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笔记 :::info :rocket: 该笔记会摘记平日阅读(主要是==非技术博客与书籍==)中的一些文字,也可能只是记录自己的一些想法。 ::: 有几种常见的分类方式 按照作者,按照博文系列,按照领域。比较难定夺,初期先不分类,只做文字摘录好了。 ### 一. 關於變強這檔事 [系列文章链接](https://medium.com/@fchern/%E9%97%9C%E6%96%BC%E8%AE%8A%E5%BC%B7%E9%80%99%E6%AA%94%E4%BA%8B-%E4%B8%80-af73b0cc0cde) >整个系列读完了 深感佩服。念书的时候常常听家长说XX成绩好,要向XX学习。这其实是一句顶空的话,学习什么呢?决定成绩的是动机,智商,等等多元的因素。不去剖析,单拎着表面的学习时长,专注度,又岂是学的来的。 > >这也是这个读书笔记的初衷,很多时候知道如何去做和实际行动之间跨着一条鸿沟。念书是与世界交朋友,观察世界,反过来更清晰地认识自己。 > >下面列一些摘记和心得: 1. 「絕大多數人出了學校,或沒有人教的情況下,就不會學習了。不間斷的自學,假以時日就能超越這群人。」最扎实的能力,还是要靠脚踏实地走出来的,没有捷径可循。 :::warning 认可,但是自我认知更要清楚,毕竟还有不少人在学校orz! ::: 2. 「積累的智慧比個人的聰明才智重要」。一個有智慧的老人,未必能像年輕人一樣快速反應答題,但在識見上還是可以有卓越的想法。我認為這些「想法」比個人才智還要重要的多,而且可以透過學習習得。如果有刻意去累積、深化,即使履歷上經驗還很少,實際的能力和遠見還是可以遠超越同輩及許多前輩。 3. 當你手上有資源可以分配(例如有時間自學、上課、或是有數個公司提供offer必須選一個),盡量試著從戰略上思考這對你長期的影響性。 在選擇的當下也要做評估:**即使選錯了,或以後又要再做切換時,我能帶走什麼?** :::warning 这其实不绝对。有些社会资源的抢占其实是蛮重要的,整体是一个trade-off,目光尽量放长远。 ::: 4. 只要能做得深入,興趣和熱情慢慢的就會培養出來。由於不用擔心自己會不會有興趣,可以做的選項也寬廣了許多,許多原本不敢想像的機會,也多了許多! :::warning agree! 这大概和 '所有学科念到深处都是哲学' 同理。 非常理想化地谈论兴趣,无非是认识到领域真正的智慧内核。 ::: 5. 接受自己的現狀好好的去享受人生,跟付出的這許多放在同個天平上面比,你去選擇後者的真正動機會是什麼?簡單來說,就是你人生中有什麼事,比單純過得爽還要重要?如果你能夠回答,那恭喜你,你是個靈魂豐沛的人。而這個豐沛的力量會在你艱困的時候幫助你突破各種難關。 :::warning 如果有了吃苦的觉悟,背后一定要有强大的动机支撑。认真思考一下自己复习的动机? 主要是两个: 1. 意识到阶级差距 2. 想去挑战只有博士生才能做的题目。 ::: 6. 無論在什麼環境中,盡可能地從中學習最多的事。 :::warning 如果一直待在内核团队 今年希望摸透C/os内存部分/并涉足cpu ::: 7. 我想微笑的地方,不是週末的小出遊,而是在世界的舞台上。 :::warning 这个系列的鸡汤喝地也太tm爽了。反思一下自己 好像从来没有因为想学习而拒绝想去地聚会,真正练功的静心境界我还差的很多,要警惕。 ::: ### 技术杂记 内存中的堆表示一个混乱的地方,用于随意分配和释放内存,与数据结构中的堆完全不同。(并没有潜在的联系) ### 人生杂记 1. 工程师的表达能力是很重要的,像Linux这么大的项目是需要很多的时间去沟通的。好好地花两个小时看一个文件也很重要。 2. 价值观的几点直观阐述: > 1. 保持好奇心 > 2. 以家庭为重 > 3. 懂得感恩 > 4. 在某一方面取得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