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 - 本篇文章為筆者與朋友在陽明交通大學電機系的修課心得,以回饋的心態讓大家可以參考,也以記錄學習的角度所書寫,相較於課程內容,更多的是個人主觀感想,若與你心中的感想不同請見諒 - 本篇文章之文字內容非經本人同意請不要轉載至其他網站(歐趴糖、NCTU+等) - 本篇可以當作選課參考或輕鬆的文章觀看,但切勿太過相信文章內容,要不要修課還請自行斟酌,此外,人生有許多值得去做的事情,除非有興趣,不然不要跟我一樣一直修課 - 因為這裡收到訊息沒辦法及時通知,若有問題,歡迎於Dcard底下留言: https://www.dcard.tw/f/nctu/p/242681777 ::: - [必修](#必修) - [計算機概論與程式設計](##計算機概論與程式設計) - [邏輯設計](##邏輯設計) - [電子學](##電子學) - [電路學](##電路學) - [電磁學](##電磁學) - [電子實驗](##電子實驗) - [訊號與系統](##訊號與系統) - [微分方程](##微分方程) - [機率](##機率) - [選修](#選修) - IC設計、計算機類 - [數位電路與系統](##數位電路與系統) - [超大型積體電路導論](##超大型積體電路導論) - [類比積體電路導論](##類比積體電路導論) - [微算機系統與實驗](##微算機系統與實驗) - [計算機組織](##計算機組織) - 程式設計類 - [物件導向程式設計](##物件導向程式設計) - [資料結構](##資料結構) - [演算法導論](##演算法導論) - 訊號通訊類 - [數位訊號處理導論](##數位訊號處理導論) - [通訊原理(一)](##通訊原理(一)) - [天線導論](##天線導論) - 生醫類 - [醫學工程導論](##醫學工程導論) - [生醫工程](##生醫工程) - 其他 - [離散數學](##離散數學) - [近代物理導論](##近代物理導論) - [自動控制系統](##自動控制系統) - [複變](##複變) - [實驗](#實驗) - [數位訊號處理晶片實驗](##數位訊號處理晶片實驗) - [VLSI實驗](##VLSI實驗) - [通訊網路實驗](##通訊網路實驗) - [AI無線通訊系統實驗](##AI無線通訊系統實驗) - [研究所](#研究所) # 必修 ## 計算機概論與程式設計 - 老師: 劉建男 - 修課年度: 110上 - 心得: - 老師教的內容比較適合未接觸過程式的大一新生,剛開始的寫程式的基礎部分講的都還蠻清楚的,每年的期末也都有小遊戲專題讓大家練習,但由於老師的課是設計給從未接觸過程式的學生,因此作業和上機都偏簡單,若是已有一定基礎或想學更多的人,可能要自己額外花時間找其他老師的題目或網路教材練習(不過後來好像OOP有人去反映結果就變了) - 最後分數: A+ ## 邏輯設計 - 老師: 曾煜輝 - 修課年度: 110上 - 心得: - 由於這一年是老師來交大教書的第一年,因此有一些地方可能教的不是很流暢,作業與考試基本上大部分都是課本後面的習題,但由於我們是第一年,因此老師的考試題目量偏多,所以平常就要多練習,此外這門課應該也是大多數交大電機生第一門使用OCW的科目,當初也是先看完影片後才去聽老師上課,吸收的才比較多,大會考就是把課後習題寫過就對了,你看起來覺得越令你不舒服的題目越會考 - 最後分數: A+ ## 電子學 - 老師: 陳科宏 - 修課年度: 110上、下 - 心得: - 基本上老師的課程評價已經被學長姊寫到快變系上聖經了,不過聽說老師在我上完電子學的那年後,變得比較嚴格,分數已經沒有以前那麼誇張的甜,聽今年修課的人說老師今年電子學二後半部教的太快,也省略一些東西,但整體來說老師的電子學還是教得很好,如果聽完學長姐的講解還對老師的教學模式有興趣,有緣份抽到再修課就好,不用像前幾年一樣過於執著選課 - 最後分數: A+、A+ ## 電路學 - 老師: 柯明道 - 修課年度: 110暑 - 心得: - 對於前一陣子老師上新聞講他關於暑修電路的看法仍印象深刻,老師的上課方式主要是線上課程,由於是兩個月課程,基本上一堂三小時便會講完一個章節,且基本上每周都是兩份作業,作業的第一部分在於歸納章節的重點筆記,第二部分則是課本後習題的變化,此外期中期末還各有一份報告要繳交,所以要有寫作業寫到手斷掉的準備,不過因為電路學在三電中算最基本的科目,需要大量時間練習,我覺得暑假有時間寫作業這是一項不錯的練習方式,寫完後再跟同學討論答案,基本上便可以拿到好成績 - 最後分數: A+ ## 電磁學 - 老師: 邱一、蔡作敏 - 修課年度: 111下 - 心得: - 我覺得相較於機率,這門課並沒有大家說得如此玄學,而且我覺得還蠻有趣的,一開始由於怕開學後跟不上大家的腳步,因此我寒假就花一點時間先把第二章及第三章前半部分的OCW先看完然後練習課本後面的習題,我覺得這對於我之後對於腦中電場的建立與數學式的聯結有很大的幫助,此外建議去圖書館或自己去二手拍買一本中文書來讀,都被借光或買不到就去用台聯大借,書會送到交大圖書館,絕對事半功倍,最後我一定要推蔡作敏老師,他真的很有上課熱情,教得也不錯,下課去問問題也都會熱心回答,其他的老師如果有興趣的話也都可以去聽聽看 - 考試的部分,今年改成只考兩次,建議第一次要好好把握,因為期末所有科目都擠在一起,而且後面教的部分比較比較困難,通常大家準備時間都不多,加上教第二部分的老師都蠻嚴格的,最後答案錯,不管你多認真,你都會拿到跟沒讀書的人一樣的分數,所以基本上考完第一次就大概可以知道你的學期成績了,至於會不會被當的部分,不管你有沒有讀書,老師基本上都會讓你過,所以如果不想讀或覺得不值得浪費時間在這門課,公式背一背,進去寫一寫在加個評論就好,最後的調分結果是只要兩次平均20多分就可以拿到學分了 - 最後分數: A+ ## 電子實驗 - 老師: 陳柏宏;柯明道;陳建安 - 修課年度: 110上、下 - 心得: - 我那時候對於電子實驗沒有太多的想法,只有覺得接電路好累,以後去工作也不會在那邊接電路板,但礙於是必修,因此最一開始的那個學期抱持著應付就好的心態寫報告,結果結報的分數就一落千丈,導致第一學期的成績非常爛,但還好建安老師是不計前嫌的老師,第二學期認真寫的努力就被看到了,對於這門課沒有太多獨特的感覺,就是當學習歷練 - 最後分數: B-、A+ ## 訊號與系統 - 老師: 賴青沂 - 修課年度: 110下 - 心得: - 跟邏設的情形一樣,那時候抽不到其他老師的課只好亂選,我上這門課時老師也剛來交大,一開始他真的把這門課當數學系的課教,因此過得十分痛苦,那時候聽助教說,老師好像是真的覺得課本教得太簡單,所以很困擾要教什麼,此外,由於是第一年,因此考試沒有考得太難,因此大家都拿到不錯的成績,但隔年好像就露出他的數學本性了,對於被我推坑的同學我很抱歉... - 基本上這門課就是要靜下心來,慢慢把每個訊號的數學特性推導一次,到後面傅立葉轉換及取樣的觀念在之後許多領域都會用到,建議真的要好好學 - 最後分數: A+ ## 微分方程 - 老師: 戴立嘉 - 修課年度: 111上 - 心得: - 我覺得微方這門應該是電機系專業必修裡最痛苦的課,絕大多數的老師都是要算到手斷掉不然就是要寫證明到死(當然也有爽死的只是112年好像沒開),跟電磁訊號這種還可以看到自己數學運算跟圖像連結的科目相比,這門課真的就是跟數字說話,並把所有計算的題型解題流程背下來,要是考試精神不好算錯一步,前一段時間的用功就會全部白費的科目,相當吃力不討好 - 以上是針對這門科目的抱怨,但是這個老師人很好,並不會教一堆太過於技巧性地計算,而且學生的建議他也會聽,考試的前一周也有助教課說明考試方向,唯一的缺點可能就是考卷基本上是助教出,助教有時候太忙沒有關注老師上課內容的話可能就會一不小心考太難,不過基本上也不用太擔心,因為這門課考沒遇見過的題型大概全班就倒一半了,因此去年最後調了超多分,如果想避免考太爛,建議可以把台大的OCW刷一遍,也把課本整本刷一遍 - 最後分數: A+ ## 機率 - 老師: 陳信宏 - 修課年度: 111下 - 心得: - 今年是老師教書最後一年,老師人很好,還會講古,機率這門課個人認為前半部分很簡單,直到進入連續型的機率分布,PDF以及大數法則和隨機過程之後,我覺得就變成了玄學,如果要深入了解,可能要靜下心來讀課本,或繼續修更高階的課程,但也有可能是因為我上課都會不小心睡著或忘記去,實在是很對不起老師 - 最後分數: A+ # 選修 ## 數位電路與系統 - 老師: 張添烜 - 修課年度: 110下 - 心得: - 這門課這幾年系上蠻多人選修的,因此課程內容就不再有過多贅述,基本上就是看當年助教的風氣怎麼樣來決定大家學到東西的多寡,我覺得這門課loading是要看當年題目難度跟修課人願意付出時間拚效率的程度決定,以穩定拿高分來說算有挑戰性,所以這兩年很多人選上後期中又退選,實在是很不建議在大二下修,修完後我個人的想法是比較建議先學VLSI,或有計算機組織的觀念更佳,確定自己對數位領域有興趣,三下再來選修這門比較好,一來是為了更了解老師上課的內容,另一方面也省去走彎路的時間,雖然抱團修可以減輕壓力,但不是每個人都要走數位,沒必要為選而選,最後拿個不三不四的分數還在欺騙自己有學到東西就好,實在看到太多人因為這門課成績和身心都不好了 - 最後分數: A+ ## 超大型積體電路導論 - 老師: 廖育德 - 修課年度: 111上 - 心得: - 其實原本很猶豫到底要上李老師還是廖老師的課,但因去年系主任說課程內容會統一之後,我就決定把自己的命運交給選課系統,結果開學兩周後發現大上當,廖老師教的內容是偏向類比版的VLSI,用的書也是另外一本,但考試是助教出題,助教大部分學的是另外一本偏數位版的書,因此為了準備,最後我和我朋友就是把李老師、廖老師,和現在不開課的闕老師,所有的上課影片看過一輪,相當扎實,而且下課跑去問老師問題他會非常有耐心的回答,所以也不至於到完全不知道在幹嘛,但就是相較於另外一個班,這裡可能要顧的範圍比較多 - 不過後來發現是我錯怪老師了,他教的那本書也是電子所周老師數位積體電路的指定教材,所以老師可能是想讓我們銜接吧,用心良苦,相當感動 - 最後分數: A+ ## 類比積體電路導論 - 老師: 洪浩喬 - 修課年度: 111上 - 心得: - 這門課基本上就是電子學的延伸,繼續把smith後半部放大器及濾波器的設計觀念講完,基本上老師的考題都是從他的講義和課本後面的習題作延伸,另外老師上課也會提醒要考的地方,印象最深刻的是由於我們第一次期中考太差(因為沒人相信老師真的只考作業題...),因此第二次助教跟老師就瘋狂提示哪幾題會考,超級暖心 - 另外這幾年比較熱門的問題是到底要修電子所柯老師的課還是電機所兩個洪老師的AIC,但我覺得這根本不能比,教的重點和書籍完全不同,各有優缺,應該要有其中一邊改名變成類比積體電路設計導論或電子學(三),如果是想走類比,我和我朋友討論的結果是建議之後再修aic lab,這門可能就選一個你喜歡的班,之後再去跟另一個班的同學拿教材來讀就好,但如果是以307為目標,那還是建議得修柯老師的課 - 最後分數: A+ ## 數位訊號處理導論 - 老師: 冀泰石 - 修課年度: 111上 - 心得: - 這門也算是系上大部分都會修的偽選修課程,老師剛開始很照顧訊號與系統沒學好的人,因此前半部分主要還是訊號與系統的複習,但後來因這門課學問真的太深,於是後半部分進入到系統設計時就有跳過一部份的內容,後半部關於DTFT採樣的DFS也教得很精采,我覺得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教授最後教FFT的部分教太快了,也因為現在改成16周課程,因此FIR,IIR濾波器設計的部分也變成影片自己觀看,後來再多修老師的數位訊號晶片處理實驗,這部分才慢慢變的熟悉 - 此外,基本上這門課的考試題目就是從指定課本後出變化的練習題,因此平常就可以自己練習,唯一需要注意的是一次考試通常都只考四五題,印象中還有出現過一大題占快40分的題目,所以考試的時候要特別小心 - (112上更)老師好像被我們那一年有人去問考古氣到了,我朋友說隔年題目大改,期中期末平均變超低,望周知 - 最後分數: A+ ## 醫學工程導論 - 老師: 黃薇蓁 - 修課年度: 111下 - 心得: - 這門課主要是介紹利用電機及化學生物的知識來實現生物醫學相關的應用,從人體出發,接著介紹生醫材料,最後進入感測器、腦機介面等應用,在學期後半段,老師還會邀請他的朋友來進行相關的演講,如果把這門課當成是一門通識課,應該會修的蠻開心並感覺有趣的 - 但可惜,這是電機系的選修,考試的部分,因為老師上課教的內容太多,語氣又偏平緩,有些地方如果太瑣碎容易讓人注意力嚴重下滑,對於我這種記憶力很差又會不小心上課睡著的人真的是一種折磨,今年又開始出考古以外的變化題,導致班平均跟往年比有下滑,印象最深刻的是期末考有一題直接從快80頁的投影片抽一張出來考裡面的兩個特點,又聽到老師講解考試題目一直說很簡單的時候,真的是很燥又很挫折,但這門課最後還是偏甜,且有學到東西,如果對生醫領域有興趣,不會嚴重排斥背東西的話,很推薦修課 - 最後分數: A+ ## 生醫工程 - 老師: 戴立嘉 - 修課年度: 111下 - 心得: - 這門課是電控所所開設的課程,原本沒有在修課的規畫內,但後來由於DIC不開放給大二生加簽(事後想想我應該要叫認識的朋友去幫我簽名的),又因之後的專題可能與生醫有關,因此選了這門,原本是預計這門課會著重在生物醫學跟電機領域的結合,但後來發現這門課主要是再利用python去模擬一些生物或環境的現象,與生醫領域並沒有太大的關聯,不過總體來講有學到一些python統計和繪圖的技巧,老師人也蠻好的,考試的分數老師也會作調整,對於大學生loading不算重,有在讀,跟著上課打程式基本上原始成績就會A+,如果之後有開設又缺學分的同學可以考慮看看 - 最後分數: A+ ## 微算機系統與實驗 - 老師: 林錫寬 - 修課年度: 111下 - 心得: - 先說明這一門課,課名雖有實驗兩字,但並**不算在電機系的實驗,算電機系的選修,需特別注意**,這門課主要就是用ARM開發板搭配C語言進行操作,課堂前一到兩個小時為老師上課,接著晚上就是當天實驗,實驗成績是以你完成的速度決定,最高100最低85,期末專題就是利用上課教過的程式自行實現一個小遊戲 - 上完這門課,讓我確定了我以後不想往韌體的方面發展,實在是太複雜了,有時候常常搞不懂為什麼特定的記憶體位置要寫入那些神奇的數值,後半學期因為有搭配數位訊號處理晶片實驗,有瞭解一些微算機的知識後,實驗又常常被板子搞,程式已經跟其他人一樣還是跑出不一樣的結果,心真的好累,不過這門課難度也不算太高,基本上老師的計算方法也都可以讓大家拿到A+,而且開發版課後還可以自己帶回家不用歸還,所以推薦給想了解韌體運作的人或著不介意禮拜五晚上做實驗到七八點的人 - 最後分數: A+ ## 離散數學 - 老師: 趙家佐 - 修課年度: 110下 - 心得: - 離散是我覺得很吃天分的科目,題目完全沒有範圍,加上我對於證明都沒什麼敏銳度,所以這門課一開始修我覺得很痛苦,加上第一年修趙老師的時候因為受不了考試是要一直打字,期中完就直接退選了(偷偷抱怨一下,這門課就是需要用語言能力去組織答案,要一邊想答案一邊想要怎麼打字真的很難,而且一堆人提議要實體考,但老師就是不採納,後來又因線上考的漏洞而在勞師動眾的抓網路作弊,明明紙筆考就可以大幅降低的問題,這波操作我真的不懂),我真的沒有天分,於是隔年就跑去修隔壁資工的離散了 - 最後分數: W ## 通訊原理(一) - 老師: 陳伯寧 - 修課年度: 111下 - 心得: - 教授講課相當仔細,會將其數學原理與工程的關聯講解的相當清楚,同時也會根據修課學生的反應,針對部分章節重新講解,也很樂意回答學生的疑問;另外教授也提供上課錄影,讓同學能針對各個章節反覆複習。在評分標準部分,除了準備每周釋出的sample problem(小考、期中考、期末考皆採此形式)加深自己的概念,還有一個另外多加總分10分,用Matlab進行的期中專題一定要做,對總成績頗有影響。 - 推薦給:1. 認真想了解類比、數位通訊基礎原理與工程應用;2. 接受每周小考 3. 修習完訊號與系統後想更深入了解其應用 的同學 - 最後分數: A+ - (此為同屆同學心得) ## 自動控制系統 - 老師: 吳炳飛 - 修課年度: 111上 - 心得: - 教授是自編講義,因此在上課時會針對最關鍵的部分反覆提點,讓我們有看工程圖判斷系統行為的基礎能力;另外教授非常注重工程實作,會利用大量的Matlab和習題來讓學生加深印象。 - 若是對課程內容有疑慮,教授也樂意回答學生的問題;此外教授也有開設臉書社團,並丟出問題或人生經驗分享,鼓勵大家能多有思考以及和教授有互動。 - 在評分部分,除了每周或隔周有一次小考(與考古不同)以及作業外,期中和期末考在電機系的課程中算是相對困難。儘管各一次的期中和期末出題皆超過100分,想拿到90以上的高分仍得對課本內容有相當程度的了解,最好是能找到考古題練手感(通常沒有答案,但重點是熟悉出題走向),相信對於期中期末考會有助益。 - 教授在交大OCW也有放上該課程,想學習的同學亦可先從此入手,但建議搭配教授自編的講義,會有更大的收穫。儘管有OCW課程可以觀看,還是很推薦選修該課程,除了因為現場上課以及每周小考能加深觀念外,教授上課時也會分享自己的經歷和看法,其實上課下來很有意思(順帶一提,教授有Dcard帳號,會follow學生的情況)。 - 推薦給: 1. 不怕課程loading較重且較不易拿分 2. 對控制分析有興趣 3. 對拉普拉斯轉換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4. 願意早起上課 的同學 - 最後分數: A+ - (此為同屆同學心得) ## 複變 - 老師: 林國瑞 - 修課年度: 111下 - 心得: - 教授會使用自己編寫的講義,講義幾乎都是用鉛筆手寫,會有一部份空白給學生在上課時寫入教授講解的內容。在講課時會用較多的時間講解證明以及部分觀念,但是考試時還是以計算為主,所以比較建議同學上課時多跟著教授講解例題的部分,然後講到觀念時再根據是否有興趣去follow即可。而這堂課不點名,大約會有三分之一的同學只會在交作業和期中期末考出現。 - 在評分部分,教授會勾選大量例題作為驗收每個單元的作業,幾乎全是計算題,每項作業至少要花兩、三個小時來完成。大考部分,本學期是兩次期中考、一次期末考,而考試的重點是運算速度和過程條列,對於會在運算上花較多時間的同學就比較不推薦。題目有一定難度(第二次期中考平均59分),而且教授不會提供詳解,建議大家可以在課堂內多詢問旁邊同學(雖然根據我遇到的狀況是旁邊同學也不知道怎麼解題),但在學期末會採取全體調分(這學期每個人多加13分)。 - 修習這堂課時,也推薦大家可以同時看陳永平教授寫的複變講義,因為以入門而言,陳永平教授寫的較為易懂,而林國瑞教授則用了更多的數學語言進行講解,就看大家比較習慣哪種方式。 - 推薦給: 1. 能接受大量作業 2. 對自己微積分很有信心 3. 能在短時間完成大量運算 4. 能夠接受課程有一定比例講解證明 5. 對量子理論、傅立葉轉換、拉普拉斯轉換以及積分運算技巧有興趣 的同學 - 最後分數: A+ - (此為同屆同學心得) ## 近代物理導論 - 老師: 曾銘綸 - 修課年度: 111下 - 心得: - 由於我選修的學期是教授第二次開設該課程,因此在內容的部分會有較多的臨時更動和課程步調較不一致的問題,但教授有上到的部分會盡量講解清楚(但後半部分的量子部分就涉及到微分方程的部分,就需要自己去打好基礎了),也有提供課程錄影方便同學課後針對不熟的部分觀看,就算還是不懂也可以在課堂結束後找教授討論,教授也會很有耐心的回答同學的疑問(這屆有相當多同學會找教授討論問題) ,助教也會針對作業題目開線上會議和同學進行討論(可自由參加不影響學期成績)。在上課時,教授除了講解課程內容外也很喜歡跟學生聊天,因此上課步調也較為輕鬆。 - 在評分部分,除了作業,出席分數和提問分數(在下課和教授討論問題或是在上課回答教授詢問的問題皆可拿分)要好好把握,出席和提問分數都採取自主畫記的方式,有點自由心證的感覺。期中考和期末考皆可帶手寫A4雙面大抄一張,題目有是非、多選以及計算和加分題(課程意見反饋和相當規模的計算題),基本上清楚了解教授的觀念理解以及在短時間能進行大量運算的能力(尤其是微積分計算)就能拿到好成績(這學期期中考的平均為88點多分,期末不知道)。 - 推薦給: 1. 想對量子物理有基礎了解(相對論佔的規模極少) 2. 想跟教授聊天或討論近代物理 3. 想修課程loading較輕 4. 對微積分、尤其是微分方程有高度信心的同學 - 最後分數: A+ - (此為同屆同學心得) ## 天線導論 - 老師:陳富強 - 修課年度:112上 - 心得: - 老師好像要退休了,寫這段只是想感謝老師的人生故事,期許自己未來待人處事可以跟老師一樣善良包容,平安順利 ## 資料結構 - 老師:黃俊達 - 修課年度:112上 - 心得: - 時隔幾年,老師終於回來教書了,之前看網路的修課心得,很想一睹老師上課風采,一直等到今年第三年,還經歷一波三折的加簽,而老師也沒有辜負我的期待,教的真的超級好,讓我這個程式能力很普通的學生可以理解並學習,網路評價真的不假 - 作業部分,今年由於使用online judge系統評分,不用特別處理檔案輸入這部分,加上今年助教很仁慈,題目跟以往比並沒有太困難,主要就是用那一個單元所學的資料結構去完成2~3小題目,通常兩到三天就會有人破臺,因此大部分人在這部分都將近滿分 - 考試的部分,老師有說通常是一次簡單一次難,但不用太害怕,真的是有讀有分,不會考太誇張的程式碼,還是以概念為主,舉例來說大概就是是非題或選擇題用填空的方式考,而且題目量不多,三個小時一定可以寫完,有充足的時間慢慢想不確定的題目,所以我感覺不會太為難,唯一覺得有點小意外的就是期末有一部分考很多BST,但那部分在講義當中都是圖片,沒認真準備,看到考超多整個被嚇死 - 最後,因為今年作業跟期中偏簡單,所以最後總成績不調分,然後這門真的是這一年我在交大上的最有興趣,最開心的課,收穫滿滿,還認識到一些很強的學弟妹,如果大家有機會,真的要修一次俊達老師的課,不會後悔,現在只後悔這學期沒有一起修老師修演算法 - 最後分數: A+ ## 計算機組織 - 老師:劉志尉 - 修課年度:112上 - 心得: - 這門課蠻多人都會修的,也蠻多人會修劉老師的課程,我覺得老師的教學方式比較專業,他在課程的某些部分會結合他領域的技術(數位訊號、AI )來進行講解,所以如果沒有相關領域知識,可能會覺得有點跳,導致大部分的人期中後就不去了,我到後來也是保持著補充知識的心態去上課,課程的部分就靠ocw和chatgpt,加上自己慢慢啃課本去補 - 考試的部分,把作業和課本例題全部背起來,老師人超好,期中班平均80,很憂心的說今年大家考試情形不佳,期末甚至出到110,也全部都是作業題,換句話說,這門課沒特別準備也可以高分通過,我有些朋友也坦承是考前幾天才開始背一背應付,幾乎不知道在幹嘛,但這堂的知識真的是非常重要,把基本的CPU電路架構還有資料在電路中的流動、儲存方式搞懂,對於設計電路是很關鍵的,算是數位電路的基本必修(也是修了這門課我才對於上學期的微算機和DSP晶片在做什麼有更多了解),不應該因為這門課得分方式輕鬆而忽視這門課的價值,要認真學習 - 最後,如果可以搭配作業系統修更容易理解後半部有關儲存的內容,也可以把整個硬體軟體系統連結起來,可惜我沒時間,修不到了 - 最後分數: A+ ## 物件導向程式設計 - 老師:黃俊達 - 修課年度:112下 - 心得: - 因為上學期修老師的資料結構得到很多收穫,加上已經把電機系的畢業學分都修完了,不知道要修什麼,於是決定這學期把大一沒修過的物件導向補回來,一方面是想維持打程式的手感,另外也是想藉由老師的課,系統化的重學一次物件導向 - 這門課基本上老師會從最基本的計概開始重教,到快期中考的時候才會正式進入物件導向的部分,但可能也是因為前面基本的教太久了,後半部困難的部份我覺得教得太快,並且最後STL跟Exception handling沒教到就到18周了,這是我覺得比較可惜的地方 - 至於這門課的心得,我覺得OOP給我的感覺比較像是在學習C++的法律,透過這門課,以前很多不知道是甚麼錯誤的compile error都透過這門課獲得了解答,同時也更理解物件導向的精神和運用,這是我覺得收穫最大的部分 - 最後考試以及分數部分,還是跟老師的資結差不多,期中很簡單期末很難,但還是一樣有讀有分,所以大家到期末前分數還是很接近,因此就用上機考來拉平均,於是就出到幾乎全倒(上機調分後班平均18...),我也倒了,加上這門課人數少,考不好的大部分期中後就退選,所以調分也沒我預期的多,但還是好課一門,推一個 - 最後分數: A ## 演算法概論 - 老師:余俊宏 - 修課年度:112下 - 心得: - 這門課主要就是教一些基本的演算法,從排序、複雜度到基本的資料結構,到DP和Greedy,加上一些經典的演算法問題組成,並且作業也只是把上課講的演算法做出來,並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因此難度沒有其他老師大,我覺得這門課的程度很適合想大概了解演算法概念,但對自己程式能力並沒有太大自信的學生修 - 至於考試的部分,如果可以透過管道拿到老師出的題目來自我精進,我想基本上就沒有太大的問題,成績的部分基本上老師不太調分,偷偷幫我同學抱怨,老師通常會有幾分作業會寫說多做一些功能會額外加分,但後來看起來似乎完全都沒有加,最後就被卡在89分... - 最後分數: A+ # 實驗 ## 數位訊號處理晶片實驗 - 老師: 冀泰石 - 修課年度: 111下 - 心得: - 這門課一開始是被課名吸引進來的,主要是在介紹並操作一顆具有數位訊號處理功能的晶片,上完課會了解一顆數位晶片的大概架構以及音訊資料的搬運處理方式,由組語開始,接著進入晶片架構,最後用DSP所教的FFT和訊號處理技巧實現一個具體的過濾雜訊專題,不過沒上過DSP的人也可以修課,因為只有期末專題比較需要用到相關知識,這些內容運用網路相關的資料基本上都做的出來,無需太過擔心 - 上課的方式,由於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接觸到這顆晶片,因此老師會在實驗時間外會再額外找一時段加課,然後實驗的部分,原則上是兩人一組,主要就是由助教帶(我們這學期的助教人超熱情,大推),每次都需寫預報結報 - 此外,必須得說,這門課如果有學長姊的資料可以參考的話可能會輕鬆一點,我們到後來才跟別人拿到不完整的資料,但整體的流暢度就差超級多,沒拿到的日子真的是花超級多時間慢慢查書,整體下來,算是有學到東西,推薦給想了解數位晶片實際操作或對訊號處理有興趣的同學修課 - 最後分數: A+ ## VLSI實驗 - 老師:張錫嘉 - 修課年度:112上 - 心得: - 這門課算是系上的熱門實驗課,主要配合導論的課程內容,使用eda工具去實際完成layout,除了vlsi導論的電路以外,今年也新增FinFET電路當作bonus lab,直接說結論,不論選哪個班,成績都非常甜,但真的要花時間去完成電路,而且一開始看到自己畫出來的電路跑出訊號的瞬間,其實蠻有成就感的,但後來到學期中後段,當其他課程開始負擔變重時,就會覺得畫電路的過程非常冗長,甚至有點浪費時間,於是我內捲半個學期後就看開輕鬆畫了 - 在修這門課之前,我和幾位同學有去問過一輪實驗室,所得到的結論,以數位的角度來說,現在大部分數位實驗室都只使用到APR去自動layout晶片,僅有少數一兩間因為有特殊規格,所以還有在手刻,對於類比電路而言,這門課所畫的電路也不及真正的類比電路複雜,不如直接修AIC實驗,因此這門我覺得沒有到一定要修的程度,修課前可以評量自己是否真的需要,不是每個人都要走ic設計,不走真的用不到,CP值不高,當然如果想找尋可以看日出又充實的課程,或者是像我一樣,有那種不修枉為交大電機,這樣迷思想法的神奇人,其實蠻推薦這門課 - 以上僅是我的個人抱怨,說不定是我格局太小,有可能在未來我才會懂這門課給我的價值,但不得不說,我是修錫嘉老師的班,助教人超好,教學認真,問問題也會儘速回答,要給他們一個大大的鼓勵,他們超棒,願意在課程分享設計的同學也都超厲害,非常用心 - 最後分數: A+ ## 通訊網路實驗 - 老師:林亭佑 - 修課年度:112上 - 心得: - 這門課主要簡單介紹現在網路常有的通訊協議,並且結合樹莓派去實現並創造出一些小功能,共三個大主題,每周都有一個實驗課題要完成,並在下一周上課前交結報,對於這門課,學不學的到東西全部看個人,每周補充的資訊量都很充足,但完全沒概念也可以問助教,或著靠chatgpt完成大部分實驗,想要完全搞懂,應該還要補修跟網路通訊有關的課程 - 這門課個人的心得感想就是發現通訊網路實驗最爛的是教室網路,一開始覺得實驗內容蠻好玩的,但在某些實驗都會發生神奇的問題,像樹莓派收不到網路、工作站一直掛掉,還有一堆人連線,導致網路延遲太大讓實驗失敗,諸如此類,每周還要寫結報,弄到心很累,熱情也就被消磨殆盡 - 至於成績,除非不在乎分數,不然依照助教的給分方式,沒有A+可能要反省一下 - 最後分數: A+ ## AI無線通訊系統實驗 - 老師:伍紹勳、黃昱智、方凱田 - 修課年度:112上 - 心得: - 如同課名,這門課就是將AI和通訊兩個領域結合在一起,將這三位老師所擅長的通訊領域套入AI,內容主要包含基本的SNR、錯誤更正碼,介紹AI模型及訓練的方式,方位偵測等主題,修這門課的心得可謂是相當複雜,一開始單純只是被課名所吸引而來,在這之前對於AI的認知真的相當粗淺,完全不知道函示在幹嘛,甚至完全不知道為什麼可以相信深度學習的結果,以及其代表的意義,更不用說大家都還沒碰過的通訊領域了,現在想想,很懷疑當初怎麼會有勇氣修這門課, - 在修課過程中,也依賴不少同學還有助教幫忙,非常感謝他們願意回答我的問題。至於完全不懂AI的原因,有一部份是因為未來想要朝純數位硬體的方向去發展,因此最初是想說不會用到,但經過這半年AI大幅度的進步以及未來的趨勢,我覺得自己思考太守舊,還是應該對於當代的技術發展要有一定的知識和敏銳度,加上現在很多課程三不五時都要training一下,所以在寒假前半段,我特別去觀看台大李宏毅老師的機器學習相關影片,補足一些非常基本的知識,才終於對自己在這門課的所作所為有所了解 - 總結來說,雖然這門課很甜,但建議大家至少要有深度學習的基礎,或者找會做深度學習的朋友再來修課,不然真的會不知道在幹嘛,學不到東西 - 最後分數: A+ # 研究所 ## 數位積體電路 - 老師:周世傑 - 修課年度:112下 - 心得: - 這門課主要是在VLSI的基礎上再進行加深加廣的課程,可能是因為之前已經學過一輪的關係,我覺得老師上課講的還算清楚,並且也讓我將以前可能忽略掉的電路細節還有整個設計的觀念加強,我覺得大三下如果確定自己可以推到電子所的話就可以先修了,可以當作研究所的第一門入門課 - 作業及考試的部分,基本上如果可以拿老師出過的題目來練習應該就不會有太大問題,老師每年大概都是會重新出一個新題組,剩下的就和之前的大同小異,作業的部分,今年修課的大家好像都很拚,一直問問題,導致前半部分模擬的題目要求一直變來變去,有些東西明明就不用這麼糾結,整個學期因為這些作業神經緊繃,害我花超多多餘的時間,真的是要累死 - 最後分數: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