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ilosophy
希臘自然哲學發展至西元前 5 世紀中葉,已逐漸喪失獨創性,大多重複先前已經定型的自然哲學理論。哲學思維轉向語言、文法、修辭、知識、法律、歷史、習俗、倫理、宗教、音樂等人存在本身的問題。
世襲制度結束,民主制度對於法律、演講等的需要,使得詭智學派的興起。其主要在文法修辭討論,為教師教人如何在法庭勝訴,在政壇上發揮雄辯才華。
詭智學派一方面想反對威權式的規範性概念,另一方面還要接受道德的底線,所以衍伸出道德的直覺。他們在打破傳統,並著重在主觀權力之中,但抹煞客觀的權力。
詭智學派是古希臘地一個懷疑主義,懷疑主義是哲學討論的重要核心。
宇宙論時期哲學家在探討知識的價值時有各式不同的觀點,有的是唯物主義、有的是變動等等。這衍伸出一個問題: 同樣的知識同樣的真理卻有不同的觀點,因此有人開始探討最核心的問題不是知識到底是什麼,而是知識本身到底有沒有固定的價值。詭智學派開始問說到底有沒有知識,如果有那為什麼答案一大堆,如果沒有那我們說什麼知識就是什麼 – 【知識的本身是空的,一切都是說出來的。】
多說無益,公理自在人心,但人心並沒有解決問題,說服力是技巧。
武斷的人: 就是這個樣子,不要再問了
懦弱的人: 到處找尋答案可是尋尋覓覓用不可得
批判理性的人: 大膽給出自己想法等待人家批判
批判理性進行前需要給出假設,這個假設要想辦法讓他幾乎是完美的假設 – 說服
西元前 484 - 411
西元前 483 - 375
專精於修辭術,辯士學派從他開始特色漸趨明顯,乃以文字魔術的玩弄替代客觀真理的探求。
If you have the power of uttering this word, you will have the physician your slave, and the trainer your slave, and the money-maker of whom you talk will be found to gather treasures, not for himself, but for you who are able to speak and to persuade the multitude.
– Gorgias by Polato
果加斯三大命題
舉例: 你說桌子存在,因為你說桌子存在是根據你的經驗,而經驗是腦的意識的一部份,意識可以複製,因為可以複製所以它不是實質的存在,凡是不是實質的存在就是不存在
Knowing something of everything v.s. Knowing everything of something
In his discourses, especially in that which he entitled "Herculue at the Cross-roads" (concerning the stake of selecting either virue or vice), he strove to inculcate moral lessons. He did not attempt to reduce conduct to principles, but taught rather by proverb, epigram, and illustration. But he still collect a handsome amount of money for offering lectures.
蘇格拉底的哲學是道德的知識主義,對他來講所有的哲學到他為止都不對,所有的事物都要回歸到道德的本質討論倫理上的問題。
蘇格拉底對詭辯學派的批判有兩點
今天流行的偽善跟假道學讓我們不敢說出內心話,我們基本上渴望的是物質的改善但嘴上只會說精神比物質重要,我們並不懂得精神上的需求但我們總是需要把精神層面擺在第一位
柏拉圖對詭智學派的道德判斷很低,但蘇格拉底在雅典當時被當作頭號的詭智學派人物 (eristic v.s heuristic),但蘇格拉底跟詭智學派的不同在於,當蘇格拉底知道他說的是錯誤的時候,他承認他的錯誤。而詭智學派在知道他說的是錯誤的時候,他們修改他們演說的技巧。這樣的不同是西洋哲學中一個重要的分水嶺,由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自己肯定的。
蘇格拉底最著名的兩句話
蘇格拉底的「好樂迪」
蘇格拉底對於所有的事情都探討,但沒有事情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