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gs: `資工所考試心得` # 114資工所考試心得 ## <font color=orange>(零)背景</font> 中山大學資工系應屆考生,成績29% 自知推甄無望所以果斷放棄 在暑假就投入考研,準備考試歷時8個月,讀書總時數約1200小時 自認資質駑鈍,為後天努力型 我都可以了 你一定也可以的! ## <font color=orange>(一)成績</font> | 學校 | 計系 | 資演 | 數學 | 英文 | 結果 | | -------- | -------- | -------- | - | - | - | | 台大 | 62 | 46 | 75 | 52 | 備10 | |交大||||x| 落榜| |成大|45 |48|78|x| 備3xx| |中央|64|23|50|x|備2xx| |中山|58|60|30|x|備3x| 最後去台大了 ![IMG_2891](https://hackmd.io/_uploads/BJ2cyv_sJx.jpg =400x220) </br> ## <font color=orange>(二)各科考試重點</font> ==考古請從交大開始刷==,交大的題目範圍廣又有官方答案,很適合拿來練基本功。 * 成大的考卷有時考60有時90,因為考卷出的不太用心所以很靠運氣(很容易扣大分或加大分) * 台大軟體硬體太難了只能靠通靈,數學一直都很簡單一題十分,粗心就下去了 * 清大近年不提供考古題,所除非你的目標是清大,不然不建議寫清大的舊題目 :::success ### 硬體 ::: * **重要** AMAT、pipeline stage、[Memory address](https://hackmd.io/X05z9urRRG2NkthT29UiUQ?both#OS-CPU%E5%8F%96%E8%B3%87%E6%96%99%E7%9A%84%E6%B5%81%E7%A8%8B)、floating point、交大愛考MIPS code(要看的懂) 、scheduling * **特色** 硬體題目比較容易見招拆招,因為一看就知道在考哪一章節的內容,但硬體可以考得非常細(例如交大愛考"Which of following statements about XXXX is true?),各間學校愛考的也不一樣,建議寫完考古題可以整理各校的考題風格 :::success ### 軟體 ::: * **重要** Recursion + Master Theorm(交成基本題)、樹+Heap(BST,紅黑樹特別愛考,交大還會考leftist tree)、圖論(Maximum flow特別愛考)、Shortest path、DP一定考(基本的Matrix Chain、OBST、0/1背包要會算) * **特色** 資料結構全部都很重要,有讀有分;演算法注重DP,會需要理解程式碼,有coding基礎的會比較吃香 :::success ### 數學 ::: * **重要** [生成函數+遞迴關係(必考)](https://hackmd.io/X05z9urRRG2NkthT29UiUQ#%E9%9B%A2%E6%95%A3-%E7%94%9F%E6%88%90%E5%87%BD%E6%95%B8%E6%9C%83%E7%94%A8%E5%88%B0%E7%9A%84%E5%BE%AE%E5%88%86%E6%96%B9%E7%A8%8B)、排列組合(近年愛考)、關係、空間向量、對角化(eigen value/vector計算是基本中的基本)、[SVD](https://hackmd.io/X05z9urRRG2NkthT29UiUQ#%E7%B7%9A%E4%BB%A3-SVD%E4%BB%A3%E8%A1%A8%E4%BA%86%E7%9F%A9%E9%99%A3%E7%9A%84%E5%9B%9B%E5%A4%A7%E5%AD%90%E7%A9%BA%E9%96%93) * **不太考** 群、環、有限狀態機 (我沒有讀群環,114成大考了20分的有限狀態機)、Jordan form(但114清大有考很基本的Jordan form)、HouseHolder投影矩陣 * **特色** 對角化以後的章節幾乎佔了一半線代考題,正交矩陣、正定矩陣都會用到對角化。但114年矩陣運算的題目變少了。台大離散愛考生成與遞回。 </br></br> ## <font color=orange>(三)準備過程</font> ### 大二~大三 我大二上就報名了,因為補習班開的價格很優惠、又大一成績沒有很好,心裡默默就有考研的念頭。 一開始偶爾放學或假日會去看預錄課程,但離考試實在太遠了,根本沒有壓力,課程看了就忘、筆記也寫得不三不四,後來回頭看當時的筆記根本不知道那時候在寫什麼。 **也許有讀一些印象,但我覺得前面看的這些內容吸收很差,之後還是要系統性地重看。** ### 大三暑假~大四上 「**考研要非常自律!」「考研要非常自律!」「考研要非常自律!」** 這八個月心無旁騖的全力準備考試 暑假(7~8月)每天讀6小時,晚上跟禮拜日休息 開學後(9~1月)每天讀9小時,禮拜日只讀上午 #### ➢7月~10月 (讀各科進度) 每天都待在圖書館,看補習班線上影片或是看課本自學 這段時間真的很充實也很累,每天都重複一樣的事情:讀書吃飯睡覺 建議要找考研戰友,不僅在課業方面可以互相討論、在精神方面也發揮很大功用,看著大家每天都到圖書館打卡、都讀到焦頭爛額,不禁覺得自己絕對不能鬆懈。 這段時間先先後後讀完線代、離散、OS、資結、演算法,因為我比較喜歡連貫性的學習,所以整天都讀同一科,且讀完全部才換下一科 也沒有排進度,就是順順的讀完,相當佛系 有時候讀一整天但感覺啥也沒讀,這很正常,所以建議==在每天結束時花時間再看一次今天做的筆記、回想今天讀了什麼,對於學習會更有印象== p.s. 另外補充我數學兩科是用補習班教材自學,因為數學比較直觀好懂,自學效率比較高 #### ➢11月~1月 (刷題) 我沒有上題庫班,因為我不喜歡聽別人講,我喜歡自己錯自己訂正。 11月就開始刷考古,一方面是因為我不想花時間讀第二遍計系,在結合各方建議後想說計系這科可以邊考邊讀(考古題型差不多)、另一方面是因為我覺得考試才能真正牢記過去所學。 **「讀書就像捏泥巴,學習時收集沙子,考試就像為這顆沙球加水。 如果沒有水,沙子很容易散掉,所以讀完一個段落時一定要練習題目確保自己真的會了!」** 進度是一週刷一年台交成,都有計時,考完一科檢討一科(總共刷了十年) ![IMG_6930](https://hackmd.io/_uploads/BkzWm08s1g.jpg) 剛開始刷成績肯定不會太好看,但是一定要記住 * **寫錯的題目不要再錯第二次了** * **不清楚的題目一定要花時間弄懂** * **常考的題目要系統性地做筆記** :::spoiler **身心健康專欄**❤️‍🩹 為了考研,我把身體狀況搞得很糟 所以想透過這個分享文勸戒大家**讀書要適當、作息要平衡** 我考試時的作息固定是早上8點起床吃早餐,9點進圖書館讀到12點 中午吃飯一小時,回家午睡半小時,下午2點讀到5點吃晚餐 晚上6點讀到9點回家、晚上10點打Apex一小時,11:30睡覺 暑假時一天讀六小時,中午還會撥空去健身,所以身體負擔還算輕 但是開學後晚上也會讀,健身也沒排時間去,一整周的運動剩下禮拜天下午打兩小時排球 別小看整天讀書的威力,9個小時腦袋都在高速運轉、眼睛跟肩頸也過度用力 長期下來身心都出了問題 1. **爆痘痘** 因為壓力實在太大了,即使每天早睡、喝足夠多水、吃普通的痘痘藥也壓不住瘋狂冒出的痘痘 最後是靠A酸控制的(小建議:可以請醫生一次開多個月的自費A酸,才不會一直繳掛號費) **解決辦法:找時間散步放鬆心情、多運動** 2. **免疫力下降、食不下嚥** 壓力太大導致內分泌失常,常常一餐只吃幾口飯就不想吃了,身體沒能量自然免疫力很差 因此我到後期很容易喉嚨痛、生病 **解決辦法:多運動,吃B群、益生菌** 3. **體力不支** 因為身體一直在硬撐,常常讀到頭腦很脹,感覺腦袋極度疲累無法思考,是使不上力的那種累、不是想睡覺的累 提早回家一躺到床上就昏睡到天亮,真的很可怕 **解決辦法:適時調整讀書進度,不要逼自己讀太多,也要安排時間放鬆休息** 4. **眼睛模糊** 有一天下午我眼睛突然變得很模糊,視線四周變得霧霧的,桌上的平板也沒辦法對焦看清楚 後來發現是用眼過度,而且我平板的保護膜已經被刮花了我也沒注意過,最後把模撕掉了 **解決辦法:每小時出去休息5-10分鐘,讓眼睛看不同遠近的物體,讓眼睛內協助聚焦1公尺的那條肌肉放鬆** ==讀書固然重要,但是身體壞了也不用讀了==,我在考前一個月反而沒有讀那麼多,晚上都回家休息 如果我沒有及時發現身體快不行、一直硬撐到考試的話,反而會在上考場前時體力不支 所以勸誡大家,多照顧自己的身體吧! ::: </br></br> ## <font color=orange>(四)各校心得/考試期間</font> * 考試週全台奔波真的挺累的,建議早一點訂好住宿、早一點規劃交通 中午盡量不要去排隊買東西吃,可以買飯糰或麵包進去,課間就拿出來嗑(像是我考台大那天吃了四個超商食品... * 我筆記都寫在平板,所以考前都是看平板裡的筆記,但老實說考試休息時間看的都沒考,不如閉目養神 放鬆腦袋,==預想等一下翻開的考卷長什麼樣子、要怎麼見招拆招== * 另外==一定要留時間檢查==!真的太難的就先放掉吧,**目標是拿高分不是每題都要會**,基本分數沒拿到就會被別人超車囉 * 近年來題考題變化很多、題幹也變很長,不再是呆板的考古題。 唯一的應對辦法就是基本功要很扎實,遇到變化題型時才不會慌 * 鉛筆盒我不是用透明的,一輪考下來也沒有出事 * 台大准考證也沒有貼照片(監考人員說看身分證比對就好) ::: spoiler 中山(2/5) 報名中山純粹是要練考感,抱持著考很低也會備上的心情去考的。 考場在雄中,桌子有點爛會依依歪歪叫,容易被干擾的建議帶個耳塞。 #### 計結 題目非主流,但大多是考古,有證明 #### 資結+OS 中規中矩的題目,都看得懂,蠻多解釋型的題目 #### 離散數學 太多奇怪題目了,我們中山就是特 ::: ::: spoiler 交大(2/6) 連考兩天真的太累了,考完就知道發揮的不好(果然沒上榜) 桌椅是個人的小椅子,從側邊翻開桌子的那種,桌子面積很小 我都把准考證丟到椅子下,監考官也沒說什麼 人很多,我同學考前想大號但一直排不到 今年考題有一些小改變,導致我一度考到當機,不知道怎麼繼續寫 考完感覺頭腦都要燒了,在草皮上躺了半個小時才回家 #### 計系 算是三科裡面寫起來最像考古的,基本的page計算、memory address計算都有 #### 資演 以往資演大多是選擇,但今年資演有50分是手寫,寫完就知道沒了 #### 數學 大約有70分是看得懂的題目,矩陣運算的題目變少了(只有一題) 寫的過程很明顯看得出來哪些題目是送分哪些是區分鑒別度的。 今年排組還考了Stirling number,我忘光了直接送掉 ::: ::: spoiler 台大(2/8) 考台大這天超冷又下雨,好多人都冷到沒辦法好好考試,好險我穿超厚還帶圍巾,先把身體狀況顧好再考試很重要! 從八點考到五點,真的很ㄍㄧㄥ,但考試時因為很緊張所以也不會感覺到累。 早上的計系資演像是在玩猜猜樂,下午英文隨便寫寫就趴著睡覺了,把精神留到最後一堂數學(我覺得是很好的策略),但我跟我前一名的同學差了0.4分,也就是說多寫兩題英文就能往前一名,所以認真寫英文感覺也是挺不錯的選項。 題目的趨勢有變長變複雜的趨勢,且變化很多,不再像過去死記硬背就能拿分 越來越考驗理解能力 #### 計系 題目很長 要仔細看,一小題大約8~10分。 今年出了新的題型,裡有很多未知數要求,選項都是這些未知數的運算 但其實他就是把兩題合在一題考 XY是一題、ABC是另一題 對於這種題目 讀到XY能解的部分就先算XY 跟平常算題目一樣把已知的條件列出來 另外就是基本功要夠好 才不會因為題目長而亂了陣腳 #### 資演 基本題還是有,像是NP, Time complexity, DP找最大值... 演算法題幹很長而且很難理解,絕對不是刷考古題能熟練的 但因為多選題每個選項獨立計分,所以還是能透過答題技巧撈一些分數 #### 數學 很簡單只有一題不會,寫完當下覺得80或90了 但最後五分鐘響鈴的時候發生小插曲 最後一題求特徵根發現少算了三個,時間緊迫之下腦袋開100%全開 結果在求出答案之際響鈴了...... 當下真的腦袋空白,直到搭捷運都感覺魂魄還留在考場,自責不已。 (所以要留時間檢查) ::: ::: spoiler 成大(2/10) 因為刷考古時成大都考很高分,所以一直把成大當保底,考試當天就比較懶散一點 結果備取300多,做人真得不能太秋條... #### 計系 考了50分的True/False,十題一題五分。 個人感覺教授沒有很認真出考卷,運氣成分跟冷門題太多,鑒別度不高 #### 資演 題目變長,大部分考古,沒有很好寫 #### 數學 大概90分都能寫 考了兩題的Finite State Machine一題十分 重點是兩題解法幾乎一樣只差在參數,所以會就是兩題全拿,不會就是零分,超搞。 題目還出錯,但大家都看得出來錯在哪所以也都會寫 ::: ::: spoiler 中央(2/14) 成大考完就徹底鬆懈了,這三天都早上健身中午睡覺下午寫寫中央考古 去考試時也像是去郊遊,沒什麼好分享,總之題目都是考古,多刷就會上了 ::: </br></br> ## <font color=orange>(五)結語</font> ### 努力才不會愧對自己 > 備考期間一定會很迷惘 刷題之前不知道自己到底讀得怎麼樣了、 刷題後也會因為考爆了失去信心、 上場考試前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有沒有準備好 但考試就是這樣,一定是一直準備一直準備,時間到就被推上去了 >考試有時候就是吃運氣,有些人很聰明但是遇到大考就是會失常 我在寫考古的時候也覺得我很有機會上四大,但成大甚至中央都考得超烙賽 放榜後心態微微崩掉,花了一番工夫才把心態調整好 **若已經全力以赴 就不會愧對自己 生命自有出入的**(當時是這麼安慰自己的) ### 冥冥之中就是要上台大 > 我當初寫的第一份考古是台大103的數學 當時想說就被電電看(畢竟健身也是先把肌肉纖維摧毀才會長更壯嘛 結果考出來... 55分!!? 蛤!第一次考就能拿55分?考研好像也沒多難嘛! 也許就是這個原因,我就開始到處宣傳我要上台大、我會上台大... 真的不知道哪來的自信,但是要攻略台大這件事就默默種在我的心裡了 ### 如願以償 >我們系上有一群朋友一起拼考研,大家都整天泡在圖書館內,早九進場晚九離場 我們互相問問題,互相分享筆記、分享考古題答案,每個人都很努力很拼命的在備考 大家一起辛苦了大半年,最後也都如願以償都進了頂大(三清三交一台) 真的很替大家感到開心 ### 感謝 >首先要謝謝爸媽的金援與支持,我大四搬到比較貴但離學校很近的地方住,近到可以騎腳踏車上學,所以我每天去圖書館的時間大約就五分鐘,中午還能回家睡午覺,這讓我的讀書效率高很多 再來要感謝一起讀書的好戰友哈帕葳跟張榕榕,他們的鼓勵跟陪伴是我順利考上的關鍵,沒有他們我會讀得很痛苦。 最後感謝我自己,努力不懈地讀了半年,即使讀到爆痘痘、體虛、一直生病還是堅持要讀完,你真棒 </br></br> ## <font color=orange>(六)資源</font> 我的OS筆記 https://canary-boar-2e0.notion.site/OS-bb0a0ae9dedc47f5b4850c65c24f6391 台清交成央考古: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nC8FhAvcwbFexvfbB8mltz8yI3ERSJgs 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uhrNHb3mKpEXrN7k8nr8fIJjeViLnc15 ptt筆記分享 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7wUt2Be3dsm3i2IZ4K164uALN85Sml73 歷年考試資訊 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s/d/1BO87kDeaHOyQA4pOiaQyozgMVx96k67AS0jqimHU1Bw/htmlview# </br></br> ## <font color=orange>(七)同場加映 找教授</font> 考完試真的很爽,但心中的大石頭還沒放下 畢竟上榜只是拿到入場資格而已,真正的考驗是找教授阿! 找教授大約分成幾個步驟: ### 1. 挑教授 >先去資工系網站選你有興趣的領域的教授,把沒興趣的刪掉 有興趣包含你覺得有趣、或是該領域未來有前途,再辛苦你都願意學 畢竟你也不會想要進去後老闆一直塞你不喜也不想碰的主題吧。 ### 2. 敲實驗室問學長姐 >再來就是篩選老師人品、實驗室風氣的環節 個人建議網路上的評價聽30%就好,很多暗黑或是講得含糊不清的 直接去實驗室探聽才能知道真實情況,也能從學長姊的狀況來判斷該不該來 例如實驗室有打卡機、位置上都是人、學長姊面容憔悴、有碩三碩四等等... 提醒幾件事:假日去會沒人、可以多問同一間的不同人 ### 3. 寄信與教授約面談 >經過重重篩選你還是對該教授的實驗室充滿希望的話,就可以準備寄信了 要先準備好簡歷和歷年成績單,在放榜時就馬上寄信了 >1. 不要罐頭信 有些教授不喜歡罐頭信,很可能直接不回信(你已被刷掉) 多去看老師的個人網站和實驗室網站,搞清楚教授在做什麼領域,信中直接告訴他你對哪些組有興趣。 >3. 寄信要有禮貌、把重點標示出來(教授沒時間一個字一個字看啦) >4. 簡歷不要放無用資訊、不加分的也別放 <font style="color:pink">教授想看的是**他能夠跟你聊的內容**,例如開發經驗、競賽經驗,本科生就放專題競賽的東西,要有專欄稍微介紹你在其中學到什麼。</font> 至於幹部經驗、社團經驗就真的別放了,如果你用了一個專欄介紹這些,教授應該會挺傻眼的吧 >5. 信中跟教授約時間一定要寫完全配合老師時間,實體面談或線上面談都可以 ### 4. 與教授面談 >教授回覆的比例大約十個有五個回滿了、三個沒回、兩個會跟你約時間 面談有分個面和團面 團面通常是老師介紹自己領域、實驗室規定,頂多請大家自我介紹,不太會一個一個問刁難問題 個面的話要有心理準備,教授可能會問你對他哪個領域有興趣、為何有興趣,你一定要說的出來 最重要的是表現出熱忱以及想要進實驗室的決心,要夠搶眼才能脫穎而出 >面談時還要問教授能不能幫忙保留位置,以及徵求他的同意讓你繼續找其他教授面談,讓你最後再決定要去哪間 教授都知道他們要篩學生、學生也會篩教授,所以放心地問吧,這就是一個媒合的過程 ### 5. 回信告知教授 >面談完選好心儀的教授後就寄信告知教授吧! 信中要明確詢問教授是否要收你進他的實驗室,不要問的模稜兩可,到時候錯失機會 「若老師願意,希望能為我留一個位置」 >當然不能忘記禮節,也要告至其他教授你已經去其他實驗室了 「感謝教授給我面談機會,以及百忙之中抽空與我面談」 </br></br> ## <font color=orange>(八)筆記區</font> These are my own notes, which took me a lot of time organizing them. ### [線代] SVD代表了矩陣的四大子空間 ![各種分解-9 (1)](https://hackmd.io/_uploads/HJ9w-JpAJg.jpg) ### [線代] SVD可以用AHA與AAH兩種方式分解 ![各種分解-10](https://hackmd.io/_uploads/HyRXzJaAJe.jpg) ![各種分解-11](https://hackmd.io/_uploads/B1-VGJ6R1e.jpg) ### [線代] 矩陣的特性、特徵根的特性 ![各種矩陣-5 (1)](https://hackmd.io/_uploads/HkJTf1pRyx.jpg) ### [線代] 子空間與線性轉換的證明 ![IMG_44082C7FDA90-1](https://hackmd.io/_uploads/B1-qX1T01x.jpg) ### [離散] 生成函數會用到的微分方程 ![IMG_9A2A9290D595-1 (1)](https://hackmd.io/_uploads/Syd_EkaAke.jpg) ### [OS] Exception與Interrupt的差別 ![截圖 2025-04-16 晚上8.57.37](https://hackmd.io/_uploads/r10BF76CJe.png) ### [OS] CPU取資料的流程 ![截圖 2025-04-16 晚上9.00.58](https://hackmd.io/_uploads/BySfqQpRkx.png) ![image (2)](https://hackmd.io/_uploads/ryhOc7TCyl.png =400x300) ![S__7643138](https://hackmd.io/_uploads/BkDnqXT0kx.jpg =400x300) ### [OS] Cache/PageTable/TLB hit&miss的可能性 ![截圖 2025-04-16 晚上9.05.06](https://hackmd.io/_uploads/BJxGimaRkl.png) ### [OS] 多處理器系統 ![單元七 IO Device & 多處理器系統-4](https://hackmd.io/_uploads/BJIzTXpCye.jpg) ### [OS] Cache關聯度比較 ![截圖 2025-04-16 晚上9.48.37](https://hackmd.io/_uploads/BJcIBVpAkx.png) ### [計組] RSA加密(交大會考) ![RSA-1](https://hackmd.io/_uploads/ryrKj7p0kg.jpg) ![IMG_C484787EEB92-1](https://hackmd.io/_uploads/B1ynoXpCJl.jpg) 如果有幫助到你,請幫我按個愛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