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ckmd C-CGTCMQTYaw2OP1QOiEpg %} ## 4.7 交通事故 ### 4.7.1 汽車車禍 1. 及早煞車,並且持續踩著煞車。 2. 身體往椅背靠著坐穩。 3. 繫緊安全帶。 4. 手腳遠離安全氣囊。 5. 避免側邊撞擊。 6. 緊急轉彎,但只能在低速狀況下進行。 7. 方向盤往右轉。 8. 瞄準草地。 ### 4.7.2 行駛中剎車失靈 1. 將檔位降下來,拉上手刹車。 2. 如果沒有用,開到路邊利用路面減速丘或減速帶減速。如果被彈跳回來,要不停重複下去,直到車停下來為止。 3. 如果不能夠直接將車開出路邊,應該與路基側面相擦,以產生制動效果。如果要發生撞車事件了,盡最大力量刹住車。 ### 4.7.3 行駛中打滑 1. 司機應該努力減小車輛的轉向角。如果前輪失去抓力,更小的轉向角可以幫助車輛重新得到控制力,那就是彎一個比原先準備轉的彎子大一點的彎。想猛力轉向會使打滑更嚴重。制動亦是一樣。 2. 如果後輪打滑,比如向左打滑,汽車也開始向右轉,那就應該輕輕向左轉車輪。這是一種自然的辦法,但一定要快,而不是猛。 3. 常見的情形是過度糾正打滑,這是因為打方向盤的時間和角度都太長太大。解決路面打滑的惟一辦法是減慢車速並穩當地開車。 ### 4.7.4 車輛落水 1. 車輛落水時,第一時間打開車窗。因為在水下的時候,車門會因為水壓而極難打開。 ![](https://i.imgur.com/DgLpyoh.jpg) 2. 如果你的車使用電動車窗,進水時變得無法打開,或者沒辦法把玻璃完全搖下來。可以試著用腳、肩膀或者像防盜方向盤鎖之類的重物敲碎玻璃逃生。 3. 逃出車輛。 4. 如果沒辦法打開或敲碎車窗,仍有一個最終選項。車輛開始進水時,保持冷靜不要恐慌。當車內水位快要淹沒過頭部時,深吸一口氣並屏住呼吸。這時候車內外的水壓應該差不多能夠達到平衡,你就可以打開車門,然後游向水面。 ![](https://hackmd.io/_uploads/ryeM49uL2.png) *📌求生小提示   如果此時車內有塑膠袋,可以揮舞塑膠袋,讓袋中充滿空氣,用繩子或手收縮袋口並讓開口朝下。當你位在水面下時,即可利用袋中剩餘空氣幫助呼吸。* ### 4.7.5 車輛陷入沙地/雪地中 1. 如果有另一輛車或是帶有脫困絞盤,利用車輛或絞盤將車輛拉出。 2. 打開警示燈,提醒其他人。 3. 在陷入輪胎的前方(如果要向前開)/後方(如果要倒車)挖除障礙物(泥沙/積雪)。 4. 在打滑的輪胎前/後鋪置砂、貓砂、舊地毯或木板增加磨擦力。 5. 將排檔打到1檔/倒車檔,低檔速扭力最大。 6. 將車輛慢慢向前/後開,所有人朝車輛移動方向發力推車,讓車脫困。 ### 4.7.6 摩托車相撞 1. 如果撞車勢在難免,趕快拋棄車輛。 2. 靈活地落地,保護好頭部。 3. 儘量像球體一樣滾到一邊。但此前應該採取一切求生手段。 4. 如果單獨開車,應戴上最好的頭盔。 5. 如果當乘客,也應戴上最好的頭盔。 ### 4.7.7 火車撞車 1. 注意聽火車鳴笛聲。 2. 不要跳車。 3. 坐回乘客車廂的座位上。 4. 尋找有「開啟裝置」的窗戶。 5. 做好撞擊準備。 6. 等待火車停止移動。 7. 檢查起火及濃煙位置。 8. 聆聽列車長或列車員工指示。 9. 必要時緊急疏散。 *📌求生小提示   撞車時,火車軌道和道床會吸收大部分的撞擊力道。在多數情況下,密著式連結器會吸收水平的撞擊力道,使車廂保持直立。然而移動中的火車無法立即停止,乘客車廂最後可能會曲折成之字形,稱為「手風琴效應」。你可能會感受到車廂移動或向側邊滑動。* *📌求生小提示   遠離左右的平行軌道。可能會有火車經過事故地點,而該火車不一定有辦法即時減速或停止。* ### 4.7.8 船難 1. 在登上救生筏之前儘量待在船上。 2. 登上救生筏,最好攜帶上一切你能帶上的補給。 3. 如果處於冰冷的水裡或天氣十分寒冷,想辦法讓身體暖和。 4. 落水後在體力衰退前,確保有一個漂浮用具。 ![](https://hackmd.io/_uploads/r1TcaKdUh.png) 5. 盡力尋找食物。 6. 如果知道陸地的大致位置,就試著靠岸。 7. 看見經過的飛機或船隻,試著對其發出求救信號。 *📌求生小提示   任何可以用來反射光線的東西,都可用來發出求救信號。* ### 4.7.9 空難 1. 抵抗衝擊力。不同的航線有不同的說明。一般來說有下述幾點: (1).將安全帶繫緊。 (2).將椅背調直。 (3).向前彎腰,一隻胳膊抱住膝蓋。 (4).在膝上放一隻枕頭,用另外一隻手抱住頭放在枕頭上。 (5).向前伸腿準備抵抗衝擊力。 (6).會有人告訴你,什麼時候支撐住。 2. 準備在水面迫降 (1).面對機尾使背部靠著艙壁,彎下雙膝並用雙手抱緊頭的底部(保護脖子)。 (2).如果靠近緊急艙門或靠近有可能起防撞作用的東西時。應該留在座位上。面朝後的座椅最好。如果朝前,則應該儘量靠近上述的那些地方。 (3).如果無法執行(1)和(2),躺倒在機艙裡,腿蹬著任何你能抵住的地方。 (4).平躺在地板上,腳向前伸著,並使膝蓋彎曲,然後蹬著任何堅實的東西。 ## 4.8 野外遇難 ### 4.8.1 流沙 1. 當你走在流沙區,應隨身攜帶一根結實的長棍-它將在危急的時候救你一命。 2. 當你開始陷入流沙的時候,將長棍置於流沙的表面。 3. 將後背緊靠住長棍,一兩分鐘之內你可以在流沙中獲得平衡,並且不再下沉。 4. 將長棍調整至另一個位置:放在臀部下方,與你的脊椎垂直。長棍會防止你的臀部下沉,同時你可以(緩緩地)從流沙中先拔出一條腿,再拔出另一條腿。 5. 以最短路線返回堅硬地面,動作一定要慢。 ![](https://i.imgur.com/6Cd7POL.jpg) *📌求生小提示   你越在流沙中掙扎,它的黏性會變得越大。慢慢地移動,保持流沙黏性越低越好。* *📌求生小提示   浮在流沙上是一種相對簡單,並且是避免沒入流沙最有效的方法。你在流沙中受到的浮力比在水中更大。將你的四肢伸展開來,並試著仰面朝上浮起。* ### 4.8.2 雪崩 1. 用自由式的泳姿划雪,儘可能保持在雪的頂部。 2. 如果你被雪蓋住,但是有人看見你被掩埋,那麼這就是你最好的求生機會。 3. 如果只是身體的一部分被掩埋雪,可以用雙手挖開或用雙腳踢開雪。 4. 如果完全被雪掩埋,那麼在你沒有受到重傷的情況,仍有機會自救。可以在臉旁邊挖個小洞.然後向裡面吐口水,唾液會朝下流,這樣就可以判斷上下方向,朝上方挖開雪,動作乾淨俐落些。 ![](https://hackmd.io/_uploads/HJoVZ5_Ln.png) ### 4.8.3 閃電   若您的地區受到暴風雨襲擊,為了您的安全,請馬上留在室內,躲進建築物或汽車內,避開金屬物體和裝置。 1. 如果在家裡 (1).不要洗澡;水管裝置和浴室裝置可以導電。 (2).除非出現緊急情況,避免使用有線電話;無線電話和手機則可安全使用。 (3).拔出電器用具、空調和其他電器裝置(包括電腦)的電器插頭;來自閃電的電湧會嚴重損壞這些電器。 2. 如果在室外 (1).不要站在高處 (2).進入建築物或車內躲避。若不適用,可躲在矮小的樹叢裡,並將身體捲蜷縮成一團。 (3).不要騎腳踏車、摩托車或高爾夫球車;如果在車上,應該馬上下車並尋求遮護。 (4).如果是一組人在一起,應該即刻分散。 (5).避免握住金屬物體以及站在高大地樹下,或靠近金屬籬笆、水管和圍欄。 (6).避免使用電話、電器和電子設備。 (7).如果您在露天的水域,應跑向岸邊。 ### 4.8.4 墜入滲穴 1. 若事發時你正在駕車,在車輛停止墜落前千萬不要下車。汽車必須經過撞擊測試才能上市,因此繫安全帶並留在車裡,生存的機率應該更高。 2. 若是在步行時墜入滲穴, 應以跳傘翻滾著陸(parachute landing fall, PLF)保護自己免於骨折。將自己的手腳朝軀體中央併攏,膝蓋彎曲。落地時往側邊翻滾,以使撞擊力透過腳踝、膝蓋及臀部,平均分散到關節和脊椎上。 ![](https://hackmd.io/_uploads/HJ5e7cuL3.png) ### 4.8.5 荒野迷路 1. 不要慌張,特別是別人知道你的位置,而且你也打算返回的時候。 2. 如果開車,待在車內等待救援。千萬別亂跑!如果你是徒步,試著追溯你來時的足跡返回。 3. 當你完全迷失方向時,站在髙處然後觀察周圍。 4. 在白天時產生濃煙的火堆(比如燒輪胎就很有效)能吸引注意,但是夜晚要產生火焰明亮的火堆。 5. 當有車輛或飛機經過,或者看到遠處的人。試著以下列方法來發出求救訊號: • 在空地上,你可以用石頭壓著報紙或鋁箔,擺出一個大三角形,也就國際通用的遇險求救信號。 • 大I字形表示有傷患求救。 • 大X字形表示無法前行。 • 大F字形表示需要水和食物。 • 三聲鳴槍也是遇險信號的另一種形式。 6. 在白天移動時: • 放慢腳步以保留能量。行走1小時休息10分鐘。 • 飲水,不要定量。 • 避免說話與吸煙。 • 用鼻子呼吸,不要用嘴。 • 不要喝酒,因為這會使你脫水。 • 除非有足夠的水可以喝,不然避免進食;消化食物需要水。 • 氣溫偏高時在傍晚或者清晨行動。 • 中午待在陰涼處,穿戴好衣物,包括襯衫、帽子和墨鏡。 • 天氣寒冷時,多穿幾層衣服保暖,並確保你的衣物是乾燥的。 • 當心低溫症的症狀:劇烈地顫抖、肌肉收縮、有疲勞感、協調性差、走路跌跌撞撞、嘴唇和指甲顏色發青。這時候應當立即穿上乾燥的衣物,如有可能,生一堆火。在沒辦法生火的情況下,可以靠近同伴來取暖。 • 在夜晚來臨前找到庇護所。 7. 試著找到水源。 ### 4.8.6 遇到野生動物攻擊 1. 蜜蜂/虎頭蜂 (1).如果蜂群繞著你飛或螫你,不要僵住不動,立刻逃跑。拍打那些蜂群只會讓它們更加生氣。躲進室內,越快越好。 (2).如果沒有可以遮蔽的地方,可以穿過灌木從或比較高的雜草。這些地方會讓你稍有掩護。 (3).不要跳進泳池或者其他水域(除非你要長時間潛泳脫離攻擊區域)-蜂群可能會一直等著你,直到你從水中露面。 (4).如果蜜蜂螫你,它的螫針會留在你的皮膚裡。用指甲在螫傷區域橫向劃動.以此來取出螫針。 不要試著把螫針擠出來或是拉出來―這有可能讓螫針中更多的毒液流入你的身體。由於毒液可持續從螫針注入你的身體達10分鐘之久,所以千萬不要讓螫針留在你的皮膚。 ![](https://i.imgur.com/gKq9Kj6.png) 2. 蚊蟲 (1).用泥巴將面部、四肢及身體裸露部分糊住。 (2).臨時做一頂闊邊帽子。 (3).用襯衫、內衣、T恤衫做一個帶網頭罩(可將襯衣袖子套在頭上,將衣袖上的扣子扣好)套在頭上和脖子上,然後紮進上衣衣領裡去。 (4).可能的情況下穿兩層衣服。將褲子塞進襪子、長靴、綁腿裡去。用帶子、繩子或藤條將褲口紮好。將衣袖口紮進手套(比如臨時用襪子做的)裡面去。 (5).晚上也穿衣服。用任何布料做成臨時蚊帳。 (6).可能的話,使用第一救助油膏、防叮劑、擾瘧疾片。 3. 扁虱、螞蟥和跳蚤 (1).彼此相互檢查。扁虱可用刷,彈,拍打等辦法抖掉。但是,如果它的頭已經吸附在皮肉裡面了,應該用碘、酒精將其鬆動,或者將點燃的煙頭放在它附近的地方。不要硬拉,否則頭有可能會斷在裡面造成潰爛。 (2).螞蟥對彈擊、鹽、煙屁股敏感(它們可鑽透任何種類的衣物)。如果已經吸附在皮肉上,不要硬扯。 (3).在皮膚下挖洞並產卵的跳蚤一般可用刀子、針頭、剃刀挑出來。使用前應該用火把這些工具消毒,然後抹上碘酒。 4. 蟒蛇 (1).慢慢移動。 (2).控制蛇頭。 (3).解開盤繞。 (4).重擊蛇頭。 ![](https://i.imgur.com/Io4jtdG.jpg) 5. 鯊魚 (1).如果鯊魚向你衝過來或者攻擊你,把手邊能拿到的一切物品-甚至是你的拳頭,去擊打鯊魚的眼晴和鰓,因為這些區域是鯊魚的疼痛敏感。 ![](https://i.imgur.com/ByUbIjg.jpg) (2).快速.猛烈、反復地攻擊這些區域,直到鯊魚離開。 ![](https://hackmd.io/_uploads/S1YHCYdL2.png) 6. 野豬 (1).首先保持鎮定,勿主動接近及挑釁。 (2).情況緊急,可先躲在大樹或岩石後,或爬上欄杆等高處,等待野豬離開。 (3).當野豬有攻擊意圖時,不應逃走,因野豬跑得比人快。此時擲石、以登山杖對準牠們,會具阻嚇作用;如有需要,可以任何較大型物件(例如背包)作擋箭牌。 ![](https://hackmd.io/_uploads/HyfZvOO8n.png) 7. 野牛 (1).搖動脫下來的衣物(或者手上拿著任何東西揮動),然後扔在野牛經過的路上。野牛極有可能低下頭去檢查丟棄的東西,然後再開始追。這會給你時間再脫衣物哄它。要不停地脫。 (2).野牛傾向於尋找任何顏色鮮亮的東西,而不一定非得是紅色。最好是將任何明亮的東西扔給它。 (3).野牛一般不下水。這是另一條脫身辦法:河流、湖泊、水渠等。 (4).與家人在一起,想辦法將野牛引開,讓婦女和小孩子朝不同的方向跑。 (5).如果被野牛挑翻了,弄傷野牛的惟一辦法就是抓住其鼻圈(如果有一個鼻圈的話),並用手一直抓住它。 (6).另一種曾經有效的辦法,如果你已經被挑翻、放倒而又沒有被弄死,可以假裝死掉了。 8. 熊 (1).當你現身的時候.最好同時大聲說話、鼓掌、或時不時地大聲呼喊(有些人更喜歡戴著熊鈴)。無論你做什麼,一定要製造聲音―嚇熊並不花錢。記住,熊跑得可比你快多了。 (2).遭遇熊時保持冷靜,待在原地,看著熊慢慢退開。不要以爬樹的方式來試圖躲避熊。 (3).如果熊持續攻擊你的話,用你手邊任何東西(有防熊噴劑最好)還擊,衝著熊的眼晴和口鼻部位打擊。 ![](https://hackmd.io/_uploads/B1qqvYu8n.png) *📌求生小提示   減少或避免在你的身體上、營地、衣服上、車上留下食物的氣味,可大幅降低遭遇熊的機會。* *📌求生小提示   所有的熊都很危險,並且應儘量避免接觸.特別是以下三種情況: • 母熊保護幼崽 • 熊習慣了人類的食物 • 熊在保護剛剛捕獵來的食物* 9. 野狗 (1).使勁快速地朝鼻子部位攻擊。 (2).將前臂擋在自己胸前,讓狗去咬自己的前臂。咬住之後,一直將前臂塞進它的後顎,並立即用另外一隻胳膊翻過來,這樣,前臂有骨的那一面迫使狗的脖子向後倒,這時,你就可以抬起頭來快速翻身,開始翻滾。 10. 狼 (1).擊打其鼻部。 (2).將臂部塞進它的後顎。 (3).和它一起躺下,用雙腿夾住它的後背。 (4).用腿使勁央住後部,使其向後退縮,然後努力擊打它的脖子。 ![](https://hackmd.io/_uploads/H18_8lOFh.jpg) ### 4.8.7 溺水 1. 如何預防 • 要合法:戲水地點需合法,要有救生設備與人員。 • 要小心:湖泊溪流落差變化大,戲水游泳格外小心。 • 要注意:注意氣象報告,現場氣候不佳不要戲水。 • 要暖身:下水前先暖身,不可穿著牛仔褲下水。 • 要冷靜:加強游泳漂浮技巧,不幸落水保持冷靜放鬆。 • 不跳水:避免做出危險行為,不要跳水。 • 不疲憊:身體疲累狀況不佳,不要戲水游泳。 • 不長時:不要長時間浸泡在水中,小心失溫。 • 不落單:不要落單,隨時注意同伴狀況位置。 • 不嬉鬧:不可在水中嬉鬧惡作劇。 2. 溺水自救 (1).拍打水面:雙手水平舉起、向下平拍水面,並大聲呼救,利用動作和聲音引起注意。 (2).運用漂浮物:運用現場可得的漂浮物,或是脫下身上的衣物,從頭後向前拋,讓衣物充滿空氣形成浮具。 (3).水母漂:深吸一口氣,臉向下埋入水中,手與腳向下自然伸直,並將身體放鬆。 (4).仰漂:全身放鬆,吸滿氣後頭部慢慢後仰,換氣時用口快吐快吸。 3. 溺水跡象有哪些? ![](https://hackmd.io/_uploads/Byi_VRVc2.jpg) 4. 溺水救人五步驟是什麼? (1).叫:大聲求救。 (2).叫:先撥打118海巡署緊急報案專線、119消防單位或110警察單位,報案求援;若上述號碼因訊號不佳無法接通,請改撥112緊急救難專線。請留意,報案時應盡可能詳細告知救難人員,究竟是哪裡發生溺水情形、目測有幾個人溺水,以利救援安排。 (3).伸:利用竹竿、樹枝等延伸物,讓溺水者拉住。 (4).拋:拋送救生繩、救生圈等漂浮物。 (5).划:藉由船、浮木、救生圈、救生浮標等大型浮具,划過去救人。 5. 溺水者救上岸後還要注意哪些事? (1).清除口鼻腔內異物:趕快解開溺水者的衣物和腰帶,清除口鼻內異物,維持呼吸道暢通。若喉嚨有阻塞物,可將溺水者的臉部朝下、拍打後背,將阻塞物拍出氣管。 (2).人工呼吸:溺水者呼吸停止時,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首先,讓溺水者仰臥,施救者一手捏住溺水者鼻孔,一手扳開溺水者的嘴吧,深吸一口氣,迅速進行口對口吹氣,頻率約每分鐘15~20次,反覆進行,直到溺水者呼吸恢復。 (3).心肺復甦術:當心臟停止跳動,代表身體的血液循環停滯,此時各個器官會因無法獲得氧氣供給而逐漸壞死。建議施救者對溺水者施行CPR,以外力方式按壓心臟跳動,達到恢復自然呼吸與血液循環的效果。 ### 4.8.8 遇到離岸流 1. 離岸流是「一種向外海方向快速移動的強勁海流」,會把人快速拉離海岸,往外海飄流。 2. 戲水者在對抗離岸流時,容易因體力耗盡,疲倦而發生溺水意外。 3. 當遇到離岸流時,該如何處理呢? (1).絕對不要用體力對抗離岸流。 (2).呼喊或揮手求救。 (3).利用離岸流流幅狹窄特性,沿著「平行」方向稍微游一點距離就可以順利脫離其範圍,再游回海岸。 (4).如果無法逃脫,就選擇漂浮、踩水的游泳姿勢,等待救援。 ![](https://hackmd.io/_uploads/By8KfvU32.jpg) 4. 加強自己辨識海象的能力。 ![](https://hackmd.io/_uploads/rkxf7vL22.jpg) ### 4.8.9 潛水氧氣瓶空氣用完 1. 不要慌張。 2. 告知一同潛水的同伴你出狀況-你可以向他們指向你的氧氣瓶或是呼吸調節器。 3. 如果有人趕來救援,這時你們就需要共享呼吸調節器。動作稍緩慢地游向水面,同時輪流使用調節器。 4. 如果沒有人能夠幫助你,將調節器含在嘴裡不要鬆開;當你向上游時,氧氣瓶中的空氣會在一定程度上膨脹。這樣就能使你多呼吸一會兒。 5. 筆直向上看,這樣你的呼吸道就也會保持暢通。 ![](https://i.imgur.com/bL5lyxc.jpg) 6. 以適當的速度游向水面,過程中慢慢吐氣,避免氣體栓塞(空氣衝破肺泡進入血管)的風險。 *📌求生小提示   絕對不要單獨潛水。* *📌求生小提示   確保你的潛伴都能看見你的動作,並且在你游泳能到達的距離範圍內。* ### 4.8.10 跳傘時降落傘故障 1. 當你意識到你的降落傘出現故障,朝向尚未打開傘的同伴發出信號,告訴他們你的降落傘有問題。 2. 當你的同伴抓住你.用你的手臂鉤住他。!![](https://i.imgur.com/wF8Ybzs.jpg) 3. 固定雙手握住的地方,你們會以約時速200公里的高速墜落,承受的G力大概是你體重的三到四倍。 4. 打開降落傘。 5. 控制傘篷,避開高壓電纜和其他障礙物。 6. 如果附近有水域,瞄準水域降落。 ## 4.9 戰亂、動亂、恐怖攻擊 點此連結[翁大的CBRNE與恐怖攻擊整理](https://docs.google.com/presentation/d/1DaWXfz2axnBRukxnSPE6pihU_eM_3cFc-3gMvIZnXqE/edit#slide=id.p) ![](https://hackmd.io/_uploads/ByiWPyGU3.jpg) ### 4.9.1 戰時可能發生的狀況 1. 敵方利用國、內外媒體、網路散播假訊息,鼓動民眾反政府、反戰。 2. 敵方網路駭客攻擊,導致行政與民生作業系統癱瘓,造成政府指揮失信,民眾對政府產生不信任感。 3. 敵方實施經濟制裁,擾亂金融秩序,致股市崩盤、通貨膨脹,影響正常消費交易。 4. 敵軍封鎖臺海空中、海上交通航線,影響經濟原物料進出口及民生物資正常供應。 5. 敵軍策動在臺特工奇襲,破壞重要軍事及民生關鍵基礎設施(如發電廠、水庫、自來水廠、通信傳播系統、雷達站),無法提供民生所需,及支援軍事作戰。 6. 敵軍實施空攻及飛彈攻擊,造成建築物、道路、機場、港口毀損,侵害民眾生命、財產安全。 7. 敵軍實施大規模登陸作戰,影響民心士氣,產生大量災民逃難潮。 ### 4.9.2 緊急疏散避難   空襲警報響起或收到國家級警報簡訊時,請您立即採取以下行動: 1. 室內民眾立刻進入所在處所(如辦公大樓、住家)的避難室或地下室,就近避難;如附近無地下室,請於建築物內,尋找堅固且窗戶較少的房間,採取避難姿勢,避免戰火波及,並關閉瓦斯及電源開關。 2. 路上行人、車輛駕駛及乘客可目視進入有「防空避難」標示牌處所及利用手機警政服務App導航,或聽從軍、警、民防人員引導,進行避難(大樓保全或住戶應主動開啟地下室車道之鐵捲門或柵欄,開放人員進入避難)。 3. 行駛在高架道路或高速公路車輛,應儘速下交流道至平面道路,比照行人實施避難;若身處空曠地區,可利用周邊地形地物、涵洞、地下道及橋墩下方,具掩蔽功能之處所進行避難。 4. 大眾交通運輸站內乘客,請聽從站內工作人員引導就近避難。 *📌求生小提示   空襲警報音符及聲音識別* ![](https://hackmd.io/_uploads/rJtKsdTDh.png) *📌求生小提示   空襲行動手則小卡電子版連結:[點此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4jfEkoEm2wphlWNdJYjWotuJroeGjZVB/view)* ![](https://hackmd.io/_uploads/ByMHkrOKxe.jpg) ![](https://hackmd.io/_uploads/B1GHySOFxl.jpg) *📌求生小提示   點擊連結:[警政服務App-防空避難專區](https://adr.npa.gov.tw)* ![](https://hackmd.io/_uploads/rJQZDFavh.png) ### 4.9.3 戰場維生應對措施 1. 停水應對措施 (1).當您有儲水時宜使用濾水器、逆滲透或蒸餾並煮沸後飲用,確認停水後,立即關閉抽水機電源。 (2).戰時啟動分區供水措施,當地自來水事業單位會以宣傳車及廣播方式宣導供水站位置及供水時間,民眾亦可洽鄰近村(里)辦公室得知相關訊息以配合取水。 (3).有關供水站位置及供水時間,可至當地自來水事業單位網站查詢,網址連結如下:http://www.water.gov.tw *📌求生小提示   點擊連結:[台水臨時供水站App](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tw.gov.water.twcmobile.tank&hl=gsw&gl=US)* ![](https://hackmd.io/_uploads/BJVIwnqwa.png)![](https://hackmd.io/_uploads/Hyhvw3qwp.png) 2. 電力輸送中斷時   若遭遇全國範圍的攻擊,高壓電設備遭受實體或/和網路攻擊而摧毀。在這種狀況下,完全恢復需要花上好幾年時間,就算優先重建一部分電路網也需要數月之久。停電時的應對措施(參考4.11.1)。 3. 災民收容安置 (1).當您的住家遭受戰火毀損,無法居住時該如何處置? * 依親:想一想有沒有可以安全到達目的地,且建築物未受損的親屬家可暫時躲避。 * 政府開設的戰時災民收容救濟站。 (2).戰時災民收容救濟站安置作法及配合事項 * 救濟站會登記您的身分資料,並安排暫時可以生活和居住的空間,也提供生活基本需要的民生物資品,您除了配合救濟站內的規定外,也可以發揮自助助人的精神,擔任救濟站內的志工。 * 在救濟站內,您能做什麼? A.遵守救濟站內的生活公約。 B.依照專長擔任志工或工作人員,協助救濟站內的運作。 4. 民生必須品配售   政府將以基本維生,可常溫保存之民生必須品或即食品為指定配售項目,您可持代表個人身分之憑證(不分國籍),依指定方式及分配數量至配售據點購買。 (1).有償配售項目:食米、食用油、食用鹽、液化石油氣及其他民生必需品。 (2).現有配售地點為各直轄市、縣(市)政府規劃之轄區配售站。 (3).未來將納入現有銷售通路做為配售據點,以增加購買地點使人潮分流。 5. 配售制度無法運行時如何取得飲食   民生必需品配售機制因敵攻擊等各種因素無法運作,政府將就整體軍事及民生需求,依戰時狀況整體考量 (包括人力、物資及運具等) 調度及無償配給民生物資,並統一配送至民眾安置處所,提供您基本需求。 ### 4.9.4 通訊傳播中斷應對措施 1. 當戰事發生時,通信設施易遭破壞,導致大規模斷訊。為維護國家安全與公共利益,政府將優先調度必要通信資源,以支援政軍指揮體系及重要民生經濟設施之基本運作。復考量戰時通信資源有限,建議您應避免過度使用非必要之通信,以利政軍重要指管通信之順暢傳遞。 2. 當戰事發生時,若基地臺損毀造成手機訊號中斷,您仍可透過漫遊,使手機通信維持正常;若手機可收到附近任何行動通信業者基地臺之訊號,可撥打112進行求救。 3. 當戰事發生時,若市內電話無法撥通,建議您可使用行動通信設備,透過無線接取設備 (WiFi AP) 或基地臺進行通信。 4. 當戰事發生時,若廣播電視系統遭受破壞,以致無法收看電視節目時,建議您使用收音機,以收聽國防事務相關資訊。 *📌求生小提示   漢聲廣播電臺 • 調頻 (FM) 頻率: 北部地區 106.5 高屏地區 107.3 臺東地區 105.3 中部地區 104.5 宜蘭地區 106.5 關山地區 105.3 南部地區 101.3 花蓮地區 104.5 金門地區 107.3 • 調幅 (AM) 頻率: 臺北 684/1116 桃園 693/936 臺中 1287 雲林1377 臺南693 高屏 1332/1251 宜蘭 1116 花蓮 1359/792 澎湖 1269/846* *📌求生小提示   警察廣播電臺: • FM 全國治安交通網: 臺北、桃園、嘉義、雲林、臺南、高雄、宜蘭地 區 FM104.9 新竹、苗栗、臺中、彰化、南投地區 FM105.1 花蓮、臺東地區 FM101.3 舞鶴地區 FM106.5 • FM 地區治安交通臺: 臺北分臺、花蓮分臺、臺東分臺 FM94.3 臺中分臺 FM94.5 高雄分臺 FM93.1 宜蘭分臺 FM101.3 • AM 地區治安交通臺: 新竹分臺 AM1512 臺南分臺 AM1314* ### 4.9.5 戰傷醫療急救 1. 受傷時 - 自救互救 (1).爆炸穿刺、震波撞擊傷處置。(參考3.9.12)。 (2).燒燙(灼)傷處置。(參考3.9.13) 2. 敵火間歇時 - 送醫 (1). 以家(公)用、行動電話撥打求救專線,於周邊安全地點等待救援。 (2). 就近送往醫療院所或急救站救治。 *📌求生小提示   點擊連結:[全國各縣市急救責任醫院查詢](https://ems.mohw.gov.tw/)(可查詢附近急救責任醫院)* ![](https://hackmd.io/_uploads/r1yicKaP2.png) ### 4.9.6 戰場危機處置 1. 遭遇攻擊引發火災時您應該做什麼 (1).災害發生於戶外:遠離火災位置,尋求安全避難處所,勿圍觀避免發生危險。 (2).災害發生於室內:大聲警示同住者避難逃生,往下往外逃生,並隨手關門,以阻絕火煙擴散。 2. 遭遇社區陌生人員行為異常您應該做什麼   提高警覺心,保持「有足夠逃跑空間」的距離,慎防被抓住或被攻擊;不要單獨至偏僻區域或監視器死角處,隨時結伴行動,可以預防遭遇危險、互相救援。 3. 遇不明爆裂物或危險物品時您應該做什麼   不要觸動任何可疑之爆炸物、包裹或箱盒,並於現場禁止吸煙、點火,儘速離開現瑒,同時提醒鄰近人、車勿靠近,再通知軍、警人員到場排除。 4. 面臨敵人持槍威脅時您應該做什麼   請將動作放慢,動作不要太大,也不要用言語或動作挑釁,保持冷靜,避免刺激敵人、或讓敵人誤解,而扣下板機,以提高存活率。 5. 住宅被敵人占領時您應該做什麼 (1). 如可自由行動時,請儘速前往 「 戰時災民收容救濟站 」,再伺機至預先約定之成員集合地點與家人會合,敵人未撤退前,不要試圖回家,以免遭俘虜或發生危險。 (2). 無法自由行動時,不要用言語或動作挑釁敵人,保持冷靜,避免刺激敵人,以提高存活率,並伺機離開住宅。 6. 其他類型災害應變作法   當遭遇因戰爭引發之爆炸、建物倒塌等災害,您應儘速遠離現場,抵達相對安全地點安置,再嘗試運用可能方式向警、消單位請求支援。 ### 4.9.7 飛彈來襲 1. 【屋外的狀況下】到附近的建築物或地下避難,以避開導彈擊中時爆炸波和碎片造成的傷害。 2. 【四周沒有建築物的狀況下】為了避免飛彈擊中時爆炸波或碎片造成的傷害,請躲在掩體後面或趴在地上並保護好頭部。 3. 【屋內的狀況下】盡可能遠離玻璃,避免窗戶玻璃因爆炸波而受傷。如果情況允許,迅速移動到沒有窗戶的房間。 4. 在不同地點的應對方式:[飛彈來襲時你可以做些什麼來減少傷亡](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DSDPT/permalink/2528498480657056/) ### 4.9.8 如何閃避軍事無人機 1. 避免成為目標。 2. 遠離手機。軍事無人機可以透過影像和電子設備來監視並確認目標,所以不要使用電子設備執行任何可能追蹤到你的動作。 3. 謹慎選擇遮蔽物。 4. 改變容貌。 5. 利用天氣。 6. 保持警覺。 7. 躲入地下。 ### 4.9.9 槍戰 1. 如果你是目標 (1).跑得越遠越好。 (2).不要跑直線―而是要迂回前進,這樣就使槍手很難瞄準你。 (3).不要去數對方開多少槍。 (4).儘快地跑進拐角處,特別是槍手使用步槍或其他全自動攻擊武器。 2. 如果你不是目標 (1).趴下,保持低姿態。 (2).如果在室外並能夠到達車輛的旁邊.立刻跑過去躺在與槍手反向的輪胎後方。 (3).如果與槍手在同一室內,跑到其他房間並平躺在地板上。 (4).如果你跟槍手正面相遇,想盡辦法不要讓自己成為目標。 (5).保持趴下平躺姿勢,直到槍手停止射擊,或直到警方抵達,解除警報。 ![](https://hackmd.io/_uploads/rJPSuquI2.png) ### 4.9.10 人群踩踏 1. 倘若你身陷一場益發混亂的人群踩踏中,身體呈擴張姿勢,膝蓋彎曲以將重心壓低。以曳步方式移動來減少單腳著地的時間。盡可能避免被人群推倒。舉起雙手做出搏鬥的姿勢,這種防禦姿勢能保護你的頭部與胸腹不受壓傷,同時在自己面前騰出一個可供呼吸的空間。 2. 在大家朝出口筆直狂奔時,務必尋找並擠入人群之間的空隙。持續利用空隙移動,千萬不要停下腳步。往前直衝的人潮會使你難以站穩。 3. 遠離路障及牆壁。與其被擠上任何堅硬的平面,寧可被柔軟觸感的人群擠壓。 4. 倘若被推倒在地,要立刻擺出龍捲風跪姿(tornado position)──雙膝跪地、脊椎前彎、雙手環抱頸後、雙肘朝內縮。如此不僅可以讓你護住頭部和頸部,還能騰出一個供自己呼吸的空間。切勿完全俯臥,因為這麼做最容易遭人踩踏。 ![](https://hackmd.io/_uploads/rkBEU5uI2.png) ### 4.9.11 被挾持時如何自保 1. 保持冷靜。 2. 如果挾匪開槍,壓低頭,身體趴在地上。 3. 不要突然移動或做出可疑的動作。 4. 服從挾匪所有的要求。 5. 絕對不要直視恐怖分子或抬頭,除非他/她命令你說話。 6. 絕對不要挑釁挾匪。 7. 小心觀察恐怖分子的個性和行為。 8. 如果遇上劫機,記住離你最近的緊急出口。 9. 當救援抵達時,趴下並保持靜止不動。 10. 挾持情況解除後,對救援人員表明身分,並指認恐怖分子。 ### 4.9.12 遭遇劫機事件時如何自保 1. 注意聽宣告劫機的廣播。 2. 乖乖服從。 3. 避免引起注意。 4. 試著使用手機。 5. 評估劫機者的動機。 6. 利用任何能自由移動的機會。 7. 快速換位置。 8. 不要認為飛機上一定有便衣警察。 9. 觀察駕駛艙門。 10. 注意劫機者和機長的說話內容。 11. 避免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瞄準利馬症候群。 12. 注意槍聲。 13. 準備攻擊。 14. 服從安全部隊的指示 ### 4.9.13 EMP攻擊 1. 電磁脈衝(EMP)是什麼?   簡單來說,EMP是一股高能電磁輻射脈衝,比地球表面的能量還高。會導致電壓和電流極劇增高,從而對電子設備造成破壞。 2. 產生電磁脈衝的原因   核爆炸以及太陽風暴,兩者都會產生大量的電磁波,即EMP。 3. 防禦電磁脈衝:法拉弟籠   其實就是一圈具導電性質材料環繞在你想要保護的裝備周圍,可以有效阻擋或轉移電磁脈衝。 ![](https://hackmd.io/_uploads/Hko-bcIth.jpg) 4. 自製法拉弟籠 (1).絕緣:先準備一個可密封的金屬容器/鐵桶。你的電子設備需要與金屬容器絕緣,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用硬紙板做一個隔層。在桶內四周插入了硬紙板,再用包裝紙鋪在底部,確保內部空間不會接觸到任何金屬部分。 (2).雙層包裝:接下來,用厚紙包裹電子設備,外層在包裹鋁箔以起到保護作用,這就是內裡法拉弟籠的核心,第二層絕不會受到侵害,製作也不會耗費過多時間和金錢。 (3).密封:金屬容器內裡裝配好所有電子設備後,用厚紙填塞剩餘空間,使得整個空間緊密。內裡與蓋子之間也需要一層絕緣層,然後用鋁制膠帶封住蓋子。 (自製法拉弟籠請參閱下列網址): https://youtu.be/8-dEDCsYTKM 5. 需要電磁脈衝防禦的設備: • 雙向對講機 • 短波收音機 • 手持民用對講機 • 太陽能電池及充電器 • LED閃光燈 • 充電鑽及其充電器 • 平板電腦、電子書閱讀器 • 電子醫療設備 • 其它由電池供電的設備 ## 4.10 金融災害 1. 財務準備原則 • 花費不超過收入(正確使用信用卡)。 • 減少債務。 • 儲蓄總收入的10%(10/1原則)。 • 讓錢產生最大價值(減少浪費)。 • 購買足夠的保險。 • 嚴防金融詐騙。 2. 救急基金 (1).目的:能夠支付三個月的日常開銷。 (2).使用時機:突發事故(如失業)引起的財務困難。 (3).注意事項 * 救急基金為儲蓄的首要項目,在未達預定金額時,不應儲蓄其他項目。 * 只有在最緊急的情況下才能動用。 * 一但緊急狀況解除,立即補足救急基金。 3. 儲蓄步驟 (1).首先儲蓄救急基金,直到達成預定金額為止。 (2).將收入10%存入退休帳戶。 (3).清償短期債務(如果有的話)。 (4).如果有超過10%的收入可以儲蓄,可以全部存入退休帳戶、或是扣除10%收入後其余部分儲蓄到其他項目,包括購買保險、投資、學習與休閒活動。 4. 購買足夠的保險 • 住家保險(火災/水災/地震/颱風)--住宅通常是你最大的財務投資(如果有的話)。 • 汽車保險--有車輛即需投保責任險與碰撞險,你開車不會撞人不代表別人不會撞你。 • 傷殘保險--不出意外的話就要出意外了。傷殘保險能維持最低生活需求開銷。 • 醫療保險--全民健保很方便沒錯,但是仍有不給付的部分。如果自身是高風險族群(有家族遺傳病史)請投保。 • 人壽保險--是為了死後遺留下來的家族成員做準備。 ### 4.10.1 經濟蕭條 1. 不要買的東西 • 收藏品——收藏品的價值取決於收藏者的多少。在經濟蕭條時期,人們更多地是賣出而不是購買。 • 互助基金——股票及諸如此類的。在通貨膨脹年代,最好是購置不動產,因為在經濟蕭條時期,不動產更易於出租。 2. 如何度過經濟蕭條 (1).首先確保你可以度過六個月至一年的經濟下滑時期。這意味著你必須擁有食品、易貨貿易用的貨物、防衛裝備、知識的儲備,周圍還要有一群志趣相投的人。 (2).冒險將資產轉成硬資產。合理地完成此項工作,以便其不損失太多的價值。此外,確保擁有小額金幣和銀幣用於規模較小的購物。在易貨貿易中找零幾乎是不可能的。 (3).確認在有事情發生時願意與你站在一起的人,與他們保持友誼。永遠不要貼廣告徵求同道,否則你會發現應徵的可能是一個騙子、奸細、或準備掠奪你的人。 (4).密藏起一些物資和武器,以防萬一你的儲備被奪走。 (5).找一些老的配方書,它們可以使你自己配製藥物、油漆、墨水或其他化合物。這將使你擁有一項在事態惡化時可以求助的生意。 (6).始終對你的實際位置保密,使用公司的信箱,或者郵政寄送服務。 (7).買二手貨。這樣省錢,有時還會得到真正的好貨。 ### 4.10.2 通貨膨脹 1. 最不利的投資 • 固定利率的投資,如債券。 • 做一個抵押單持有者,持有期票的借出者。 2. 在通膨開始時的應對 (1).購買小額銀幣用於購物時的找零。 (2).儲備三個月常吃的食物。 (3).為你的家人每人準備六個月的穀物和其他大宗食物以及加工工具。 (4).學習一項技術、專業或職業技能,以便你可以用你的服務換回所需物品。 3. 在通膨持續發生時的應對 (1).成立一個合作組織或遷往想法一致的人聚集的地方。 (2).如果你的合作組織中有許多人失業或就業不充分,你可以成立一個保安公司。 (3).鎖好你所有的保險櫃。 (4).用你手中的現鈔購置盡可能多的食品和其他必需品,將它們貯藏在安全之處。 (5).在這時,你應對你貯藏的物品實行全天候守衛。 4. 在物資開始配給時的應對 (1).合作組織應成立搜尋小組去收集大宗食品、燃料用紙和其他必需品。 (2).必須建立集體防禦力量。在你外出搜尋物資時,確保你的家安然無恙。 (3).如果你擁有房地產,評估它潛在的安全性。由於國家對債務的延期償付,它的價值已急劇下降。你可能需要搬到一個更安全的地方。 (4).當你進行易貨貿易時,不要展示你所有的貨物。這樣做有兩方面的效果,第一。你可以說你的存貨很少,所以可以賣個好價錢;第二,減少被搶劫的風險。 5. 當社會制序開始混亂時的應對 (1).你必須決定是留下來還是從這裡離開。沒有任何政府擁有足夠多的軍隊來完全封鎖每一個社區。 (2).確認你不需要依賴公共設施提供水、廁所和垃圾處理設施。這可以是移動式馬桶、有完整的化糞池的廁所或簡單的設施,如套上塑膠袋的桶子。 (3).開始收集現在無價值的硬幣和紙幣,或早或晚;人們會開始收集它們。到那時,這會是你的另一個財源。 6. 陷入完全無政府狀態的應對 (1).你應擁有一支"鄰里防衛力量" (2).現在是觀察一個新政府或一種新貨幣是否會現的時候。如果沒有,便要考慮長期的食物生產。 (3).自己耕種農作物。 7. 當有新的貨幣被推出時 (1).不要用你保存的金銀去兌換任何新紙幣。但是若新發行的硬幣中有可檢測的固定金銀含量,你可以使用並貯存它們。 (2).保持消息暢通。官方的新聞來源可能不會告訴你整個的真相,或者根本什麼都不告訴你。收聽短波收音機可以瞭解世界其他地區是如何看待你所在國家的變化的。 8. 如果新發行的貨幣持續貶值 (1).為了不損耗你的硬資產,成立一個交換服務的集團。如果你沒有一技之長或集團需要的能力,還是可以做新團體中的售貨員或送貨員。 (2).另一條獲取額外物資的辦法是耕種已廢棄的農場。如果你的合作組織夠大,你可以派出小組去偵察。 9. 當新貨幣幣值緩慢進入穩定狀態 (1).始終保持警覺。如果你看見紙幣被大量印刷以掩蓋赤宇,你應確切知道自己該做什麼。 (2).現在是向從事公共事業及服務業的公司投資的時候了。在這時期,這些行業往往表現十分出色。 10. 最後經濟恢復 (1).維護你的應急儲備,更新它們,添加日常所需的新物品。 (2).觀察現存的物資,看是否可以買到或自己製造短缺物品。 ### 4.10.3 金融詐騙 1. 詐騙手段 • 電話詐騙:詐騙者會冒充政府機構、金融機構或其他合法機構,要求受害者提供個人財務信息。 • 電子郵件詐騙:詐騙者會發送看似來自合法機構的電子郵件,要求受害者點擊惡意鏈接或下載惡意軟體。 • 網路釣魚詐騙:詐騙者會創建看似來自合法機構的網站,誘騙受害者輸入個人財務信息。 • 假投資詐騙:詐騙者會向受害者承諾高額回報,但實際上並無投資。 • 網購詐騙:詐騙者利用網購平台或是一頁式廣告,誘導消費者消費,等到消費者付款後再以次充好,甚至不出貨直接捲款潛逃。 2. 預防措施 (1).不要向陌生人提供個人財務信息,包括您的銀行帳戶號碼、信用卡號碼和身分證號碼。 (2).不要點擊來自陌生人的電子郵件中的鏈接。 (3).不要下載來自陌生人的電子郵件中的附件。 (4).在使用公共網路時要小心。在公共Wi-Fi網路上進行交易時,請務必使用安全的 VPN。 (5).安裝防病毒軟體並保持其最新狀態。 (6).使用高強度密碼,並定期更改密碼。 (7).定期檢查您的信用報告,並注意任何異常活動。 (8).對任何要求您立即匯款或付款的請求保持警惕。 (9).找信用良好的商家網購並使用有保障的方式付款。 3. 如果遇到金融詐騙,您應該採取以下措施: (1).立即停止與詐騙者聯繫。 (2).立即更改您的銀行帳戶和信用卡號碼。 (3).向您的信用卡公司和銀行報告詐騙,他們可以幫助您凍結您的帳戶並阻止任何進一步的交易。 (4).更改您的提款密碼。 (5).保留所有與詐騙相關的證據,包括電子郵件、電話錄音、文字訊息等。向當地警方報案。 (6).監控您的信用報告。 ### 4.10.4 錯誤的理財行為 * 購買太少住家保險--房屋主體與室內財務受損時會損失大量金錢。 * 借高利貸--需支付高額利息。 * 沒有還清信用卡債--需支付高額利息及服務費。 * 在離婚爭執中花費大量金錢。 *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要支付高額的醫療費用及保險金。 * 支付過多的基金費用。 * 受到金融詐騙。 * 對退休的保資太保守--限制了儲蓄金的成長空間。 * 沒有或不懂得善用個人退休帳戶--單純依賴公司發放退休金。 * 太早提領退休帳戶現金--退休金無法繼續累積。 * 沒有儲蓄或儲蓄太少退休金。 * 在無力負擔退休生活時即退休--沒有足夠的積蓄度過生活。 ## 4.11 能源災害 ### 4.11.1 停電 1. 停電時 (1).保持冷靜。除非你當下遭受實質攻擊,不然請留在原地。 (2).了解情況。 (3).收集緊急物資。 (4).使用手電筒,避免點燃蠟燭。 (5).拔除插座上電器插頭,避免復電時造成電器損壞。 (6).保持冰箱關閉,減少開啟次數。 2. 離家避難 (1).收聽電池式收音機播報,瞭解災情及電力搶修情形,獲得可靠消息。 (2).離家避難前,關閉電源總開關。 (3).參考地圖。 (4).白天步行或騎腳踏車移動。 (5).移動到城市區域。人口較密集的地區會優先恢復電力,最後才是人口稀疏、位置相對偏遠的鄉村區域。 3. 復電後 (1).檢查電器設備能否正常運作。 (2).檢查冰箱食物或藥品是否變質。 ### 4.11.2 能源危機 1. 當能源危機有跡象發生時 (1).找出你所居住地區可供選擇的燃料種類。 (2).搜集有關可選燃料的出版物。 (3).準備必備工具及設備,以便將你的汽車改造後可用另一種燃料驅動。 (4).手邊保存一些燃料以度過過渡階段。確保你的燃料儲備不會引發一場直接的火災,危及你的住房及儲備物資。 (5).與當地燃料分配者形成良好的關係。如果你能用你的服務或若干物資換回燃料,將有助於度過危機。 2. 當危機是短期緊缺時 (1).如果你在寒冷氣候中生活,手邊應備有小空間加熱器。 (2).買一隻燒木頭的爐子,安裝它。 3. 當危機是長期匱乏時 (1).在安全之處貯藏一些燃料。不要將燃料貯藏在你的住處,那可能會發生火災,其次,如果容器破裂,將會產生有毒氣體。 (2).在一些朋友的合作下。你也許可以獲得一些額外的定量配給券,或者轉向黑市購買。 (3).考慮搬往鄉村。 (4).在你的物資中增加可供選擇的能源。它們的範圍可以從太陽能板、風車,以及可供你汽車使用的沼氣生成設備。 4. 在能源缺乏開始配給管制時 (1).盡可能獲取政府的配額。 (2).制訂一份為你的汽車準備可選燃料的轉換計畫。 (3).與其他想法相似的人組成一個能源研究公司。 (4).合夥購買其他較便宜的替代燃料,這能以批發價買到商品。 (5).在能源部門找一份工作。 (6).安排一個燃料實物貿易系統。 (7).你也許需要考慮更換以雞糞產生的沼氣為動力的交通工具。在二戰期間被佔領國家中。這是很普遍的經驗。 5. 當其他資源被轉換成能源以維持公共運作,以至於農產品減產,大多數人皆無法取得燃料時 (1).做一名農夫。一個沒有拖拉機和其他機械設備的典型家庭最多只能耕種十到十五畝地。如果你是一個糧食合作社的成員,那麼你可能需要所有成員才能耕種一個農場。 (2).收集早期與替代性能源設備相關的書籍。這些書將幫助你準備備用能源。 (3).你需要儲備工具和自行車零件。 (4).學習自行車修理。 (5).考慮飼養動物取代人力(例如馬)。 ## 4.12 地球環境變遷 ### 4.12.1 環境暖化(預留子項目) ### 4.12.2 聖嬰現象 1. 是指東太平洋海水每隔數年就會異常升溫的現象,它與中太平洋和東太平洋赤道位置產生的暖流有關。周期可持續二到七年,此期西太平洋的氣壓較高、東太平洋的氣壓較低,降雨多發生在9至11月期間。 ![](https://hackmd.io/_uploads/SJlHTyV-92.jpg) 2. 對全球氣候產生的影響 • 降雨量異常:在赤道東太平洋地區,聖嬰現象會導致降雨量增加,而澳洲、東非和印度則會出現乾旱。 • 風向異常:在北半球,風向會偏向西北,在南半球,風向會偏向東南。 • 海平面上升:在赤道東太平洋地區,海平面上升幅度可達10公分。 • 氣溫異常:在赤道東太平洋地區,氣溫會上升2-3度,赤道西太平洋地區氣溫下降。 3. 異常氣象導致的災害與個人對策 • 颱風(參考4.1.1)  → 水災(參考4.1.2)  → 山崩/土石流(參考4.2.2) • 乾旱  → 農作物歉收/糧食危機(參考4.11.1)  → 森林火災(參考4.6.8) • 高溫氣候(參考4.1.3)  → 中暑 (參考3.9.13)  → 熱衰竭 (參考3.9.14) (4).酷寒氣候(參考4.1.4)  → 失溫 (參考3.9.16) 4. 反聖嬰現象   也稱為拉尼娜現象,與聖嬰現象相反。在拉尼娜現象期間,東太平洋海水異常寒冷。拉尼娜現象通常發生在聖嬰現象後的第二年,對氣候的影響不如聖嬰現象。 ![](https://hackmd.io/_uploads/HkeCbSWqn.jpg) ### 4.12.3 小冰河時期(Little Ice Age) 1. 小冰河時期是指從13世紀到19世紀,這段時間全球平均氣溫下降1-2度,一些地區甚至下降了3-4度。導致了全球各地的氣候異常。 2. 當再次發生小冰河時期的影響與個人對策 • 酷寒氣候(參考4.1.4)  → 失溫 (參考3.9.16) • 乾旱  → 農作物歉收/糧食危機(參考4.11.1) • 傳染病 → (參考4.3.1) ### 4.12.4 磁極反轉(預留子項目) ### 4.12.5 環境汙染(預留子項目) ## 4.13 資安危害 ### 4.13.1 資訊安全 1. 如果被駭客入侵帳號 (1).立刻行動。越快停用帳號並更換密碼,個資的利用價值就越少。 (2).換用預付卡手機。將你的帳戶停用或更改聯絡資訊;用市內電話聯絡也可以。 (3).不要跟駭客談判。 (4).不要打開不知名的電子郵件或連結網址 (5).假設你的資料已經不見了。 (6).搜尋網路。可能已經有人破解駭客的病毒或發現解鎖的鑰匙,並且好心地分享在安全的網站上。 (7).保持警覺。竊取身分者通常會找認識的人下手。觀察親友最近是否有令人起疑的行為。 ### 4.13.2 網路犯罪 1. 被「肉搜」了怎麼辦 (1).找可靠的朋友或專業資訊技術人員幫你封鎖帳號,而且最好避免看到帳號內容。 (2).將這個情況告知平台的資安團隊。 (3).報警,將犯罪行為告知相關權責單位。 (4).設定社交媒體平台的隱私權。 (5).個別登入不同的線上帳號。 (6).使用虛擬私人網路(VPN)上網,隱藏你的活動紀錄。 (7).在電腦和手機安裝反惡意程式的工具。阻止惡意竊取資料者用間諜軟體竊取你的個資。 (8).從所有應用程式移除你的個資。 (9).創建一個「代表」電子郵件帳號,保護你的身分。統一使用這個代表帳號註冊不常使用的網站或軟體。 (10).改變使用者名稱和密碼。事實上,經常變更密碼是維護帳號安全的基本工作。 2. 被「爆料」了怎麼辦 (1).快速回應。如果被發布在網路上的文件、影片或照片是被證實是真的,表示歉意並說明已經尋求當事人原諒。如果文件是假的,請極力否認。 (2).持續反擊。指控你的敵人,說他試圖讓你難堪、毀掉你的生活,或者是要讓你無法專注於重要工作上。 (3).讓家人環繞身旁。表現出以家庭為重的形象,而你的家人也一直支持你。 (4).不要說謊。 (5).接受事實,快速邁向新生活。 (6).如果醜聞持續延燒,暫離風暴圈。 3. 對抗網路霸凌 (1).不要回應。過度關注或過度反應只會助長霸凌。 (2).尋找支持者。聯絡值得信任的人然後向他述說你的狀況。 (3).保留詳細紀錄。記錄被霸凌的情況,將所有威脅訊息、照片和影片備份,將對話和電子郵件列印出來。 (4).登出所有帳戶。 (5).讓電子設備處在低電量的狀態。低電量模式應該能限制背景資料數據的存取,停用不必要的應用程式。 (6).調降手機資費。選用最低速或最小流量限制的網路。避掉各式各樣擾人的訊息。 (7).試著遠離網路。 (8).聯絡警察。如果霸凌者還是不收手,將他或她的行為告知權責單位,同時附上備份好的證據。 4. 辨識假新聞 (1).檢查網址。以「.lo」結尾的網站,或將知名新聞網站加上「.com.co」,這兩種類型的網站通常標題和內容都相當偏頗,只是為了引誘你點擊罷了。 (2).進行網站名稱和網域的分析。雖然不一定是虛假或偏頗內容的指標,但網域名稱有「wordpress」或「blogger」,意指該網站是個人部落格,而非合法或受到認可的新聞來源。 (3).查看網站中的「關於我們」,或注意該網站是否缺少完整的自我介紹。 (4).注意錯字、文法問題、大寫或過度使用驚嘆號!!!! (5)對照事實查核網站和維基百科。查看是否合法或有詐騙的疑慮。如果你覺得維基百科的內容本身就有偏頗,點入網頁右上方的「檢視歷史」,查看資料提供者或建檔人。 (6).注意你的情緒。點擊誘餌網站通常會選用情緒性的字眼(不論是好是壞),以激起閱讀者的反應。如果你發現自己在閱讀時處於過度情緒化,請考慮尋找其他消息來源來了解這項議題。 (7).有意識地抗拒點擊誘餌。使用誇大、誤導或條列式標題的網頁,很可能就是點擊誘餌。請記得多方搜尋消息來源以佐證新聞內容。 5. 識別AI生成的圖片 (1).放大仔細看。搜尋相關照片你能找到的最高清晰度的一張,然後放大來看細節。 (2).找到最早的發圖來源。有時讀一下圖片最早發布的網站上相關的評論留言,你會搜尋到關於這幅圖片的某些信息。或者,你也可以使用谷歌的圖片反向搜索功能,或者TinEye,Yandex。或許能找到最早的發圖來源。 (3).關注身體比例。AI生成的圖片時常會出現人體某個部分比例失調的問題。比如,手太小,或者手指太長。或者頭、腳與身體其它部分不匹配。 (4).AI的常見錯誤。Midjourney或DALL-E常犯的錯誤是——手。有時畫中人有六根手指,還有些時候,AI合成的圖片中,人物有太多顆牙齒,或者眼鏡的形狀被扭曲,或者耳朵的形狀極其獨特。此外,像Random Face Generator這樣的程序,能夠在短短數秒之內,合成出並不真實存在的人物肖像。即便看上去可以以假亂真,仍然值得去詳加審視耳朵、眼鏡、頭發、眼鏡、耳環的形狀是否極不自然,因為這是程序常犯的錯誤。不過,專家也警告,Midjourney這樣的程序日益完善,將來可能更不容易發現其中的錯誤。 (5).太完美?Midjourney合成的許多照片看上去都太完美了,以至於不可能是真的。許多AI生成的照片中的人物,皮膚極其光潔,毫無瑕疵,甚至頭發和牙齒也都十分完美。現實生活中應該很難找到這樣的人。很多圖片的那種光澤,即便是專業攝影師在攝影棚裡也難以做到。AI工具正是為了生成理想化的圖片,用完美來取悅盡可能多的人。 (6).檢查背景。背景也可能出現扭曲的情況,比如街燈。有時候,人工智能會複製人像和物品,並重複使用。再來就是AI圖片時常會模糊背景。但模糊也可能出錯。 6. 保護自己免於AI語音詐騙 (1).冷靜判斷。先掛斷電話並直接聯絡「被綁架」的親友,如果聯絡不上,致電可以確認其行蹤的老師/同事/朋友。 (2).反問「被綁架」的親友。請對方回答只有家人知道的「通關密碼」(前提是:你們必須曾經共同設定過)。 (3).發文前三思。不要在社群媒體過度分享,免得讓詐騙者的謊言可信度大增。 (4).做好社群隱私設定。不要在社群網站公開自己或親友的電話號碼,如果一定要發布有自己聲音的影片,請做好隱私設定。 ## 4.14 艾希莫夫守則失控 ### 4.14.1 無人機群偵察或攻擊 小型的多旋翼無人機非常容易操控,加上人工智慧等新科技配備,讓無人機群能協同飛行並自動追蹤目標。當你被一整群的無人機盯上時,可採取以下行動。 1. 沿著之字形路徑快速奔跑。不定向的快速移動可能使追蹤型無人機的感應器發生混亂。 2. 快速移動到樹林裡。 3. 保持隱匿。小型無人機受限於電池容量,有滯空時間限制。如果你能躲久一點,也許可以逃過追擊。 4. 利用黑夜。無人機的鏡頭無法追蹤看不見的目標,所以黑夜來臨時就是你逃跑的好時機。 5. 把無人機打下來。將靠的太近的無人機打下來。但要注意,其它小型無人機可能會立刻聚集在你(目標)的上方。 ### 4.14.2 AI叛變 1. 注意以下危險信號。 • 電子裝置變得比你還有趣。如果你開始有這種感覺,你的智慧型房屋可能正在盤算如何取代你的地位。 • 你的另一半在臥房裡的一舉一動都受數據影響。 • 你變得倚賴監測數據。 • 家中有「家事精靈」自動調整設定。家電本應該遵照你的設定原則自行動作,現在卻好像忘個一乾二淨,讓你不知所措,充滿疑問。 • 養育工作外包。智慧型房屋取代你的角色,自動寄送指令給你的孩子、幫孩子做功課,並且在睡前播放床邊故事給他們聽。你得開始採取行動,別讓它變得比你跟孩子更親近。 2. 如果智慧型房屋遭駭客入侵,或是變得擁有自我意識並試圖控制一切 (1).關掉手機。 (2).關閉虛擬助理。 (3).遮蔽監視器的鏡頭。 (4).拔掉智慧型電器的插頭。智慧型電器可能會竊聽你的對話,並把資料傳送到遠端。 (5).點蠟燭。智慧型房屋可能會將家裡的智慧型照明都關掉,讓你陷入一片漆黑。 (6).關閉溫度調節器。智慧型房屋可能會試圖冷死你或熱死你。挖出牆上的控制器,切斷所有線路。 (7).關閉供水系統。智慧型房屋可能會試圖控制智慧型浴缸或智慧型淋浴系統,試著將你沖走或讓你受傷。 (8).將玩具和寶寶監視器的電池拔掉。 (9).取消信用卡。智慧型房屋可能會試著進行金融犯罪。 (10).打電話求救。利用市內電話撥打緊急求救電話或報警,或者打開窗戶呼救。 (11).從窗戶爬出去。如果智慧型房屋的保全系統自動將門鎖住,打破一樓的窗戶爬出去,找個安全的地方待著。 3. 遭遇失控的自動駕駛車時如何自救 (1).繫上安全帶。 (2).按喇叭。 (3).警示行人。試著打開車窗,對著行人喊叫警告。 (4).保持冷靜。除非車子遭駭客入侵(參見下個步驟),車子的電腦系統應該有內建故障保險。當感應器出問題或是系統混亂,車子應該會自動減速,慢慢靠近路邊停下來。 (5).注意是否遭到駭客入侵。如果控制系統遭駭客入侵,車子應該不會呈現混亂狀態,反而會動向相當明確。你得採取下個行動。 (6).關閉緊急總開關。 (7).跳車逃生。這是最後的手段,而且只能在車速較慢時進行。 ### 4.14.3 奈米科技危害(預留子項目) ## 4.15 外太空危害 ### 4.15.1 太陽磁暴(預留子項目) ### 4.15.2 NEO近地威脅(預留子項目) ## 4.16 尚未發生的可能危機 ### 4.16.1 殭屍 #### 4.16.1.1 何謂殭屍 1. 定義   殭屍是一種虛構的生物,通常被描述為死後復活、沒有意識的生物。現實生活中最接近的表現,可能是狂犬病後期、吸食毒品浴鹽(Bath Salts,MDPV)的攻擊性行為,以及普利昂蛋白質(Prion)異變引起的各式傳染性海綿狀腦病。 2. 可能的行為特性 • 無意識:沒有意識或情感,並且只會遵循本能。 • 飢餓:渴望吃生肉或人肉。會攻擊和殺死任何人類。 • 不死:很難殺死,通常需要破壞其大腦才能停止活動。 • 慢速:移動速度通常比人類慢。 • 強壯:殭屍通常非常強壯不怕痛,即使已經受了嚴重的傷仍可繼續前進。他們可以輕鬆打破門窗和其他障礙。 • 傳染性:具傳染性的生物,他們的咬傷或抓傷會傳播病源體,使人類變成殭屍。 3. 可能的爆發等級 (1).等級1   最低等級的爆發程度。這個等級中殭屍的數目從1-20不等,總傷亡人數(包括被感染的)1-50人,攻擊持續時間(從第一起事件到己知最後一起事件發生的持續時間)在1-14天左右。媒體對此的關注程度很低,甚至根本不會報導此事。即使個別媒體有所報導,也會將其作為所謂的“事故”來處理。這是最為普遍的殭屍爆發情況,同時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類型。 (2).等級2   這一等級的爆發一般會囊括諸如城市或人口密集度高的鄉村地區。總殭屍數目將會達到20-100個之多,總傷亡人數也會增至數百人,持續時間卻並不會比等級1長很久。與等級1不同,除非這事件是發生在某個與世隔絕的角落,抑或是媒體受到了嚴格管制報導,等級2的爆發會引來各界輿論的關注。當然即使事件被報導,也不見得會如實報導。 (3).等級3   等級3的爆發將會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危機,殭屍的數目將達到數以千計之多,並且會在方圓數百里內肆無忌憚地橫掃而過,而攻擊持續時間加上漫長的清尾階段將會長達數月之久。此時一場真正的全面戰爭將會正式打響,正規軍事部隊將會參與進來。蔓延區域及其周邊地區都會宣布進入警戒狀態。隨處可見戒嚴、交通管制、物資定量配給以及嚴格的通訊監控。但執行這些措施需要時間。爆發地區可能會面臨諸如暴亂、搶劫、恐慌等麻煩。一但這一切真的發生了,生活在爆發地區的人們將會不得不在殭屍的包圍之中垂死掙扎。 (4).等級4   雖然聽起來很荒謬,但如果殭屍爆發規模達到了足以統治全世界,這便是傳說中的等級4爆發,你也可以稱之為世界末日到來。 #### 4.16.1.2 做出選擇(固守) 在選擇避難所的時候,仔細考慮以下問題: * 那裡有圍牆、柵欄或其它物理設施嗎? * 那裡有多少出入口? * 你團隊成員能同時抵禦每處圍牆和出口嗎? * 那裡是否有第二道防線、複式樓或是閣樓? * 該建築可以被加固嗎? * 有可行的逃離途徑嗎? * 供給情況怎樣? * 有水源嗎? * 必要情況下有可用武器或工具嗎? * 是否有加固入口的材料? * 有什麼樣的通訊措施:電話、無線電・網絡或是其他? * 鑑於以上情況,你和你的團隊能在這裡能固守多久? 1. 私人住宅 • 特例   諸如髙水位地區的高架房屋,其原本設計時就會要求能避開洪水,因此它們的高度都能夠避免一般情況下的攻擊。你可以堵住或是直接毀掉唯一的入口或是樓梯。   還有抗龍捲風的“安全屋”,能夠抵禦像殭屍軍團那樣大規模和高強度的襲擊。其在設計上都能對抗中低強度的龍捲風。結構組成包括混凝土牆體、鑰筋加強門以及窗戶後隱藏的鋼製百葉窗。僅憑這些強悍的結構,能夠抵禦等級1和等級2的殭屍攻勢。 • 房屋改裝   窗上加裝安全擋板可以在有限時間內將殭屍群攔在外面。鋼化安全玻璃可以有效抵禦粉碎性的打擊,但窗門可以直接被取下。要想避免這一破壞,你可以加裝鐵窗柵來鞏固。   大門應該選用鋼質或鑄鐵材質的,盡可能用實心門。大門開啟應該是滑動式的,而不是向內或向外打開。將你的車停靠在門口可以進一步加固。使用馬達可以讓開啟時更為容易,但卻可能會出現供電突然中斷而導致開啟失敗的情況。   如果殭屍群的數量僅局限在等級1的水平的話,那麼一圈質量優良的10英尺鐵絲網柵欄,就能將其阻攔在房外長達幾個星期,甚至數月之久。而相同高度的紅磚牆,在進行鋼筋和混疑土鞏固之後,也是等級1和等級2中最佳的防禦。但在等級3中,大量的殭屍可以聚集起來形成一道斜坡、以身體作為支撐爬過圍牆。 • 公寓/高樓大廈   一樓顯然是最容易進入的了,因此也就最危險。破壞掉樓梯同時關掉電梯,就能夠有效隔絕建築物之間的互通。防火梯顯然對殭屍來說太高了,因此任何公寓/高樓大廈都能成為躲避殭屍的更佳去處。 2. 公共場所 • 辦公大樓   公寓適用的辦法同樣適用於辦公大樓。一旦底樓入口被塞,樓梯被毀掉,電梯也停止運行,那麼一棟辦公大樓將會是一座安全之塔。 • 學校   市中心的學校通常都像軍事禁區。不僅因為建築物本身建造時就考慮了暴動的可能性,還因為其四週的鐵絲網柵欄將這些教育聖地搞得像軍營一樣。在餐廳、保健室可以找到足夠的食物和藥品物資。因此,一座學校將會是你最明智的賭注——當然,這不是指教育上,而是在對抗殭屍時。 • 醫院   醫院儲備有足量食物、藥品供給,也是專家雲集之處:並且醫院的建築物其本身建造時都具有極高的安全係數,正如公寓和辦公大樓那樣;此外醫院可能還有保安隊伍,甚至是正規的警察部隊。的確,在其他類型災難發生時,醫院可能是你逃難目的地中的最佳選擇。但是殭屍危機卻全然不同。那些被咬傷的患者或是新近被殺死的屍體都會被送到醫院來。殭屍暴發最有可能以這些建築為核心而逐漸蔓延開的。 • 警察局   和醫院不同,之所以逃難時需要避開警察局不是因為殭屍而是人類。多數情況下,你所在城市和城鎮的居民都會下意識地湧至當地警局,這勢必會造成混亂、毆打甚至流血事件。因此,殭屍來襲時,務必準確定位當地警局的位置——當然,不是叫你去警局,而是與之反道而行。 • 零售店   對於等級1的暴發,很多零售店都足以提供庇護。實心的鐵捲門或其他各種鐵柵門,都能有效將殭屍阻止在門外長達幾天時間。然而如果這樣的圍攻持續進行或是殭屍數量增加到等級2以上的話,情況就會發生戲劇性的逆轉。大量的敲擊、強大的力道終究會破壞大門。因此,確保你擬定了可行的撤離計劃,這樣一旦路障沒了,你便能及時離開那個魔窟。 • 超市/大賣場   超市/大賣場其實也很危險,儘管那裡有足夠的物資能夠維持你的團隊達數年之久。超市的外牆都是由巨大的展示玻璃窗做成的,無法有效阻擋彊屍。此外,要想加固入口也是很困難的。   然而相對小型的超商、酒窖都是很好的臨時避難所。這些地方為了防止小偷或類似暴動之類的事情,都安裝著堅固的鋼質大門,甚至有些地方是實心的鐵捲門。與零售店類似,這些小型超商都能在低強度攻擊時提供短期保護。 • 購物中心   這類地方實際上是毫無防禦能力的。大型購物中心通常是殭屍和人類的目的地。會出現以下狀況:暴發開始時,這裡會吸引很多的保安、警察或是過度熱心的店主,並困住大量的購物者,造成一系列的麻煩,如擁堵、踩踏、窒息事件,還有殭屍的襲擊。不管是何種等級的暴發,只要你去購物中心都會陷入混亂中。 • 教堂   這種祈禱聖地對於避難而言是利弊不一的。大部分諸如猶太教會堂、清真寺之類的宗教場所,優勢在於它們的入口,絕大多數都是沉重的木製或合金製的大門,在設計上都是可抵禦強大壓力。並且這類地方的窗戶都遠離地面,那些熟鐵打造成的花紋結構能很強地提高其抗禦能力。與其他同等規模的建築物相比,典型的宗教場所出人意料地安全。缺點是一但暴亂發生,這類祈禱聖殿很快就會充斥著祈福的民眾,理所當然地,更易吸引殭屍們緩慢而堅定地向著它們的美食地——教堂行進。 • 倉庫   鑑於倉庫都缺少窗戶、易於加固的入口以及普遍寬敞的設計,倉庫的確可以作為一處長時間藏身的理想地點。很多倉庫都有自己的安保室,通常還配備有盥洗設施,因此也就有應急供水。如果那裡存放著沉重的貨物,且它們都被放置在巨大堅固的箱子裡。你可以用這些箱子抵住門口,建立私人空間,甚至在主區域內再建第二道防線或是“安全壁壘”。雖然可能性微乎其微,但也有可能剛好那裡的貨物對你生存有利。綜上所述,倉庫將是你最好的藏身之處。 • 港口與碼頭   做一些適當的改造工程,儲備適宜物資,在適宜地點,你可以將任何港口或碼頭變成隔絕地帶。因為殭屍既不會游泳也不會攀爬,它們只能通過陸地的方式來接近你,因此只要你將相連通的道路摧毀,那你就可以安處人工島上了。 • 船塢   儘管船塢通常都是工業廢料和其他有害原料的儲備點,但不可否認其作為避難所的價值所在。與倉庫類似,船塢裡堆放的容器可以當作路障使用,或者某些情況下還可以當作武器。 船隻也可以作為理想的避難聖地。但登船之前,確保你清除了船隻裡的被感染人員。 • 銀行   實際上,大部分所謂的“銀行保全”其實依賴於警察或外部保安人員。即使有警察和其他特別行動小組來應對暴亂,銀行內的靜音警報、監視器、及腰高的封鎖門對防備殭屍而言是無用的。當然金庫裡是絕對安全的。但是你要知道,金庫裡沒有食物、沒有水,甚至連氧氣都很有限。妄圖在一座金庫裡藏身,就好比是慢性自殺。 • 國會議廳和市政廳   正如之前所說,像警察局、醫院和宗教場所一樣,政府建築最可能成為市民逃難中心,同時也是混亂和殭屍聚集的中心。可能的話盡量避免去這些政府建築。 3. 堡壘   在等級3的爆發中,任何私人住宅和公共建築都不足以維持人類的長期生存。最終,深陷其中的人們不是自身防禦削弱了,就是供給耗光了。在這種情況下,你需要的是一座幾近無法攻占的、擁有自給自足能力的生物圈建築——堡壘。 • 軍事基地   陸軍、海軍甚至空軍基地都是你尋找堡壘的優先選擇。這些地方有時會處在人煙稀少、感染度低的地區,大致來說,其區域範圍內都會有設計精良的防禦柵欄。有時可能還會有第二道、第三道防線。此外,它們擁有最完備的通訊設施。最重要的是這裡的人。只有經過良好訓練、配備優良、紀律嚴明的人才是絕對的最佳防禦。在這種危機時刻進入一座軍事基地的話,你就會找到一個全副武裝的專業人才的世界。 • 監獄   即使監獄本質上是設計來將活人關在裡面用的,但其結構在經過適當改造之後完全可以將殭屍擋在外面。它們的銅牆鐵壁、獨立隔間、哨塔、房間都使其變成了一座堡壘。除非該監獄已經完全被廢棄了或是裡面只有市民和警衛,否則你要隨時做好撤離的準備。   一旦你進入監獄大門,你必須採取一定措施將此矯正設施改造成自給自足的部落。以下列舉了你在一座廢棄監獄裡所要做的生存要點: * 準確定位並統計高牆內所有可用物資:武器、食物、工具、毯子、藥品和其他有用物品。 * 建立可持續的水源。一旦供水中斷,深井或雨水收集器都可以發揮作用。確保所有的大型容器都裝滿水並蓋好蓋子。 * 種植農作物,如果可能的話,種些小麥和黑麥之類的穀物。畢竟農業是長期作戰中唯一的食物來源。 * 確保能源運作。一旦供電中止,你得有足夠的燃料能讓緊急發電機運轉數天甚至數週,人力發電機也可以由現有發電機簡單改裝。應該足以保證小到中型規模的團隊需要。 * 為防線被破壞做好計劃。如果大門突然坍塌了怎麼辦?如果牆上的毀壞度加劇怎麼辦?如果由於某些不可預知的原因,僵屍們大批湧進來了怎麼辦?不管你的防禦有多麼強大,千萬記得準備好B計劃,考量清楚,監獄裡有什麼地方可以作為撤退點。 * 保持娛樂!找出你隊伍裡有娛樂天賦的人,鼓勵其準備一些例行表演節目。諸如音樂、舞蹈、講故事、喜劇之類的。保持精神狀態的適宜非常重要。 * 學習!在你的空餘時間盡量閱讀每份有用的文件。你有太多需要學習的技能了,比如醫學、機械學、建築學.園藝學以及心理學。讓你團隊裡的每一個人都成為某方面的專家,再發起互相學習的浪潮。你永遠不會知道下一秒哪一個專家會死去,因此你必須有其他人可以代替死去的人繼續工作。 #### 4.16.1.3 做出選擇(撤離) 1. 基本守則 • 目標明確   唯一目的就是逃離區,不要浪費時間搜尋那些被遺棄的貴重品;不要試圖攻擊偶遇的彊 屍;不要對遠處的奇怪噪音或是亮光所吸引——你所要做的,就是逃離!途中任何一次往返或是停歇,都可能增加你被發現、被吃掉的機率。 • 確定目的地   你到底要去哪裡?如果你沒有一個明確的目的地,那麼你在途中的生存機率微乎其微。你可以通過收聽收音機來確定最近的避難所在哪裡。確保你有第二選擇,以便在首選目的地淪陷時還有目標可循。 • 收集情報、排好行程   估算一下.你和你的目的地之間大概有多少殭屍?哪裡有自然邊界?那裡有沒有發生諸如火災或化學藥品污染的事故?哪條路線最安全?哪條路線最危險?哪些路線在爆發之後堵塞了?天氣有問題嗎?一路上是否有什麼可用物資?你確定這些物資都還在嗎?出發之前你還能想到更多有用信息嗎?你得保證對地形很熟悉。考慮清楚你每天要在哪裡歇腳。至少得從地圖上確定這些地方是具有一定防禦性、隱蔽性和逃生途徑的。此外,你還得根據你選擇的逃生路徑來確定你所要攜帶的特殊裝備。是否要帶攀登的繩索?如果路上沒有水源,你是否還得帶些備用水? • 保持健康   考量下你的身體能夠支撐住長途跋涉。如果不能,那就開始嚴格的保養心血管吧。如果時間窮迫,那至少得確保你制定的路線在你身體所能承受的範圍之內。 • 避免大型團隊   防禦時,人手眾多佔有絕對優勢;但穿越爆發地區時卻全然相反。大型團隊增加了被發現的機率,同時還降低了機動性,畢竟隊伍裡速度最慢的成員得設法跟上速度最快的成員,反之亦然。當然獨自行動也存在一些問題。對那些“獨來獨往”的人來說,安全保障、探索偵査以及睡眠都會成為難題。最佳情況下,你的團隊人數應該是3人。4到10人也還算是易於管理的。3名成員能夠在肉搏戰中互相保護彼此,也能很好解決夜間崗哨問題,並且,兩個人剛好可以在短時間內輪換背負受傷同伴。 • 訓練你的團隊   仔細考量團隊成員的個人技能,並合理運用。誰負責攜帶大量武器?誰跑得最快?誰在肉搏戰中最安靜?向相應個人分配每天的生存任務。當你的團隊上路之後,每個人都必須清楚自身職責所在。當然,團隊合作也是應該優先考慮到的因素。 • 保持機動   一旦被發現,殭屍就會從四面八方向你湧來。此時最好的防御手段不是完美的火力,而是機動性。隨時做好奔跑的準備。絕對不要背上那些會影響你速度的東西;絕不要一次性將你所有的裝備卸完;絕不要在確保安全之前就脫下你的鞋子!保持一定節奏,只在必要時才提高速度,以免大量消耗寶貴的體力。採取短促、頻繁的休息策略。每次休息期間仍然要保持一定的伸展。不要冒不必要的風險。跳躍、攀爬以及任何可能致傷的行為都應該盡量避免。在殭屍爆發地區裡,你可不會想要扭傷腳。 • 保持隱蔽   除了速度以外,你最堅定的盟友就是隱蔽性了。關掉所有收音機或其他電子設備。確保鬧鐘是關著的・此外,你還得綁緊你的裝備,以確保其不會因撞擊而發出響聲。可能的話,把你的容器填滿(避免晃蕩聲)。如果是團隊行進的話,盡量不要交談,用耳語或其他可視信號來進行交流。盡量不要直接通過開闊地。晚上不要使用明火.手電筒或是其他任何光源。 只在必要時進行戰鬥。戰鬥耽擱你的行程,並且還會引來更多的殭屍。切記只在絕境時才使用火器。發射一槍火器與發射一枚信號彈無異。你也可以在計劃好撤退路徑之後再開火。 • 觀察、聆聽   除了保持隱蔽,你還得試著發現潛在威脅。警惕任何物體移動;不要忽視任何影子或是遠處的人形物體。在休息和趕路時,不時注意聆聽周圍環境。 • 睡眠!   如果你想要從這種嚴酷的考驗中生存下來的話,睡眠其實是不可或缺的。如果不睡覺,便會出現肌肉乏力、感知遲鈍,每分每秒你的身體機能都會不停削弱。不要妄圖以咖啡因之類的東西來強撐起自己的身體,好“一口氣”結束這段長途旅行。當你最終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時,已經為時已晩。日間行軍的好處之一,在於你不需要在黑暗情況下移動幾小時,而會充分利用時間休息。與獨行俠不同,團隊行進時,你們可以輪流守夜,輪流休息。 • 克制發送明顯信號的想法   當你看見飛機的第一眼時,你可能會想方設法引起飛行員的注意,比如發射武器、發射信號彈、點燃火堆或是其他什麼引人注目的手段。這樣做的確能夠引起飛行員的注意,讓他幫忙叫來一架直升飛機或是地面的救援隊伍,但這樣肯定也會引來周圍的殭屍。除非你看到的飛機能夠隨時隨地降落營救你,否則千萬不要試圖用鏡子或無線電以外的東西向其發送求救信號。 • 避開殭屍爆發地區內的城市   這是一個簡單的道理,人越多的地方,殭屍肯定也就越多;建築越多越可能遭到伏擊,這些建築物會降低你的視線範圍。同樣當你處在城市中時,比在任何荒郊野外更可能落入陷阱、被逼得走投無路,或是被團團包圍。那些躲在建築物裡的人類或是武裝獵人把你當作僵屍了怎麼辦?萬一碰上那些有意無意的火災呢?還有有毒化學物洩漏、毒氣,或是其他城市作戰帶來的危險呢?生病了怎麼辦呢?不管是人類還是被幹掉的殭屍,他們的屍體都可能被擱置長達數週之久。那些在空氣中傳播的致死微生物帶來的危害,也是一項巨大的威脅。 2. 裝備   輕裝上陣對你接下來的行程是很重要的。在打包任何東西之前,自問一下,“我真的需要這東西嗎? ”在你清點你的裝備時列一個清單,再反問自己一次。一旦完成了這項工作,再重複一遍這樣的操作。 (1).個人建議裝備 * 背包 * 可靠的徒步旅行用靴(已經磨合完畢) * 兩雙襪子 * 1公升容積的闊口水壺 * 濾水器(團隊中1人攜帶即可) * 防風、防水火柴 * 大絲巾 * 地圖(團隊中1人攜帶即可) * 指南針(團隊中1人攜帶即可) * 帶有遮光鏡片的小型手電筒(附備用電池) * 雨衣 * 小型信號鏡 * 睡袋或睡墊(全帶會過於繁重) * 太陽鏡(偏光鏡片) * 急救包(團隊中1人攜帶即可) * 瑞士刀或多用工具鉗 * 配耳塞的手持式收音機(團隊中1人攜帶即可) * 小刀 * 雙筒式望遠鏡(團隊中1人攜帶即可) * 首選火器(特別推薦,1把半自動卡賓槍) * 50發彈藥(如果是團隊,1人30發) * 清潔箱 * 次要火器(建議1把點22手槍) * 25發彈藥 * 肉搏戰武器(建議1把砍刀) * 信號彈(團隊中1人攜帶即可) (2)團隊建議裝備 * 消音武器(建議1把消音火器或弩弓) * 15發彈藥(如果其所需彈藥與標準武器不同) * 狙擊鏡 * 中型急救包 * 雙向戴耳塞的無線電 * 撬棍(肉搏戰武器) * 濾水器 3. 交通工具(請參考 2.7 移動載具) ### 4.16.2 外星人(預留子項目) ### 4.16.3 怪獸(預留子項目) ## 4.17 其它日常災難(無法分類項目) ### 4.17.1 如何拯救掉入馬桶的手機 1. 盡快將手機從馬桶裡撈出來。 2. 立刻關機。 3. 打開手機殼。 4. 甩動手機。 5. 盡可能移除越多零件越好。 6. 清理手機。 7. 將手機放入裝滿乾燥劑的盒子裡。 8. 等候四十八小時。 9. 如果手機充完電還是無法開機,把手機放入乾燥盒裡再等二十四小時。 ### 4.17.2 如何防備建築的墜落物 1. 工地或是進行吊掛工程 (1).在施工期間,安裝防墜網或柵欄,以防止物體從建築物上掉落。 (2).施工過程中作業人員要繫安全繩。 (3).使用安全帽和其他個人防護裝備 (PPE)。這可以幫助保護您免受墜落物傷害。 (4).不要在施工中建築物周圍玩耍或跑步。這是一個危險的區域。 2. 一般建築 (1).定期檢查建築物,以尋找任何可能導致墜落物掉落的損壞。包括檢查瓷磚、吊掛的冷氣與招牌是否鬆動,以及牆壁結構是否有任何裂縫或剝落。 (2).清除任何可能掉落的物體。包括天台上或窗邊的碎片、垃圾或其他物體。 (3).高樓的玻璃使用膠合安全玻璃,受到碰撞碎裂時,碎片不會掉落傷人。 (4).高樓大廈不舖設磁磚,以免掉落傷人。 (5).行人經過高樓時請走騎樓內。 (6).如果建築物是危樓,將警告標誌放在建築物周圍,提醒人們注意墜落物的危險。 (7).如果觀察到建築吊掛物有掉落的危險(如招牌架鏽蝕),不要從下方經過並通知相關負責單位修繕。 ### 4.17.3 開車前防貓(或其他小動物)方法 (1).檢查車身四周:要開車時可以先查看車的周圍與車底有沒有貓出沒。 (2).輕敲引擎蓋:輕輕敲打引擎蓋引起貓的注意,不要敲得太用力,以免驚嚇到貓反而躲更裡面。 (3).勿發動引擎:若貓還來不及離開車就發動引擎可能造成貓夾在裡面,造成受傷,車也會受損。 (4).掀引擎:貓躲的太裡面還是需要人開引擎蓋來檢查確認貓困住的位子。 (5).找救兵:如果無法引誘貓出來時,就要找專業救兵。車場人員、警察或消防隊協助救出,不要自己強硬拉貓。 ## 4.18 為寵物作防災準備 ### 4.18.1 在緊急情況之前 1. 了解你所在地區可能會發生的災害類型,如果住在海岸地區, 需要考慮海嘯,相對的如果你居住在山區,土石流則可能是你需要納入考量的災害種類。 2. 做好絕育,以烏克蘭為例,烏克蘭並沒有為家中寵物絕育的習慣,這些因為戰爭而被遺棄並無限繁殖的遊蕩犬貓已經為當地帶來了問題,因為更多的犬貓等同於更多的食物消耗。以獸醫師的立場而言,沒有絕育的犬貓也有更高的機率會發生賀爾蒙相關的疾病,這些疾病若不加以治療往往造成病患衰弱甚至死亡,這在難以找到獸醫醫療資源的緊急狀況下可能更加致命,相信我,你不會希望你的狗在緊急避難時給你來一發子宮蓄膿的。 3. 進行定期的預防注射與驅蟲計畫,災害發生時的衛生條件可能會讓傳染病快速的傳播,避難所或收容所的擁擠環境也可能會讓其他人/寵物接觸到你的寵物,定期進行包含狂犬病等疾病的預防注射可以避免你的寵物罹病,也確保其他人的健康與安全。 4. 植入晶片並做好寵物登記,外加一個具有飼主最新聯絡方式的頸圈,有聯絡資訊的頸圈可以讓別人在拾獲你的寵物時快速的聯繫到你,晶片則等同於寵物的身分證,雖然一般民眾不會有掃瞄晶片的設備,但若你的寵物被送進收容單位,這是工作人員可以查詢到飼主的最準確方式。 5. 為家中的每一隻寵物制定緊急應變計畫:(請參考4.19.3) 6. 準備寵物緊急避難包:(請參考5.4.5.4) 7. 練習疏散您的寵物:了解你的寵物在害怕或面臨壓力時會躲去什麼地方,讓牠們習慣進籠子或使用牽繩,同時讓其他家庭成員練習帶著寵物撤離,如此一來家中每個人都會知道該去哪裡找寵物、該帶什麼東西、以及該去哪裡。 8. 指定監護人:當你發生意外時,負責照料你寵物的人,暫時性的指定監護人通常是鄰居或住在附近的親友;永久性的指定監護人則是萬一你發生不幸時,可以成為他下一位飼主的人選。 ### 4.18.2 緊急情況發生時   無論如何請把自己與家人的安全擺在最優先順位,接著才是關心你的寵物 1. 於現居住所避難: (1).選擇一個安全的房間,最好是沒有或只有很少的窗戶,因為碎玻璃可以輕易地在寵物身上造成嚴重的切割傷,寵物(特別是貓)也很可能在受到壓力時從窗戶逃跑,如果是在戰爭狀態,謹記”兩道牆原則”也就是避難房間與外界最好有兩道或以上的牆作為掩護。 (2).移除任何有毒的植物、食物、或化學物品,巧克力或許一種是很好的緊急口糧,但對狗卻有毒性,請確定這些物品不會被寵物進食或接觸到。 (3).如果是小型狗或貓,請封閉他們可能會躲進去的狹窄區域如床底下或櫥櫃邊緣,在需要撤離時才不會難以抓住牠們。 2. 如果必須要撤離現居地,不要任意遺棄寵物,更不要把寵物單獨栓在戶外。 3. 聯繫緊急計畫中互助系統的寵物住處,可能是親友家、也可以是寵物友善的旅館、寵物旅館,以疏散路線沿線區域可以到達的地點為優先選擇。 4. 記得攜帶個人與寵物緊急避難包 5. 注意自身與寵物的健康與衛生狀態 (1).如果可以,按時給予驅蟲藥,以避免內外寄生蟲的感染並預防隨之而來的節肢動物傳播性疾病。 (2).讓寵物遠離食物和供應飲水的區域以避免人類食物遭到汙染,也不要讓寵物接近積水區以降低感染鉤端螺旋體的風險。 (3).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在接觸寵物或清理排泄物後都要洗手,也不要讓寵物舔你的臉或共食。 (4).避免自己或寵物接觸到其他的動物,特別是野生動物與流浪動物。 (5).避免讓免疫力低下的族群如5歲以下的孩童、孕婦、老人去接觸寵物。 6. 在災害發生時,寵物因為感到緊張的關係很可能出現行為的改變,甚至可能會有攻擊行為,為了彼此的安全,將牠們關在籠內或以堅固的牽繩拴緊。若自己被咬傷或抓傷,請立即連繫醫療人員。 ### 4.18.3 緊急情況發生之後 1. 在緊急狀況結束後,絕大部分的人都會選擇返回住處,在確定住處的安全無虞前不要放開你的寵物,檢查任何可能的潛在風險,如尖銳物品、裸露的電線、積水等 2. 確定房屋沒有任何足以讓寵物逃逸的破口 3. 如果你發現寵物有任何不舒服或疾病的跡象,請聯繫獸醫師。 ## 4.19 準備家庭防災應變計畫 ### 4.19.1 先備工作 1. 為每個家庭成員準備家庭防災卡(參考5.4.1)、緊急避難地圖(參考5.4.2)、緊急通信計劃表(參考5.3.2)、災難用品包(參考5.3.3)、通勤避難包(參考5.4.4)和緊急避難包(參考5.4.5)。 *📌求生小提示   點擊連結:[防災有Bear來](https://bear.emic.gov.tw)(可登入內政部消防署建置個人化防災系統,在「防災準備」/「家庭防災卡」選項中,輸入與家人約定集合地點及緊急聯絡人,災後第一時間即可用系統預設文字,讓您可以快速傳送訊息給家人。)* 2. 因應住宅可能發生的危險安裝安全設備(參考5.3.4)。 3. 在能力範圍內建設安全室或安全屋(參考5.3.6) 4. 複製重要文件的影本和貴重物品的清單。把這些放在保險箱內或交給受災以外地區的人保管。 ### 4.19.2 防災SOP 1. 與你的家人開會討論為什麼你需要為災難做準備。向孩子們解釋各式天災與人禍的危險性。計劃共同承擔責任﹐以團隊形式工作。 2. 討論最可能發生的災難類型。解釋在每一種情況下應該怎樣做。固守家中或是撤離? 3. 如果需要撤離,確保每個人都知道災難用品包和緊急避難包的位置。 4. 決定從家裡出來的最佳逃生路徑。嘗試找出兩個逃生路徑。 5. 決定成員集合地點: (1).安全室(Saferoom):在家中,用來臨時保護你的安全,如有暴徒入侵或龍卷風降臨。 (2).臨時集合點:在家的附近﹐因應突然發生的緊急情況﹐如火災。 (3).戶外集合點:在社區或城鎮的外面﹐因應發生無法回家的災難。每個人都要記住該處地址和電話號碼。 (4).撤離最終目的地(Bug Out Location):當所有成員都到達戶外集合點後,即朝向最終目的地移動。如有成員未能即時集合,則應在集合點或是向緊急聯絡人留下聯絡資訊。 ![](https://i.imgur.com/oAaLUGA.jpg) 6. 找一個外地的朋友或親戚作為“緊急聯絡人”。災難之後﹐其他家庭成員應與此人聯繫﹐告訴家人你在哪裡。每個人都要知道家庭聯絡人的電話號碼。 *📌求生小提示   可以利用內政部消防署提供的1991報平安網路留言平台,或撥打1991報平安語音留言專線報平安,來取代“緊急聯絡人”的作用。* 7. 討論在撤離時如何處理現在的住所?下列任務由誰負責?。 (1).把貴重物品鎖起來。 (2).關閉自來水、天然氣或桶裝瓦斯、電源。 (3).將家電的插頭拔掉。 (4).留下紙條說明家人去處。 (5).鎖好防盜門窗。 *📌求生小提示   利用緊急通信計劃表,你可以快速的標示出撤離的去處,只要勾選預先設定好的集合位置,再將計劃表固定在家中留言板或是用磁鐵吸附在冰箱門板上即可。* 8. 如果決定固守家中,需要進行那些任務? (1).注意公家機關發佈的相關災害資訊。 (2).清點並管制物資使用。 (3).觀察住宅周圍是否有任何可能影響安全的因素(如暴民,位於災害發生或可能發生區域)。 (4).進一步加固住宅。(參考5.3.5) (5).執行家庭安全防衛計劃(參考5.3.1)。 ![](https://i.imgur.com/8vOHdO5.jpg) *📌求生小提示   點擊連結可下載:[我的防災應變計畫手冊.doc](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DSDPT/permalink/2422983447875227/)* ### 4.19.3 特殊需求 1. 嬰幼兒/孕婦 (1).心理建設:教育孩子認識敵人,了解自己所面臨的威脅,並教他們分辨「戰爭」與其他災難的不同。讓孩子知道這是一種可以理解的現實,而非一個可怕的未知,這樣可以減少孩子的恐懼感。為了幫助孩子理解戰爭的現實,我們 #建議使用繪本 來具象化戰爭的情境,例如《烏克蘭的眼淚—一個母親的戰時日記》、《三球毛線,編織自由》、《暴風雨過後》、《旅程》、《候鳥》、《我吃拉麵的時候》、《冷不防》等繪本。 (2).識別前兆:讓孩子練習辨識空襲警報的聲音,並且知道聽到警報後應該馬上躲避。接下來,與孩子一起熟悉家中或周邊的防空避難點,如地下室、地下停車場等地,並學會 #辨認避難標識。如果時間來不及前往安全地點,則要確保能就近找到安全區域,並讓孩子知道如何找到最安全的躲避位置——那裡應該遠離窗戶、具有兩道牆的保護,並避免頭頂上方有任何垂吊物。 (3).了解學校、託兒所或託護中心,該地是否有防災應變計劃。 (4).將學校的防災應變計劃寫入緊急通信計劃表中。 (5).當必須撤離家園時: * 人力:與伴侶or家人一起。如果無法取得家人幫助時,運用背巾、拖腹帶或嬰兒推車,降低身體負擔。家長應該盡量避免與孩子走散。對於年幼的孩子,可以選擇抱著走動,避免被擁擠的人群沖散;如果孩子年紀稍大,請大人抓住孩子的手腕而不是十指交扣,以免脫落。此外,家庭應該約定一個臨時/戶外集合點,並教孩子辨認如警察、醫院、郵局等場所的標誌和制服,讓他們知道如何尋求幫助。如果遇到陌生人攔住孩子,孩子要能主動告訴周圍的人「我不認識這個人,他不是我爸媽」。 * 物品:找出並儲存可能需要的物資與設備,例如毯子、奶瓶、奶嘴、奶粉、尿布、衣物等。但請盡可能以減少重量的形式準備。例如奶瓶使用「非玻璃」、奶粉準備「奶粉塊」。準備一隻保溫功能佳的保溫瓶,在能取得乾淨熱水的時候儲備使用來泡奶。當然,如果情況許可,能以哺乳為主要方式最理想。小孩的安撫物(被子、玩偶)、小玩具等,讓孩子保持情緒穩定,家長才能更專注。兒童用的耳罩與墨鏡,爆炸、槍響的聲音非常大,都可能引起孩童恐慌;如果身處避難處所,環境的噪音、哭聲、情緒,亦可能造成孩童創傷。可準備耳罩讓孩子稍作隔離,保持情緒平穩。除了寶寶手冊外,亦可準備數張家長、家人與寶寶的合照,避免極端情況下,無相關證件可證明與寶寶的親屬關係。媽媽手冊,到各地尋求醫療支援時都可以讓醫師立即知道。為防止走失,家長可以在孩子的衣服或皮膚上寫下父母的聯絡方式,最好使用不容易被擦掉的防水筆。 (6).決定固守家中:對於懷孕或有新生兒的家庭,避難的最佳場所仍然是自家住所。 * 人力:避難期間除了日常的照護之外,可能會面臨停水停電、防空警報、外出採購、居家辦公等情況。所以應事先確認「戰時」所有家庭成員的動員身份,確保家中有足夠人手支援。例如,伴侶是否為常備役?或政府優先徵招的特殊人員?(火車、電廠、水庫、電信工作人員,或民防、醫護從業人員)如果是,可能優先被徵招或長時間不在家。提前安排可以長期同住的親朋好友,或是戰爭發生時即移動到親朋好友家。戰爭爆發後,醫療資源將會急劇短缺,因此我們 #建議每位家庭成員都應該具備基本的生產知識,並盤點周圍是否有接生或陪產經驗的人。在緊急時刻,這些知識和助產人員可能會成為救命關鍵。 * 物品:同樣是大量儲備,因為寶寶能吃的東西比成人少。以3-6個月使用量為目標。包含奶粉、副食品、飲用水、尿布等。即使是 #全母乳哺育的媽媽,也應該學會使用配方奶,因為戰爭或其他突發情況下,可能會導致母乳分泌受阻。如果寶寶還很小,還需提前準備未來會使用到的食品。其他如安撫物、耳罩、玩具等。兒童常用藥物:退燒藥(安佳樂)、止咳(舒痰液、息咳寧)、退熱貼等。媽媽手冊,到各地尋求醫療支援時都可以讓醫師立即知道。 * 空間:確認家中可就地防空避難的位置(具有兩道牆、遠離玻璃),作為寶寶可長時間生活的空間。避免防空警報響起時還要花時間找到寶寶、帶到防空避難處。 (7).在避難期間,保持孩子的作息穩定非常重要,這有助於他們維持心理健康,並感受到一定的安全感。同時,盡量讓孩子保持正常的學習和遊戲,以幫助他們釋放壓力。如果孩子目睹暴力場面,家長應該在「黃金時段」內,即事件發生後的幾小時到三天內,給予孩子情感上的支持,提供一個安穩、安全的環境,讓孩子表達他們的情感,這樣能降低長期的心理創傷風險。 *📌求生小提示   孕婦或孩童的撤離最辛苦,所以在評估「是否要提前撤離」的準則,應該比一般家庭更早。甚至是在戰爭可能發生前,就提前帶好行囊到更安全的後方(具醫療資源),並尋找接續看診的婦產科醫師。或是至少能夠提前找來家人、朋友同住,提升撤離時的支援人力。   原則上來說,戰爭、救災或避難,都會以老弱婦孺有優先權。所以如果情況真的很糟,相信孕婦還是有優先權可以登上大眾運輸,或是優先獲得撤離支援。* 2. 高齡長者/殘障人士/病患 (1).找出並儲存可能需要的物資與設備,例如藥物、眼鏡、助聽器電池、氧氣瓶等。 (2).如需要電力提供醫療設備,要準備備用電源。 (3).如需要定期治療,與服務單位確認緊急災難發生時仍能進行。 (4).配戴醫療警示標籤或手環,讓別人能立即知道需求。 (5).將醫療資料寫入緊急通信計劃表,內容應包括: * 處方箋 * 病況說明 * 過敏資料 * 健保卡影本及醫療保險影本 * 醫療設備說明 * 家庭醫師及醫療服務單位的聯絡資料 (6).如需要輪椅移動,確保家人都會使用。 3. 寵物 (1).為寵物拍攝清晰的照片,以防走失需要協尋。 (2).幫寵物掛上有聯絡資料的名牌或是植入晶片。 (3).施打建議的各式疫苗,戴好疫苗預防注射證明牌。做好犬心絲蟲症、跳蚤、寄生蟲的預防。 (4).讓寵物習慣不害怕寵物籠。 (5).讓狗狗學會基本的「坐下」「等一下」指令。 (6).建立互助系統,與可以信賴的鄰居親友建立聯繫,確保在緊急狀況時可以互相照應,因為緊急狀況出現的當下飼主不一定會在家中,互助系統可以即時的給予家中寵物需要的幫助,或協助撤離。 (7).確認有可以寄養寵物的店家或機構以及所需的交通方式,從日本震災的經驗得知,在災害發生時寵物往往不被允許進入公共避難設施,所以你會需要事先知道可以收容寵物的親友家或動物醫院/旅館在何處,在這裡要特別留意的是千萬不要指望公立收容所可以在緊急情況時收容你的寵物,以台北市動物之家為例,其犬隻預設留容量雖然有450隻,但其經常處於超收狀態(2023年4月初的收容資料是700隻左右),而台北市有登記的在養犬隻卻有12萬隻,也就是說在災害發生時你的寵物能進入動物之家收容的機率是微乎其微,更別提在大規模災害發生時收容所很可能不會繼續營運。 (8).計劃決定撤離時該怎樣照顧你的寵物,帶走或是寄養? (9).若決定帶走 * 找出並儲存可能需要的物資與設備,例如食物、藥物、清潔用品、攜帶裝置等。 * 準備寵物專用的急救箱。 (10).若撤離時無法帶走寵物 * 請在專業的店家或機構寄養 * 若必須留下寵物在家,請托負值得信任的鄰居代為照顧。 * 採用下列措施來提高寵物在家生存率 A.不要用鍊條或繩子綁住寵物。 B.留下足夠的食物與水。 C.打開家中馬桶水箱蓋,掀起坐墊,打開浴室門並固定住,讓寵物有機會到馬桶喝水。 D.家具做好固定,防止掉落或是翻倒。 E.在大門貼上家中寵物資料,包括種類,隻數、名字、留下寵物的時間與自己與獸醫的聯絡方式。 F.在災難結束後儘快返家。 ![](https://hackmd.io/_uploads/Hkun4EeCh.jpg) ### 4.19.4 進行演練 1. 教導孩子背誦父母姓名、家中電話。為了說明為什麼寫下電話號碼很重要,讓家人挑戰憑記憶背誦重要的電話號碼 -- 現在請他們考慮在緊急情況下做這事。 2. 練習發簡訊和打電話。讓每個人練習發送簡訊或打電話給您的緊急聯絡人,並向您的行動電話群組名單發送一個集體簡訊。 3. 討論您應該通過簡訊發送什麼訊息。您要讓他人知道您在哪里而且您一切平安。簡短的訊息如"我還好。在圖書館"都不錯。 4. 討論誰將帶頭發送成員集合地點的訊息。 5. 定期與家人和朋友討論該計劃,例如何人為緊急聯絡人以及如何發簡訊或打電話,還有去哪裡。 6. 確保每個人,包括兒童,都知道如何及何時撥打119求助。只有在出現危及生命的緊急情況時,您才應該撥打119。 7. 至少一年檢查一次。當任何通信訊息發生變化時,要及時更新您的家庭防災卡與緊急通信計劃表。 8. 練習在安全室和臨時集合點召集所有的家人。討論每個人如何到達戶外集合點和撤離的最終目的地。討論所有家人(包括殘疾者和其他有障礙和功能需求的成員)所有可用的交通方式,如大眾運輸工具、鐵路和自備載具。實際測試你的撤離路線及其他防災演練。根據練習結果檢討與修正防災SOP。 9. 定期檢查災難用品包與緊急避難包, 定期檢查安全室或安全屋的結構與物資(如果有的話),並更換過期物品。 ## 4.20 組織防災社區/團體 ### 4.20.1 什麼是防災社區 透過大家共同參與,提高危機意識並採取因應行動,就能建立安全、安心、安居的防災社區。 ### 4.20.2 為什麼要組織 1. 掌握社區災害風險:了解社區內可能發生的災害類別,掌握易發生的地點與影響程度。 2. 強化緊急應變能力:經由事前的規劃與反覆練習,作好面對災害的各種準備。 3. 快速回復日常生活:透過左鄰右舍的互助合作,讓社區儘速從災害衝擊中復原。 4. 鼓勵參與及學習:學習防救災知識與技能,促進民眾參與防救災工作。 5. 強化社區行動力:透過家園安全議題的討論與規劃,讓想法得以付諸實踐。 6. 增強社區凝聚力:凝聚民眾向心力,孕育社區認同感。 ### 4.20.3 誰來組織 1. 專業團隊 (1).災害專家:結構技師、土木技師、水保技師、水利技師。 (2).學術單位:大專院校災害相關、系所防災中心。 (3).民間組織:救難或救助團體、慈善團體。 (4).私人企業:顧問公司、工作室或事務所等。 2. 社區組織 (1).意見領袖:村里長、理事長、總幹事、宗教領袖。 (2).組織成員:社區發展協會、媽媽教室、巡守隊、防汛志工、土石流防災專員。 *📌求生小提示   點擊連結可下載:[社區成員防救災檔案](https://easy2do.ncdr.nat.gov.tw/community/content/img/plan/%E8%AA%BF%E6%9F%A5%E8%A1%A8%E5%96%AE(%E7%A9%BA%E7%99%BD).pdf)* 3. 政府機關 (1).中央災害防救業務主管機關 (2).縣市政府 (3).鄉鎮市區公所 (4).警消醫護單位 ### 4.20.4 如何組織 1. 獲得社區認同與支持。 (1).掌握社區概況:了解社區的環境概況,掌握地方派系網絡,建立良好夥伴關係。 (2).組成推動小組:拜訪社區意見領袖及組織幹部,達成推動共識,共組推動小組。 (3).活動說明宣傳:配合多元管道,利用社區既有網絡,號召民眾一起參與。 2. 為社區進行災害方面的健康檢查。 (1).蒐集災害資訊:彙整社區歷史災害資料(災害類型、影響範圍、受災情況)及災害潛勢資料。 (2).進行災害環境檢查:實地踏勘社區環境,詳實調查、記錄問題點與資源點。 (3).建立防救災檔案室:調查社區的防救災資源與特殊需求者。 3. 邀請社區成員共同討論社區防救災議題。 (1).分析災害風險:討論環境檢查地圖上的各式資訊,整體評估社區在災時容易面臨的狀況,以及潛在的防救災問題。 (2).歸納防救災議題:將發掘到的防救災問題逐一寫在便利貼上,依照性質加以分類,歸納成為社區防救災議題。 (3).研商防救災對策:針對已歸納的防救災議題,思考不同層級(家庭/社區/政府)或不同階段(減災/整備/應變/復原重建)可以採取的行動。 4. 將社區防救災對策具體化為組織與行動計畫。 (1).防救災任務分工:將社區可執行的防救災工作,依照機能與性質進行分類。 (2).防救災組織架構:針對不同性質的任務分工,參考社區既有組織加以調整,規劃為社區防救災組織架構。 (3).災害應變計畫研擬:彙整社區防救災組織任務,發展出社區災害應變計畫。 5. 進行緊急應變技能的訓練與災害演習。 (1).災害境況模擬:針對災時的各種境況,由社區防救災組織各組共同進行室內演習。 (2).實地演練:配合社區實際環境,模擬災害發生情況,實地操作緊急應變工作與程序。 (3).技能訓練:學習緊急應變技能,如CPR、傷口包紮、人員搬運、滅火、災情通報等。 6. 配合社區的慶典或集會活動,推展防災社區成果,吸引更多民眾投入社區防救災工作。 ### 4.20.5 災害環境檢查 1. 事前準備工作 (1).找尋社區地圖:社區地圖種類很多,可依照社區面臨的災害類型選取最適合的地圖作為底圖。一般來說,颱洪災害可參考航照圖或衛星影像圖,地震災害類型可參考街廓圖做為底圖。可利用的地圖包含:內政部臺灣行政區域圖、Google Map、TGOS圖台、農林航測所。 (2).蒐集災害資訊:根據社區的災害潛勢與歷史災害等基本資料,初步判斷社區內可能發生的災害類型、地點及影響範圍。 A.災害潛勢:可前往災害權責機關網站搜尋相關資料,或參考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災害潛勢地圖網站」。 B.歷史災害資料:利用網路關鍵字、新聞報導,或訪談居民等方式,蒐集社區過去的災情、致災原因、面臨的防救災問題等。 2. 進行災害環境檢查 (1).規劃路線:在地圖上標示需調查的地點,再規劃踏勘路線。實地踏勘盡量控制在2小時內,亦可將社區劃分為不同區域,進行分組踏勘。 (2).災害環境檢查工具:不單是在社區內四處行走、觀望,而是要運用各式工具,將觀察到的線索詳實記錄下來。 ![](https://hackmd.io/_uploads/SkA5uBgKn.png) (3).執行實地踏勘:根據專家的專業知識,學習災害環境徵兆的研判方法,結合民眾的在地經驗,了解歷史災情與因應作為。除了仔細檢查社區環境,也要勇於發問、彼此討論觀察到的現象與課題! 3. 呈現環境檢查結果 (1).標示社區基本資訊 ![](https://hackmd.io/_uploads/HyffDSgY3.jpg) (2).記錄實地勘查重點 ![](https://hackmd.io/_uploads/HJ9QDSgFh.jpg) ![](https://hackmd.io/_uploads/SJqVPBlY2.jpg) (3).診斷災害風險 ![](https://hackmd.io/_uploads/Sk08DSet2.jpg) ### 4.20.6 防救災組織 1. 防救災任務調查:將社區過去的災害應變行動與環境檢查後所討論的防救災對策,逐一記錄在便利貼上。 2. 彙整防災任務 (1).收容場所開設 (2).物資準備 (3).觀測記錄 (4).道路搶通 (5).災情處置 (6).救護 (7).統籌 (8).對外聯繫 (9).巡邏環境 (10).撤離 3. 建立組織 (1).收容組:收容場所開設。 (2).行政組:物資準備、觀測記錄。 (3).搶救組:道路搶通、災情處置。 (4).救護組:救護。 (5).指揮組:統籌、對外聯繫。 (6).警戒撤離組:巡邏環境、撤離。 4. 確認組織編組 ### 4.20.7 災害應變計畫 1. 設定災害時序:針對不同災害類型,依據時間條件設定災害時序。 ![](https://hackmd.io/_uploads/Bk0pwSgF2.jpg) 2. 設定災害境況:針對每個災害時序,依據社區實際狀況擬定一至兩個災害境況。 ![](https://hackmd.io/_uploads/ByeyuBeY3.jpg) 3. 擬定應變計畫:針對每個災害境況,討論社區防救災組織應採取的行動,最後形成社區緊急應變計畫。 ![](https://hackmd.io/_uploads/Sk21_BlKn.jpg) *📌求生小提示   點擊連結可進入:[互動式災害情境設計遊戲](https://easy2do.ncdr.nat.gov.tw/community/plan/contingency.html#/start)* ## 4.21 組建一支臨時團隊   設想一場可怕的意外或者別的什麼情況,你不得不和一群陌生人組隊解決困境,你應該怎麼辦? 1. 找一個合適的時間,集合眾人做一次簡潔有力的演講。告訴大家現在面臨的是何種危險狀況,並安慰他們。安慰他們的時候最好舉一個情況相似,最後大團圓結局的遇險例子。如果實在找不到,那就編一個,沒人會去驗證故事的真實性。 2. 告訴眾人你能為他們做什麼,重點在說明你受過的培訓和實踐經驗。沒有什麼比有專業人士在場更讓人覺得安心。在危險時刻,比起人品人們更看重專業素質。 3. 善用數字,數字往往具有很強的欺騙性,人類有迷信數字的本能。所以似是而非的數字在詭辯中被大量使用,你還記得夏天吃一根人參等於服用40毫克砒霜的故事嗎? 4. 保持風度,沒人會想聽魯蛇一樣的傢伙講話,你的風度直接決定了你對他們的影響力。保持自信,不要手插口袋。如果做得好的話,其他人就會把你當成精神領袖,這會讓你成為一個相當重要的關鍵人物。如果你想讓自己威嚴掃地,沒什麼比人身攻擊和強詞奪理更有效果的了。 5. 給予他們儘量簡單又快速有效的訓練,又臭又長的原版資料你已經看過了,現在用你自己的話說給他們聽。語言一定要儘量通俗,必要的時候甚至要使用那些堪稱“幼稚”的詞語,沒人會在意那把刀是420HC或者是154CM質地的,告訴他們是“特種鋼”就好了。 6. 審視你的團隊成員,找出個人的特點,合理分配任務。不過別期待一個沒受過長期訓練的人,能執行相當軍事化的命令。 7. 除非必要,不然不要制定一個宏觀計畫,如果制定了,不要公佈出來。沒人能預測未來的走向,一個大目標遲遲無法完成會對士氣造成毀滅性的打擊,與之相比完成能在短期內實現的多個小目標會簡單很多。 8. 不要對你不瞭解的事物妄加評論,如果你的觀點錯了,你的團隊會陷入“群體無意識”的麻煩狀態。或者更麻煩的是,有人比你更瞭解這件事,如果被人當眾揭穿,你就會失掉別人對你的信任。 9. 如果可以的話,設法改善所處環境。在氣溫下降時生起一堆篝火,並提供一定量的熱水,甚至是熱飲或熱食。在寒冷的日子裡,沒什麼比這更能溫暖人心了。 10. 試著制訂一些娛樂活動,唱歌或是說故事都是不錯的主意,如果有人帶有撲克或者是象棋那就更好了,適當的娛樂能使人暫時忘記困境。 11. 別當暴君,如果有人感覺受到威脅,他可能會找個機會割開你的喉嚨,但也不要輕易放棄權力,沒人領導的群體只會是一團散沙。 *📌求生小提示   如果你沒當上領袖怎麼辦?沒什麼大不了的,只要做好手頭的工作就行了,沒有哪條法律規定最後只有領袖才能活下來。* ## 4.21 緊急應變專線 1. 若遇各種危急狀況時,您可依情況撥打專屬應變電話,例如: • 110 緊急報警專線。 • 112 緊急救援專線。 • 119 緊急報案專線。 • 1911 台電專線。 • 1912 中油專線。 • 1998 金融服務專線。 • 1999 縣市便民專線。 • 1985 國防部服務專線。 • 1910 自來水公司專線。 • (02)8733-5678 臺北自來水事業處。 • 0800-002-117 金門縣自來水廠。 • (0836)22708 連江縣自來水廠。 • (02)2871-7121 毒藥物諮詢專線。 2. 您也可自行透過下列網站,獲取官方正確資訊: • 行政院「即時新聞澄清」專區 https://www.ey.gov.tw/Page/5519E969E8931E4E • 國防部全球資訊網 https://www.mnd.gov.tw/ • 國防部發言人臉書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MilitarySpokesman • 國防部推特 https://twitter.com/MoNDefense • 國防部軍事新聞通訊社網站 https://mna.gpwb.gov.tw/ • 青年日報官方網站 https://www.ydn.com.tw/ • 漢聲廣播電臺官方網站 https://www.voh.com.tw/ • 財團法人中央廣播電臺 https://www.rti.org.tw/ • 內政部警政署警察廣播電臺 https://www.pbs.npa.gov.tw/ch/index • 中華民國災害應變中心聯絡方式 https://www.nfa.gov.tw/cht/index.php?code=list&ids=83 # 五、前期準備計畫 點擊連結:[翁大的居家儲備整理](https://docs.google.com/presentation/d/1woHz6L1cP21X8zGKgbxyx-vjdVxmWyrcigTQe81XVKo/edit#slide=id.g11b4101670d_0_0) 參考 TheUrbanPrepper 的準備結構圖 https://www.youtube.com/@TheUrbanPrepper/featured ![](https://hackmd.io/_uploads/r1g0fMk8h.png) 可以用顏色標籤來標示儲備物資,方便規劃及管理。 ## 5.1 食(維生) ### 5.1.1 飲用水 1. 體重1kg X 15ml=每日最低水份攝取量 2. 儲備飲用水,預防供水系統遭到污染或破壞。 3. 若飲用水直接來自良好且預先處理過的水源就無須另行淨化,否則需先處理過後才能飲用。 4. 將水儲存於堅固、防漏、抗破裂的容器內。可考慮使用一般用來盛裝果汁及汽水的塑膠瓶。 5. 儲水容器應避免接近熱源及直接日照。 6. 不要完全依賴乾糧來滿足食物儲備需求。它會消耗飲用水。罐裝或瓶裝食品中的液體可以用作儲水。將其儲存起來,使這部分液體成為您的飲用水儲備的一部分。 ![](https://i.imgur.com/i5uvIi9.jpg) ### 5.1.2 循環儲備(F.I.F.O.) 英文First In First Out的縮寫 不論是食物或是飲用水,持續使用最接近保質期的商品,同時進行相應補充。 ![](https://i.imgur.com/FCecdQw.jpg) ### 5.1.3 選擇標準 1. 日常生活中常吃的熟悉食物。您的食物儲藏可能是災難發生時唯一可用的食物來源。如果您必須長時間吃某種食物,那麼最好是您喜歡經常吃的食物。也可以減少發生食物過敏的機會。 2. 保質期長的食物。請選擇即使不冷藏也能保存很長時間的食物。 3. 能量和營養價值高。在可能缺乏電力和其他現代便利設施的情況下,您必須要做大量的體力勞動,因此請確保儲存熱量高且營養價值高的食物。 4. 可以批量購買的食物。從長遠來看,大量購買食物可以節省大量現金。在折扣期間購買罐頭也是一種方法。 5. 容易料理的食物。當災難發生時,您可能缺乏電力或燃料。這意味著您必須儲存無需太多時間和精力來料理的食品。更重要的是,首先儲存您知道如何烹飪的食品。 6. 營養均衡、種類多樣化。 ![](https://i.imgur.com/zmGTEQl.jpg) ### 5.1.4 不同需求儲備推薦 1. 短期儲備(LV1。3天,為BOB做準備。) •最少的儲備量=家庭人數X3天量。 •盒裝、罐裝或袋裝,便攜式的即食食物。它應該是平時可以入口的食物。如果必須快速撤離,可以輕鬆攜帶。 •不要在72小時緊急避難包儲存鹹味食物。它會讓你感到口渴,並會增加你的飲水需求。 2. 中期儲備(LV2~LV4。3個月,以日常飲食為主。)   根據日常飲食的內容建立食物儲備。不妨每週額外購買一些食物,建立兩週的儲備量,然後循序漸進,直到足夠三個月的用量。這些食物需定期輪流食用,以免腐壞。 3. 長期儲備(LV5~6。1年或以上,可長時間保存的食物或防災食物。)   因大型的天災人禍,需長時間固守家園且鮮少或是完全沒有從外界取得食物的管道時,將需要動用到長期儲備。   下表是一個成人主食儲備的建議量。還需添加其他項目到你的長期儲備清單,如糖、脫脂奶粉、鹽、小蘇打和烹調用油。要儲藏含有維生素C及其他必需營養素的食物,以便滿足營養上的需求。 | 一個月的量 | 推薦食物 | 保存期限 | | -------- | -------- | -------- | | 11.5公斤 | 小麥、白米、玉米和其他穀物 | 30+年 | | 2.5公斤 | 乾豆類 | 30+年 | ### 5.1.5 包裝建議 1. 食物保存罐 • 蓋子要有墊圈或墊片。 • 使用抽氣棒或電動馬達來抽氣。 • 在罐內放入一包脫氧劑並定期更換。 2. 寶特瓶(用來儲存乾製品,如小麥,玉米和豆類,最多五年。) • 使用的寶特瓶要有螺旋蓋,而且螺旋蓋要附有塑膠或橡膠密封墊片。 • 用洗碗精清洗使用過的瓶子,並且徹底沖洗以除去任何殘留物。把水排乾,讓瓶子完全乾燥,然後再用來裝食品。 • 每個瓶子內放一包脫氧劑。 • 把瓶子裝滿小麥、玉米或乾豆類。 • 用乾布將每個瓶子的密封邊緣擦拭乾淨,並把蓋子旋緊。 • 把寶特瓶存放在涼爽乾燥的地方,遠離光照。 • 防止齧齒動物破壞儲藏的寶特瓶。 • 每次重新填裝儲藏時,要使用一包新的脫氧劑。 3. 鋁箔密封袋 • 密封袋應使用封口機加以密封。 • 在每個密封袋內放入一包脫氧劑。 • 對於粉狀食物,要用乾毛巾把密封區域的粉塵擦除。 • 裝有食物的密封袋最好儲存在涼爽、乾燥、無齧齒動物的地方。儲存容器不應與水泥地或牆壁直接接觸。 4. 食品級PP塑膠桶 • 桶子的封口處一定要有密封墊圈或墊片。 • 為防止蟲害,應使用乾冰來處理要儲存在塑膠桶裡的穀物和乾豆類。 • 塑膠桶要儲存在離地面至少1.5公分的地方,讓桶子下方的空氣可以流通。 • 堆疊塑膠桶時,數量不要超過三個。如果要堆疊起來,則要定期檢查,以確保蓋子沒有因承受過重而損壞。 *📌求生小提示   脫氧劑使用 • 把裝脫氧劑的儲存袋上方剪開。不要把個別的脫氧劑小包打開。 • 從儲存袋裡拿出你在接下來30分鐘內會用到的脫氧劑。 • 把剩餘的小包脫氧劑重新密封。 • 包裝食物的時候,在每4公升容積放一包脫氧劑。* *📌求生小提示   乾冰處理 • 容器容積每公升使用乾冰7克。 • 處理乾冰時要戴手套。 • 用乾淨的乾毛巾擦拭乾冰所產生的冰晶。 • 把乾冰放在塑膠桶底部的中央。 • 把穀物或乾豆類倒在乾冰上。填充桶子直到距離頂部2.5公分的位置。 • 把蓋子輕蓋在塑膠桶開口上,留下部分空隙,讓乾冰揮發時能容許二氧化碳從桶子逸出。 • 密封之前要讓乾冰完全揮發。觸摸塑膠桶底部,如果底部非常冰冷,則表示裡面還有乾冰。 • 將蓋子密封後觀察塑膠桶幾分鐘。如果桶子或蓋子膨脹,則稍微掀開蓋子的邊緣,以釋放壓力。 • 桶蓋稍微向內縮是正常的,這是因為食物吸收了二氧化碳而產生局部真空。* ### 5.1.6 儲藏條件 1. 溫度:盡可能將食物儲藏於溫度在24°C以下的環境。如果儲藏溫度偏高,要視需要輪替食物以維持食物品質。 2. 水分:儲藏區域要保持乾燥。最好不要讓容器與地面直接接觸,好讓空氣流通。 3. 光照:裝在寶特瓶中的烹調用油和食品要避免受到光照。 4. 昆蟲和齧齒動物:儲存於鋁箔儲存袋和寶特瓶中的食物要避免遭到齧齒動物和昆蟲破壞。 ### 5.1.7 冷藏/冷凍 1. 必須儲藏在合適的密封容器內。 2. 冷藏溫度是攝氏1-4.4度C,冷凍溫度是攝氏-17.8度C。 3. 理論上食物只要正確存放在低溫冷凍設備中,幾乎可以無限期保存。 4. 除非生活在極寒環境下,冷藏/冷凍食物儲備量不要超過7天份量。 ### 5.1.8 乾燥食物儲藏 1. 想用來作為長期儲備的食物,水分含量要在10%以下。 2. 以下乾燥食物不適合作為長期儲備 • 大麥仁 • 全麥麵粉 • 糙米 • 去糠的穀物(燕麥片除外) • 什錦堅果燕麥片 • 堅果 • 肉乾 • 乾燥蛋製品 • 脫水蔬菜和水果(除非完全乾燥,稍加彎曲就可折斷) *📌求生小提示   水分含量及油脂含量較高的食品,如果用減氧包裝方式儲藏,可能會導致肉毒桿菌中毒。* ### 5.1.9 食物儲藏期限 *📌求生小提示   點擊連結:[一些食物的效期](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DSDPT/permalink/2385445911628981/)* 1. 建議儲藏時間(維持在最佳品質) (1).主食 | 食物 | 時間 | | ---- | ------ | | 白米 | 2年 | | 糙米 | 1年 | | 調味米 | 6個月 | | 蕃薯 | 1-2星期 | | 蕃薯粉 | 開封後密封6-12個月 | | 馬鈴薯 | 2-4星期 | | 太白粉 | 開封後密封6-12個月 | | 帶殼玉米 | 2-3天 | | 玉米粉 | 開封後密封1年 | | 玉米澱粉 | 開封後密封18個月 | | 粗碾穀物 | 開封後密封1年 | | 即食麥片 | 未開封6-12個月/開封後密封2-3個月 | | 意大利麵 | 開封後密封2年 | | 小麥麵條 | 開封後密封1年 | | 雞蛋麵條 | 開封後密封6個月 | | 乾燥的碎麵包 | 6個月 | | 麵包 | 3-5天 | | 蛋糕 | 2天 | | 餡餅 | 2-3天 | | 甜餅乾 | 未開封2個月/開封後密封2-3星期 | | 鹹餅乾 | 未開封3個月 | (2).食材 | 食物 | 時間 | | ---- | ------ | | 洋蔥 | 2星期 | | 乾燥豆類 | 開封後密封1年 | | 未開封罐頭 | 2+年 | | 油封魚罐頭 | 未開封3+年 | | 罐裝椰肉 | 未開封1年/開封冷藏6個月 | | 罐裝堅果 | 未開封1-3年/開封後密封3個月 | | 帶殼新鮮堅果 | 4-6個月 | | 新鮮水果 | 3-5天 | | 脫水水果片 | 開封後密封6個月 | (3).食品料理與調味料 | 食物 | 時間 | | ---- | ------ | | 植物油 | 未開封6個月/開封冷藏1-3個月 | | 豬油 | 開封冷藏8個月 | | 泡打粉 | 18個月 | | 蘇打粉 | 2年 | | 餡餅皮調配粉 | 開封後密封8個月 | | 餅乾糕點調配粉 | 開封後密封9-12個月 | | 熱麵包捲調配粉 | 開封後密封18個月 | | 吉利丁 | 18個月 | | 布丁粉 | 1年 | | 湯塊與高湯粉 | 1-2年 | | 調味粉 | 1年 | | 香料 | 開封後密封6-24個月 | | 醬油 | 未開封3年/開封後密封9個月 | | 醋 | 未開封2年/開封後密封1個月 | | 蕃茄醬、辣椒醬 | 未開封1年/開封冷藏1個月 | | 帕瑪森起司粉 | 未開封10個月/開封冷藏2個月 | | 美奶滋 | 未開封4-6個月/開封冷藏3個月 | | 沙拉醬 | 未開封10-12個月/開封冷藏3個月 | | 黃芥末醬| 未開封2年/開封冷藏6-8個月 | | 蛋白糖霜 | 未開封3-8個月 | | 白糖粉 | 開封後密封18個月 | | 砂糖 | 開封後密封2年 | | 黑糖 | 開封後密封4個月 | | 蔗糖漿 | 未開封18個月/開封冷藏1年 | | 楓糖漿 | 未開封18個月/開封冷藏3-4個月 | | 玉米糖漿 | 未開封2-3年/開封冷藏6個月 | | 巧克力糖漿 | 未開封2年/開封冷藏6個月 | | 蜂蜜 | 1年 | | 果醬 | 開封冷藏1年 | | 煉乳 | 未開封1年 | | 花生醬 | 未開封6-9個月/開封冷藏2-3個月 | (4).點心與飲料 | 食物 | 時間 | | ---- | ------ | | 巧克力 | 18個月 | | 棉花糖 | 開封後密封2-3個月 | | 爆米花玉米粒 | 未開封2年 | | 可可 | 無限期 | | 可可粉 | 8個月 | | 咖啡 | 未開封2年/開封後密封2星期 | | 即溶咖啡 | 未開封1-2年/開封後密封1-2個月 | | 奶精 | 未開封9個月/開封後密封6個月 | | 鮮奶 | 開封冷藏2-3天 | | 保久乳 | 未開封2-3個月 | | 脫脂奶粉 | 開封後密封6個月 | | 果汁、飲料 | 未開封9個月 | | 即溶飲料 | 未開封18-24個月 | | 茶葉 | 開封後密封2年 | | 茶包 | 開封後密封18個月 | | 即溶茶粉 | 未開封3年 | 2. 冷藏冷凍儲藏時間(維持在最佳品質) (1).蛋 | 食物 | 冷藏時間 | 冷凍時間 | | ---- | ------ | ------ | | 有殼生蛋 | 4-5星期 | 不可冷凍 | | 生蛋黃/蛋白 | 2-4天 | 1年 | | 熟蛋 | 1星期 | 不可冷凍 | | 蛋的替代食品(未開封) | 10天 | 1年 | | 蛋的替代食品(已開封) | 3天 | 不可冷凍 | | 美乃滋 | 2個月 | 不可冷凍 | (2).生肉 | 食物 | 冷藏時間 | 冷凍時間 | | ---- | ------ | ------ | | 絞肉 | 1-2天 | 3-4個月 | | 牛排 | 3-5天 | 6-12個月 | | 豬排 | 3-5天 | 4-6個月 | | 醃製肉 | 3-5天 | 4-12個月 | | 家畜內臟 | 1-2天 | 3-4個月 | | 家禽肉(整隻) | 1-2天 | 6-12個月 | | 家禽肉(部分) | 1-2天 | 6-9個月 | | 家禽內臟 | 1-2天 | 3-4個月 | | 培根肉 | 7天 | 1個月 | | 培根肉真空包 | 1-2個月 | 6-12個月 | | 生香腸 | 1-2天 | 3個月 | | 生香腸真空包 | 1-2個月 | 6-12個月 | (3).熟肉 | 食物 | 冷藏時間 | 冷凍時間 | | ---- | ------ | ------ | | 煮熟的家禽肉 | 3-4天 | 4-6個月 | | 炸雞 | 3-4天 | 4-個月 | | 雞塊 | 1-2天 | 1-3個月 | | 煮熟的家畜肉 | 3-4天 | 2-3個月 | | 煮熟的肉類料理 | 3-4天 | 2-個月 | | 滷汁與肉湯 | 1-2天 | 2-3個月 | | 湯汁與燉煮料理 | 3-4天 | 2-3個月 | | 全熟火腿(整條) | 7天 | 1-2個月 | | 全熟火腿(半條) | 3-5天 | 1-2個月 | | 全熟火腿(切片) | 3-4天 | 1-2個月 | | 全熟火腿(罐裝) | 6-9個月 | 不可冷凍 | (4).水產品 | 食物 | 冷藏時間 | 冷凍時間 | | ---- | ------ | ------ | | 含脂量低的魚 | 1-2天 | 6個月 | | 含脂量高的魚 | 1-2天 | 2-3個月 | | 已開封魚罐頭 | 3-4天 | 2個月 | | 有殼海鮮 | 1-2天 | 3-6個月 | | 煮熟的魚肉 | 3-4天 | 4-6個月 | | 煙燻魚肉 | 14天 | 2個月 | (5).熱狗與午餐肉 | 食物 | 冷藏時間 | 冷凍時間 | | ---- | ------ | ------ | | 熱狗(已開封) | 1星期 | 1-2個月 | | 熱狗(未開封) | 2星期 | 1-2個月 | | 午餐肉(已開封) | 3-5天 | 1-2個月 | | 午餐肉(未開封) | 2星期 | 1-2個月 | (6).熟食 | 食物 | 冷藏時間 | 冷凍時間 | | ---- | ------ | ------ | | 冷凍微波料理 | 不可冷藏 | 3個月 | | 蛋、雞肉、通心粉、沙拉等料理 | 3-5天 | 不可冷凍 | | 帶肉餡的料理 | 1天 | 不可冷凍 | | 餐廳外帶餐點 | 3-4天 | 不可冷凍 | | 真空包料理 | 2星期 | 不可冷凍 | (7).糕點 | 食物 | 冷藏時間 | 冷凍時間 | | ---- | ------ | ------ | | 麵包(未烘焙) | 2-3星期 | 1個月 | | 麵包(已烘焙) | 不可冷藏 | 2-3個月 | | 餅乾(未烘焙) | 3個月 | 3個月 | | 餅乾(已烘焙) | 不可冷藏 | 6-12個月 | | 蛋糕(未烘焙) | 不可冷藏 | 1個月 | | 蛋糕(已烘焙未加糖霜) | 3天 | 2-4個月 | | 蛋糕(已烘焙加糖霜) | 3天 | 1個月 | | 水果派(未烘焙) | 1-2天 | 2-4個月 | | 水果派(已烘焙) | 2-3天 | 6-8個月 | (8).乳酪 | 食物 | 冷藏時間 | 冷凍時間 | | ---- | ------ | ------ | | Cottage/Ricotta乾乳酪 | 1-2星期 | 4星期 | | 奶油乳酪(已開封) | 5天 | 不可冷凍 | | 外層裹蠟的起司 | 1-2個月 | 6-8個月 | | 切片起司 | 2星期 | 不可冷凍 | | Parmesan/Romano起司粉 | 2個月 | 不可冷凍 | | 加工過的乳酪 | 3-4星期 | 6-8個月 | (9).蔬果 | 食物 | 冷藏時間 | 冷凍時間 | | ---- | ------ | ------ | | 蔬果 | 依種類及鮮度而異 | 6個月(需先殺菁) | 3. 長時儲存食物保存期限(可食用) | 食物 | 保存期限 | | ---- | ------ | | 小麥 | 30+年 | | 白米 | 30+年 | | 玉米 | 30+年 | | 糖 | 30+年 | | 斑豆 | 30年 | | 燕麥片 | 30年 | | 通心麵 | 30年 | | 馬鈴薯片 | 30年 | | 脫水水果片 | 30年 | | 脫脂奶粉 | 20年 | | 脫水紅蘿蔔 | 20年 | ## 5.2 衣(保暖) ### 5.2.1 衣著選擇(遵循灰人原則,參考6.9): * 不要穿迷彩服 * 選擇靠近自然背景色的衣服 * 避開極端顏色、暖色系、不存在於自然背景的顏色 * 移除衣物上的反光部位 * 選擇透氣耐磨的材質 * 如果是冬天,選擇防風防水的衣服比保暖更重要。 * 注意配重 * 準備雨衣 * 要有一雙好鞋 * 個人衣物都寫上姓名、血型、身份證字號。 ### 5.2.2 基礎服裝(衣/褲)   適用於日常生活穿著、戶外山林休閒活動穿著,可適應多氣候環境做更換增減。 概念參考自一二三線裝備概念、洋蔥式穿法、美軍ECWCS(極寒天氣服裝系統)、333求生原則的體溫管理需求。 1. L1 排汗衣 2. L2 基礎保暖層(視天候氣溫增添) 3. L3 加強保暖層(視天候氣溫增添,夏季可省去L2、L3,或直接穿著L4) 4. L4 通用操作服/褲 (例如素色的Combat suit版型服裝,適合各種運動、技術操作穿著,耐穿兼顧運動便利性、排汗舒適性) 5. L5 防風層 6. L6 防雨層 7. L7 防寒層、重型防寒大衣(視天候氣溫增添) 8. 配件:對應相關需求的手套及帽、鞋 ### 5.2.3 特殊機能服裝/裝備類 * FROG防火系统性裝備(Flame Resistant Organizational Gear) * CBRN防護服裝 * 防割/防穿刺類防護服裝 * 抗彈防護裝備 * 水際活動、雨季服裝及裝備 * 水際活動浮力輔助裝備 * 外觀隱匿需求服裝裝備 * 配件:對應相關需求的手套及帽、盔、防護眼鏡、鞋 ### 5.2.4 穿著搭配 1. 玉米式穿法(適用在庢內有暖氣空調,室外乾冷環境) (1).簡介   玉米式穿法就是裡面穿得薄薄的,而外面就是厚厚且保暖的外套。這樣的穿法可以確保在室外你是暖暖的,在室內不會熱死 (2).內層穿搭 * 室內:薄身發熱衣 * 室外:絨毛發熱衣 (3).中層穿搭(可不穿):半領或圓領衣服。 (4).外層穿搭:外層衣物是保暖的重點。選擇一件防風保暖的大衣是抗寒的利器,最好是長可及膝,甚至能遮到膝蓋以下的長版大衣,增加空氣在身上內外層衣物的滯留空間。 (5).下身穿搭:建議不要穿牛仔褲,因為它真的會結冰。 (6).配件穿搭 * 頭部:有遮罩耳朵的毛帽或耳罩、圍巾。 * 雙手:手套 * 雙腳:毛襪,高筒靴。 2. 洋蔥式穿法(適用在高濕度氣侯,冷熱溫差大) (1).簡介   利用多層衣服,並依照室內外溫度等因素來增減衣服,一般洋蔥式穿搭法以3層衣物較常見。 (2).內層穿搭:以吸濕排汗兼具保暖為原則,常見像是衛生衣、排汗內衣等。 (3).中層穿搭:追求的效果是保暖,這層一般會選擇針織毛衣、羽絨背心或是有鋪棉的薄外套。 (4).外層穿搭:以能達到防風、防水的衣物為佳,像是防風夾克、風衣或是具防水性能的外套。 (5).下身穿搭:排溼透氣的長褲、牛仔褲。 (6).配件穿搭 * 頭部:毛帽、圍巾。 * 雙手:手套 * 雙腳:防水鞋 ![](https://i.imgur.com/UbN8zMf.jpg) ## 5.3 住(蔽護) ### 5.3.1 制定家庭安全防衛計劃 1. 基本安全理念 • 任何安全計劃都不是完美的。 • 目的在於提高入侵者攻破安全計劃所需要的時間和精力。 • 讓這些入侵者明白他們不能從你這裡獲得任何必需品。 2. 制止、拖延和防禦 • 入侵者突破你的防禦措施需要的時間越久,你就有更多的時間偵測到入侵,並增加額外的防禦措施。 • 你所設立的防禦措施其數量和複雜性直接決定了入侵者突破你的防禦措施所需要的時間。任何增加入侵者難度的措施都可以給你爭取時間應對入侵者。 3. 評估危險,評估求生 • 人們在危險和機遇並存時總會在潛意識中選擇機遇。雖然高高的圍牆和鐵絲網透露著房屋內有許多值錢的東西,但是入侵者很可能會因為這些防禦措施而轉向其他更加脆弱的目標。 • 雖然入侵者相信他們可以打敗你,但是在只有負傷甚至重傷的情況才可以打敗你的話,他很可能會尋找其他目標。 4. 控制局勢 • 安全的核心在於控制。在你的安全計劃中你要防止入侵者或其他人進入,保護家中的醫療物資和武器。你可以選擇一些老式的防禦工具,比如防盜門和防盜窗。 • 除了控制進出外,還需要掌控入侵者的每一步動向,準確預測並偵測到入侵者的動向,並隨之設定防禦措施。這就需要大量的心理博弈了,幸運的是,人類的行為是可以預測的,舉例來說,如果你有兩條道路可供選擇的話,大多數人都會選擇路程較為簡便的那條路。 5. 前瞻、反應、變通 • 好的安全計劃都具有良好的前瞻性和反應能力。你所設置的防禦措施就具備了前瞻性,在受到攻擊前設置了這些障礙措施,目的是為了勸退可能存在的入侵者。 • 對於那些爬越圍欄的入侵者來說,你的處理方法就體現了安全計劃的反應能力。提前計畫好應如何面對這樣的情況。安全計劃不會是只有前瞻性或只有反映能力的,只有兩者相輔相成才能保證安全計劃的成功實施。 • 安全計劃的變通性也非常重要,如果對手與計畫當中所設想的不一樣的話,那麼所有的計畫都失去了效用。因此,一定程度的變通是必要的,你和你的家人必須明白,即使你已經演習了一千遍,現實當中的情況還是很可能與計畫當中的情況完全不同。 6. 態勢感知 • 即對周邊環境保持警覺和觀察。比如說行進中的車輛、打碎的玻璃等等。這些變化意味著附近有人正在搜尋屋子,如果他們找到你們的話,很可能會對你們產生興趣。 • 如果形勢允許的話你可以派人進行巡邏或放哨,他們可以幫助偵測到可能的威脅。 • 盡可能地避免威脅,你和你的小組成員不應主動挑釁,記住,任何身體接觸都有可能導致受傷,不管你的隊伍有人數或武器上的優勢。避開威脅的意思是不要主動挑釁他人,當然不是坐以待斃。 7. 良好的通訊 • 開發一種通訊方式以便巡邏員向成員告知巡邏發現的結果,可能就是供所有巡邏員觀看的筆記本上草草的幾句筆記。選擇畫一張附近區域的地圖,標記一些重點位置來説明你的小組在這片區域內活動。寫字板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可以在每次巡邏後進行更改。 • 通訊還包括與鄰居和其他你信賴的人的通訊。如果你可以建立一個整個區域的聯繫網路的話,你和你的小組成員就可以獲得更多的資訊,還可以互相交換你們手中的資訊,通過規律性的會議或幾家人之間的資訊共用就可以達到這一目標。 8. 訓練、訓練、再訓練 • 一個成功的安全計劃絕對不能缺少訓練。必須付諸實踐,才可以在實踐中修改計畫、測試計畫,並隨測試結果進一步完善計畫。 • 不斷的訓練可以讓你和你的家人將安全計劃深深地印在腦海裡。在危機發生時,如果沒有人進行指導的話。很多人都會不知所措。但是如果你在之前進行多次訓練和演習的話,人的身體會自動根據之前的記憶開始反應,甚至不需要你進行任何思考。 9. 秘密行動   秘密行動的軍用術語是OPSEC,是第一層防禦措施,也是最重要的一層。簡單來說,秘密行動就是對你為了災難所做的準備緘口不談。如果多一個人知道你的準備,就多一個人可能覬覦你的物資,這將大幅度提高你的風險等級。 (1).災難前的秘密行動 * 購物 分散你的購物次數。如果你的屋子帶有車庫,開車進入後關門再拿下購物袋。 * 存儲 在不能影響家庭的日常生活情況下,隱蔽存儲你的物資。 (2).災難後的秘密行動 * 燈光管理 在夜晚,使用大量遮光布,這樣你在室內能放心使用煤油燈或蠟燭,以免夜晚有人路過你家時發現。晚上外出的話一定要帶好手電筒,在鏡頭上安裝一個紅色濾光鏡,可以減少光的被觀察距離。你還可以用紙板箱剪一個和手電筒鏡頭差不多大小的圓片,在圓片中心剪一個大概0.3公分的小圓心,再把紙板貼在鏡頭上。這樣可以保證你有足夠的光進行照明,但是遠方的人無法看到來自你手電筒的光。 * 雜訊管理 頻繁使用發電機無疑會吸引到鄰居或者過路人的注意,而發電機的聲音則意味著兩件事:一、你擁有一台發電機,二、你擁有發電機所需要的燃料。因此,僅在必要時才使用發電機。如果你的安全計畫當中必須使用到發電機的話,你可以考慮在發電機周圍放置一些阻擋裝備防止聲音的傳播。如果你無法做到完全安靜的話,可以採取隔音措施減低噪音的音量。 * 氣味管理 不到萬不得已儘量不要在室外烹飪,因為令人饞涎欲滴的食物的香味可以傳到非常遠的地方。還要注意你在烹飪時使用的調味料越多,食物越容易被人發現,甚至一些調味料在使用幾天後還殘有氣味,比如咖喱。 ### 5.3.2 編寫緊急通信計劃表 在災難期間通信網路(行動電話和網際網路)可能不可靠,電力也可能會中斷。提前計劃將有助於確保家庭成員知道如何相互聯繫,以及緊急情況下在哪裡見面。 *📌求生小提示   點擊連結可下載:[緊急通信計劃表.doc](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DSDPT/permalink/2379221505584755/)* 1. 收集: (1).家庭訊息   用紙本記錄家中的每一個人電話號碼和電子郵件地址。這些重要的訊息有助於您在沒有行動電話或電腦無法運作的情況下,與他人重新聯絡上。 (2).學校、托兒所、託護中心和工作場所的防災應變計劃   因為災難可能在上學或工作時間發生,您需要知道這些場所的防災應變計劃,以及如何保持聯絡。同孩子們討論這些計劃,讓他們知道誰有可能在緊急情況下來接他們。確保家人的行動電話加入學校、工作場所或當地政府的警報和警告通知。對於沒有手機的孩子,要確保他們知道要遵循老師或校方的指示。 (3).緊急聯絡人   在您的居住社區之外,指定一位緊急聯絡人來幫助您的家人重新聯繫起來。在一場災難中,打長途電話可能比跨城鎮打電話來得容易,因為當地的電話線路可能會阻塞。 (4).成員集合地點   在那裡您的家人可以集合或尋求保護。確保這些地點可供有殘疾或有功能障礙需求的家人使用。如果您有寵物或服務類動物,考慮方便動物的地點。確認以下的地點: * 安全室:如果您住在一個可能發生龍捲風、颶風或其他強風的地區,確保每個人都知道去哪裡尋求庇護。這可以是一個小的,靠內的,沒有窗戶的房間,如壁櫥或浴室,在一個堅固的建築物的最底層,或是一個龍捲風避難室或暴風避難所。 * 臨時集合點:這是在您家附近的一個地方,如果發生火災或其他緊急情況,您需要離開您家,您的家人會在此地見面。見面的地點可以是一棵大樹,車道盡頭的郵箱,或者一個鄰居的家。 * 戶外集合點:如果發生災難,而您不在家,且回不了家,這個地方就是您的家人相聚見面的地點。此地可以是圖書館、社區中心、禮拜堂或家庭朋友的家 * 最終目的地(BOL):如果發生災難,而有下列狀況發生,有一個撤離最終目的地,可以幫助您與家人團聚。 • 您不能回家或到戶外集合點 • 您的家人不在一起,而您的社區被下令撤離該地區。 這個見面的地點可以是親戚或朋友的家,也可以是你自建的安全屋。確保每個人都知道見面地點的地址,並討論如何到達那裡。 (5)其他重要的號碼和訊息   您還應該寫下緊急服務、水電瓦斯公司、醫療院所、獸醫、保險公司和其他服務的電話號碼。 2. 分享 (1).為每位家庭成員準備一份家庭緊急通信計劃表的副本,以便他們隨身攜帶在錢包、背包或皮包內。在家裡的中心位置張貼一份副本。定期檢查以確保您的家人都有隨身攜帶他們的計劃表。 (2).將全家和緊急聯繫訊息都輸入到所有家人的手機或電腦中。 (3).在所有的手機和電腦裡,以“在緊急情況時(ICE)”的名稱下,至少存儲一個緊急聯絡人。萬一有需要的話,這將幫助他人查明您的緊急聯絡人。請告知您的緊急聯絡人,關於您可能有的醫療問題或其他要求。 (4).在所有的行動電話和電腦上製作一個群組名單,列出在發生緊急情況或災難時需要與之聯絡的人員。 (5).確保所有家人和您的緊急聯絡人知道怎樣發簡訊,如果他們無法發簡訊,知道其他替代的通信方式。 *📌求生小提示   發簡訊最好!如果您使用行動電話的話,當電話無法接通時,簡訊可能會發得出去。這是因為一條簡訊所需要的頻寬遠遠小於一通電話。簡訊也可以先保存起來,然後一旦訊號恢復時再自動發送。* ### 5.3.3 準備災難用品包 1. 地震包:將手電筒﹑一雙鞋和衣服裝在塑膠袋中﹐放在每個人的床下﹐以防地震在夜間發生。 2. 火災包:將手電筒﹑厚布手套、瓶裝水、毛巾或防煙面罩裝在塑膠袋中﹐依家中人數放置在門口鞋櫃或是逃生出口附近,以防止火災時高溫及濃煙傷害。 3. 急救箱: (1).醫療儀器:體溫計、血壓計、血氧機、血糖機。 (2).衛材: * 無菌棉枝:用於傷口換藥。棉枝建議可以放口腔棉枝(較小)、沖洗棉枝(較大)等兩種,大傷口使用沖洗棉枝;小傷口使用口腔棉枝,可利於換藥方便。 * 無菌紗布、OK繃:用於傷口換藥。紗布建議可放2x2、3x3、4x4等多種尺寸與OK繃,依傷口大小,選用合適的紗布。 * 無菌生理食鹽水:用於傷口換藥、眼睛沖洗。通常建議可放置20ml小瓶裝生理食鹽水,較不易浪費,大瓶裝生理食鹽水雖然好用,但若未一次使用完開封超過24小時,可能造成細菌污染。 * 局部抗生素藥膏:用於傷口換藥。現在普遍換藥已經較少使用優碘清潔傷口,當傷口清潔過後可直接塗抹抗生素藥膏,不需使用優碘消毒。 * 透氣膠帶:用於傷口換藥。通常選用一般透氣膠帶即可,但皮膚較為敏感或老人、小孩,可考慮使用嬰兒膠帶,較不易發生皮膚紅、癢等症狀。 * 網狀繃帶、彈性繃帶:用於固定傷口敷料。在四肢關節處常因活動造成紗布脫落,此時除了用透氣膠帶固定外,還可使用網狀繃帶加強固定。彈性繃帶可用於扭傷,固定患部、包紮。 * 鑷子:用於夾取紗布、異物。 * 外傷剪刀:可用於裁剪敷料或衣物。 * 酒精棉片:用於消毒。當醫療用品使用完後應立即消毒維持清潔。 * 冰、熱敷袋:冰敷袋用於急性扭傷、拉傷等。熱敷袋用於經痛,敷於腹部可減緩不適。急性扭傷、拉傷72小時內勿熱敷,避免發炎更嚴重。 (3).藥物:依家庭成員需求配置(參考2.2.1)。 (4).放置地點:遠離陽光、熱源、小孩,及潮濕的浴室和廚房,最佳的放置處為陰涼和乾燥的地方。 *📌求生小提示   缺乏血壓計時,血壓值可由周邊血管脈動來推算。以食指及中指輕觸搏動點測量: • 若摸到頸動脈的脈搏,收縮壓至少有60mmHg。 • 若摸到股動脈或肱動脈的脈搏,收縮壓至少有70mmHg。 • 若摸到橈動脈的脈搏,收縮壓至少有80mmHg。 • 若摸到足背動脈的脈搏,收縮壓至少有90mmHg。* ![](https://i.imgur.com/ktkperk.jpg) *📌求生小提示   開封過的物品,不要因為沒有用完就想要留到下次用,容易遭到細菌染污,繼續使用反而會對傷口造成不良的影響。* *📌求生小提示   內服藥約準備3天的藥量即可,才不會因爲放到過期而浪費了。* ### 5.3.4 住家防災設備 1. 火災警報器 (1).設置: ![](https://i.imgur.com/5Whajle.png) (2)維護: * 安裝後,請【按】測試開關確認警報器是否正常動作。若沒有正常發出警報聲響,請確認是否有下列情形:   •電池是否有接好?   •電池連接器或警報器連接器是否有接好?   •警報器是否故障? * 偵測孔若明顯附著髒污時,恐造成無法感知火災,需將抹布以中性清潔劑浸濕後充分擰乾,【擦】拭警報器髒污的地方,並注意不要碰觸到偵測孔的部分。 * 當警報器電池快沒電時,會發生「嗶」的一定間隔的短促音,並且警報燈會閃爍,代表要更【換】新的電池。 * 定期(1個月1次)或外出3天以上時,【測】試警報器是否正常動作,如沒有正常發出警報聲響,請確認警報器是否有上述第1點之情形。 ![](https://hackmd.io/_uploads/B1AyvNrih.jpg) 2. 滅火器 (1).設置: * 應設定在明顯的地點,指正常的通道,房間出入口、走廊、門廳及樓梯等地點。 * 應於人們方便取用(包括不受阻擋和碰撞)的地點。 * 滅火器的設置不得影響安全疏散。 * 在大型房間內或視線受障礙的地方應設定明顯的指示標誌。 * 滅火器應設定穩固。手提式滅火器要防止發生跌落等現象;推車式滅火器不要設定在斜坡和地基不結實的地點,以免造成滅火器不能正常使用或傷人事故。 * 滅火器的名牌必須朝外,以便於使用時能直接看到性能指標及使用說明。 * 手提式滅火器宜設定在掛鉤、托架上或滅火器箱內,其頂部離地面高度小於1.5公尺,底部地面高度不宜小於0.15公尺。 * 滅火器不應設定在潮溼或有腐蝕性的地點。 * 設定在室外的滅火器應採取保護措施。 (2).維護: * 水基型滅火器 •應當放置在陰涼、乾燥、通風、並取用方便的部位,環境溫度應4℃-55℃,冬季應注意防凍。 •定期檢查噴嘴是否堵塞、使之保持通暢。每半年檢査滅火器是否有工作壓力。對空氣泡沫滅火器只需檢查壓力顯示錶,如錶針指向紅色區域即應及時進行修理。 •每次更換滅火劑或者出廠已滿三年的、及以後每隔一年應對滅火器進行水壓強度試驗,水壓強度試合格才能繼續使用。 * 乾粉滅火器 •應放置在保護物體附近乾燥通風和取用方便的地方。要注意防止受潮和日曬、滅火器各連接件不得鬆動、噴嘴塞蓋不能脫落,保證密封性能。滅火器應按製造廠規定要求定期檢查,如發現滅火劑結塊或儲氣量不足時,應更換滅火劑或補充氣量。 •滅火器一經開啟必須進行再充裝。再充裝應由經過訓練的專人按製造廠的規定要求和方法進行、不得隨便更換滅火劑的品種和重量、充裝後的儲氣瓶,應進行氣密性試驗、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滅火器滿五年或每次再充裝前、及以後每隔二年應進行水壓試驗、合格的方可使用。 * 二氧化碳滅火器 •應放置明顯、取用方便的地方,不可放在採暖或加熱設備附近和陽光強烈照射的地方、存放溫度應為-10℃-55℃。 •定期檢查滅火器鋼瓶內二氧化碳的存量,手提式滅火器的年泄漏量不大於滅火器額定充裝量的5%或50g(取兩者中較小值)、推車式滅火器的年泄漏量不大於滅火器額定充裝量的5%,超過規定泄漏量的,應及時補充罐裝。 •在搬運過程中、應輕拿輕放,防止撞擊。在寒冷季節使用二氧化碳滅火器時,閥門(開關)開啟後、不得時啟時閉、以防閥門凍結。 •滅火器滿五年或毎次再充裝前、及以後每隔二年應進行水壓試驗,並打上試驗年、月的鋼印。 * 潔淨氣體滅火器 •應存放在通風、乾燥、陰涼及取用方便的場合,環境溫度應在0℃-50℃。 •不要存放在加熱設備附近,也不應放在有陽光直曬的部位及有強腐蝕性的地方。 •每隔半年左右檢查滅火器上顯示內部壓力的顯示器,如發現指針已降到紅色區域時,應及時送維修部門檢修。 •每次使用後不管是否有剩餘滅火劑都應送維修部門進行再充裝,每次再充裝前或期滿五年,及以後每隔二年應進行水壓試驗,試驗合格方可繼續使用。 3. 緊急照明燈 (1).設置:   裝設於各類避難所需經過之走廊、樓梯間、通道及其它平時依賴人工照明之地點。 (2).維護: * 以目視確認是否有變形、脫落或污損之情形。 * 以目視確認隔音牆、風管、導管、家具、裝飾物等有無造成照明障礙。 * 確認有無閃爍之現象及是否正常亮燈 4. 防水閘門   通常是金屬或塑膠材質,並且有一個密封墊條,可與門或窗戶的邊緣緊密貼合。在低窪地區、排水較差地區,用來阻擋防範水患淹進室內之用。常見的類型包括: • 捲軸式:是一種可以捲曲起來收藏的防水閘門。它們通常安裝在門口或窗戶上方,使用時門會從收藏箱中展開並滑入導軌,以封閉入口。 ![](https://hackmd.io/_uploads/SJkGbb8jn.jpg) • 翻板式:由一塊堅固的門板置於地面或門側。當需要使用時門板會朝門方向翻起並固定,以封閉入口。 ![](https://hackmd.io/_uploads/rkcQWbUo2.jpg) • 折疊式:由多塊金屬或鋁製板材製成,可以折疊起來收藏到門框內。折疊式防水閘門更節省空間,但密閉效果較差。 ![](https://hackmd.io/_uploads/S1zIW-Us2.jpg) • 插板式:由一或多塊堅固的門板與固定插槽組成。平時移除門板,需要使用時將門板插入插槽中,以封閉入口。 ![](https://hackmd.io/_uploads/BJUK-Z8o3.jpg) • 固定式(水密門):直接將門窗做成防水效果固定在牆上,防水效果最好。 ![](https://hackmd.io/_uploads/ryDcbWLi2.jpg) (1).設置 * 選擇適合的尺寸和類型。 * 設置前清潔門、窗戶或牆壁。清潔表面有助於確保防水閘門可以密封良好。 * 如果門框不平整,可以用墊片來調整。 * 如果門框有裂縫,使用矽膠或聚氨酯密封劑來填充裂縫。 * 在安裝防水閘門後,測試是否密封良好。您可以用水噴灑門、窗戶或牆壁,看看是否有任何水滲入。 (2).維護 * 每月清潔防水閘門,以去除灰塵和污垢。清潔時,可以使用軟布和清水。避免使用含有強酸或鹼的清潔劑。避免使用尖銳物體刮擦防水閘門。 * 定期檢查防水閘門的密封墊條。確保沒有損壞或鬆動。如果密封墊條損壞或鬆動,需要更換。 * 測試防水閘門夠正常關閉和打開。如果防水閘門無法正常關閉或打開,需要進行維修。 5. 監視器   監視器可以錄下發生的一切,如果有可疑活動,可以作為證據。 (1).設置:   裝設於可以清楚地看到需要監視的區域。 (2).維護: * 清潔鏡頭。監視器鏡頭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積聚灰塵和污垢,這會影響圖像質量。使用柔軟的布和清潔劑清潔鏡頭。 * 檢查電線。監視器電線可能會因拉扯或彎曲而損壞。檢查電線是否有任何損壞跡象,如果有,請更換電線。 * 定期測試。確保它正常工作。你可以切斷電源,然後再接通電源,以測試監視器是否正常工作。 * 備份錄影:定期備份錄影以防止丟失。你可以將錄影備份到硬碟、雲端或其他儲存設備。 6. 門窗感應器   門窗感應器會偵測門窗是否開啟,如果開啟就會發出警報。 (1).設置: * 將門窗感應器安裝在門或窗戶的中心位置。 * 確保磁鐵緊密貼合門或窗戶。 * 將門窗感應器安裝在離電線和其他電子設備遠的地方。 (2).維護: * 每週清潔感應器。使用乾布或軟刷清潔感應器上的灰塵和碎屑。 * 避免在感應器前放置物體,因為這會阻擋感應器的傳感器。 * 定期更換門窗感應器的電池。 * 定期測試門窗感應器,以確保它們正常工作。 7. 運動感應器   運動感應器可以檢測房屋內是否有移動物體,如果有移動物體,它們會發出警報。 (1).設置: * 運動感應器應安裝在人們最有可能移動的地方。您還需要確保運動感應器不會被障礙物遮擋,例如家具或植物。 * 避免將運動感應器安裝在門口或窗戶附近。移動的空氣會導致運動傳感器誤報。將運動感應器安裝在遠離熱源和振動源的區域。 * 如果您有寵物,您可能需要調整運動感應器的靈敏度。 (2).維護: * 清潔感應器的外殼。灰塵和碎屑可能會阻礙感應器檢測運動。 * 檢查感應器的電池。電池需要定期更換,以確保感應器始終有電。 * 測試感應器。您可以通過移動在感應器的檢測範圍內來測試感應器。如果感應器沒有觸發警報或其他設備,則可能需要進行維修。 ![](https://hackmd.io/_uploads/HkzAUEHo2.jpg) 8. 住宅周邊安全防護 • 沙袋及其填充物 * 沙袋不僅在洪水或其他惡劣天氣情況下可以用來堵住門窗,還可用來防彈。 * 最新的高分子聚乙烯編織袋具有極強的抗損和抗腐蝕性,可以用來裝滿沙子或碎石。 * 普通的泥土對子彈的防護性不太理想,如果你沒有別的選擇,那就選擇含沙量高的土壤或粘土作為填充物。 • 鐵絲網 * 帶刺或帶刀片的鐵絲網是加強周邊安全的另一種有效的選擇。 * 可以沿著圍墻的頂部用金屬桿將鐵絲網架起來,也可以簡單地盤繞在圍墻下面、窗戶或其他地方。 • 多刺灌木 * 當這些植物生長得相當茂盛的時候,它們本身就形成了一道相當可怕的護欄,任何想要跳進院子的人都不得不三思而后行。 * 也可以為你的院落鑄就一道厚厚的視覺屏障,外面很難窺探到房間內部的情形。 • 狗 * 犬類天生就可以用吼叫和攻擊來對付進入其領地(例如你的家或后院)的入侵者。 * 杜賓犬、羅特韋爾犬和德國牧羊犬是經典的用于護衛的犬種。但其他的如羅得西亞獵犬和牛頭獒也不錯。 * 你要確保所有這些狗都從小就與家人和寵物和睦相處,一只對碰到的任何人或動物都兇巴巴的狗并非是好的選擇。 ### 5.3.5 加固你的門、窗和牆 門、窗和牆都是入侵者進入房屋的必要路徑。 1. 門 • 材質   如果門的內芯材料價格便宜,內芯中空的話,入侵者只要輕輕一腳就可以踢開了。實木門的防禦效果要好很多,不過試想一下如果門上還有一層玻璃的話,破門而入變得輕而易舉。   當然了,鋼制門的效果最好,但是出於美觀和預算的考慮選擇鋼制門的人並不多。因此,最好的選擇應該是無窗的堅固木門。 • 連結   門與門框連結的位置越多,門的堅固程度更高。門至少需要三個鉸鏈,一個門把手以及一個固定插銷,構成五個連接處。門上或門閘底下可以安裝額外的固定插銷,對於暴力破門可以提供更多防禦。 ![](https://hackmd.io/_uploads/rklT8wUtn.jpg) • 鉸鏈   大多數的鉸鏈都配備用於固定門和門框的小螺絲,但是我們需要購買的是足夠穿過門框插入牆壁的釘子,這樣可以增強門的強度。 大多數的鉸鏈都配備較易取出的鉸鏈柱,以方便門的安裝。因此,您務必在門的內側安裝鉸鏈。 • 擋板   擋板是門頂部的木片,用來防止門過度搖晃。如果擋板僅僅用小釘子固定在門上的話,從門外撬門並不困難,而且門通常都是這樣安裝的,因此門外的人可以觸及內部的擋板和鉸鏈。   因此,為了安全的考慮,把擋板移除,拔去釘子,使用木膠和更長的釘子來重新固定擋板。如果釘子比之前使用的釘子大很多的話,您需要鑿一些更大的釘孔,以防擋板碎裂或損壞。 • 固定插銷   不管您選擇的是單個還是多個的固定插銷,安裝都很簡便。在安裝過程當中,最複雜的莫過於插銷扣的安裝了。插銷扣是安裝在門框中的金屬部件,當固定插銷上鎖時螺栓滑向的裝置。有一個簡單的安裝辦法就是用一支舊口紅給螺栓的底部塗色,然後在關門時用力拍打固定插銷,這樣螺栓會跳出來碰觸門框,再打開門您就可以看到安裝插銷扣的位置了。   同樣的,所有的固定螺釘都需要足夠的長,可以穿過門框和牆壁。 ![](https://hackmd.io/_uploads/SyATQvUKh.jpg) • 門把手   門把手無論是否上鎖都無法提供太多的保護,不影響總體的安裝效果。您只需要確定門把手的安裝日期,確保其牢固安全,不會顯得過於鬆散即可。 • 防鋸裝置   入侵者除了踢門之外,還會選擇用鋸子強行打開門把手和固定插銷,只要有電鋸就可以輕鬆完成,手鋸的話需要更多時間。您可以通過在木門中安裝鋼絲來防禦這一破門方法,您需要一把電鑽、一個錘子、螺絲刀和數根20公分長的鋼絲。   首先在門側面的鎖處打孔,確保固定插銷和門把手的上下各有兩個孔,且孔的深度應該足夠放進鋼絲,並留有大約2公分的空間。打孔完畢後,把鋼絲放進孔中,用螺絲刀將其固定到門的邊緣,其餘空間用木屑填充。   在門內側安裝一根或多根可移除的鐵杆也可以增加門的強度,您可能在一些西部電影裡看到過相同的樣式。在門框兩邊用長釘把鐵質支架固定在牆壁上,在支架上放置2x4的鐵杆即可。只有向內開的門才可以運用這個方法。 ![](https://hackmd.io/_uploads/ByIJGDIKn.jpg) • 露臺門   這種滑動式的露臺門可能成為安全計畫當中的噩夢。大多數的住戶都知道在門底部安裝一根木釘謹防門從外面滑動打開,這個方法是有用的,除非入侵者打碎玻璃門進入。您可以選擇把玻璃換成防撞材質,可以大大減輕威脅。   不需要花太多時間您就可以買到為露臺門特製的門鎖和固定插銷,通常這些裝備的效果很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 車庫門   車庫門通常都預先安裝有杆式鎖,可以有效防止車庫門被強行打開。如果杆式鎖突然失效的話車庫門還有一個滑動鎖可以打開,滑動軌道裡有一片金屬片可以阻擋門向上打開,通常滑動鎖底部都有小孔,您可以安裝一個掛鎖,確保車庫門無法滑動打開。 ![](https://hackmd.io/_uploads/BkfdGvIF2.jpg) 2. 窗戶 您需要記住的一點就是,在設置窗戶安全措施時,您不僅要考慮入侵者無法從外部開窗,還要考慮在發生一些內部緊急情況,如火災困住您和您的家人時,窗戶能否打開。如果您在考慮安裝一些永久性的安全措施,如窗柵時,您需要好好考慮這會不會干擾到您需要緊急逃生的情況。 • 材質   任何一個棒球愛好者都知道窗戶是多麼易碎,不過如果您把玻璃更換成抗撞材質的話可以增強其抵抗能力。 • 水平滑動窗   安全措施與之前提到的露臺門相似。更為簡便的方法是在滑動槽內放置一根木棍或PVC棍,不需要的時候拿起便可。 ![](https://hackmd.io/_uploads/r1c0pvLKn.jpg) • 豎鉸鏈窗   非常難從外面打開,不過為了增加安全性,您可以安裝掛鎖,這樣只有使用鑰匙才能打開窗戶。 • 窗柵   雖然窗柵並不好看,但是窗外的鐵欄杆的確可以阻止大部分的入侵者。不過,普通人很難獨自完成窗柵的安裝,欄杆必須釘入最堅固的牆體當中,如果可以的話使用長長的方頭螺栓,不要使用螺絲釘。窗柵安裝完畢後再用研磨機進一步旋緊方頭螺栓,使其完全無法被移動。如果您不得不使用螺絲釘的話,用研磨機將螺絲釘一頭磨平,這樣螺絲刀就無法將其旋開了。 3. 牆壁 門和窗通常是入侵者較為喜歡也較為輕鬆的入侵位置,牆壁相對難以攻破。 • 材質   如果整個家是用聚乙烯板和合板製作的話,使用鏈鋸或錘子花費幾分鐘就可以打開一個入口。但是很少有入侵者會這樣選擇,大多數人對於入侵的選擇都會停留在門和窗上。   如果您的預算足夠的話,磚造牆體在牆體堅固度方面可以極高地提高屋子的安全性。不過一個事先準備好的入侵者只要用大錘,仍可在不長的時間內將其攻破。   鋼筋水泥構造最為堅固,除非使用大型油壓機具或是爆破方式,不然絕大多數的入侵者無法破壞此類結構。 • 強化   內牆對於火器幾乎無法提供任何保護作用。內牆可以給您提供很好的隱蔽,但是無法提供保護,不過您可以放置沙袋和重物來提升內牆的保護能力。 ### 5.3.6 建設你的安全室/安全屋 1. 安全室(Saferoom)是家裡一個整頓好的空間,可以在不同災難降臨時保護你的安全。安全屋(Safehouse)則是一個具有相同作用的建築,可做為撤離時的最終目的地。(建造請參閱下列網址) https://youtu.be/bJkoQUdIHGo *📌求生小提示   安全室並非逃生時的唯一手段,要看安全室的設計目標。如火災發生時,除非是針對防火設計的安全室(使用防火材質建造,有排煙及滅火設備及多個逃生出口),不然你應該做的是逃離火場,而非進入安全室中。* *📌求生小提示   當公家機關宣導居民撤離時,應配合撤離而非躲藏在安全室中。這往往代表撤離區可能長時間無法等到救援或是完全被放棄。* 2. 家中安全室的理想地點是附有浴室的臥室。只要供水及污水處理系統運作正常,就能正常取水、盥洗以及使用廁所。最好不要有或少有朝外之窗戶。另外有獨立的對外聯絡設備,與足夠的儲物空間。 3. 戶外安全屋建設位置取決於可能面臨的災害。如果住在容易受颶風侵襲的區域,就要選擇高於水位線的地點,並且不能有對外的門窗。假如有龍捲風可能出現的地區,那麼低於地面的地方就比較安全。 4. 房屋的整體結構在所有類型的防災準備裡都很重要,在地震時尤其重要。如果你住在結構比較脆弱的建築內, 譬如活動式組合屋(mobile home)、露營車或摩天大廈,可能需要暫時搬到公共避難所,才能得到應有的保護。 5. 不論是安全室或安全屋,都要有足夠的空間可以容納全家人和寵物。在躲進安全室之前,記得傳簡訊給其他親人或緊急聯絡人說明你的計畫。 6. 安全室/安全屋改造重點 • 安全室要選擇家人可以快速進入且易於保護的房間(通常為家中主臥室)。安全屋則需位在你與家人能輕易到達距離內(理想是步行一天之內可達)。 • 以可能面臨的威脅為目標進行改造。 • 確認牆壁和窗戶的材質安全(防震/防火/防彈),足以抵擋災難。 • 確認門的材質與結構結實可靠,門往往是許多災難最易侵入的位置。 • 制定並實施家庭防災應變計畫。 7. 儲備安全室/安全屋的物資 • 水:主要是飲用水。 • 食物:不會腐壞又能直接吃的食物,像總匯點心(trail mix)、能量棒(energy bars)、水果乾和堅果等等。 • 電池式提燈、手電筒。 • 大音量哨子。 • 緊急收音機。 • 充飽電的手機與充電器。 • 通訊及發信器材,例如無線電、反光鏡。 • 急救箱 • 清潔用品。 • 工作用手套。 • 垃圾袋。 • 用來消磨時間的物品,譬如書。 • 其它你認為需要的器材。 8. 定期檢查安全室/安全屋,確認結構無損。並輪換儲備物資,以免過期。 ### 5.3.7 建造應急食物儲藏室 請參閱下列網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uM17eG1nao&list=RDLVPuM17eG1nao&start_radio=1&rv=PuM17eG1nao&t=153 https://youtu.be/Y0nT0HRbf-c 1. 應該在儲藏室中存放哪種食物? 請參考5.1.3 2. 選擇正確的地點 • 合適的儲藏條件(請參考5.1.6) • 善用儲物支架(請參閱下列網址) https://youtu.be/NZbqU9qxUgA • 在有限的空間內建造。家裡任何未使用的空間都可以改造成食物儲藏室。你可以DIY一個小房間,裝上架子,整齊地存放你的食物。 ![](https://hackmd.io/_uploads/HJ0lTBGi2.jpg) 或是利用樓梯下的櫥櫃、舊壁櫥等空間,甚至是狹小的空間。在現有家具上添加一些拉出式隔板和垂直存儲系統。您的床下區域可以安裝滑動架子來存放罐頭。 ![](https://hackmd.io/_uploads/HkzmTSGoh.jpg) 3. 需要什麼樣的儲藏用品? 請參考5.1.5 4. 如何整理你的應急食物儲藏室 (1).循環儲備(F.I.F.O.) 請參考5.1.2 (2).使用罐頭分配裝置(製作請參閱下列網址) https://youtu.be/xdMTW6q-an8 (3).防止儲物支架倒塌。明智的做法是將準備儲物支架用螺栓固定在牆上。最好在這些架子前面放一個隔板,作為額外的預防措施,防止你的罐頭掉落。 (4).模組化系統分類 * 將一切貼上標籤。如果您要將食物重新包裝到鋁箔密封袋或食物保存罐中,這一點特別重要。將名稱、生產日期和有效期限寫在明顯位置。您可以使用奇異筆寫或用不脫色墨水列印標籤紙上。 * 對您的食物進行分組儲藏。一個架子可用於存放早餐,另一個架子可用於烘烤等。使用方形塑膠箱或紙箱將食物放在架子上,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間並減少混亂。 * 將最常用的食物放在架上可隨手取得處。這樣您就不必翻遍整個儲藏室。 * 將較重的食物放在架子的最底部。這使得它們更容易搬運,並減少跌倒受傷的機會。 * 保留一份清單,列出儲藏室中的所有食物。這可以幫助您一目了然所有情況,並使食物輪換更加容易。 ![](https://hackmd.io/_uploads/S1WKGlrsh.jpg) ### 5.3.8 儲備燃料 1. 為什麼要儲備燃料? • 災難發生時,每個人會擠滿加油站,你不能浪費時間給你的車釀加油。 • 很有可能停電數天甚至數週。需要有足夠的燃料維持發電。 • 熱食可以振奮人心。有足夠的燃料可以滿足這種渴望。 • 即使您的家已經連接了太陽能等替代能源,您仍然可以使用應急燃料作為備用,以防因下雨或洪水而無法產生足夠的能源。 2. 如何儲備應急燃料 (1).不同的燃料有不同顏色的容器。這是為了防止燃油混淆。如果您將所有應急燃料放在無法區分的容器中,即使您給它們貼上標籤,您也很有可能使用錯誤的容器。對容器進行顏色編碼將阻止您向煤油加熱器添加汽油(並防止發生重大災難)。以下是容器顏色與燃料的對應: * 藍色——煤油 * 紅色——汽油 * 黃色——柴油 * 綠色——其它任何可燃液體 (2).將燃料存放在遠離您家的地方。不要放在家裡、地下室、閣樓,甚至是你的車庫。那是一場等待發生的火災。如果你有一個戶外儲藏室最好。但如果您沒有,您可以購買易燃物專用儲物櫃。 ![](https://hackmd.io/_uploads/BJwEvjxsh.jpg) (3).添加燃油穩定劑。大多數的燃油極易揮發,添加穩定劑可以延長保存期限。 (4).如同食物儲藏一樣,採取循環儲備(FIFO)概念。 * 在每種燃料上貼上您購買日期的標籤。 * 在到達保存期限前,從儲存處中取出最舊的一桶並使用它。 * 用全新的燃料重新填充容器並將其放回儲存處。 * 重複上列步驟,再也不用擔心浪費燃料了。 3. 可以儲備那些應急燃料?    請參考1.1.1 燃料。 4. 應遵循的基本安全預防措施 • 閱讀並理解您要使用的燃料和設備的說明。 • 立即處理任何洩漏或溢出情況。 • 在重點區域安裝煙霧和一氧化碳探測器。也要經常檢查它們。 • 為家裡的每一層配備滅火器。在廚房和有壁爐的房間裡放一個。確保家裡的每個人都知道如何使用滅火器。 • 在室外燃燒產生一氧化碳的燃料。 • 讓您的孩子遠離任何緊急燃料。 ## 5.4 行(撤離) ### 5.4.1 編寫你的家庭防災卡/急難應變卡   發生危險了,我該去那裡求助?搜救人員發現你了,該如何幫助你?我有一卡在手,問題清潔溜溜。 1. 內容: (1).個人資料:   姓名,出生年月日,身份証字號,血型,健康情況(含藥物過敏及特殊病史)。 (2).緊急連絡資料:   家人聯絡資料,緊急聯絡人(本地/外縣市)聯絡資料。居住地/工作場所周圍之醫院、消防隊、派出所電話號碼。 (3).防災集合點(住家臨時/社區外):   地點,地址,負責人,電話,收容人數。集合點周圍地圖。 2. 防護:為你的卡片護貝或是以透明膠帶包裹貼護,以防水與避免摩損導致內容不清楚。 3. 收納:身上(EDC,皮包或隨身包)、GHB與BOB中都應該要存放一張。 ### 5.4.2 自製你的緊急避難地圖 1. 可利用「消防防災e點通 App」獲取地震、颱洪防災準備與應變情報外,並依居住地或工作地點,於家庭防災卡功能設定緊急會合地點。 2. 系統也介接「防空避難處所」、「急救責任醫院暨急救站」、「民生必需品配售站」及「戰時災民收容救濟站」等資料,可使用電腦及平板自行設定查詢及下載保存,或列印手繪加值運用,並置於緊急避難包保存。 ![](https://hackmd.io/_uploads/SyxOXetTw2.png) *📌求生小提示   消防防災e點通 App* ![](https://hackmd.io/_uploads/SkDLZYTw3.png) *📌求生小提示   點擊連結:[簡易疏散避難地圖](https://www.nfa.gov.tw/cht/index.php?code=list&ids=82)(點擊縣市可以連結至該區域疏散避難地圖)* ### 5.4.3 準備你的隨身小物(E.D.C.、F.A.K.、S.O.S. box、P.S.K.、F.E.A.R. pack與E&E kit) 1. 隨身小物(E.D.C.):   英文Everyday Carry的縮寫。每時每刻跟著走,無論天涯海角買雞排,都默默陪在身邊。 • 手機、錢包、鑰匙 • 手電筒 • 小型的多功能工具,如 Leatherman wave • 簡單可靠的切割工具 • 響亮的哨子 • 引火裝置,如打火機+引火棒 • 防狼噴霧 (建議) (推薦大廠如SABRE、MACE等的水柱型噴劑,穩定性較高) • 鋁膜急救毯 (建議) 2. 急救包(F.A.K.)   英文First Aid Kit的縮寫。急救包為急救的實施者提供藥物和醫療器械,還可以獲得相關的醫療建議。 (1).輕傷包(B.B.K)   英文Boo Boo Kit的縮寫。一般為處理小型輕傷而配置。由於日常生活中發生輕傷的機率遠高於嚴重創傷,將BBK與IFAK分開設置,可避免真正發生緊急事故時,某些耗材已經被使用掉的問題。BBK內容可按照3:1來配置,處理輕傷的醫療耗材應該佔75%,嚴重創傷的醫療耗材則佔25%。BBK除了要維持體積小與重量輕以外,最好也要以能防水防塵的方式來包裝(例如夾鏈袋甚至熱密封袋):這樣除了能保持內容器材的妥善之外,也能在必要時很快地使用它。 * 防護用:無粉橡膠手套(1-2雙) * 暴露傷處用:醫療剪刀與鎳子 * 清潔用:小瓶生理食鹽水/酒精或碘酒棉片 * 保護傷處:紗布/大小片OK繃/人工皮/ * 固定用:安全別針/三角巾/醫療用膠布 * 成藥類:口服之消炎止痛藥/蚊蟲藥膏 ![](https://hackmd.io/_uploads/ByVcUWPAn.jpg) (2).單兵/個人急救包(I.F.A.K.)   英文Improved First Aid Kit或是Individual First Aid Kit的縮寫。針對三樣急救目的設置:肢體末端大量失血、張力性氣胸、呼吸道問題。下列內容物僅供參考,依個人需求可自行調整。 * 肢體末端大量失血用:止血帶/填塞式止血紗布/以色列繃帶 * 張力性氣胸用:氣胸胸貼/胸部減壓針 * 呼吸道問題用:鼻咽及口咽通氣管(OPA) * 輕傷用:BBK * 醫療剪刀:對於快速脫去傷者的衣服進行檢查是非常有用的。 * 馬克筆(油性):寫東西記東西遲早有用,但也有一個與戰術醫學相關的實際需要;每當應用止血帶時,要在止血帶上標明使用時間。這樣無論以後誰來照顧傷者,都可以採取恰當的措施。 * 醫療紀錄表單。![](https://hackmd.io/_uploads/HkiImbv0n.jpg) * 戰傷藥物組合包: A.二顆Acetaminophen 止痛藥 B.一顆Meloxicam (Mobic) 止痛藥 C.一顆Moxifloxacin (Avelox) 抗生素 ![](https://hackmd.io/_uploads/SyFKvRJ5h.jpg) ![](https://hackmd.io/_uploads/HJaB31xq2.jpg) (3).班用/小隊急救包(C.L.S. Bag)   英文Combat Life Saver Bag的縮寫。由團隊中一名急救員(Combat Life Saver,受過40小時進階戰傷訓練)攜帶。針對以下急救目的設置:大出血處置、呼吸道維持、頸脊椎傷害預防。除了包含2~4人份的IFAK內含物外,另外會包含下列內容,針對團隊需求可自行調整。 * 阿托品(Atropine)針劑:可當作有機磷(VX神經毒劑、沙林毒氣、農藥)中毒的解毒劑。 * 當立平/樂平片(Diazepam):具有鎮靜安眠效果,也可用於舒緩焦慮及肌肉痙攣。 * 口服補充液鹽(Oral Rehydration Salts):可治療或預防因嚴重腹瀉而導致的脫水。 * Hetastarch注射液(500cc):出血、外傷或手術引起休克時之輔助治療劑。 * 攜帶式輸液幫浦:應用正壓輸出原理,可自動持續輸注藥液。 * 傷口引流管:放置於傷口內,目的為引流血水、膿液;預防感染、促進傷口癒合。 * 注射器和針頭:注射藥劑用。 * 太空毯/保溫毯/暖暖包:即使在傷者赤裸或被迫在寒冷中保持靜止時,它也能起到保暖的作用。常用於傷者休克時,使用時需要擡高雙腿。 * 紗布/繃帶/彈性繃帶:繃帶類似於捲成卷的紗布,覆蓋傷口非常好用,但也有其他用途。例如,利用一些棍子和繃帶,一個人可以做一個簡易的夾板。雖然以色列繃帶也是繃帶,但如果你只是爲了實用的話,手頭有個普通的繃帶就可以省下專門的繃帶了。 * 夾板:夾板是用來防止移動的,以促進骨頭和關節開放傷的癒合。雖然通常可以用木棍臨時製作,但有時特製的夾板會很有用。 * 手套:非乳膠手術手套可以防止你染上傷者血源性疾病,如愛滋病。 * 消毒劑:消毒劑可以有效防止傷口感染。三重抗生素軟膏是一種常用的多用途的軟膏,用於燒傷和割傷。幾乎每輛救護車上都有酒精棉片,它們也很神奇。 * 膠帶:膠帶可以用於各種用途。在醫療環境中,用膠帶把氣道固定在合適位置是一種常見的用法。一般來說,膠帶往往用得多,又不會占用太多空間。 ![](https://hackmd.io/_uploads/rJAFezvC3.jpg) *📌求生小提示   Moxifloxacin的禁忌症/注意事項(參考至台灣拜耳藥廠方單) • 懷孕和哺乳婦女禁止使用。 • 本藥品具有使重症肌無力惡化之風險。 • 本藥已知會延長某些病人心電圖的QT間隔時間。 • 使用fluoroquinolone類藥品可能增加主動脈瘤及主動脈剝離相關風險,尤其是老年人。* *📌求生小提示   在急救的過程中,優先使用傷者IFAK中的器材與藥品。在傷者IFAK用完或是無IFAK的情況下。再使用CLS Bag中的醫療物資。* 3. 求生盒(S.O.S. box)   部份準備者會自製一個因應各種危險環境,裝有求生裝備,尺寸約煙盒大小的金屬盒隨身攜帶。基本內含物以刀、火、繩及求救裝置為前提配置,依使用者需求增減內容,市面上也有許多套裝產品可供選擇。 • 刀:刀片、小型直刀、折疊刀或是多功能刀具。 • 火:防水火柴、打火機、打火棒及鎂棒。 • 繩:釣線、尼龍繩或傘繩。 • 求救裝置:求生哨、反射信號鏡或手電筒。 ![](https://hackmd.io/_uploads/r1LpCW_R3.jpg) 4. 個人求生套件(P.S.K.)   英文Personal Survival Kit的縮寫。可視為求生盒的昇級,裝備更齊全,收納容器不再局限為金屬小盒,而可以是便當盒,水壺,防潮盒、防水袋或是其他客製化容器,市面上也有許多套裝產品可供選擇。   因為內容物較多,通常不像求生盒可收納在衣服口袋中,而是以肩包、腰掛、腿掛或是背包攜帶。也有準備者會置放在緊急避難包或是逃生交通工具中,做為備用工具。   生火、食物、飲水、庇護所,這是PSK功能需要覆蓋的四個要點。 • 打火機 • 火柴 • 火絨 • 多用途工具鉗 • 針線包 • 哨子 • 手電筒 • 摺疊刀 • 繩子 • 求生信號鏡 • 魚鉤和魚線 • 淨水片 • 可摺疊的水袋 • 指南針 • 線鋸 • 別針 • 紙和筆 • 生存指南(如怎麼製作繩結和陷阱) • 家人照片 • 現金 • 外科手術刀片 • 大力膠帶(Duct tape) ![](https://i.imgur.com/VBXFtzZ.jpg) 5. 隨行避難包(F.E.A.R. pack)(製作請參閱下列網址) https://youtu.be/Rv9eqHehO_M   英文Forget Everything And Run pack的縮寫。準備者多半會在工作地點、自用交通工具或是室外最常待的地點,準備一組GHB以待不時之需。然而對那些步行或是搭乘大眾運輸工具的通勤者而言,若是災難發生在通勤或步行時,他們將無法取得GHB的支援,此時隨身攜帶的隨行避難包即能派上用場,足以支援準備者返家、到達工作地點取得GHB或是到達BOL。   與PSK不同的是,做為GHB的替代,FEAR pack內容物不只是逃生工具,通常還需要準備一定量即食食物與飲用水。也有準備者直接把自己的SOS Box + FAK +食物與飲用水帶在身上,或是把PSK、即食食品與飲用水組合起來的做法。 6. 脱困工具組(E&E kit)   英文Escape and Evasion kit的縮寫。部分極端準備者會準備脱困工具組,以因應特殊需求(如從犯罪份子绑架中逃脫)。作為存放開鎖、逃離的工具組,應該將它藏在那些不會被檢查出來的地方。工具要便攜。當衝突爆發,威脅迫在眉睫,手頭上至少還能有最低限度的逃脫工具。 • 手銬墊片組合——包含三片鑰匙型墊片和一片長直型墊片。這種墊片的隱蔽性很好,容易被忽視,並且最有可能被綁架你的人所忽視。 • 兩把標準手銬鑰匙——一用於開啟最常見制式的手銬 • 髮夾——髮夾很容易被忽略也不容易被發現。在雜貨店就可以看見他們的身影。 • 三把通用手銬鑰匙——這些鑰匙都是便於攜帶的一次性產品。一把軍綠色的、一把黑色的、一把和黃色的。很容易被藏進衣服裡。這三把鑰匙採用的是非金屬材料,可以避開金屬探測儀。 • 筆套型手銬鑰匙——快速解銬必備,隱蔽性很強。 • 帶有手銬鑰匙的傘繩手鐲——這件東西提供了兩種逃脫方法。當面對捆綁或者生存挑戰時,傘繩可以被當做摩擦鋸來使用。上面的手銬鑰匙被隱藏的腕關節處。這東西很好用,問題是隱蔽性不強,容易被綁架者所沒收。 ![](https://hackmd.io/_uploads/ryBIn7BEn.jpg) • 開鎖工具組——用來從被反鎖的房間開鎖逃離,但需要一定使用經驗。 ![](https://hackmd.io/_uploads/BkCfT7SN3.jpg) • 凱拉夫生存繩索——可以被當做摩擦鋸來使用,以便逃脫繩索、電話線、膠帶等的纏繞捆綁。 • 陶瓷刀——非金屬並且異常鋒利。可以割開任何捆綁物。並能躲過金屬探測器。 • 彎鉤刀——有效解決各類纏繞亦或是安全帶裝置。極好的隨身攜帶工具。 • 鑽石繩刀——鑽石沙使其擁有了切割一切繩索以及硬度低於鑽石的任何材料的能力。 • 折疊式剃刀鋸——為突如其來的城市生存環境而設計。其特點是擁有5公分折疊刀片,共有48個鋸齒,可以切斷鋼筋和鐵鍊 ![](https://hackmd.io/_uploads/rk-Q0XBNh.jpg) ### 5.4.4 準備你的通勤避難包(G.H.B.)   英文Get Home Bag的縮寫。發生危險時用於回家的裝備包。(製作請參閱下列網址) https://youtu.be/GNIGElPc9PY 1. 準備GHB時應該考慮什麼? • 你的工作地點。一般來說,距離越遠,攜帶的食物和水就需要越多。 • 氣候狀況。包裡應該有救生用品,可以保護你免受惡劣天氣的影響。 • 通勤方式。有BOV最好,可以更快地返家,並且使用更少的補給品。但是要考慮到如果道路被封鎖、受到破壞或是大眾運輸工具失效時,您可能需要步行返家。 • 應該攜帶多少物資?不用把所有東西都塞進GHB內,過重的GHB只會消耗體力,增加返家難度。 • 使用何種背包?遵循灰人原則,無論您選擇哪種包作為GHB,請確保它不顯眼。你可以使用帆布背包、挎包,甚至尿布袋。不過,帶上一個迷彩戰術背包,你會受到每個人的注視。 2. GHB的設置與維護 (1).模組化系統分類。可以將物資分類裝袋或裝盒,貼上標籤或對它們進行顏色編碼,還可以列出每個袋子內的所有物品,以便您準確地了解裡面的內容。有助於快速找到所需要的物品。 (2).打包物品的先後順序。根據緊急程度對裝備進行分組。把物品分為“應急”、“緊急”和“非緊急”三組。“非緊急”的物品首先放入背包底部,取出會花費較長的時間。“緊急”的物品最後放入,這樣更容易取出。“應急”物品要放在一個能快速拿到的地方,方便突然要用上這些東西時可隨手取出。 (3).每半年檢查一次。提前計畫好檢查的時間,儘量安排在例假日或其他重要的日子(如9/21防災日),這樣更容易記住。 3. GHB的內容 • 工作場所包:   一個簡便的包﹐放在你的工作地點,讓你能夠回到家裡或成員會合地點。 * 可更換的衣物,包括襯衫、毛衣、褲子和襪子。 * 適合走路的鞋子 * 棉質手套、塑膠雨衣 * 遮陽帽、太陽眼鏡 * 15公尺繩子 * 急救包(內含兩天份的個人備用藥) * 指南針/GPS/當地地圖 * 手電筒和備用電池 * 打火機 * 少量的水和即食食品 * 多功能工具與刀 * 信用卡/電子支付卡/提款卡與現金(各種面額紙鈔及硬幣) * 衛生紙/濕紙巾 * 含聯絡信息的家庭防災卡/急難應變卡 • 交通工具包:   與工作場所包相似,只不過放在你主要通勤使用的交通工具上。除了工作場所包的基本內容外,可增加以下物資。 * 可攜式無線電(參考2.4.3) * 交通工具基本維修工具(參考2.7.4.2) ### 5.4.5 準備你的72小時緊急避難包(B.O.B.)   英文Bug Out Bag的縮寫。指一個能夠至少保證三天逃命所需的背包。 #### 5.4.5.1 基本概念: * 離開時可立即攜帶 * 離開時沒有額外時間收拾這些用品 * 可維持生活72小時 * 容易攜帶 * 可以立即食用 * 可適合各種狀況 * 一人一包 *📌求生小提示   BOB應是可攜帶式的,放在房子的出入口。當急難來臨時可以輕易地抓起來就跑。不要讓BOB超重,因為在找到合適的庇護所前,您可能要揹著它走遙遠的路。* #### 5.4.5.2 背包選擇 1. 款式 • 無背架背包:通常尺寸較小的,提供的支撐也最少。可以做為GHB或是兒童BOB,不建議作為基礎BOB。 • 外背架背包:優點在於強大的負重能力。可以有效將重量分散到臀部、進而降低疲勞程度。具有良好的通風性能。缺點可能會讓人感到頭重腳輕,外背架背包也比較笨重。適合做為基礎BOB,並由團隊中強壯的成員背負。 • 內框架背包:市售登山背包大部份是內框架型。它們能夠緊緊的貼住你的身體,不過透氣性不如外背架型。貼身特性同樣減少了此類背包的浮腫偏移量,從而提高了平衡性能。內框架背包適合做為各式GHB與BOB。 2. 選擇關鍵 • 尺寸:要權衡利弊。既要足夠大,能裝下一定量的必需品和工具,也要保證在長時間中背負舒適且易於管理。 • 結構:要紮實耐用。你所選擇的背包應該在製作和設計上能夠承受一定程度的“摧殘”。看看背包接縫處是否進行加固,是否採用雙層縫線,從這些方面可以看出這個背包是否結實耐用。如果背包上有拉鍊的話,要確保拉鍊品質是否上乘。安裝防水拉鍊的背包是個很棒的選擇。 • 隔層:一個有著良好隔層設計的背包可以幫助你妥善管理各種工具和裝備,讓你能迅速取出重要的物品。 • 防水:選擇一個用防水材料製成的背包。有些背包還有內置的防水袋或外披式雨套。 • 支撐物:背包肩帶上應該有軟墊。許多中到大號的背包都設有臀部固定帶,臀部固定帶可以分散多達90%的背包重量到臀部上,並把重量集中到人體的重心附近,大幅減少肩膀和頸部的疲勞程度。 • 外觀:遵守灰人原則。只要是在災難現場,任何種類的物資都會是價值連城的寶物,而你背著的BOB中無疑就有大量貴重的物資。在緊急情況下,暴動、掠奪、搶劫和偷竊都是很常見的。為了自身安全,讓你的BOB保持低調。 #### 5.4.5.3 為所有成員準備 1. 基礎BOB   對於一家人而言,基礎緊急避難包只需要準備一個。這個背包裡面包含了為全家準備的所有基本求生工具和背負者的私人物品。它應該背在家庭中最強壯、最健康的人身上。 2. 成人BOB   為12歲或國中生以上的成員準備。這些背包應該只包含個人生存用品,其他東西則可有可無。全體成員共用的生存設備都應該放在基礎BOB中。普通的學生背包就很適合。 3. 兒童BOB(製作請參閱下列網址) https://youtu.be/zzw0RZstCEY   通常面向6至11歲的兒童。應該只包含兒童用的輕質物品。其他所有的求生必需品,都應該分開來放在成人BOB,或者集中放在基礎BOB中。 4. 六歲以下的幼童   如果有無法獨立行動的小孩,就應該準備一輛專門在逃生時使用的戶外兒童旅行車或折疊式嬰兒車。如果你想行動起來更加方便,可以考慮採用嬰兒背帶或背架。嬰幼兒所需的物品,例如:配方奶粉、奶瓶、奶嘴、嬰兒食品、尿布、濕巾,應另外打包,並由大人攜帶。 5. 高齡長者/殘障人士   不要在逃生時使用電池供電的輪椅或是代步車。如果不能充電,那麼這些機械就無法發揮功能。應該準備好一輛傳統的手推輪椅。 6. 寵物   當災難突然降臨時,要帶著多個寵物一起逃生是不太現實的,你需要提前做出決定。許多動物有能力自己攜帶BOB,你只要提前給牠們準備好合適的背包。就算是小型狗也可以背一只小背包。 *📌求生小提示   每位家庭成員都需要有自己的BOB,除了基本的食物、水及衣服外,其他較重的物件可相互分配來擺放。* #### 5.4.5.4 建議內容 1. 基礎BOB/成人BOB: |物品名稱|數量|說明| | -------- | -------- | -------- | |背包|1 只|選擇質輕、防水、結構耐用、多層或多種小口袋設計之背包。| |飲用水|2 公升|可另準備攜帶型的濾水壺或淨水劑。| |食物|9 餐份 (1餐份熱量:男 12大卡 x 體重(公斤)女 9大卡 x 體重(公斤))|如營養口糧、八寶粥、巧克力、肉乾等可立即食用、高熱量及重量輕的食物。| |急救醫療包|1 份|OK 繃、止血帶、方巾、優碘、消毒棉+紗布+透氣膠帶、生理食鹽水、腸胃藥、止痛藥、防蚊蟲藥、體溫計、安全別針、剪刀、個人疾病特殊用藥等。| |簡易急救手冊|1 本|可向社區健康中心或紅十字會索取| |清潔用品|1 套|濕巾、衛生紙、清潔皂等 (女生請加衛生棉、護墊) 。| |工具刀|1 只|選擇多用途及防鏽之刀具。| |照明設備|2 種以上|如手電筒及其電池、頭燈、螢光棒、蠟燭、打火機、防水火柴等,並置於背包中明顯、容易拿到的地方,以便能在黑暗中迅速找到。| |收音機+電池|1 只|選擇輕便型並最好能防水。| |指南針+地圖|1 組|| |針線包|1 組|| |哨子|1 只|| |繩子 |15公尺|粗細各一條| |帳棚|1 只|或可遮蔽的防水布。| |睡袋|1 只|可選擇質輕、保暖、摺疊後體積小的睡袋,並建議加上防風、防水之錫箔毯(急救毯)。| |衣物|2 套|雨衣、內衣、防寒防水衣物、襪子、帽子、手套等。| |證件影本||身份證、戶口名簿、護照、保險卡、健保卡、不動產權狀。| |家庭相片||| |緊急通信計劃表||包括緊急通訊電話,如:附近醫院、警察局等(另備個人資料。)另備電話卡或考慮通訊器材,如無線電手機或行動電話。| |現金||最好備有零錢(打電話或投自動販賣機)。| 2. 兒童BOB • 有父母和緊急聯絡人名字的連絡資料。 • 如果父母沒有到達,授權接送孩子的人,其連絡資料。 • 家庭防災卡及有父母留言的便條,告訴孩子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 喜歡的書或玩具,特別為較小的孩子準備的。 • 喜歡的餅乾和飲料。 • 換洗衣服、睡袋。 • 備用藥品。要讓學校知道是什麼藥及怎樣保存(如果需要冷藏)。 • 哨子、手電筒。 3. 寵物BOB (1).優先順序:先準備能夠維持健康的物品,並放置在容易拿取的地方。 * 藥物:若你的寵物需要長期使用藥物,準備至少兩周的藥物,或與你的獸醫師討論,並保存在標示清楚的獨立包中,與人用的醫療用品區別開來。 * 寵物食品:為每隻寵物準備3天到2周左右的食物與水,至於天數多寡可以依照避難距離的遠近與個人攜帶能力來準備,並記得定期更新食物,可以將它們放置在防水容器裡。 * 水:動物不太會用瓶子或者水壺喝水,為了不浪費水。準備一個不易破損的飲水碟或碗。 * 寵物外出籠:,籠子上需要寫下寵物的名字、飼主姓名,以及飼主的聯絡方式。 * 備用頸圈、牽繩:寫上名字與飼主資訊,如果你想讓驚恐的寵物在混亂的災難環境中始終聽話的跟著你,適當使用牽繩拴著牠。必要時準備一個口套。 * 尿布墊 * 排泄相關處理用品(貓的話,請放慣用的貓砂。) * 餐具 (2).次要順序:為寵物帶上重要文件和身份(晶片)證明,這些文件與醫療紀錄請用防水的袋子另外包起來。不要忘了為牠準備帶有聯繫方式的寵物牌。 * 飼主(自己)的聯繫方式 * 飼主以外的照顧者(同居人)之緊急連絡方式、可供暫時住宿地點 * 飼主與寵物的合照 * 寵物醫療紀錄,必須包含預防注射證明、驅蟲紀錄,沒有完整預防注射證明跟驅蟲紀錄的寵物很可能被收容單位拒於門外,也無法去其他國家。若有需要長期治療的疾病,還需要準備病史摘要與藥物處方箋。 * 常去的動物醫院的聯繫方式 (3).最終順序:如果還有時間與攜帶空間,帶上下列物品,將寵物BOB放置在明顯的地方吧。 * 寵物用毛巾、牙刷 * 濕紙巾 * 有家裡味道的玩具用品 * 洗衣網(寵物是貓的話,可以將洗衣網運用在戶外看診時) * 膠布、麥克筆(可運用在修理寵物籠、寫寵物資料等) #### 5.4.5.5 BOB的設置與維護 要由內而外有條不紊的打包每一樣東西,並有策略性的安排擺放位置。 1. 防水   儘管選擇了防水材質背包,但是若不想冒任何生命補給被淋濕的風險。可以在背包內置一個工業用垃圾袋,再把所有東西都放進垃圾袋後,把垃圾袋口收攏起來並用繩索紮緊。或是將東西分類後用防水袋包好再放入背包中。 2. 分類   將東西分類有助於你快速找到你所需要的物品。 3. 打包物品的先後順序   把物品分為“非緊急”、“緊急”和“應急”三組。“非緊急”的物品首先放入背包底部,取出會花費較長的時間。“緊急”的物品最後放入,這樣更容易取出。“應急”物品要放在一個能快速拿到的地方(通常為包外的小掛袋),方便突然要用上這些東西時可隨手取出。 (1).非緊急物品: * 備用衣物 * 寢具 * 衛生用品 * 急救包 * 雜項 (2).緊急物品: * 庇護所 * 水 * 食物(人和寵物) * 火種 * 禦寒衣物 (3).應急物品: * 通訊工具 * 自衛武器 * 照明設備 * 工具——尤其是求生刀具 * 雨具 4. BOB的存放位置   將BOB放在哪裡?這個問題沒有確切的答案。基本規則就是不能暴露在他人的視線之中,需要時又要很容易拿到。 5. BOB的維護 • 每半年檢查一次   提前計畫好檢查的時間,儘量安排在例假日或其他重要的日子(如9/21防災日),這樣更容易記住。即使你無法到戶外去練習你的生存技巧,你也應該借助每半年一次的檢查來進行複習。檢查不僅僅限於裝備,也應該包括檢查你的技能,比如說生火、準備食物、搭建庇護所等等。 • 清單   在背包外附上一張有BOB細項清單的卡片,可以快速檢查是否有需要更換的物品,而不用去打開背包。按順序檢查清單上的項目會讓BOB的維護工作變得更簡單。在卡片中寫明檢查的日期,這樣就可以清楚知道,什麼時候需要更換食物或急救裝備。 • 日常影響   影響到BOB裝備改變的生活因素有下面這些: * 孩子(增加或者離開) * 結婚或者離婚 * 搬家/居住環境變化 * 體重/健康/醫療需要 * 另外的家庭成員 * 寵物(增加或者離開) ### 5.4.6 置放緊急避難補充包(Survival Cache) 聰明的準備者永遠不會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請參閱下列網址) https://youtu.be/gy_el36iOIM 1. 為什麼要設置緊急避難補充包? • 分散物資:避免在一個地方存放所有物資。將物資分散在不同的緊急避難補充包中,這樣即使一個設置地點遭到破壞,也不會失去所有物資。 • 支援:考慮到災難發生時可能因為各種因素,無法帶著你的防災準備(GHB或BOB),或是在撤離的過程中用完了消耗品,甚至求生工具損壞。在預定的撒離路徑上設置緊急避難補充包,可以用來補充物資。 2. 補充包內容(請參閱下列網址) https://youtu.be/M9gYCZl1fPA • 封存好並做並防水的即食食物(如壓縮口糧),以免變質。 • 飲用水:如果您的設置地點靠近天然水源,您可以通過存放濾水器來節省空間。如果附近沒有水源,請帶上一些瓶裝水。 • 點火工具:防水火柴、打火機、打火棒及鎂棒。 • 照明設備:手電筒+未開封電池(做好防水)。蠟燭也是很好的補充。 • 多功能工具刀/鉗:手上有工具在生存各方面都特別有用。 • 折疊鏟:它們通常結構緊湊且多功能,非常適合挖溝、搭建庇護所或鏟煤做飯。 • 釣線、尼龍繩或傘繩。 • FAK:包含清創縫合套件、消毒劑、繃帶和一些止痛藥,讓您足夠維持到達BOL。 • 鋁膜急救毯。 • 現金。 • 內容物清單:方便檢查與更新。 3. 置放容器的選擇 • PVC管:PVC管價格便宜,幾乎所有五金店都有售,它是完美的緊急避難補充包容器,因為它們原本的設計用於埋在地下並能承受磨損。(製作請參閱下列網址) https://youtu.be/K2QpDri2fh8 • 垃圾桶:有些人會選擇使用垃圾桶。你要做的是密封使其防水。如果選擇太大的垃圾桶,掩埋起來可能很困難。選擇一個中等大小的垃圾桶或一個可以密封的垃圾桶。 • 防撞箱:可以購買具有防水與防護性能的儲物箱。通常用於存放昂貴的攝影器材。因此,您可以確信這些儲物箱能夠經受住嚴酷的考驗。 • 塑膠桶:塑膠桶非常適合存放很多物品。搭配防水蓋,就成了一個出色的儲藏容器,而且價格也相當便宜。也可以考慮使用帶螺旋蓋的食品級塑膠桶。 4. 置放點 • 位置隱蔽:遠離大眾視線所在,您希望別人感覺緊急避難補充包是不存在的。 • 偏遠地點:您最不想看到的就是一大群人找到您的緊急避難補充包。最好存放偏遠的地方或只有你知道的地方。 • 不受阻礙:在災難發生期間可以到達。確保沿著您的逃生路線或位於路線附近。 *📌求生小提示   明確記錄下埋藏緊急避難補充包的位置,要記錄相關地貌,並在埋藏點留下只有您知道且不易磨損的標記。您可以繪製地圖,但請確保地圖只有您和您的家人知道。* 5. 置放誤區 不要在下列地點罝放您的緊急避難補充包 • 商業儲藏室和倉庫:當發生災難時,倉庫將是最先遭到倖存者搜尋物資的地方之一。 • 未開發建地:想像一下,你興高彩烈地把你的緊急避難補充包,埋在一片長滿灌木叢的建地下,然後一年半後回到那裡,看到的是一片停車場或是一間購物中心時。 • 建築地下室:如果災難發生時建築物被燒毀或倒塌,您就可以與埋在瓦礫和殘骸之下的緊急避難補充包說BYEBYE了。    6. 三倍安全法則   根據法則在撒離路徑上,最好有二處以上的置放點,並因應路程長短增加數量(理想是每天路程內有二處)。畢竟無法保證在災難發生時,置放點不會受到破壞或是被掠奪。 7. 定期檢查   在測試你的撤離路線時一起檢查置放點,確認未受到破壞並更新過期物資。 ### 5.4.7 如何準備一個遠離家園包(I.N.C.H. Bag)   英文 (I'm Never Coming Home) Bag的縮寫。 1. 為什麼要準備INCH 包?   災難後家園被毀,你成為難民。換句話說,你必須離開你的家園,而你沒有BOL。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你將不得不在野外或是遠離文明的地方生存。所以你或許會需要一個INCH 包。 2. INCH 包與BOB有何不同?   兩者之間的區別很明顯:一個是為了短期生存直到安全回家,另一個是為了流浪在外長期生活。   下面是兩者的比較圖: ![](https://hackmd.io/_uploads/SyKP5u0cn.jpg) 3. 如何讓INCH 包發揮最大效益? • 具備使用包中設備的技能和知識:例如:生火(參考3.1)、取水(參考3.2)、搭建庇護所(參考3.3)、狩獵(參考3.4)、導航(參考3.7)、急救(參考3.9)。 • 持續性:包中設備應該用來做為取得生存資源的工具,而非消耗品。例如:用淨水器在自然水體中取得飲用水比包中攜帶瓶裝水好。當設備損壞時能夠修理它,找到或是做出替代品。 • 團體行動:為團體中的每個人組裝單獨的INCH 包。請記住,不必以相同的方式組裝每個包。例如:每個人都應該有一個睡袋,但是如果有一頂四人帳篷,那麼四個人只需要一頂帳篷。 • 考慮你的流浪環境:也許你會認為必須在荒野生存,森林或荒野地區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和相對安全的環境,但現在人更有可能是被困在城市或郊區環境中。確保你能前往食物來源豐富的地方。 4. 背包選擇 • 尺寸:考慮買一個容量70公升到90公升的背包。通常,這種尺寸的背包非常適合用作INCH 包。 • 結構:應選擇採用超堅固尼龍等最堅固材料製成的背包。 • 承載:雖然您的INCH 包會比平常重,但使其超重是一個大禁忌。一個無法攜帶的包有什麼用?您攜帶它應該感覺很舒服。這個包不應該讓你陷入太多困境。 • 支撐物:另一件需要考慮的事情是選擇內框架背包還是外背架背包。內框架背包背負起來更舒適,但是外背架背包承載重量更大。一般來說外背架背包較適合做為INCH 包。 5. 設置與維護 • 根據功能和需求對裝備進行劃分,有助於你快速找到你所需要的物品。 • 打包物品的先後順序。與BOB相同,把物品分為“應急”、“緊急”和“非緊急”三類。“非緊急”的物品首先放入背包底部,取出會花費較長的時間。“緊急”的物品最後放入,這樣更容易取出。“應急”物品要放在一個能快速拿到的地方,方便臨時要用這些東西時可隨手取出。 • 考慮使用戰術腰帶,它可以讓你在腰間攜帶一些東西,例如收音機、彈藥、帶鞘刀或其它經常需要使用但對於口袋來說太大或太重的裝備。另一個好選擇是戰術背心。 • 每半年檢查一次,儘量安排在例假日或其他重要的日子(如9/21防災日),這樣更容易記住。利用檢查的機會練習你的生存技巧,比如說生火、準備食物、搭建庇護所等等。 6. 建議內容 • 用於導航 * GPS * 指南針 * 地圖 • 用於通訊 * 收音機 * 智慧型手機 * 對講機 • 用於庇護 * 帳篷 * 防水篷布 * 睡袋 • 用於生火 * 打火棒及鎂棒 * 打火機 * 防水火柴 • 用水需求 * 不銹鋼水瓶 * 淨水器/淨化 • 食物需求 * 狩獵用的網和陷阱 * 簡易漁獵組 * 炊具 • 醫療需求 * 終極準備者急救箱:放置各種醫療設備,例如一般創傷套件、牙科和口腔套件,甚至診斷套件。 • 其他重要物品 | 工具 | 衣服 | 其他 | | ---- | ---- | ---- | | 刀 | 手套 | 傘繩 | | 頭燈 | 保暖襯衫 | 修理包 | | 充電手電筒 | 涼爽輕便的襯衫 | 記事本和鉛筆 | | 工具鏟 | 登山褲 | 現金 | | 斧頭 | 輕便夾克 | 垃圾袋 | | | 登山靴 | 身份證 | | | 襪子 | 重要文件 | | | 內衣 | 鋁箔 | | | 雨披 | 安全別針 | | | 頭巾 | 防禦用武器 | | | 帽子 | | | | 太陽鏡 | | | | 適合冬季的衣服 | | 7. 小結   INCH 包的準備成本相對來說較為昂貴。有些人節省費用的一種方法是先準備一個BOB,再添加那些可維持你野外求生的物品。如果您很難合理化成本,您也可以將其視為“BOB的昇級”。它可以輕鬆地讓您度過72小時,但也能在“以防萬一”的情況下,讓您走得更遠……。 ### 5.4.8 打造你的逃生交通工具(B.O.V.)   英文Bug Out Vehicle的縮寫。發生災害時用於長距離轉移的各種載具,包括但不限於車輛。(參考2.7) #### 5.4.8.1 逃生交通工具(B.O.V.)的要素 1. 從A移動到B   逃生交通工具僅有一項功能,就是把我自己和我需要的東西從A移動到B。 2. 不要產生感情   無論原因是什麼,逃生車很有可能無法完成送您到預定逃生目的地的目標,比如: • 燃料不足 • 交通堵塞 • 地形限制 • 車輛拋錨 • 道路損壞   很有可能必須選擇丟棄逃生交通工具轉而步行,不建議您將所有的積蓄都投入到逃生交通工具的購置當中。   有時候我們不得不放棄自己的逃生交通工具,以及所有無法攜帶的東西。考慮可能需要步行用的推車。 *📌求生小提示   不要愛上您的逃生車,必要時務必丟棄它。* 3. 逃生的個人規劃   每個人的逃生狀況需求都是不同的,影響自己逃生計畫的情況數也數不盡。這不像是與非的選擇,實際上每個人的逃生方案都會有所不同,需要因人而異,適合自己。 4. 時時刻刻準備好 • 逃生交通工具。 • 自己的緊急避難包。 • 家庭防災應變計畫。 *📌求生小提示:   所有需要的東西都應提前放入BOV中,沒有例外。* 5. 功能比酷重要   再做出最酷的BOV之前,請務必記住:功能比外觀更加重要。 6. 生活方式的影響   BOV的選擇還受到您的生活方式和未來規劃決定了您將會選擇的BOV型號。 • 汽車,貨車或SUV。 • 自行車、摩托車、船或者其他交通工具或置於其他BOV當中作為備用工具。   在打造完美的逃生交通工具之前,定下目標是很重要的。首選的BOV應具備以下屬性: • 運行良好 • 四輪驅動 • 載貨空間 • 長途行駛能力 • 涉水行駛能力 • 具備替換元件 • 協調能力   不要被列表限制選擇,滿足全部要求的BOV是非常完美也數量極少的,甚至有一些要求沒有BOV可以達到。 7. 現代化車型還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前的車型?   1980年代以前舊車型主要有兩大亮點: • 舊車型在故障排解和維修方面更為簡便, • 舊車型的電子部件較少(甚至沒有),因此在電磁脈衝影響下失靈的可能性也減少。   電磁脈衝的影響可能是選擇舊車型的唯一原因,如果電磁脈衝的影響讓您最為在意的話,那麼舊車型更加適合您,反之如果您對機械修理並不在行的話,建議選擇新車型。 8. 是否四輪驅動?   如果大規模災難來襲,撤離迫在眉睫,路況很有可能不那麼好。您有可能會遇到: • 洪水 • 自然或人為的碎片瓦礫,比如樹、殘肢、碎石瓦礫 • 土石流 • 在路中央或路肩行駛以避免交通堵塞和路障 • 大雪 • 道路損壞,比如道路裂縫或移動 • 放棄常規路線,避免與他人衝突   如果預算允許的話,四輪驅動是必要的。並不是所有的四輪驅動車都使用相同的駕駛系統。需要瞭解四輪驅動與全輪驅動的不同。 • 全輪驅動(AWD)   全輪驅動就是一種沒有駕駛員選項的輕型四輪驅動,由發動機同時提供四個輪子所需的動力,而駕駛員其實沒有輸入任何動力。AWD的車型主要用於在惡劣天氣的行駛,而不是真正的遠離道路的探險。大多數搭載AWD的是汽車,也包括一些輕型SUV。 • 四輪驅動(4WD)   真正的四輪驅動車都擁有四驅檔,駕駛員可以通過四驅檔來增加馬達扭力以應對惡劣的氣候和環境。四輪驅動的系統仍有分類。 * 分時四驅:在分時四驅系統中,當4WD未被啟動時,兩個後輪提供動力;當4WD啟動時,四輪同時提供動力。一些舊的貨車上有手動前輪刹,需要駕駛員旋轉按鈕後啟動兩個前輪。現在的車型基本不需要這個步驟。 * 自動四驅:自動四驅和分時四驅非常相似,但自動四驅系統會在後輪牽引力不夠時自動啟動前輪,不需要駕駛員手動啟動,也無法阻止啟動。 * 全時四驅:全時四驅系統意味著發動機同時向四個輪子輸送動力,駕駛員不可切換在雙輪和四輪之間切換,這與AWD系統很相似,但四輪驅動的系統更加堅固、結實,更適合在離開道路的情況下行駛。 9. 燃料:使用汽油還是柴油?   柴油引擎比起汽油引擎有兩大優勢,但這並不意味著柴油就是更好的選擇。 • 柴油引擎優點: * 柴油引擎構造更簡單,更加可靠,工作持續性更強,大多數的機械技師也認為柴油引擎的修理也更加容易。 * 柴油引擎可以轉變為使用植物油和回收油的引擎。 * 柴油比汽油的保存時間更長。 • 汽油引擎優點: * 現代汽油引擎也可以跑200,000英里 * 汽油更常見也更普遍,因此在災難發生後的逃生途中尋覓到汽油的可能性也比柴油要高很多。 10. 外觀低調從眾   有所準備者和毫無準備的人外觀上表現出來不同,而在災難來臨之際與大眾互相協調是有必然優勢的。   最大眾的BOV也是最具優勢的車型,因為它不會過於突出,絕望的人會做出絕望的事,所以在災難中保持低調是正確的選擇。   對於BOV來說,接近「泥土的顏色」比如黃褐色、棕色和綠色是最棒的顏色,而明亮的顏色比如紅色、黃色等則不太適合。   「泥土色」可以在混亂時期減少關注。泥土色的BOV更容易偽裝起來,在晚上露營或進行偽裝都更容易。 11. 額外選擇(在可能的情況下) • 備用油箱。確保你在緊急情況下有足夠的燃料。 • 備胎。使你能夠在緊急情況下更換輪胎。 • 拖車架。讓你能夠拖曳額外的設備,例如摩托車或船。 • 防彈裝甲。可保護你免受武裝人員的傷害。 • 備用通訊設備。如無線電或衛星電話。使你能夠在緊急情況下與外界聯繫。 • 手動發電機或太陽能電池板。以便在沒有電力的情況下為你的設備充電。 • 備用水箱。確保你有足夠的水可以維持生存。 • 備用武器和彈藥。確保你在需要時能夠保護自己。 12. 小結   準備一輛完美的車是不可能的,您無法預知逃生時的所有細節。建議您選擇在您的預算以內,符合以上條件越多越好的車作為您的BOV。在災難發生之際,一輛時刻準備出發的不那麼完美的BOV,要比毫無準備但相當完美的BOV要好得多。 #### 5.4.8.2 影響BOV選擇的生活方式   根據您的生活方式來選擇最適合您的BOV。不要單就外表來選購BOV,在逃生時外觀可是毫無用處的。再來看其他的影響因素。 1. 預算   首先要考慮的就是預算的問題了,有所謂“夢幻般”的逃生車,都非常的昂貴。以UNICAT越野房車為例,它的售價超過一百萬美元,想要擁有它嗎?當然了!超過預算了嗎?當然了!不過欣賞一下這類BOV是一大享受,而且普通的消費者也可以從這樣昂貴的BOV中學到許多東西。 好消息是只要您能買的起任何一種交通工具的話,就可以購置一台BOV。特地去另外購買一台專用於逃生的車輛是完全沒有必要的。而日常用車輛同時也可以成為您的逃生交通工具。 如果BOV就是您每天駕駛的車輛的話,優點是相當多的。首先,如果您每天都駕駛這輛車的話,您對車輛對有更多的瞭解,駕駛起來也更加熟悉。這就意味著您可以根據自己的經驗來處理一些如雨、雪、泥水、冰或其他不良情況。車輛的聲音、特點和缺點也都在您的掌控之中,因此說起默契的配合,每日駕駛的車輛一定比不太熟悉的車輛優秀許多,只有您才瞭解車子的具體狀況。 *📌求生小提示   如果預算只允許您購置一輛車的話,選擇適合用作BOV的車輛,因為一旦危機來襲,只有BOV可以帶您逃離險情。* 2. 居住區域   居住區域是影響BOV選擇的重要因素,如果您住在一個停車位難尋的城市,那購置大型BOV是不合實際的。城市當中最好的逃生交通工具選擇應該是腳踏自行車,遇險時可以幫助您帶上逃生背包和一些必需品,穿梭於有限且堵塞的逃生路線。居住在郊區或鄉村的話就沒有空間的限制了,那麼一輛四輪驅動的汽車則是更好的選擇。   另外各地氣候不同,有些地區的路十分潮濕,貨車輪經常會陷入困境,而一輛嶄新的兩輪貨車和一輛二手的四輪車的價格差不多,但外行人卻會選擇新二輪貨車!。 3. 同行者   同行者也將影響BOV的選擇,因為您的BOV需要滿足所有同行人和小動物的安全需求,也得存放所有同行人的緊急避難包和其他物資。 4. 撤離最終目的地(BOL)   相信沒有預定BOL的逃生計畫是不完整的,而BOL的不同也將影響BOV的選擇。您的BOL限制了逃生交通工具的選擇了嗎? 5. 三種裝載的方式 (1).裝載在BOB中,然後放置車內   這一部分的人偏好於將幾乎所有的東西都裝入BOB當中,完全沒有想到在BOV中裝載更多工具、食物、水和補給品,畢竟那是BOB應該裝配的,不是嗎?而BOV僅僅只是把您從A移動到B的一種交通工具罷了。 (2).裝載在逃生車輛中   在這部分人的心裡,BOV就是另外一個放大了的BOB,裝逃生工具、食物、水和補給的地方,即使您的BOB裡已經有足夠的物資。您已經決定只有在必要關頭棄車行走時才使用BOB了。實際上,您的計畫總是BOV上的物資優先使用,再考慮BOB。 (3).BOB與BOV均衡   大多數人可能更習慣於這種裝配策略,出於某種原因(時間、預算等等)很多人不願意將BOB中已有的物資再大量置於BOV中,也許某些物資值得多準備一些,但絕不是全部。BOV對您來說並不是一個大型的BOB,而是一個儲存一些BOB放不下的東西,比如更多的水、更大的住所或是更多的衣物,對於駕駛BOV逃生途中使用BOB裡的物資也沒有捨不得的心理。 6. 小結   生活方式確實是影響逃生交通工具選擇的重要因素,您需要選擇一款符合您的預算和居住環境,可以承受所有物資和乘客,也可以起到運輸作用的交通工具。但是生活方式並不是影響BOV選擇的唯一因素,BOV自身的屬性也是同等重要的。 ### 5.4.9 選擇你的撤離最終目的地(B.O.L.)   撤離最終目的地(Bug Out Location),指的是一棟建築或私人房產,可以在危急情況下成為您的避風港。它可以是遠離您主要住所的臨時或永久庇護所。   以下是最佳bol的12個必備要點: 1. 鄰近性   首先,它需要距城市適當的距離。您不想在前往那裡時遇到混亂的逃亡人潮或車潮。同時,您不應該需要幾天車程才能到達目的地。在緊急情況下你不能指望加油站。因此,最好選擇一個在汽車油箱半滿或更少即可開車到達的地方。   另外,提前計劃好您的備用路線。您需要有一條安全的主要開車路線和一些備用路線。如果主要道路被堵塞怎麼辦?也許你必須步行。在背負BOB的時平均每天可以步行15到20公里。在這種情況下,BOL應距離您家步行1~3天內。 2. 隱蔽性   準備者應該選擇一個遠離人口稠密地區的避難地點。選擇遠離公路、小路或鐵軌的位置是最好的主意。山區有利於隱蔽。還有更多的自然資源可用。但您需要具備荒野生存技能。平原並不是隱藏的最佳選擇。你也找不到太多柴火。但水源更多,耕種也更容易。   當房屋周圍有足夠的樹木覆蓋,可防止從遠處見到燈光,但是要小心野火的風險。你與其他人保持的距離越遠,發生敵對遭遇的可能性就越小。避免放置任何地址標記或可能引起過度注意的標誌。如果房屋有大門,請保持不起眼並完全鎖上。 3. 水的供應   最好擁有像泉水這樣的天然水源。或者您可以選擇靠近自然水體或池塘的位置。您需要檢查這些水源是季節性的或全年可用的。靠近河邊聽起來似乎是個好主意,但大雨時可能會發生洪水。   如果附近沒有水源,則房屋內應設有儲水設施。安裝雨水收集系統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確保您擁有確實的水質淨化方法。 4. 自給自足   理想情況下,您需要擁有獨立於電網的電源。這將在發生流行病或電磁脈衝爆炸等災難時為您提供幫助。擁有自然水源可能是一大優勢,您可以建立一個小型水力發電站,滿足基本的電力需求。安裝太陽能電池板也是滿足電力需求的好主意。由於您只能儲存有限數量的燃料,因此柴火的取得也很重要。   種植農作物來提供生存物資,土壤肥沃的地區是最好的選擇。此外捕獵野生動物和魚類也是額外選擇。如果您計劃飼養牲畜作為食物,則需要有足夠的空間和飼料。山羊、雞和吳郭魚是最簡單的選擇。 5. 結構合理   庇護所不僅僅是具四面牆外加屋頂。如果您有新生兒或年老的家庭成員,您需要一個能讓他們保持溫暖和舒適的結構,此外建築應該能免受野生動物的侵害。您還需要考慮食物和水的儲存、牲畜的住所(如果您有飼養)。接下來檢查該地區的氣象模式。如果容易發生龍捲風,您可能需要建造地下避難所。地震多發地區需要適當的加固。最後它應該足夠寬敞,能夠舒適地容納所有家庭成員。  除了一般建築物之外,還可以考慮地下室避難所、集裝貨櫃屋或露營房車。 6. 安全/自衛   為了確保安全,您可以考慮以下幾點。 • 位於高處,例如山頂,提供制高點。 • 受到溪流或懸崖等天然屏障的保護。 • 可偽裝,包括車輛和露營房車。 • 安排周邊安全防衛(如監視器)並設置鐵絲網。 • 確保全年均可通行。氾濫的河流或厚厚的積雪可能會阻止您在需要時到達目的地。 • 確保有緊急出口。 7. 廢棄物處理   可生物降解的廢棄物會隨著時間自然分解。所以可以用作肥料。您可以嘗試堆肥和蚯蚓堆肥等方法,從有機廢棄物中產生肥料。在選擇廁所位置時,應該位於庇護所的下方和下風處。確保距離水源至少50公尺,廁所底部和地下水位之間至少保持2公尺的距離。   不可生物降解的廢棄物,包括碎玻璃片、金屬和塑料。部份可燃性廢棄物可利用焚化減少體積,剩餘部份您需要找到合適的位置來掩埋。 8. 預防自然災害   可以執行下列操作來預防自然災害威脅。 • 確保結構能夠抵抗地震和強風。 • 清理建築物周圍區域,以防止野火延燒。 • 避免選擇靠近河流或洪氾區的位置。 • 避免選擇順向坡或易發生土石流的山坡。 • 避免選擇地質鬆軟或土壤液化區域,以防地層下陷。 • 不要選擇靠近海岸的房屋,預防颱風及海嘯。 9. 環境熟悉度   有必要熟悉您尋求庇護的地區,生存會變得容易得多。此外當您不熟悉該區域時,在關鍵情況下它可能不是最安全的選擇。例如您選擇了偏遠山區的避難地點,但不具備所需的生存技能。最好避免這種情況。 10. 持續性   入住時間的長短決定庇護所的整體規劃。食物、水和燃料的總需求將取決於時間因素。根據停留時間的長短,您還需要決定用來存儲逃生物資的空間大小。這也會影響您的總體預算。唯一的問題是永遠無法確定自己需要待多久才能度過這場災難。因此要在預算允許的範圍內,規劃最長的停留時間。隨著建設庇護所的過程中,您可以通過替換更持久的物資來擴展可入住的時間。確保在災難發生前很久就設置好BOL。 11. 經濟負擔   坦白說,找到一個所有因素都均衡平衡的地方並不容易。因此必須權衡利弊與預算。購買一塊土地時,請記住所需的建設和開發成本。前期成本也能具有欺騙性。安裝保全系統或太陽能電池板等設備會增加預算。嘗試遵守您的預算並適當運用創意來節省預算。   如果以便宜的價格選擇了錯誤的土地,從長遠來看,你可能會花更多的錢。比起受災時的損失,看起來昂貴的設置,日後可能會成為最經濟的選擇。 12. 合法性   確保您了解BOL周圍的政府法規以及所需的必要許可。當災難發生,這可能不是問題。但您需要獲得正確的許可,才能按照您想要的方式建設庇護所。不遵守規則不僅會延遲建設過程,還會耗盡您的時間和資金。如果您想在自己的土地上種植農作物和飼養動物,可能會有分區規定。因此,在選擇購買土地之前,請務必進行研究。 ## 5.5 休閒娛樂(心理衛生) ![](https://hackmd.io/_uploads/BJj4GdVD2.png) ### 5.5.1. 安慰劑 * 甜食 * 巧克力 * 香煙 * 酒 * 毒品或興奮劑 ### 5.5.2. 閱讀(預留子項目) 1. 實體書或是電子書? ### 5.5.3. 音樂(預留子項目) ### 5.5.4. 運動 1. 屈伸+軀體旋轉 ![](https://hackmd.io/_uploads/B1xt7O4v2.png) 2. 骨盆搖擺 ![](https://hackmd.io/_uploads/BJ4BV_Nv3.png) 3. 肩胛骨旋轉 ![](https://hackmd.io/_uploads/rk12Vu4v2.png) 4. 全身迴旋 ![](https://hackmd.io/_uploads/r1g4B_Ew2.png) 5. 屈伸+抬起雙臂 ![](https://hackmd.io/_uploads/rkhyU_Evn.png) 6. 放鬆肩關節和背部 ![](https://hackmd.io/_uploads/S1xOUuNPh.png) 7. 扭轉上半身的深蹲 ![](https://hackmd.io/_uploads/rkJMwdEvh.png) ### 5.5.5. 遊戲(預留子項目) 1. 棋類 2. 卡牌遊戲 3. 德式桌遊 4. 團康遊戲 5. 電子遊戲 ## 5.6 避險與通貨 1. 家裡記得存放一定量的現金與外幣,以免ATM和銀行功能暫時停擺。 2. 可以適量存放一點貴金屬通貨,認證的銀幣、金幣、金飾等。 3. 數位貨幣也有平常的避險與投資功用,可以考量。 4. 在Selco 的記述中,賽拉耶佛圍城之後,平民間的交易通貨有:美金、食物、彈藥與武器、工具、清潔用品、醫療用品、燃油燃氣、烈酒、菸草、專業知識與技術、肉體等等。換句話說,任何便攜或消耗品的東西,都有某種交易價值。 5. 避險比例請量力而為 # 六、生存參考原則 ## 6.1 三倍安全法則: 任何重要的生存物資,須有三種不同的供應來源可以替代。例如:水,食物。即使遇到來源斷糧,枯竭,也不致遭受嚴重危機。若有足夠能力,應有三個可供躲避,隱藏臨時生存的避難地點。 ## 6.2 熱量平衡法則: 在飢餓狀態,開始執行某一種行為需要估計熱量消耗狀態,如果獲取食物行為本身消耗熱量大於攝取食物所能提供的熱量,這個行為本身需要充分的考慮。 ## 6.3 OODA循環(OODA Loop):觀察-定位-決定-行動 * observe(觀察):觀察,對於目前情勢狀態做出評估。 * orient(調整,定位):根據觀察得知資訊,考量是否有判斷基準可做出研判(注意:此研判會受到個人文化傳統,過往經驗,背景知識及不斷觀察到來的新資訊所影響,需因時因地動態修正)留意參考基準,持續收集情報,分析反饋,以因應不確定的情勢發展。 * decide(決定,決策):採取因應情勢所需採取的作戰方案。 * act(行動):執行所需採取的行動,並在重新回到觀察情勢狀況。 註:又稱博依德循環,由美國空軍上校約翰·博依德John Boyd提出。 ## 6.4 P.A.C.E plan (PACE計畫法)— * 主要計劃 (Primary)。 * 備援方案 (Alternate)。 * 意外狀況處置 (Contingency)。 * 緊急狀況處置(Emergency)。 * Seven Ps : Proper prior planning prevents pitifully poor performance. * 7P法則:事前適當的計畫準備,可以防止糟糕的表現。 參考來源:----U.S AIR FORCE ## 6.5 STOP原則(緊急狀況原則) * S:STOP 停下來 停止一切活動,坐下來,放慢心跳和呼吸,集中精神,吸氣三秒,慢吐氣三秒,透過緩慢、深長、有節奏的呼吸,讓自己沉穩下來。 * T:THINK 思考 放慢節奏後,想一想目前自身的處境。 * O:Observe 觀察 運用你的感官,觀察周圍的地形、夥伴的狀態、特別注意看是否有人受傷,應對前的處境,看自己有甚麼,缺乏甚麼? * P:Plan 計畫 開始制定你的計劃,在目前的情況下,最好的應對措施是甚麼,計畫可以根據需要再進行修改。 * A:ACT 行動 不論你計畫多好,若不加以行動是沒有意義,付諸行動,適時調整。 -- 來源: National Geographic Complete Survival Manual ( Michael S. Sweeney) ## 6.6 困境求生三步法則 (停下分析、生存要素排序、依需求臨時製作)   要在困境中順利求生,需要仰賴三個要素:{求生知識}、{求生裝備}、{求生意志}。在許多狀況,不同條件下,唯一變化和重要的是如何根據不同情況,合理分配你所需要的東西,以及根據實際情況做出應變。 三步法則如下: 1. 停下來分析所處環境:   若你真的迷路了,馬上停下來原地不要動,在等待救援的時間,確認生存所需的5要素,並協助他人如何快速又安全的救援你。 2. 根據所處環境,將生存5要素確認和排序:   生存五要素如下: (1).個人防護:衣服、遮蔽所、火。 (2).發送訊號:人造裝置或就地取材。 (3).維持生命:設法取得水和食物。 (4).行進導航:有無地圖和指北針。 (5).健康:調適心理、身體狀況和處理環境造成的外傷。 3. 想辦法解決自己的需要,利用手邊的材料臨時製作: (1).決定你的需要。 (2).列出手頭上現有的人造或自然資源。 (3).考慮能滿足你需要的所有方法。 (4).根據時間、精力和材料,選擇合適的方法。 (5).付諸行動,確保最終成果既安全又牢靠。 ---來源:WILDERNESS SURVIVAL (Gregory J. Davenport 前美國空軍SERE 專家) ## 6.7 美國陸軍決策:問題解決流程 7個步驟 1. 找出問題-任務目標是什麼。 2. 收集資訊-主體資訊,客體資訊,動態發展資訊, 3. 制定標準-完成任務的關鍵任務是什麼?有什麼風險? 4. 可能的解決方案-我的單位可以採取多少行動方案來完成此任務? 5. 分析可能的解決方案-每個行動方案的利弊是什麼? 6. 比較可能的解決方案 7. 制定並執行決策 ## 6.8 美軍生存手冊【SURVIVAL】原則 美軍生存手冊【SURVIVAL】原則 * S – Size up the situation 評估情勢 * U – Undue haste makes waste 切勿倉促行事(Use your senses) 運用你的感官觀察 * R – Remember where you are 記住你所在的位置 * V – Vanquish fear and panic 克服恐懼和慌張 * I – Improve your situation 改善你的處境/隨機應變 * V – Value living 珍惜生命 * A – Act like the natives 向當地人一樣行事 * L – Live by Your Wits, But for Now, Learn Basic Skills 靠自己智慧生存,現在起學習基本技能 參考資料來源:美軍生存手冊 ## 6.9 灰人【Gray Man】原則 什麼是Gray Man?   “灰人”本質上是指可以消失在人群中,四處走動而不被發現的人。包括不主動參與周圍人的對話討論,不去刺激周圍人群,不會暴露自己動靜或者導致別人記住你。當你再次踏進同一家飯店或者商店時,那些此前未曾在意你的人,對你也沒有印象。看上去沒有威脅性,各方面都很平均,這才是“灰人” * 不穿任何帶有logo的衣服:包括你的工作服、球隊球衣等等。給衣服“消毒”(消毒是一個科幻概念:即除去衣服或者是裝備上任何可識辨的物體,甚至在潛入他國時去除物體上的標籤。)舉例來說,如果你戴了一個邁阿密海豚隊的帽子,恰巧有人是他們的粉絲然後注意到了你,甚至想和你交流,這即是個失敗的場景。 * 衣著看起來要經典而保守:牛仔褲和卡其褲都是可以被接受的。但是要遠離戰術風格或大口袋樣式的褲子。可以穿經典的POLO衫、T恤,衣領帶扣子而顏色中性(灰、海軍藍、褐色色調)的衣服,摒棄鮮豔的色彩及異國風情。基本上,你需要的是經典而不過時的打扮。不要穿著過於時尚,這樣容易引起喧鬧和人們的注意。遠離任何戰術裝備,尤其是戰術鞋類。 * 穿著視場合而定:如果您要參加晚宴,請穿著正式。 * 穿著視季節而定:不要在夏季穿冬衣。 * 不要和他人產生過度眼神接觸,走路時步伐保持正常的節奏。 * 髮型不要過於時尚:即使你的身穿一套“灰人”該有的行頭,一個莫西干髮型會毀了你的良苦用心。 * 對於女性來說,避免身穿那些可以吸引男士目光的衣著。 * 穿著看上去沒有什麼威脅性。 * 如果自身擁有任何難以改變的特徵,如傷疤、胎記等等。可利用化妝或服飾配件遮掩。 ## 6.10 美軍戰術戰鬥傷患照顧規範(TCCC,Tactical Combat Casualty Care) 點擊連結:[規範](https://hackmd.io/@MilitiaManualTW/rk9LVmaNw) 點擊連結:[等級技能表](https://hackmd.io/@rGp7cRJtQmmRITLaMP08Nw/r1qSExlgK) ## 6.11 美軍體能訓練隨身指南 點擊連結:[美軍體能訓練隨身指南](https://hackmd.io/@ie3l09p2SUiUK8EzP91FLg/r1YZaW-bw) ## 6.12 戰鬥心態色碼 點擊連結:[防身原則:用戰鬥心態色碼,做好心態切換與行動準備](https://strengthenyourself.net/blogs/combat-mindset-color-code) ![](https://hackmd.io/_uploads/S1nmaww93.jpg) ## 6.13 80/20 規則   “80% 的結果將來自 20% 的行動”。   同樣的原則也適用於準備工作。雖然您可能希望為一切做好準備,但更明智的做法是首先從最有可能發生的情況開始。使用 80/20 規則,20% 的資源應該讓您為這些常見場景做好 80% 的準備。您可以做到 100% 的準備,但這意味著花費剩餘 80% 的資源。 ## 6.14 木桶效應   木桶效應又被稱為短板效應,起源於管理學與經濟學,其描述的是:如果組成木桶的木板參差不齊,那麼判斷一個木桶的裝水量多寡,不是看木桶壁上最高的那塊木板,而是取決於最短的那片木板。同樣地決定你安然渡過災難時間長短的關鍵,不在於你儲存最豐富的單項資源量,而是在你缺乏的物資多寡。因此在求生物資的準備上儘可能均衡儲存,不要偏重某一項目。 ## 6.15 三線裝備配置(Three lines of gear placement)   第一線:生存基礎。行動、活動中用來幫助你存活,並成為建立其他線裝備之基礎所需之裝備。第一線裝備是永不離身,將其配置或收納在最貼身的位置,像是衣褲口袋、適合的收納包、袋,腰帶。   第二線:任務應用。應用於執行任務、並在任務中維繫你生存的裝備。除了執行任務中,休息或在基地時你可以將它們卸下。第二線裝備在必要時,也可以視情況挪移到第一線的位置。第二線裝備通常配置於戰術背心、戰術胸掛、小型水袋/巡邏包等。   第三線:行動維持。用於維持長時間行動的裝備,內容包含食品、個人盥洗、宿營裝備、維修保養工具等。第三線可被收納於帆布包、高容量登山行李包甚至是交通工具上。   目標是「把對的裝備放在對的地方,在需要的時候可以輕易使用」。管理邏輯: * 永遠將第一線裝備固定在你最熟悉的位置,不要任意改變它們的設定。 * 依照你的任務需求去調整你的第二線裝備。 * 依照行動中你會停留的地點或可使用的載具去調整你的第三線裝備。 ## 6.16 備份321原則 降低檔案遺失或損毀的風險   至少3 份資料備份:在原始檔案資料損壞或遺失時,得以將檔案還原。   存放2 種不同儲存媒介:利用不同儲存媒介的優缺點互補,預防不同類型的危險。   至少1 份異地備份:降低任何天災、火災、失竊等狀況發生時,所有儲存裝置同時遭到破壞或竊取的風險。 # 七、參考資料 點擊連結:[翁大的隨時增減補遺](https://docs.google.com/presentation/d/1oKtmC76_xoCQEtyW5O4Bs8qwg1Q3AtYE0Rpeywnw6Lk/edit#slide=id.p) ## 7.1 網站 ### 7.1.1 相關知識網站 * 全民學急救: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mj7Ovqed6ROzdBj1JMAGuaUiK227VBcv * WFA基礎:https://youtu.be/feun0bAubIo * CBRN簡介:https://www.nato.int/docu/cep/cep-cbrn-training-e.pdf * 基礎山難自救:https://youtu.be/n0uhPMBBUvA * 全球災害事件簿:https://den.ncdr.nat.gov.tw/ * 東京都防災APP,IOS跟安卓都有,有繁體中文版 * z-lib(電子書網站):https://lib-pcjhxkvmn6tkhj4uatdbethd.1lib.fr/login * 自我強化筆記:https://strengthenyourself.net/ ### 7.1.2 國內中央行政機關 * 行政院中央災害防救會報:https://cdprc.ey.gov.tw/ *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https://www.ncdr.nat.gov.tw/ * 內政部消防署:https://www.nfa.gov.tw/cht/index.php * 內政部警政署:https://www.npa.gov.tw/ch/index * 行政院衛生福利部:https://www.mohw.gov.tw/mp-1.html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https://www.swcb.gov.tw/Home *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https://www.epa.gov.tw/ * 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https://www.aec.gov.tw/ * 經濟部:https://www.moea.gov.tw/ * 交通部:https://www.motc.gov.tw/ch/index *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http://www.cwb.gov.tw/ ### 7.1.3 國內各縣市消防局 * 臺北市消防局:https://www.119.gov.taipei/ * 基隆市消防局:https://www.klfd.klcg.gov.tw/ * 新北市消防局:https://www.fire.ntpc.gov.tw/ * 桃園市消防局:https://www.tyfd.gov.tw/cht/index.php? * 新竹市消防局:https://119.hccg.gov.tw/ * 新竹縣消防局:https://fire.hsinchu.gov.tw/cht/index.php * 苗栗縣消防局:https://www.mlfd.gov.tw/ * 台中市消防局:https://www.fire.taichung.gov.tw/ * 南投縣消防局:https://www.ntfd.gov.tw/ * 彰化縣消防局:https://www.chfd.gov.tw/ * 雲林縣消防局:https://ylfire.yunlin.gov.tw/ * 嘉義市消防局:https://www.cyfd.gov.tw/ * 嘉義縣消防局:https://cycfb.cyhg.gov.tw/ * 臺南市消防局:https://119.tainan.gov.tw/ * 高雄市消防局:https://fdkc.kcg.gov.tw/ * 屏東縣消防局:https://www.pthg.gov.tw/planfbt/Default.aspx * 宜蘭縣消防局:https://fire.e-land.gov.tw/Default.aspx * 花蓮縣消防局:https://www.hlcfd.gov.tw/ * 臺東縣消防局:https://www.ttfd.gov.tw/ * 澎湖縣消防局:https://www.penghu.gov.tw/phfd/ * 金門縣消防局:https://kmfb.kinmen.gov.tw/Default.aspx * 連江縣消防局:https://www.lcfd.gov.tw/ ### 7.1.4 美國相關網站 * 美國聯邦緊急處理總署(FEMA):https://www.fema.gov/zh-hans * 美國紅十字會:https://www.redcross.org/ * 美國國家颶風中心:https://www.nhc.noaa.gov/ * 美國地質調查所:https://www.usgs.gov/ * 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EPA):https://www.epa.gov/lep/traditional-chinese *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自然災害研究中心:https://hazards.colorado.edu/ * 美國消防協會:https://www.nfpa.org/ * PERSURVIVE:https://persurvive.com/ * Tactical.com:https://www.tactical.com/ * The Survival Mom:https://thesurvivalmom.com/ * GRIM WORKSHOP:https://grimworkshop.com/blogs/news ### 7.1.5 日本相關網站 * 日本內閣府防災資訊網:https://www.bousai.go.jp/ * 日本總務省消防廳:https://www.fdma.go.jp/ * 日本防災危機管理E–College:https://www.fdma.go.jp/relocation/e-college/ * 日本自然災害學會:https://www.jsnds.org/ * 日本消防博物館:https://www.bousaihaku.com/cgi-bin/hp/index.cgi * 人類與防災未來館:http://www.dri.ne.jp/ * 日本獨立行政法人防災科學技術研究所:https://www.bosai.go.jp/index.html * 亞洲防災中心:https://www.adrc.asia/top_j.php * 日本京都大學防災研究所:https://www.dpri.kyoto-u.ac.jp/ * 日本東京大學地震研究所:https://www.eri.u-tokyo.ac.jp/ ## 7.2 書籍 ### 7.2.1 防災綜合類(清單書): * 小老百姓的戰場行動守則 * 災難超前部屬手冊 * NASA博士教你認真做防災 * 防災救命:地震、火災、颱風都不怕! * 台灣平民的戰爭求生手冊(非官方版) * 阿共打來怎麼辦 你以為知道但實際一無所知的台海軍事常識 * 戰爭下的平民生存手冊 * 都市生存手冊:從地震、火災到暴力犯罪,我們第一時間該如何自保求生? * Build the Perfect Bug Out Bag: Your 72-Hour Disaster Survival Kit * Build the Perfect Bug Out Vehicle: The Disaster Survival Vehicle Guide ### 7.2.2 戶外求生: * SAS懷斯曼生存手冊 * 美軍野外生存手冊 * 危急求生完全手冊 * 登山新手必備指南 * 山林生活教科書 * 超輕量登山野營技巧 * 野營技術教本詳細圖解:大自然就是我的遊樂場 * 戶外生存手冊:戶外達人不可不知的318個求生技巧(簡中) * Survival Hacks: Over 200 Ways To Use Everyday Items For Wilderness Survival * 365 Essential Survival Skills: Knowledge That Will Keep You Alive * Build the Perfect Bug Out Survival Skills ### 7.2.3 安全防衛: * 災難求生密技100招 * 反恐逃生密技100招 * 危難求生手冊 * 都市叢林生存手冊 * 緊急事故自救百科 * 單兵作戰技能手冊 * KRAV MAGA 以色列格鬥術實戰教本 * 活下來就是英雄:面對濫殺槍手反恐專家教你保命 * 生存手冊:武術兵器專家們教你活下去 ### 7.2.4 醫療急救 * 戰鬥外傷救護 * 急救手冊第10版(聖約翰救護機構) * DK家庭醫生常見病診療手冊第5版家庭健康顧問 ### 7.2.5 進階知識 * 刀達人完全實用手冊 * 台灣野生食用植物圖錄 * 摘野菜 食野味 400種野菜圖典百科 * 從零開始的都市狩獵採集生活 * 友善環境的共生小菜園 * 用杯子和小花盆種菜 * 有機種植完全指南(已絕版) * 藥用植物大全:69大科屬,187種植物,常用藥學植物學名、型態、性狀、藥效、化學結構詳悉! * 平底鍋登山露營食譜 * 最後一個知識人 * 製造文明 * 熱帶永續農業指南(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gFI5EpcAVIN2Fd_yrBxAvOahXlVf3vlf?fbclid=IwAR3QFDrn6nVvyMTPEoH1nBn5z6Lzdxk0SleQIunf67LMhSCLXM3mEGM7vmY) ## 7.3 付費課程 * EMT 1 (約7500元) https://www.emt.org.tw/temtaf/LeCourseList?course=EMT-1 點擊連結:[EMT-1 初級緊急救護學習筆記](https://apan1121.github.io/EMT1Note/) * WFA (約7500元) http://www.taiwanwma.org/ * 防災士 https://pdmcb.nfa.gov.tw/dp/course * TCCC (2021年) https://www.facebook.com/MedicCLS/?ref=page_internal * 普通重型機車與普通自用車駕照(1000~15000元),沒錢買車也要會開啦 * 業餘無線電人員資格(報考200元) https://www.ncc.gov.tw/chinese/service_detail.aspx?sn=1084 # 八、討論區 > [name=Ada Chen]這邊可以留言進行討論 > [name=K-Kevin]交通工具應該要加上摺疊單車,以及克難的物資攜帶方式,有時候不得不拋棄車輛的時候還要有能節省體力的輪式工具,能保留更多物資 只是我不知道要怎麼加入文章中 可以直接增加裝備的子條目就好 [name=郭育仁]交通工具部份編輯中 先完成路上交通工具及維修保養部份,其餘待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