遭遇強信號(比如 LTE B8 9xx MHz)下的表現。因此在附近有基地臺時,很容易因為基地臺造成接收電路的過載,使 SNR 下降。在不變更現有電路的情況下,解決這個問題最快的方式其實就是移動運作頻率到距離 LTE 頻段最遠的 Slot 1(Medium Fast 模式下具體頻率為 920.125MHz)。 註:我有特別檢查過 SX1262 的 datasheet,並發現它上面畫的圖是超外差而非直接轉換,不過在底下的規格依然出現了 I/Q 校正之類的字眼,因此實際上它可能只是把第二組 ADC 省略沒畫出來。 ## 5. RF 笑能 由於 LoRa 收發 IC 並沒提供功能輸出原始 I/Q 資訊,因此沒辦法直接檢查 LTE 干擾造成的底噪升高,不過還是有間接觀察的方式: * 已知 LTE 信號會在過強的時候造成干擾(可以視為底噪升高),且干擾造成的底噪升高速度大於干擾本身的升高速度(參考 3rd Intercept Point 的定義) * 已知在信號與環境實際底噪(也就是不考慮干擾的部分)都遠大於接收機本身底噪的狀態下,加上衰減器會同時衰減兩者,因此 SNR 大致保持不變 * 可以購買 5dB 與 10dB 衰減器,在完全不接衰減器 (0dB 衰減),接 5dB,接 10dB 與兩個都接 (15dB 衰減)總共 4 種情況下測試 SNR 變化曲線  圖中顯示的是 LTE 頻段典型強度下,會造成的假信號。要注意的是此處只考慮都是純正弦波時的情況,現實中由於 LTE 信號是 OFDM 調變,含有非常多頻率,彼此的互調 (Intermodulation) 會導致產生的干擾信號像是底噪一樣填滿整個頻譜。 [工具連結](https://markimicrowave.com/technical-resources/tools/ip3-intermodulation-calculator/)  [圖片來源](https://www.researchgate.net/figure/Effect-of-intermodulation-distortion-in-the-adjacent-channel_fig6_338819249) 圖中展示在輸入的 LTE OFDM 信號有非線性失真時,會造成兩側「長胖」,導致臨近頻率的干擾,原本使用的 923.875MHz (Long Fast slot 16) 相較我們建議的 920.125MHz (Medium Fast slot 1) 距離 LTE B8 頻段下緣(大約在 929.5MHz 開始,直到 960MHz 都是 LTE B8 基地臺下行信號)近很多。因此受到的影響也會更明顯。 ## 6. 結論 我們建議可以展開針對移動到 920.125MHz 的 Medium Fast 模式進行壓力測試,尋找願意實驗的節點來進行壓力測試(比如在地下室轉發大量 MQTT 測試頻道擁塞程度),或是在郊外進行不同頻段的 SNR 測試。而且因為使用的頻率與原先頻道並不同,不會造成互相影響的問題(當然如果節點放得太近也會互相干擾)。 另外上述論點都能在 Meshtastic 官方 Blog 中看到: <https://meshtastic.org/blog/why-your-mesh-should-switch-from-longfast/> 雖然臺灣整體節點密度沒國外高,但未來還是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因此日常碰上傳輸速度瓶頸也可能是遲早的事情。 ## X. 參與測試 頻道設定連結 [這裡](https://meshtastic.org/e/#CgsSAQEoATABOgIIIAo3EiCKwOEes2kk-UZfcYEkFfqSO4rspA2nhnQzs5MOmdfk3hoGTWVzaFRXJQEAAAAoATABOgIIIAo7EiDLUdyJWCmXkfOHTkolR7-6ZZQfxeEbdSNHWu9kd9QcVRoKU2lnbmFsVGVzdCUCAAAAKAEwAToCCCAKOxIgy2jnf86fTpf_4AFAf-mCwbzRoxpCV0P90dqJo0-w_SYaCkVtZXJnZW5jeSElAwAAACgBMAE6AgggEhEIARAEOAhABkgBUBZYAcgGAQ) QR Code:  要注意的是,在新的頻率上使用新設定,如果沒有其他人架設 MQTT 中轉是沒辦法互通的,不過要是越來越多人願意一起參與測試,這個情況應該會大幅改善。
×
Sign in
Email
Password
Forgot password
or
By clicking below,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
Sign in via Facebook
Sign in via Twitter
Sign in via GitHub
Sign in via Dropbox
Sign in with Wallet
Wallet (
)
Connect another wallet
New to HackMD?
Sign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