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gs: 台文 --- # 台文史(二)期中 [TOC] ## 3/10第二週 殖民主義、近代化及文化等級化 ### 蘭迪〈親內的敵人〉 * 殖民所帶來的駕馭眾人的權力,把主要的文明都矮化為儀式,並形成二元對立的世界觀。 * 殖民帶來全質化,用一套絕對(二元)的標準看待事物 * 第一代殖民者燒殺擄掠,第二代殖民者教導人民,讓他們相信會獲得解放,侵占人們的思想。 * 真誠的純真可以洞察邪惡 * 西方帝國不單是帝國主義世界觀的一部分,古典的傳統與批判的自我,也形成對自身的反抗。→殖民主義下無意識地反殖民主義 * 主人與奴隸之間的對立關係,造成奴隸對關係的認知更有所理解,奴隸有著許多由統治者給予的身分,奴隸也必須在這些身分裡進行抗爭,不像是主人單純把奴隸視為物件。 * 性格與文化之間的相承關係 ### 郭忠華〈民族國家的三大矛盾-來自吉登思的啟示〉 * **民族國家政治發展有兩種方向** * 走向政治民主過程,使公民的權利得到保障和實現。 * 民族國家對公民社會不斷加強監控,對公民的權利造成侵蝕和損害。 * **民主與監控的矛盾成為民族國家政治發展的一大鮮明特色** * 現代民族國家傾向發展為民主國家。 * 民主政治:公民具普遍的政治權利→民主政治的前提、政府具備相應的行政能力→民主政治發展的條件(需信息累積達成,如選民登記、制度規範) * 監控:間接的信息、訊息累積(人口的身分檔案管理)、直接的上對下公民行動的監督、監視(兩者內在亦相連) * 行政能力實現民主政治,也損害了公民權利,如選舉權的登記和資訊統計。 * **主權與軍事暴力的矛盾** * 民族國家是存在於眾多民族國家組成的「國家聯合體」中,且此國家聯合體正處於「無政府狀態」。 * 為確保自身主權安全→除了靠法律以及對外部暴力工具維持秩序,追求最有力的方式維護主權;追求自身權力最大化→謀求國際霸主地位(侵害他國主權?)→**發展軍事** - 現代民族國家發展軍事暴力的斷裂性特徵 1. 工業主義與軍事暴力融合 2. 軍事職業化 3. 從「有限戰爭」走向「總體戰爭」(如海陸空協作) * **民族與國家的矛盾**: * 現代民族國家,所有民族都居於特定領土範圍內,受特定國家機構管轄; 所有國家的人口都歸屬於特定民族,且國家主權建立在特定民族意識基礎上。 1. * 民族邊界與國家邊界的不吻合 1. * 民族跟國家的定義不同 * 行政和領土為表徵的行政統一體→國家 * 文化同質性為基礎的觀念共同體→民族 3. * 基礎不同 * 民主建立在個人權力的基礎上(民主政治保障個人的權利和自由) * 民族建立在集體權力的基礎上(強調個體成員對民族共統體的認同感和義務感) 1. * 民族主義基礎不同的結果 * 啟蒙性民族主義→國家民主化進程更加穩定有序 * 侵略性民族主義→國家被民族主宰,展現強烈侵略、排他性,如法西斯國家 ### 游勝冠〈殖民主義二元制與被殖民他者的再現〉 * 以二元對立邏輯建構的統治意識形態 * 阿圖塞:意識形態建構主體個人。 * 泰爾朋:意識形態的作用在告訴主體「甚麼東西是存在著的」、「甚麼東西是好的」、「甚麼東西是可能的」,透過產生他的對立物,甚麼東西是「不存在著的」、「不好的」、「不可能的」。 * 日本天皇國家被中心化為大的主體,是殖民地台灣人這個小的主體、社會群體身分的確認的根源。劃出殖與被殖的差異界線。 * 論述不斷被再生產,為使文化差異能本質化為被殖民者的他性。 * 被自然化的弱肉強食社會邏輯 * 與歐美國家相提並論,證明自身的現代性與進步性。 * 忠君愛國觀念以「國民性、國民氣質」的名義與「公德」混淆在一起。 * 不斷正當化弱肉強食的邏輯,*經由文明開化強食者*,因此成為存在於這種世界的被殖民者,尋求出路的唯一可能。 * 確立天皇國家統治的文明性、道德性,以說服被殖民者接受統治。 * 抨擊其他殖民政策,以說明自己的文明。 * 以國民性建構對日本國家的認同 * 台灣人「缺乏(對天皇日本帝國的)國家觀念」成為必須守要排除的「差異性」。 * 藉宗教培養被等同於國家觀念的道義、熱誠之心。 * 以宗教(工具)實行→天皇與神道合一的天皇國家制,但實際想法裡宗教的位階矮於國家 * 貶抑清國、支那,同時產生貶抑台灣人的效果 * 強調公的運用→擴張國家的權力 壓抑私的運用→抑制理性開發個人主體意識 * 台灣他者的再現 * 日本與台灣以文明/野蠻的差異界線加以分類。 * 涂爾幹的「原始分類」理論與科學分類之共通點: 1. 提供秩序與凝聚力 2. 可以發展分支,並按照階層而劃分各種現象 * 「任意性關係」,事物的存在,並非因為它本身是什麼,而是來自我們對它不是什麼的一套知識,才使它得以被判別出來。 * 台灣人「迷信」、「不衛生」的論述,是局部性被放大成全體性,且殖民者欲使其本質化為被殖者的它性。 * 將求神問卜、婚喪喜慶習慣與日本相反視為野蠻落後。 ### 課堂 * 1853年黑船事件,日結束鎖國政策,予美最惠國待遇,後與英法等列強訂立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尊王攘夷的對立因此被激化。 * 維新早期,日派出歐洲考察團,探索結合日本政治、法律、儒家、神道思想和科學主義的獨特國家制度和發展道路。後以德國,以國家主導工業、俾斯麥鐵腕政策、強權理論為模板。 * 1867明治天皇登基,江戶幕府武家統治宣告結束。天皇與伊藤博文等元老,引進歐陸「二元制君主立憲制」(半民主、半封建、半極權、半--),1890實施《大日本帝國憲法》,天皇(被認為是天照大神的後裔)成為「神聖不可侵犯」的統治者(宗教+政治)。當時神道信仰發展至近乎國教的地位→「國家神道」。 * 日殖近代(民族)國家三大矛盾例子 1. * 民主與監控:台灣議會請願運動、保甲制度的被沿用、保證、警察 1. * 主權與暴力 1. * 民族與國家:琉球、北海道蝦夷族、台、韓皇民化(於大日本帝國,但與大和民族相比被視為異族);馬來西亞、新加坡(馬來人、華人、原住民衝突 * 1896公布「法律六三號」將台灣定位為殖民地的特殊存在,以「天皇大權主義」的統治體制,行絕對支配的立法。 * 近代殖民主義的摩尼教寓言:所有殖民地的權力與利益關係的主要模式為,一個黑與白、優與劣、善與惡、……、自我與他人、主體與客體之間各種不同而又可以互換的對立領域。 ## 3/17 第三週 臺灣自治運動及近代文學的發軔 ### 追風〈她往何處去〉 * 啟蒙主義小說 * 戀愛自由與父母之命 * 象徵主體意識的覺醒 ### 鷗〈可怕的沈默〉 * 民族問題 * 自身覺醒 * 弱肉強食的世界運作 * 奴隸性 不為自己而言 ### 張我軍〈請合力拆下這座敗草叢中的破舊殿堂〉 * 胡適 八不主義 * 不做言之無物的文學 * 不做無病呻吟的文學 * 不用典 * 不用套語爛調 * 不重對偶─文須廢駢 詩須廢律 * 不做不合文法的文學 * 不摹倣古人 * 不避俗語俗字 ### 陳芳明〈殖民地時期自治思潮與議會運動〉 一、自治運動的歷史意義 - 六三法撤廢運動:同化主義為基礎,日本的統治為主體,消極抵抗 - 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自治主義為基礎,台灣人民的意願為主體,積極爭取。「台灣議會」一詞首度誕生。 二、聯合陣線為基礎的議會運動 - 一九二零年林呈祿首度於〈六三問題的歸著點〉提出議會觀念。 - 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認為日本殖民母國已是立憲國,應允許台灣議會成立以監督總督府才符合立憲精神。 - 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具高度精神抵抗的意義 1. 首度使台灣著民意識到「政治自主性」與「文化主體性」的存在 2. 去殖民化的具體實踐 - 台灣文化協會於一九二一年成立,作為島內互通聲息的團體 1. 蔣渭水強調臺人患有嚴重「知識營養不良症」 2. 左派連溫卿、李應章,右派蔣渭水、蔡培火,都暫時放下意識形態分歧,一起加入文化協會 3. 機關雜誌《台灣》、《台灣民報》、《台灣青年》使各種議題的討論在民眾間傳開。 三、中間偏左的議會運動 1. 一九二零年代後,資本主義在島上的發展成熟(日本財閥進駐台灣:製糖會社、掠奪土地的行動)刺激台灣社會內部階級意識的覺醒 2. 一九二五年以降,農民運動發生頻率加快,文化協會也必須相應調整政治節奏。 3. 二林事件指導者正是文協重要成員李應章 - 台灣文化協會最初創建者是以資產、小資產階級的菁英為中心,島外留學生受民族自決、殖民地革命思潮影響,對其採體制內改革的改良主義精神不滿。 - 一九二七,右翼退出文協組建台灣第一個合法政黨「台灣民眾黨」,掌《台灣民報》發言權 1. 蔣渭水:弱小民族的解放運動與勞工的階級運動同條共貫,要對抗資本主義的帝國體制須聯合勞工階級。一九三零修改黨綱,直指政權取得 2. 蔡培火:對勞工階級一詞敏感,堅持純粹的議會路線 3. 兩路線內鬨加上總督府挑撥離間,造成民眾黨分裂 - 文化協會左傾,屬較激進的階級運動 四、右翼的議會路線:台灣地方自治聯盟 - 一九三零年,民眾黨內部右翼領導者林獻堂、楊肇嘉、蔡培火、蔡式穀等人,另組純粹議會路線團體「台灣地方自治聯盟」 - 認為需吸收對政治冷感或懼於改革的多數資產、小資產階級(頹廢資產家),才能展開有力的運動完成地方自治。 - 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變前夕,日本解散所有政治團體,包括台灣文化協會、台灣農民組合、台灣共產黨、中間偏左的台灣民眾黨,唯獨台灣地方自治聯盟存續。 台灣自治運動的傳統意識橫跨了日據時代與國民黨時代,當時的台灣社會並未有成熟的中產階級,導致議會路線欠缺雄厚基礎,台灣的中產階級直到七零年代才成熟。 ### 許俊雅〈導讀〉《日治時期臺灣小說選讀》 * 背景: 1895~1915西來庵事件,武裝抗日告一段落 1920年代世界民族自決思潮:1917俄國十月革命、1918威爾遜「民族自決」、1919愛爾蘭獨立、朝顯三一獨立、中國五四運動 刺激臺灣赴東京留學生,反封建、反傳統、反陋俗、反殖民的文化意識,形成一股極為強勁的力量。社會運動以文化變革之姿出現。 文化變革的兩層面 1. 具政治意義的反殖民運動(抗日) 2. 具社會意義的批判舊制度運動(啟蒙) * 台灣新文學運動的展開 一、台灣新文學奠基期(1920~1931) 1. 文學理論的介紹與白話文的提倡 一九二零年七月《臺灣青年》創刊,陳炘〈文學與職務〉,臺灣新文學運動首篇陳述理論之作。期望文學能善盡其傳播功能,改造社會之使命,形式力求簡明平易的白話文,內容以傳播文明思想,鼓吹人道感情,促進社會革新為關懷重心。 - 《臺灣青年》以日文為主,在日本發行且印冊數不多,不易引起台灣讀者注意 - 一九二二四月《臺灣青年》改組為台灣文化協會機關雜誌,更名為《臺灣》 - 林南陽(林攀龍)〈近代文學の主潮〉:介紹西方浪漫主義、自然主義、新浪漫主義以後的各種文學思潮 - 黃呈聰、黃朝琴〈論普及白話文的使命〉、〈漢文改革論〉:中國五四白話文運動的成效被正式介紹到台灣。 2. 文學革命——新舊文學論爭 - 一九一四留學中國的張我軍寫了〈致臺灣青年的一封信〉,同年十月回到臺灣任《臺灣民報》編輯,不久發表〈糟糕的台灣文學界〉,引起連雅堂為首的舊詩人反擊,揭開臺灣新舊文學論戰的序幕。 - 張我軍: 1. 積極引介中國新文學運動的作家、作品 2. 胡適八不主義、陳獨秀三大主義 3. 文學寫作應以中國白話文為工具 4. 臺灣方言應以中國國語加以改造 5. 將台灣文學定位為中國文學的一支流 3. 中外文學的引介 - 張我軍(一九二四十月~一九二六六月)經常於《臺灣民報》選刊中國新文學運動的作品、西方近代文藝思潮 - 賴和自一九二六下半年起擔任《臺灣民報》學藝欄編輯選稿,臺灣本土文壇就以賴和為中心而建立 - 楊守愚〈小說與懶雲〉:說明當時新文學作品之貧弱與賴和振興新文學改稿的苦心,賴和提攜愛護文學青年之苦。 - 臺灣小說創作 1. 自一九二六賴和〈鬥鬧熱〉、楊雲萍〈光臨〉本土作品逐漸增加 2. 一九三零已與轉載作品相當 3. 一九三一後,民報文藝欄觸目所及皆為本土作品 - 新文藝作品包含英、美、法、日、俄著名創作,日本翻譯之西方世界文學也有很多。 4. 特色 1. 社會運動、民主運動歸在一起的時代,無論左右派都把文學當社會改革運動的工具 2. 本期最後階段,除民族主義外,無政府主義;共產主義等社會主義皆流入臺灣 1. 《伍人報》(朱點人、王詩琅…)思想啟蒙為主旨,後分裂併入楊克皓、謝雪紅主編的左翼雜誌《臺灣戰線》(賴和名列同仁) 2. 民族主義者黃白成枝、謝春木《洪水報》 3. 無政府主義者林斐芳《明日》 3. 小說評論無獨立之文藝雜誌為發表機關,悉賴報刊發表 4. 寫評論、小說者大都是社會運動家 二、台灣新文學發展期(1931~1937)——戰爭期,後期左翼運動瘦日治政府打壓,作家轉為文學創作 一九三一臺灣民眾黨遭解散,蔣渭水病逝,不久殖民當局全面搜捕臺共。 知識分子改弦易轍,新文學運動替代社會運動吸納知識分子,文學團體漸起,雜誌刊物、文學創作較二零年代豐富,以本土特性建立的台灣文學論點亦逐步發展起來。 1. 台灣新文學本土論的興起 九一八事變發生,日本掃蕩台灣政治社會反抗運動後,促使台灣知識分子再度思考新文學運動初期無暇省思的台灣傳統文化。 台灣新文學運動「中國白話文創作中國文學」→「以台灣話文創作鄉土文學」→「建立台灣自己的文學」之轉變過程,社會主義思想與社運的失敗有密切關係。 1. 社會主義運動的影響 因日本當局戕剝台灣資源,而有一九二三農民集體請願事件、一九二五二林蔗農事件,知識分子亦有所響應 一九二八年,經濟恐慌瀰漫全球,日本對臺倍蓰的剝削,使台灣政治社會日漸左傾 - 民族運動者:成員多為資產階級、地主,目的為設置台灣議會,求政治自主。 - 社會主義抗日者:以「階級革命的手段解放台灣的無產階級」,求推翻日本統治,反對資本主義的剝削。 - 對抗台灣與日本的資產階級,並不完全是對抗日本異族的統治 - 中、臺問題也非其關注焦點 - 文學創作:台灣本土為主體,內部的資產剝削、地主貪淫等成為描寫重心 - 台灣共產黨成立後, 原本的「鄉土情懷」、「現實意識」又加上了「台灣民族主義」與「台灣政治獨立」 台灣文學本土論形成之政治社會層面因素 1. 台灣文化協會主張「普及大眾之文化」,知識分子嘗試以台語撰文論述 2. 社會運動受阻,運動者(作者)投入新文學運動創作,寓關心台灣社會問題之思於文學活動 3. 中國白話文與台灣通行語言不同,推行受阻 4. 受日本統治,日本文學亦無形影響台灣,與中國文學相去日遠 2. 鄉土文學論爭與台灣話文 - 一九二七鄭坤五於《臺灣藝苑》發表白話小說連載民間情歌,強調台灣話寫作。 - 黃石輝受鄭氏啟發於《伍人報》發表〈怎樣不提倡鄉土文學〉,文學題材主張本土化,文學內容主張大眾化。引起各界注意,可視為鄉土話文運動的肇始。 - 黃氏與郭秋生在《臺灣新聞》分別發表〈再談鄉土文學〉、〈建設「臺灣話文」提案〉 - 郭氏標舉「臺灣話文」創作,引起討論其是否可行之正反兩方大規模論戰,後因此模糊臺灣話文書寫、鄉土文學之差異。 - 葉榮鐘提倡「第三文學」,以立足台灣全集團特性的文學,來對應臺灣話文之提倡。純以臺灣本土特性建立的台灣本土文學論。 - 一九三四年五月「臺灣文藝聯盟」成立(成員遍及全台),標榜文藝運動實則是具有政治性的文學結社,後逐漸偏重文藝 - 一九三五年底,堅持社會主義思想並注重文藝之政治功能的楊逵,結合日本左翼作家創辦《臺灣新文學》 2. 特色 - 作家、作品之數量與質量較前期多且高 - 文學精神極富批判舊社會習俗、追求進步自主之意味。而非二零年代充滿抗議情緒之作。 - 一九三一年民報改為日刊、小說藝術手法漸成熟,使若干作者開始熟練運用中篇小說形式,且有朝長篇發展之傾向。 - 王詩琅:「臺灣文藝聯盟」、《臺灣文藝》、《臺灣新文學》使台灣新文學從過去政治從屬地位擺脫(不再只是工具),使其能夠採取文學獨自的立場,文學運動者能著力從事文藝工作。 - 部分文學工作者力主發揚台灣傳統文化,倡導臺灣話文、整理民間文學 - 一九三四年起,臺灣作家的作品開始進軍日本中央文壇,楊逵、呂赫若、張文環、龍瑛宗常獲日本雜誌文學獎,日文文學造詣受肯定 - 臺灣作家認清臺灣文學應以臺灣現實為本位的立場,寫出臺灣本土風習、歷史特色之作。 三、台灣新文學的戰時文學期(1937~1945) 1. 戰時體制與皇民化運動 臺灣新文學運動至一九三七年《臺灣新文學》雜誌的廢刊告一段落。 背景:小林躋造配合戰時體制,提出「皇民化」、「工業化」、「南進基地化」。「皇民化」:國語運動、國語講習所、禁漢文欄、漢書房、禁傳統戲劇、黃民距、國語家庭、寺廟神昇天、黃民奉公會、徵兵、改造台人為「真正的日本人」。 「反抗」日本帝國主義的台灣文學難以開展,台灣作家轉以著力描寫台灣人之現實生活 2. 戰時的文學社群 1. 臺灣文藝協會與《文藝臺灣》 - 一九三九西川滿組臺灣詩人協會後改組「臺灣文藝協會」,次年發刊會誌《文藝臺灣》 -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變後總督府對文藝活動採嚴禁政策,但支持臺灣文藝協會 - 成員日人為主 - 一九四一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翌年,其政治宣傳色彩日趨濃厚,具積極協戰態度 - 配合戰時體制《文藝臺灣》改由「文藝臺灣社」發行,張文環等人因不滿其編輯方針,一九四一另組啓文社,創刊《臺灣文學》 2. 啓文社與《臺灣文學》 背景:《文藝臺灣》以「外地文學」(從屬於殖民母國的殖民地文學)爭取日本讀者,以獲得日本中央文壇的重視為主要目標。外地文學引發寫實主義與浪漫主義之爭、臺灣文學定位問題、民族立場、政治立場差異性,使張文環等人另組《臺灣文學》 - 台灣作家為主 - 重新凝聚《臺灣文藝》、《臺灣新文學》臺籍作家,如楊逵、呂赫若、巫永福、吳新榮 - 以台灣文化運動之傳承者自命,內容有小說、新詩、文學評論及有關台灣當時美術、音樂、戲劇(關係密切)之介紹與評論 - 代表台灣人觀點、拒絕受戰爭影響 - 雖僅十一期,但佳作如林 - 著力描寫台灣人之現實生活、民族固有之風俗習慣,以與皇民化運動消滅民族色彩之企圖抗衡 - 賴合病逝後,編輯「賴和先生悼念特輯」以發揚台灣新文學的抗議精神 一九四三年日本成立「臺灣文學奉公會」,文學創作須符合政治要求,為保元氣不得不稍事妥協 3. 台灣文學奉公會與皇民文學 背景:一九三七年七七事變台灣總督府禁以漢文出刊雜誌,並控制臺人抗日行動與思想。直至一九四一年前半台灣文學受外地文學所主宰 - 台灣人所選撰迎和統治者政策的作品稱為「皇民文學」 - 一九四零年,日本成立「大政翼贊會」確立日本文壇戰時體制。 《文藝臺灣》、「台灣文藝家協會」力倡皇民文學、大東亞共榮圈、奉公報國 - 一九四三為設「日本文學報國會台灣支部」,日解散「臺灣文藝家協會」另設「文學奉公會」隸屬皇民奉公會 - 文學奉公會通過西川滿「獻上文藝雜誌以納入戰鬥配置」建議,《臺灣文學》被迫與《文藝臺灣》從事皇民文學奉公活動 3. 特色 - 《臺灣文學》試圖上接一九三七年以前台灣新文學運動之精神,描寫台灣人的日常生活、皇民化風潮下臺灣知識分子的悲哀 - 幾乎皆為日文作者,白話文寫作的作家已失去發表園地 - 皇民文學的述作者不一定是心悅誠服的皇民作家,可能埋藏抗議心思,有其複雜性 - 《臺灣文學》無法令年輕一代傾心參與,但有理念相近之日人積極參與 - 《文藝臺灣》則有刊載臺灣青年周金波、陳火泉、葉石濤之作。 ### 游勝冠〈舊瓶裝舊酒——論日治時期舊文人「新」文化視域的封建性〉論文架構 一、序論 背景: 日治時期的漢文學研究因《台灣日日新報》、《台灣時報》的數位化而有進展,舊文人的新文化思維及漢文小說的研究由為突出。「舊文人不舊」的論點因不滿前行的「新、舊二元對立詮釋框架」而興起,近來研究者則解開了綁手綁腳的反抗史觀,使日治時期的漢文學研究日趨熱絡。 - 「新、舊二元對立詮釋框架」來自戰後主導台灣文學研究的反抗史觀,將日治時期漢文學定位為風漸、保守的 論點: 舊文人真的不舊嗎?要辨明舊文人的文化思維是現代意識?還是封建主義?需要以舊文人和殖民統治者的親疏關係為判準。粗分成三種:協力、明哲保身,對殖民地現實不置一詞、勇於批判殖民統治的不義。他們的文化思維也許是新的,但若是有助於殖民統治,因而待有封建性,那麼還能與新文化運動中標舉的民主、自由相提並論嗎? - 溫儒敏《新文學現實主義的流變》論及中國同時期興起的文言翻譯小說及仿作的文言小說,提出「整個傳統文學的格局並未因外國文學的侵入而被打亂,反而有能力去接納和利用外國文學的某些技巧和題材,以爭取讀者。」但「不能因此輕易斷定現代意義的文學思潮已興起」。溫認為這種缺乏現代意義的漢文小說勃興的現象,看似繁榮卻是畸形的,甚至還成為封建主義藏汙納垢的所在。 舊文人不舊的論文依據多依賴《台灣日日新報》、《台南新報》及《台灣時報》等官方漢文報任職、活動的舊文人的言論與作品,是殖民統治後就接受日本新式教育,擁有雙重文化資本的舊文人,然而,他們做為殖民統治協力者的歷史角色也非常清楚。 二、「開化」不等於「啟蒙」 區別「有回應新文學挑戰的舊文人」的文化政治立場,兩者屬不同集團 - 《台灣日日新報》的老生常談、一記者,日本殖民政府官方立場 - 《台灣詩薈》連橫,不向日本積極表態也不批判時政,與統治者和平相處 - 黃美娥「舊文人不舊」的論文: 分析魏清德〈吳天來先生誄詞〉將能夠參贊國家、社會事務的明大義者的態度,詮釋為一種「文明啟蒙所帶來的一種現代性」,誇大舊文人新文化思維的進步性。黃美娥為舊文人翻案的固定論述模式:先肯定「國家集體意識」的現代進步意義,再以「未能就個人主體、心靈自由等面向加以探索」責其不足。 - 吳天來實為殖民統治者的協力者,其所強調的國家集體意識乃為積極配合殖民統治的作為 - 問題點 1. 未釐清不同集團的舊文人的文化政治位置 2. 未釐清傅柯所謂的啟蒙與現代性態度 3. 混淆了「文明開化」與「文化啟蒙」兩歷史性概念差異 - 文明開化:日本殖民論述的主要邏輯,以要文明化未開的台灣為由,合理化它的殖民支配 - 文化啟蒙:一九二零年代台灣人權運動的主軸,主張打破殖民統治者的不平等體制,追求「個人主體」與「自由」,實踐西方啟蒙運動中的批判事業 - 傅柯〈何謂啟蒙〉: 1. 啟蒙是一種現代性態度 2. 「哲學的質疑」根植於啟蒙當中,讓自身與現時的關係成為問題、讓歷史的存在方式成問題 3. 啟蒙激活「哲學的氣質」,此氣質使我們對歷史存在具永久批判的特徵 4. 若要在知識與統治的關係中提出知識問題,此問題的前提就是有「決定不被統治的意志」 「決定不被統治的意志」主要見於新知識分子的文化啓謀及新文學運動當中,《台灣詩薈》、《台灣文藝叢誌》的舊文人受新思潮影響,多少體現了此態度,而《台灣日日新報》系統下的舊文人只談日本帝國的「文明開化」 - 一九二五年五月十六日《台灣日日新報》刊出〈社會之要求與對付〉: 從維護殖民地社會秩序的立場出發,批判「文化啟蒙」所主張的「自由」及其帶給台灣社會的混亂,抨擊「啟蒙」的自由思想說。 這些舊文人臣服於天皇國家之下,強調出文化啟蒙運動對社會現狀所造成的威脅,並主張能鞏固殖民統治秩序的「國家集體意識的強化」 三、交混,還是停滯的本體論? - 黃美娥分析周維金的國民性論調: 日臺名稱之闕如→超越日臺國民界線,談一般人之國民性養成→實則是周已自認為帝國臣民,無須談日臺界線 黃美娥之論文預設結論(證明舊文人有民族氣節、反抗立場),選擇有利的史料或捕風捉影,再用抽象化的理論邏輯合理化。 四、徹頭徹尾的協力者 - 以魏清德的漢詩文創作為例,驗證其與其任職的《台灣日日新報》立場(反文化啟蒙運動、新文學運動)是否一致→就是一致,立於統治者對日/臺,文明/野蠻的框架中,崇日貶歐、美、中,反自由主義、社會主義,崇尚有助於鞏固殖民者地位的「愛國思想」、「儒學」 五、歌功頌德的舊文學 新舊文學論爭中,新文學的主張者對舊文學的批判,重點不在「文學形式」,而是內容,是在殖民情境中的作家能否正是殖民支配的不義,能否透過創作反映、批判殖民地現實,讓文學發揮它應有的社會功能。 - 張我軍〈致台灣青年的一封信〉:以社會主義為出發點,要求台灣青年要正視殖民地台灣存在的不平等,進行社會的改造與變革 - 賴和〈敬復某老先生〉:呼籲「現代的台灣杜甫、放翁!請勿吝惜,把石壕吏那樣的作品,來解解小子們文學上飢渴」,反對的不是舊文學的傳統形式,而是舊文人面對異族統治的立場、精神及風骨 六、結論 澄清了舊文人的認同位置並非鐵板一塊,不能用某些舊文人有現代意識的進步性,一體適用到所有舊文人身上 主張「文明開化」的舊文人,雖然也接收了殖民統治帶來的新文化的影響,看似趕得上時代,實際上是用「漢文」這樣的舊瓶,裝載了「忠君愛國」這種封建主義的舊酒 不管舊文人各自的政治、認同立場有什麼不同,就因為舊文人有所謂的「新文化視域」,就將之解釋成具有現代意義的主體,進步的知識份子,這樣的論調最後只會掩蓋掉部分舊文人協力殖民統治的歷史事實。 ### 游勝冠〈舊瓶裝舊酒——論日治時期舊文人「新」文化視域的封建性〉概念擷取 * 舊文人與殖民者的協力 * 舊文人也有新文化思維,但有可能是殖民現代性或是現代意義的新文化思維。 * 文明開化≠文化啟蒙 * 只有國家集體意識並不足以成為現代性。 * 文明開化與文化啟蒙有所模糊。 * 啟蒙是擺脫不成熟,決定不被統治。 * 國家集體意識看似新,但實為儒教、天皇制國家的封建統治。 * 提出國民性是為了同化。 * 魏清德醜化中國 * 魏清德將有助於殖民解放的社會主義醜化為歐美帝國主義的遺緒。 * 並非全盤否定舊文學的價值,而是作家是否能正視殖民支配不義。 * 反抗史觀是問題點 ### 游勝冠〈同文關係中的臺灣漢學及其文化政治意涵——論日治時期漢文人對其文化資本「漢學」的挪用與嫁接〉論文架構 #### 一、序論 - 戰後對日治時期台灣文學的研究,由於長期壟罩在中國/台灣民族主義的影響下,強調臺灣人作家民族主義精神的反抗史觀,一直是主要考察視角及價值立場,但一味地強調台灣人的民族氣節,也為作品塗抹了過量的反日色彩。 e.g.黃美娥、柳書琴的觀點,是將漢文書寫就等於反日、漢文化薪傳作為無庸置疑的前提,所得出的看法。但又有提出其矛盾點 - 黃美娥認為瀛社對保存漢學有重要意義,但又以漢詩創作皇民化文學的矛盾現象 - 柳書琴文中寫下風月報刊仔內容:「『斯文為喪』、『文以載道』與『吾人幸得為大日本帝國臣民』」的矛盾組合 - 面對日本殖民統治,漢文人的反應及其認同立場,絕非鐵板一塊,都站在反抗的位置上。需全盤地掌握被殖民者的認同系譜,對不同集團、個人在這個認同系譜的相對關係位置有所清理,我們才能準確定位,避免論證及歷史判斷上的前後矛盾。 - 漢學、漢詩文、儒教、東洋文化、斯文等概念,是作為殖民地場域的一種文化資本,為不同主體所操作。親日則被用來獲取統治者的垂愛,抗日則用來標示異民族之間文化差異界限。 - 本文進一步澄清漢文人在殖民初期就已透過漢詩文寫作「皇民文學」、「國策文學」的歷史事實,而非如柳書琴所論,直至一九三七年才開始對漢文進行「改造」。 二、收編漢文人的同化力量——同文關係中的漢學 - 李世偉《日據時代臺灣儒教結社與運動》,只從漢文人面對西方心思想、新文化強是侵入的危機感解釋大正民主時期臺灣儒教運動之所以興起 - 陳瑋芬 背景:因明治前十年的文化政策與主流思想一昧尊洋貶儒,日本漢學界存有強烈的生存危機感,明治十年代自由民權運動,促使文部省將教育方針由開化主義轉為儒教主義,不久又班不如叫色彩濃厚的〈教育敕語〉,掌握時機,幕末碩果僅存的漢學者於一八八零年(明治十三年)成立「新文學會」,證明儒學在日本的社會意義。 一九一九年合併為「斯文會」的各儒教團體是「新文學會」的衍生物。 - 一九二零年代臺灣興起儒教人士所推動的儒教運動,與日本「斯文會」思考框架的高度一致,是否是受日本儒學團體及其主張影響而相呼應呢? 三、同化於日本漢學的漢學論 - 漢文這個同一性的存在,反而成為接受殖民體制的漢文人在殖民地的文化場域,進行權力爭奪以及確立其內部統治者地位的重要文化資本。 - 早在一八九九年瀛社李逸濤〈扶翊漢文〉,將「漢文的發展」與「日本在同文的東亞的壯大與擴張」掛勾在一起的思考邏輯,主導了《臺灣日日新報》上正當化漢文的當代存在價值的論述。 - 論述強調漢文有用於殖民當局的工具性,而不是他標示差異的民族文化意涵。 - 梯雲樓主:讓漢文成為台人吸收新知的工具。漢文人將漢學的命運與日本漢學掛勾起來,以求自保。 - 一八九九學務部長伊澤修二主導將末松謙澄之著作譯為漢文,並利用「孔孟主義」修改成《教育敕喻述義》,實踐伊澤「同文主義」、「混和融合」的政策。 伊則不僅不排斥傳統儒學,並以「儒學經典納入普通教育」,透過儒學經典來教授「德教」,企圖養成「國民性格」。 - 一九一五西來庵事件後,日積極透過孔教重建台灣傳統社會秩序,一九一七彰化孔教團體「崇文社」應運而生。 - 崇文社 1. 祭孔儀式雖名臺灣儒學之「孔教儀式」,實則進行日本儒學「敕語儀式」,臺灣孔教被日本化。 2. 徵文〈維持漢學策〉選文第一名許子文是已接受帝國臣民身分的論者 1. 「漢學非特漢人之學,直東洋之學,直我黃色人種之天柱地維…」取消與中國、漢人的文化聯繫 2. 漢學雖源於支那,但日本以將其純化為日本性的一部份。 3. 確立漢學與教育敕語的同質性後,「屏棄漢學而不講,是不從敕語也,…」 - 《臺灣日日新報》一九一八刊載一篇翻譯自東京報紙上的專論〈將來之儒學〉,日本已取代國民思想低劣的中國,成為儒學中心。 - 一九三五,時任瀛社副社長魏清德受邀參與日本「國際儒道大會」,回台後連載〈東遊略記〉,充滿臺灣漢學向日本漢學臣服之意味。 - 漢學有助於日本帝國擴張的工具性意義,從殖民初期以來就受到注意。 - 曾任《臺灣日日新報》主編謝雪漁所主導的《風月報》,其政治位置與《臺灣日日新報》顯然一致。 四、台灣漢文人的國民性書寫——以魏清德為例 - 背景:在日本文化同質主義作祟下,一九零四年三月公布新公學校規則,指「漢文是指普通的漢文,以可以理解漢文,培養處理日常事務的能力為要旨。」非訓讀的臺灣漢文。剝奪了漢文培養臺灣人國民性格的功能。 - 漢文人積極爭取漢詩文做為表現(對日本的)國民性工具的地位。 - 引魏清德在學時與各節日之作為論證 五、結論 - 不能將「漢詩文」、「漢學」、「儒教」……等概念望文生義,逕自賦予對中國、漢民族的認同傾向。 - 研究者受「反抗史觀」干擾,何嘗不是戰後研究者回應國民黨統治壓力,必須表態認同中國的產物。 ### 游勝冠〈同文關係中的臺灣漢學及其文化政治意涵——論日治時期漢文人對其文化資本「漢學」的挪用與嫁接〉概念擷取 * 否決書寫漢文等同反日的成見 * 指出詩社林立的現象跟文人用詩阿諛奉承日本人有關 * 台灣文學研究過度偏向國族認同 * 漢文是統治者拿來影響台灣人認同的工具 * 斯文會、孔子祭典會、孔教教會、東亞學術研究會是日本漢學界的組織,面對自由民權運動,強調儒學的重要性,以此保皇衛國。 * 台灣的漢文、儒學被日本的儒學抹殺,而將敵人轉向西洋的新文化。 * 使用漢文來擴張帝國。 * 漢文的正當性不存在於民族意涵,而是有利於殖民當局的工具性。 * 殖民政權透過孔教重建台灣社會秩序。 * 將漢學用來強調對國家、天皇忠誠。 * 魏清德的身分認同已是帝國臣民。 * 台灣儒教被定位為日本儒教支流。 ## 3/24 第四週 左翼運動與非文明我族的凝視 ### 呂赫若〈牛車〉 * 現代化後,台灣農民難以農業維持生計 * 妻子視為無能 * 牛車無法在路中央走 * 將告示牌打壞,象徵對殖民公權力的不滿 ### 張慶堂〈鮮血〉 * 高估收穫 * 被租戶欺壓 * 牛過度勞累,且變賣 * 認為家庭是包袱 * 在姑母家做苦工 * 離家出走 * 拖車生活 * 警察驅趕車工 * 借九七的角度,描寫農民是愚蠢的 ### 楊守愚〈移溪〉 * 租股被沖掉 * 無法繳賦稅 * 水利組合無用 * 村民迷信 * 移溪事件失敗 ### 楊守愚〈升租〉 * 家境愈顯貧困,主角父親身體逐漸衰弱 * 不顧農民的情況升租 * 百姓也只能耕種 * 牛被販賣 家具被搬走 ### 共產黨運動史料 * 做出情勢分析 ### 游勝冠〈啟蒙者?還是殖民主義的同路人?——論左翼啟蒙知識份子所刻板化的農民形象的問題〉 * 菁英份子與殖民政府的合作關係一直被忽視 * 知識份子認為要取得民主,需先跟殖民者同樣文明,對自身感到自卑,且瞧不起台灣人 * 認為農工階級不夠文明化 * 認為智識可提高地位,使得讀書人較農民更高尚 * 認為只有知識份子可以點破階級問題 * 批判農村壓迫,只為滿足自己的優越感 * 文本總是呈現強欺弱的絕對支配關係 * 佃人集體抗租事件曾發生於晚清 * 拒絕把農民的政治行為或覺悟叫做「前政治的」 * 他們的覺悟不是一種「落後的」覺悟,即過去留下的一種精神,而是一種被現代政治和經濟制度困擾,但又對抗它的覺悟。 ## 3/31 第五週 質疑文化等級制的反殖文學 ### 賴和〈蛇先生〉 * 三種科學理性 * 國家用於醫療秩序管理的科學理性對應警察 * 中性的科學理性對應醫生 * 本土科學理性對應蛇先生 * 蛇先生的醫治行為干涉法律,但法律去干涉蛇先生單純只是為了維護法律正當性以及醫學的科學理性 * 蛇先生否認秘方之說,是因自身醫治的大多都是病情不嚴重的患者或是無毒的咬傷,不需要秘方。 * 世間人總以不知道的事為奇異,不曉得的物為珍貴,習見的便不稀罕,易得就是下賤」,這是他對自己的蛇藥所以被稱做「秘方」的理性解釋。 ### 賴和〈鬥鬧熱〉 * 過往充分的地方自治權能使得地方資源的動員相形之下容易得多,鬧熱鬥得起來。 * 現在殖民近代國家將地方自治權能剝奪殆盡,地方組織無法再起凝聚共同意識的作用。 * 市長所代表的制度化暴力與將鬥鬧熱視為「野蠻舉行」代表的進步意識形態,進而排除鬥鬧熱。 * 人們的信仰,媽祖的靈應,是策略中必需的要件;神輿的繞境,旗鼓的行列,是繁榮上頂要的工具。顯示官方所要的鬧熱 * 鬥熱鬧是因為被欺辱得不堪必然導致的反抗,不是單純有關面皮的問題。 * 「鬥」的意義:培養反抗心、競爭心和團結力 * 賴和小說的特色之一:讓不同社會位階的人物自己發聲,形成中聲喧嘩的意識形態之間的對話。 * 未受殖民與現代化侵蝕之前,傳統社會中個人與鄉土、地方傳承、寄存地方權威力量的緊密關係,因現代國家的支配而消失。 ### 蔡秋桐〈理想鄉〉 * 木村將鄉村完全以他理想的方式經營 * 木村成了最有權力的人 * 他的粗魯只是為了鄉里好 * 孝順的兒子 ### 蔡秋桐〈保正伯〉 * 對殖民政府的畢恭畢敬 * 協力者的迷信 ### 游勝冠〈啊!時代的進步和人們的幸福原來是兩回事—賴和面對殖民現代化的態度初探〉 * 不能以「近代意識形態」規範的賴和 * 賴和不像新知識分子盲目追隨殖民進步主義,絕對化西方現代文明的進步性,並以之作為評價標準,貶抑本土傳統的價值,賴和反而是開發本土傳統本來就有的科學、理性。 * 站在差異政治的立場進行文化抗爭,而差異政治正是以普遍主義為基礎。 * 賴和是站在反支配的立場,義無反顧地支持了階級運動 * 在普遍主義的平等的基礎上要求差異承認 * 賴和對本土文化傳統的定位不是「封建」的,而是「民族」的,他的文化抗爭,因此是殖民地被貶抑的他者重建文化認同的抗爭。 * 查爾斯·泰勒〈承認的政治〉:「本真性理想」民主社會對個人獨特的存在方式的承認,是指要是個人「內在地發生的」,就應該得到成人,而「不能是社會地派生的」。 * 「普遍主義政治」是權力和資格的平等化,台灣議會請置運動是其體現。然而普遍主義無視差異的平等原則,本身就是對差異性的壓抑。 * 平等尊嚴的政治所採取的無視差異的價值中立原則,實際上是一種文化霸權,其結果是少數民族文化或受壓抑的文化,被迫採取異化的形式。 * 新知識分子所謂的啟蒙已形成另一種擠壓本土性的文化霸權,殖民進步主義將台灣本土文化貶抑。 * 被站統治地位的認同所扼殺的台灣獨特性 * 二零年代受民主思想教育的新知識分子的反殖民運動所追求的平等是以「普遍主義政治」為中心,忽略文化貶抑問題,想著要進步到與殖民者一樣文明,使普遍主義的同質化扼殺台灣的獨特性。 * 被殖民後也將漢人傳統等級差異的社會關係打破。 * 台灣內部存在種種身分地位差異的問題,將不同階層關係交錯來看,資產階級新知識分子在殖民地台灣的社會位置,因此不是殖民與被殖民可二分的。 * 新知識分子對被殖民進步主義分類系統劃分為文明進步的現代文明的認同,早就遠遠高過被他們的啟蒙視角視為野蠻落伍的本土獨特性。 * 新知識分子的啟蒙觀點,已形成殖民地台灣站統治地位的認同 * 關於法律 * 知識份子遵守不合法的法,等同主動納入支配性的殖民統治。 * 法律是以平等尊嚴包裝的現代國家制度性暴力。 * 中央集權制本就有制度化暴力與監控系統,故現代國家與人民間存在支配關係。 * 結論 * 殖民統治的現代化改造加上新知識份子的普遍主義形成的同質化,扼殺台灣獨特性。 * 賴和的啟蒙,是「啟」台灣人不知道自己被支配、壓迫之「蒙」,是「啟」台灣人畏懼強權,不知起而打破人類不平等關係之「蒙」,這種啟蒙是王詩琅所謂賴和人道主義精神的自然流露。 * 賴和看見台灣殖民地權力關係的不平等,以及獨特性被殖民現代化的同質化所掩蓋、扼殺的不平等 ### 課堂 * 賴和〈無聊的回憶〉:「涵養國民性」作為殖民教育的大目標之一,目的就在建構被殖民者的從屬性主體,賴和最後點出「涵養國民性」,正是藉著知識分子的自白,批判殖民教育對殖民地支配性社會結構的複製。(再生產的支配結構) * 賴和〈流離曲〉,對「現代國家」的質疑 * 賴和〈開頭我們要明瞭地聲明著〉,新舊不是關鍵問題,不一定新的比舊的更美好 * 賴和〈飲酒〉,質疑文野二元制、張揚近代主體價值的「舊詩」 * 賴和〈辱?!〉,反映底層對菁英的反感 * 賴和〈赴會〉,破除迷信,又要提哪一種安慰給一般信仰的民眾。對啟蒙主義的辯證 * 賴和〈歸家〉,現實一定比永過好? * 賴和〈善訟人的故事〉,封建時代的公共空間,賴和不厭其煩地鋪述觀音亭的熱鬧,藉由人潮的集聚,指出觀音亭作為公共廣場的地位 * 賴和〈鬥鬧熱〉,殖民近代國家將地方自治權能剝奪殆盡 * 賴和小說特色之一讓不同社會位階的人物自己發聲,形成眾聲喧嘩的意識形態之間的對話 * 非殖民化:象徵的改制,對各種主宰意義的重鑄 後殖民文學正是這一改制重鑄過程的一部分。 * 狂歡化:放屎百姓的另類反擊 ## 4/14 第七週 中國話文?台灣話文?台灣文學史上的第一場主體性論戰 ### 論戰史料選讀 * 黃石輝〈怎樣不提倡鄉土文學〉 * 用台灣話書寫。 * 書寫台灣的事情景物。 * 雅俗是人們定義的,但會隨時間改變,故也可不在意。 * 所有語言都有文學的價值。 * 給大眾們閱讀的文學→追求文藝大眾化 * 古董中毒 * 具體方式 * 用台灣話寫成各種文藝→排除用台灣話說不出來的、增加台灣特有土話 * 增讀台灣音→必要時可讀土音 * 描寫台灣的事物→趨向寫實,洗刷過去的惡習慣 * 郭秋生〈建設「台灣話文」一提案〉 * 言語跟文字都須擁有 * 改善台灣人的文盲症 * 黃石輝〈再談鄉土文學〉 * 鄉土文學能夠狀物達意 * 中國白話文不能充分地代表台灣話的 * 要代表一地方的話就要有一地方的文學 * 描寫技術在於人 * 人們過於引經據典,愛寫古話 * 應付文字不夠用的方式 * 採用代字 * 另做新字 * 取義讀土音 * 最初步的工作是編輯讀物 * 編輯一部辭典 * 毓文〈給黃石輝先生─鄉土文學的吟味〉 * Heimatannst─鄉土藝術,描寫鄉土特殊的自然風俗,和表現鄉土的感情思想,事實就是今日的「田園文學」。 * 認為所有的文學都能狀物達意 * 為文學大眾化就不該偏執於台灣話的台灣文學。 * 懷疑文學裡粗鄙的用語是否有價值。 * 台灣話尚且幼稚,不夠作為文學的利器。 * 主張中國白話。 * 黃石輝〈我的幾句答辯〉 * 認為和文書寫台灣話不能從心所欲,文言文不能充分表達生活狀態。 * 台灣是一個別有天地,政治上的關係不能用中國的普通話來支配;在民族上的關係不能用日本的普通話來支配。→不可用中國五州十八省的邏輯推翻地方文學 * 台灣話用說的他省人聽不懂,但文字看得懂。 * 中國的白話文就算看得懂也不見得讀得出來。 * 以中國白話文的粗鄙字句回應為何價值一說。 * 台灣話對於台灣人的生活盡其職責,不算幼稚。 * 點人〈檢一檢「鄉土文學」〉 * 認為黃石輝的主張沒有一致。 * 醫治台灣人的文盲症,方法有很多,除了台灣白話文,還有漢文和日文,不必狹義的指定某種文學。 * 一地方要依地方的文學相當麻煩,且會過於繁多,沒有提倡的價值。 * 中國白話文只要看得來,就能用台灣音去。 * 對於黃輝石說:「我們所寫的是要給和我們最親近的人看的,不是特別要給遠方的人看的。」感到疑慮,若是如此,何必登報。 * 文學是要大眾化的,並能留給後代,且將台灣的自然、社會、人情、風格介紹給世界。 * 黃石輝:「我們要寫給中國人亦看得曉的臺灣白話文。」跟要給最近親的人看,以及中國人不容易說出台灣話二說自相矛盾。 * 公學校有欲廢止漢文科,縱然有讀物也無法被納用,且要求兒童入手,代兒童到青年期需要經過長久的時間,跟主流的實用思想相悖。 * 所製的新字主體是私人,沒有教育的機關採用公權力實施,無法普遍,就算給書房教,書房的先生都是老學究和舊文學的先生,對於白話文的教授未必有素養。 * 主張採用中國白話文,就算用中國白話文書寫人能保存地方色。 * 毓文〈鄉土文學的檢討─再給黃石輝先生〉 * 沒有確實回應哪種文學不能狀物達意。 * 「文學是代表說話」沒有理論基礎 * 認為黃石輝的「我們提倡鄉土文學,是要使讀台灣文杞底的人能兼通中國的白話文,而用台灣話寫出來的文章使中國人也看曉的,並不是把自己的門關起來的。」是理想,無法實踐。 * 黃輝石說:「因為我們所寫的是要給和我們最親近的人看的,不是特別要給遠方的人看的。」和「我們提倡鄉土文學,是要使讀台灣文杞底的人能兼通中國的白話文,而用台灣話寫出來的文章使中國人也看曉的,並不是把自己的門關起來的。」自相矛盾 * 質疑「無論什麼話,都有文學的價值」,且又與「什麼話都有價值」有何關聯。 * 「原來無論什麼言語,一經上了文學家的筆鋒,便有發生文學的價值的可能」為何須經文學家的筆鋒,言語才有價值? * 對「若是一味把鄙俚的言語刪掉,那還成為什麼文學?」回應,文學家說話是要乞靈,寫文是要質直的。 * 認為語言有精粗的差異、幼稚長進之別。 * 黃石輝〈鄉土文學的檢討—再答毓文先生〉 * 想將台灣話用文學的力量促進統一 * 「文字若沒有情感,也不能說是文學。」此種想法是狹義的文學。 * 提倡鄉土文學擁有「歷史的必然性」,是追隨台灣社會的需要。 * 認為毓文滿足社會現狀。 * 普羅文學的對象為何者?是勞苦的廣大群眾,還是前衛鬥士。 * 可以漳泉與為基礎,能共通的盡量容納,建立台灣的普通話。 ### 陳淑容《1930年代鄉土文學/台灣話文論爭及其餘波》第三章第一節 * 新文學運動受到質疑,如何推動與台灣生活語言隔閡的中國白話文,使得文藝大眾化。 * 論爭的議題 * 對「鄉土文學」定義的歧見以及要用怎樣的作品呈現 * 文學語言使用形式之「台灣話文」與「中國話文」的論爭 * 建設台灣話文論爭與實踐 * 主導30年代台灣的文化文學活動的力量是知識青年,且當時處於社會主義風行的時代。 * 台灣話文的贊同者→本土化→台灣意識V.S中國話文→祖國意識 * 關於鄉土文學的論爭 * 黃石輝持「鄉土文學」論,批評當時的台灣文學界的古典文學與貴族式的新文學,並說出要文藝大眾化就得提倡鄉土文學。 * 黃石輝以勞苦群眾為對象 * 松勇正義認為〈怎樣不提倡鄉土文學〉的文藝大眾化論點至〈再談鄉土文學〉已經消聲滅跡。 * 《三六九小報》的台灣語講座和黃周整理民間歌謠的提議,提供了進一步建設台灣話文的理論基礎。 * 舉著鄉土文學的大旗,專就台灣話文討論,實為一大盲點 * 雙方對鄉土文學的論爭並非同一個層次 * 黃石輝的鄉土文學本意之核心為完成台灣話文,建設台灣文學 * 賴明弘提倡中國白話文,但以無產大眾為目標,含括了鄉土文學的形式以及內容 * 反對論者如廖毓文將黃石輝提倡的「鄉土文學」通向德國的「田園文學」 * 黃得時站在「純文學立場」認為鄉土文學包括先住民跳舞以及所唱的歌曲、台灣人的歌仔、歌仔戲 * 關於台灣話文與中國白話文的論爭 * 黃石輝與台共領導下的新文協漸行漸遠 * 因總督府的鎮壓力量,黃石輝議論重心由文藝大眾化轉為台灣話文語言形式的根本思考 * 台灣話文反對派 * 支持舊文學的雅先生 * 讚美大和魂的紳士派 * 留學中國的學閥 * 富有依賴性的民族主義者(反對最大)如廖毓文、林克夫、朱點人、賴明弘 * 普羅文學為中國白話文論者的基調,在他們的理解,台灣話文代表狹隘與窄化,不符合普羅思想,台灣與世界被對立,如使用中國白話文,是必要犧牲台灣的特殊性。 * 反對派所持之意見 * 廖毓文漢文書房存在幾乎不可能,居於現實考量,須採用中國白話文 * 林克夫強調台灣話多種,若以漳、泉為主,他省人不懂,地方言有差異,無法統一,且台灣話文會造成台灣與中國疏離。 * 朱點人認為文學的任務是要將台灣介紹給世界,必須採用流通更廣的中國白話文。 (台灣話若能統一,就有提倡的必要。) * 廖毓文所持之意見 * 1.台灣族群複雜,各地語言不一,無法統一。 * 2.台灣語缺少圓滑,粗澀幼稚。 * 3.文學是全世界的公器為文學的大眾化,不該偏執於台灣話。 * 4.台灣現社會狀況不容許台灣話文的推進,使用中國白話文可以促進文學大眾化。 * 反對鄉土文學論者,台灣意識較為淡薄。 * 因傳統古文可用台灣話發音,故黃石輝在強調用「台灣話做文、用台灣話做小說、描寫台灣的事物」之外,卻又表示可以通過漢字,和中國進行溝通。 * 贊成與反對台灣話文雙方卻能攜手合作,於1934年合流於台灣文藝聯盟。 * 郭秋生議論主題: * 文字成立過程 * 言語和文字的關係 * 言語是音聲的約束。文字是言語的記號。 * 言語不但是集團生活的反映。更就是民族精神的體現。 * 言文乖離的史的現象 * 介紹了中華民國的建立以及胡適的文學革命 * 特殊環境的台灣人 * 同化政策是統治殖民地的手段 * 教育無法普及,台灣人是現代的知識的絕緣者 * 學校只教授與生活隔絕的日文 * 郭秋生解釋台灣話文為台灣語的文字化 * 台灣話文不一定能改善台灣人文盲症,但至少能發揮台灣鄉土色 * 郭秋生是站在啟蒙立場,是一種上對下的俯視態度 * 郭秋生認為要創造台灣話,也就是黃石輝所主張的「鄉土文學」及其理想的台灣話文 * 台灣話改造論者分成4派 * 蔡培火主張羅馬字 * 黃純青主張廈門音漢文做台灣白話文 * 黃石輝、郭秋生主張以在台灣的台灣話文 * 毓文、克夫、點人提倡中國白話文 * 《南音》初創刊設有〈台灣話文討論欄〉、〈台灣話文雜駁〉等專欄,後隨著論爭推進,有了〈台灣話文嘗試欄〉、〈台灣話文新字問題〉 * 莊垂勝的論文分為4部分 * 檢討鄉土文學與台灣話改造論 * 將中國白話文拿來台灣用,卻忽略台灣話是中國話,中國話不是台灣話;中國白話文拿到台灣已經不是白話文,並以為這是屈話就文 * 討論台灣話改造論與幾句鄉土話 * 批評毓文、克夫、點人、明弘為同床異夢的四個兄弟 * 莊垂勝認為台灣大眾最容易理會的就是台灣話,所以完成「文學的台灣話」,便很容易普及於台灣大眾,醫得台灣人的文盲症,故堅持「以台灣話文為主,中國話文為從」「以話治文」「屈文就話」 * 亦不反對與中國之間的聯繫, * 與黃石輝爭論主張和宗派 * 莊垂勝亦認為台灣話文能吸收中國話之優點充實其內容,但現階段須健全台灣話文。 * 賴明弘: * 年輕馬克思主義者 * 認為鄉土文學的提倡會妨礙世界普羅階級的大同團結 * 過去的台灣文學是少數有閒階級與民主主義者所提供的玩物,甚而內容不充分、 * 認為台灣文化水準落後其他國家。 * 只有在台灣才能通用的鄉土文學,會使在走向大同路上去的台灣普羅階級生出『麻煩』、『隔離』的不便。鼓勵從事較有意義的世界普羅階級的鄉土文學「世界語」。提倡較廣闊、有聯絡姓、有意義的中國白話文。 * 黃石輝提倡的台灣話文超脫意識形態,獨立出來「人」的要求,有著比階級與民族更高的層次。 * 周定山暗諷中國白話文論者「個個像誇大狂的民族劣根性的徒掛普羅招牌的怪物。」 * 普羅重大無產階級認知差異 黃石輝 以人為主VS賴明弘 中國民族主義 * 關於建設台灣話文的論爭與實踐 * 主要論爭場域:新聞紙上的論爭、雜誌《南音》 * 贊同派的實際成果在《南音》呈現 * 黃石輝批評台灣文學界的兩股勢力,古典主義文學、中國白話文學皆是貴族式,都不是廣大勞苦群眾所可以理解的。 * 南音的責任:作為思想知識的交換機關、盡力於文藝的啟蒙運動。 * 贊成派對漢文台灣話文的使用 * 郭秋生:「台灣既然有固有的漢字,而在漢字、任是什麼樣沒有氣息。也依舊是漢民族性的定型,也依舊是漢民族語言的記號……。」 * 黃石輝以為通過共通漢字的使用,可以解決島內族群複雜、語言不一的狀況,還可以和中國交通。 * 黃純青主張立於實用主義,刪繁就簡,整理漢字。 * 莊垂勝更如是定義:「用漢字取義寫台灣話,叫做台灣話文。」 * 保留漢字為台灣話文與中國白話文贊成派共通的主張。 * 郭秋生反對教會羅馬字與蔡培火式的羅馬字台灣話文運動,前者為教會裡一種方面,後者不合台灣當局的政策,故選擇漢文。 * 郭秋生的看法為:立在舊字的基礎下進行新字的創造,首先採用形聲、會意、假借等原則以創造新字。 * 黃石輝主張取義不取音。 * 郭秋生主張除了從民間文學尋找舊字,也強調從既成的文學裡涉取,不足再創新字;黃石輝則以為新字的創造最好可以避免。 * 黃純青改造台灣話要點: * 言文一致,主張採用漢字、刪繁就簡 * 取義做根本、取音做枝葉 * 主張有音無字不得已則屈話就文;有字無意則屈字就義 * 讀音統一,採廈門音 * 實行方式:組織台灣話研究會 * 莊垂勝也同意黃石輝所倡組織統一機關以推動台灣話文。 * 郭秋生並非堅持己見者,在討論個過程中,也吸收他人的意見。 ### 游勝冠〈殖民文化情境與鄉土文學論戰〉論文架構 - 游勝冠〈殖民文化情境與鄉土文學論戰〉 一、序論 背景: 前行研究者如:林瑞明、松永正義、呂正惠等,大多從國族認同的角度,以台灣/中國認同衝突的關係解釋1930年代的台灣話文、鄉土文學論戰。2003年中島利郎《1930年代台灣鄉土文學論戰資料彙編》問世,使許多史料大量出土,為論戰的研究打開了新的詮釋空間。陳淑容《1930年代鄉土文學/台灣話文論爭及其餘波》即是立基於新史料的一力作,但仍未跳脫前行研究的規野,聚焦於國族認同的分歧之上。 - 2007陳培豐〈識字‧書寫‧閱讀與認同:重新審視1930年代鄉土文學論戰的意義〉 前半段 - 梳理殖民當局推動國語同化政策的歷史→對台灣、中國話文推行形成壓力 - 討論台灣民間識字傳統及其運作形式→台灣話文推動者想以這樣的方式,從無法透過官方教育普及台灣話文的困境中突破 後半段 - 直接進入論戰,分析、評價雙方觀點 - 提出「東亞混合式漢文」的概念(新視野、有創見) - 以台灣話文論與近代化的關係作為新視角 - 將台灣話文論戰起因詮釋為,台灣話文派強調「純粹」、「復古」、「反近代化」,與中國話文派主張「混雜」、「近代化」的衝突引起 - 前後文矛盾之處 - 稱語言不能勾連文話認同,但標題自己將認同與識字、書寫與閱讀勾連在一起 - 想切斷論戰與國族認同的聯繫,但其框架式與國族認同相關的文化認同問題 - 認為不能過度依賴「主張甚麼語言,便代表認同甚麼」的邏輯,但台灣話文論戰及式因此邏輯才引發的文化認同衝突 - 貢獻 - 發現「近代化」與國族認同息息相關的新關係脈絡 - 2010林巾力〈「地方」與「世界」的辯證:台灣三○年代鄉土文學論述及其文化意涵〉 - 也從肯定近代化的立場,以世界、地方的關係作為問題框架重新討論論戰 - 與陳文不同,其認為台灣話文派也認同近代化 - 若未釐清「有主體性的近代化」與「帶有殖民化的殖民地近代化」,那麼陳文將台灣話文派貶為本質論、林文正面肯定台灣話文派的近代化,都會衍生出對殖民化問題視而不見的惡果。 二、忽視殖民權力關係的近代化肯定論 - 阿布都‧R‧簡‧穆罕默德〈殖民主義文學中的種族差異的作用〉 - 「摩尼教寓言」:假定的歐洲人優越和想像中的土著人的低劣之間的摩尼教對立。 「一個白與黑、善與惡、優與劣、文明與野蠻、理智與情感、理性與感性、自我與他人、主體與客體之間各種不同而又可以互換的對立領域」,是「所有殖民地的權力與利益關係的主要模式」 - 藍迪(蘭迪)將之稱為「新世俗等級制度」 - 藍迪(蘭迪)《親內的敵人——殖民主義下自我的迷失與重拾》 - 「第二種殖民形式」:現代殖民主義,由西方善意、勤奮的中產階節傳教士、自由派、摩登份子,以及科學、平等、進步的信奉者所推動。建構出一套二元對立世界觀,來合理化他們對被殖民者的駕馭。 - 這種新世俗等級制度,把幾個主要的文明都矮化為一組空洞無物的儀式 - 使第三世界至少六代的人民,相信(「進步」、「近代化」成與殖民者一樣的文明)這是他們獲得解放的先決條件。佔領被植者的思想,徹底改變他們的文化(價值)優次排序。 - 日本殖民教育所養成的新知識分子,也將勝者(文明的日本)統治敗者(不文明的臺灣)合理化的邏輯內化,他們在1920年代推動的文化啟蒙運動,即是將自身定位於野蠻,希望藉由近代化自我啟蒙,提升自己的文明位階。 - 戰後臺灣主導社會、文化發展的現代化意識形態,也同樣建立在這套等級制上。 - 因現代臺灣依附美國,而接受了實為美國化的現代意識形態,近代化因而交棒給戰後的現代化,這套等級制的世界觀的正當化得到強化,在知識界持續發揮宰制性的影響。 - 林巾力闡述郭秋生〈建設「臺灣話文」一提案〉 - 順著郭秋生的論調,強調文化優劣的等級化與政治權力的共謀關係 - 但仍處於「新世俗等級制度」的框架,用「進入世界」、「跨進現代性」去肯定台灣話文派的進步性,並認為「地方、鄉土」相對於「世界、現代化、現代性」是有所欠缺的,被「現代化等於進步」的殖民主義世界觀框架 - 將台灣話文派定位為接受社會進化論的啟蒙知識分子 - 未能肯定台灣話文派「質疑、打破殖民主義的等級化邏輯」,具有承擔臺灣文學近代化潛能的解殖民化意義 - 隱性的進步主義論(陳培豐是顯性) - 陳培豐:真正打敗台灣話文的,不是中國白話文也不是日文,是臺灣人強烈追求近代化的慾望。此乃立基於「現代或進步相對於傳統或野蠻,都擁有絕對的優越性」的價值立場 三、「新世俗等級制度」所造成的盲點 - 台灣話文表記方法不一,存在許多有字無音或有音無字的問題 - 陳培豐:主張其為「純粹」、「復古」 - 林巾力:郭秋生強調的是混雜的概念(與陳培豐相反) 四、贊成派才主張「混雜」 五、論戰中的殖民和反殖民化色彩 六、結論 ### 游勝冠〈殖民文化情境與鄉土文學論戰〉概念擷取 * 序論 * 陳培豐認為中國文派認同近代化,台灣話文派則反向走上復古的道路。 * 陳文提出東亞混合式漢文,並以混雜跟純粹的觀點重新詮釋論戰 * 林巾力從肯定近代化的立場,用「世界」與「地方」的關係作為問題框架,重新討論論戰,得出的結果,為台灣話文派透過差異與同質的雙重運作來維持一己的身分與自尊。 * 陳文將台灣話文本質話為「純粹」、「復古」的論調,多少受到當代台語基本教義派在台文界所引發的風風雨雨之干擾。 * 忽視殖民權力關係的近代化肯定論 * 1920年代,新知識分子接受文野二元對立邏輯,使自己在野蠻位置,希望藉由近代化自我啟蒙,提升文明位階。 * 相信近代化是台灣人獲得解放的先決條件。 * 贊成派是在肯定台灣話的價值,質疑並打破反對派文化優劣等級話的世界觀。 * 「新世俗等級制度」所造成的盲點 * 林巾力提出郭秋生強調的不是血統的精純,而是混雜的概念VS陳培豐將台灣話文派打為純粹 * 台灣話、日語與中國話「混雜」現象,是中國、台灣兩種話文共享的歷史條件。 * 中國話文固然是「一種『我手寫他口』的外來語言」,「我手寫我口」的自然或不得已的加入,寫出的就是施文杞口中會「鬧笑話」的「變態的白話文」、「臺灣式的白話文」。 * 「臺灣式的白話文」的事實,即是林巾力的「混雜書寫」或陳培豐所謂「東亞混合式漢文」的歷史基礎。 * 台灣話文、中國話文可以互相溝通其對立只是「政治文化想像中萌生出來的產物 * 陳培豐將台灣話文排除到「混雜」對立面的近代化肯定論 * 陳培豐:「「國語同化」政策下,臺灣人與日本人之間的文化差異,是越往時間的「過去」越驅於明顯,因此,唯有類似舊歌仔冊那種歷史悠久、且豐富累積了「純粹」臺灣人在地生活經驗和情感的語言世界,才能有來做為表記的基礎,才能有效地凸顯出臺灣話文與「國語同化」之間的差異,繼而顯出臺灣人的「我性」以對抗統治者的國民精神教化。」 * 陳培豐斷章取義以本質化台灣話文派 * 推導出「郭秋生認為在沒有國家行政力量支持下,尋找並借用這些文字上的『化石』」 * 舉李獻章、賴和等其他贊成派幾乎都「不贊成在台灣話文中製造新文字」為旁證,得出「臺灣話文運動隱含有復古的傾向」的結論。 * 郭秋生的主張是以「新代語」讓硬化、化時的語言新陳代謝 * 主張即使是硬化、化石的語言,即使不得已要創造新字,也該將其忠實地記錄下來。 * 贊成派才是主張混雜 * 反對派因為臺灣話幼稚、鄙俚而拒絕它加入「東亞混合式漢文」這個大家庭,才是反對「混雜」、趨向「純粹」的意向。 * 反對派毓文為維護中國白話文的「純粹」而排除台灣話,用鄙俚確認台灣話的不雅 * 林克夫將台灣話視為中國話的方言 * 用「中國固有的文字」的「文字」來界定中國白話文,沒學過北京話的臺灣人之所以很容易懂,就是存在漢文這種書同文傳統的緣故。 * 反對派朱點人主張在「漢字」的基礎上建構台灣話文 * 朱點人「用漢字取義寫台灣話,叫做台灣話文。如果台灣話文能夠成立,台灣人能夠建設『台灣話的文學』,完成『文學的台灣話』,便很容易普及於大眾,醫得台灣人的文盲症。 * 郭秋生也認同臺灣話文是「漢文體系」中的一員,說出:「與其用易招誤解的記音字,實若創造新字為根絕這些誤解較有實益多多。」 * 負人主張屈文就話的混合式漢文 * 反對派將中國話文的價值絕對化,相對地將臺灣話貶斥為「下級話」、「鄙俚」,挑起敏感的文化認同神經所致。 * 不反中國話文,只反刻板化台灣話文為幼稚的文化優越感 * 郭秋生和負人主張臺灣話文的發展要兼容並蓄 * 贊成派一貫採取的就是這種兼容並蓄的文化態度,所以真正認同「混合式的漢文」及「混雜」的是臺灣話文派,而朝近代化勇往直前的反對派,反而因為急於拋棄自我性,認為臺灣話是「幼稚」、「鄙俚」的,而越來越趨向「純粹」。 * 殖民地台灣獨立於中國之外的現實 * 雙方所爭的不過是同一漢文體系中「以臺灣話文主,中國話文為從」的臺灣話文,還是「以中國話文為主,臺灣話文為從」的中國話文而已。 * 臺灣話文派一再通過「臺灣是一個別有天地,政治上的關係不能用中國的普通話來支配;在民族上的關係(歷史上的經驗)不能用日本的普通話(國語)來支配,這是顯然的事實」、「然而實質上現在的臺灣想要同中國一地方做同樣白話文體系的方言位置,做得成嗎?」……等提醒,要反對派不能無視這個歷史條件帶來的制約 * 贊成派之所以推展漢字台灣話文而非羅馬字話文,就是還想與中國保持聯絡。 * 贊成派主張「東亞混合式漢文」的混雜,也主張臺灣話文的新生。 * 郭秋生:「臺灣話文並不是滿足於過去的退嬰文學,是要著積極的進取外來文化新生命的文學。」 * 贊成派因為捨棄羅馬字、採用漢字台灣漢文的形式,它不僅可以很方便地吸收文言文、中國話文的養分而壯大自己,發展出「混雜」的個性。 * 贊成派拋開文化等級關係VS反對派假設中國話文相對於台灣話文有著絕對優越性的殖民化意識。 * 論戰中的殖民和反殖民化色彩 * 贊成派之主張台灣話文,是希望透過台灣話文加快台灣的近代化,也希望積極吸收外來文化以促進台灣的文字化、文學化。 * 反對派將台灣話文本質化為「退嬰文學」,視之為台灣近代化進程要淘汰的東西。 * 反對派在日本殖民主義所提供的「新世俗等級制度」邏輯中,構想中國之於台灣的絕對優越位置。 * 將殖民主義、啟蒙主義共享的社會進化論、二元對立思考邏輯內化為其世界觀的中國話文派,就這樣將台灣性本質化為野蠻,以證成在台灣推動中國話文的正當性。 * 反對派將台灣話的負面形象以偏概全。 * 一吼的〈拍賣群眾〉將反對派定位為「依賴民族」、「奴隸」,且將中國、中國話文定位為殖民主、殖民文化。 * 坤五在〈就鄉土文學說幾句〉一文,說出台灣話文與台灣民間文學被輕視,也委婉地道出被殖民的台灣人對自己文化長期被價值貶抑的不滿。 * 結論 * 台灣話文成功與否的最關鍵因素是掌握台灣政治、經濟、教育機關,才能統一語言,進而在台灣社會推廣、普及台灣話文,醫好大眾的王盲症。 * 殖民地菁英分子的菁英主義優越心態,極力主張應該隨著台灣的近代化,將台灣話、台灣民間文學這些與無產階級緊密相關的下級文化淘汰掉,而用已經近代化的中國高級文化啟蒙、提升台灣文化的文明位階。 * 中國話文派、近代肯定論者將台灣性放置於近代性的對立面 * 將臺灣性放置於現代/近代性的對立面,視之為前現代的存在,這不過是殖民主義的權力意志啟動排除機制,經由線性史觀所想像出來的而已,絕非事實。 * 現代的時間與前現代是共一存在 * 這些『其他』時間,它們是與現代性遭遇後的新產物。因此,人們必須稱其為現代性的異質時間 ### PPT * 引發論戰的內、外在歷史因素 * 一、台灣是日本,而不是中國的一部份(中國民族主義史觀的問題),中國白話文在台灣實踐的(漢文、台灣話、日文、中國白話雜交的東亞混合式漢文)困難所引發的反思與行動 * 二、左翼文藝「大眾化」的影響,作為大眾台灣人主體的突出 * 三、寄望祖國的強大變得不可能,轉而回頭捉台灣之大的「一島主義」 * 四、對殖民主義、殖民化菁英主義貶抑台灣文化主體的反彈 * 張我軍提倡中國白話文時,將臺灣話貶抑為沒有價值的「土話」,而成為反對派否定臺灣話的論述原型。主張被他用「土話」、「下級話」、「不合理」再現為野蠻的臺灣話,應該用文明化了的中國話文加以改造。 * 中國白話文派主張屈話就文,反對屈文就話 * 認為台灣話粗俗雜沓,無法成為文學語言,主張繼續中國白話文的普及。 * 郭秋生創辦《南音》,並在雜誌內開闢專欄,以漢文直譯書寫台灣歌謠的嘗試,來實踐台灣話文字化的努力。不過,隨後因為中日戰爭爆發,台灣總督府實行皇民化政策、官方禁絕漢文等因素,該台灣話文運動被迫停止。 * 定論 陳淑容:台灣話文論戰,國族認同的分歧 * 臺灣話文與中國白話文之論爭,可以視為漢文底下,雙方意識的分揚。黃石輝等人,通過臺灣話文的提倡,大有基於臺灣與中國分離已久的事實,昂揚臺灣主體意識的氣概。相對地,中國白話文論者,也同樣基於現實的考量,以為日本統治下,漢文存在已日益困難,更何況是臺灣話文?他們可說在政治的考量外,亦對「祖國」抱持希望,希冀通過與祖國的合流,以解放臺灣。 * 陳培豐:主張什麼語言,不代表什麼認同 * 因為這樣的推論方式似乎暗示我們,在日治時期臺灣存有明顯、穩定的語言國族主義基礎。 * 陳培豐是從臺灣話文派強調「純粹」、「反近代化」,而中國話文派則主張「混雜」、「近代化」的關係去架構出新的框架,用來重新解釋這場論戰。 * 林巾力:透過差異與同質的雙重運作來維持一己的身份與自尊 * 她由臺灣話文派也認同近代化的角度,認定台灣話文派以自己的方式,或是在地的脈絡作為思考的框架,去作出嘗試,試圖在世界的空間中維持自己的身分。 * 陳培豐前後文字邏輯相打架 * 認為語言不能直接勾連文化認同,卻又自相矛盾地將「認同」與識字、書寫與閱讀勾連在一起。 * 殖民地的近代化必然伴隨著殖民化 * 林巾力論點中的近代化肯定論 * 林文對贊成派的辯護,還是建立在殖民主義所提供的等級制之上,並未洞察到贊成派由質疑、打破殖民主義的等級化邏輯,進而肯定臺灣話文有承擔臺灣文學近代化潛能的解殖民化意義。 * 隱性與顯性的進步主義者 * 隱性→被殖民主義世界觀牽著走的林巾力 顯性→認定台灣人強烈追求近代化的,立基於「現代或進步相對於傳統或野蠻,都擁有絕對的優越性」的價值立場的陳培豐。 * 郭秋生強調的不是血統的精純,而是『混雜』的概念 * 殖民地文化情境造就的文化混雜 * 台灣話、日語與中國話「混雜」現象,是中國、台灣兩種話文共享的歷史條件。 * 「我手寫我口」的自然或不得已的加入,寫出的就是施文杞口中會「鬧笑話」的「變態的白話文」、「臺灣式的白話文」。 * 漢文也是語言混雜的成分之一 * 中國現代文學對現代漢語的運用,還不是一個成熟語言形態的運用,而是在探索中與古典漢語彼此共同生成,在實踐中彼此互為影響的,她認為這個共同生成過程「當然也就很難分出言文之間彼此滲透影響的具體比例,或者說是言決定文,還是文決定言……」→中國白話文並不是完全與文言割裂的全新文體 * 中國白話文也是混語「台灣式白話文」 * 臺灣人受制於與中國隔絕的殖民現實也只能寫出「臺灣式的白話文」的事實,則帶出日本殖民下臺灣文化必然朝混雜發展的歷史定律,這即是林巾力的「混雜書寫」或陳培豐所謂「東亞混合式漢文」的歷史基礎。 * 李獻章構想中的台灣話文就是「東亞混和式漢文」 * 「中國白話文都從文言裡盡量採取通用的來補,咱也應該從文言和中國白話裡盡量攝取會使得用的字句來用……」正是主張混雜「日文、中國白話文及臺灣話文三種要素」來成就臺灣話文 * 台灣話文、中國話文可以互相溝通,其對立只是「政治文化想像中萌生出來的產物」 * 東亞混合式漢文「經常不自覺地被臺灣的知識份子所創造、使用,卻也經常被形塑成不同政治立場,或文化國族認同的象徵 * 將台灣話文排除到「混雜」對立面的近代化肯定論 * 繼續將臺灣話文排除到「混雜」的對立面,為其安上主張「純粹」的罪名。 * 斷章取義以本質化台灣話文派 * 推導出「郭秋生認為在沒有國家行政力量支持下,尋找並借用這些文字上的『化石』」 * 舉李獻章、賴和等其他贊成派幾乎都「不贊成在台灣話文中製造新文字」為旁證,得出「臺灣話文運動隱含有復古的傾向」的結論。 * 郭秋生的主張是以「新代語」讓硬化、化時的語言新陳代謝 * 郭秋生在《南音》創刊號至3號為解決臺灣話有音無字的問題創作了幾個新字。 * 反對派檢討創作這些新字的必要性及適切性。 * 郭秋生回應,主張以「新代語」讓硬化、化石的語言新陳代謝。 * 新世俗等級制主導了反對派的思考。 * 反對派一再出現的是類似「我們臺灣既不能產生進步的文化來」這種面對中國自我矮化的論調。 * 學起殖民主的口吻,要贊成派無條件接受中國話文說:「我們臺灣人既是還用漢字,我們祇有繼承前人的努力,無條件接受中國白話文以為我們臺灣新文學建設的表現工具罷了!」 * 不管殖民下臺灣人只會講臺灣話的事實,顛倒黑白說:「中國白話文就是『吾手寫吾口』的文」。 * 贊成派從反殖民化的立場,批判反對派對中國的依附意識。 * 中國話文派否認台灣話文的價值才是反對「混雜」 * 反對派因為臺灣話幼稚、鄙俚而拒絕它加入「東亞混合式漢文」這個大家庭,才是反對「混雜」、趨向「純粹」的意向。 * 黃石輝台灣話文的提倡一開始就在反張我軍,肯認台灣話文的價值 * 反對派的中國文化優越感 * 毓文〈給黃石輝先生——鄉土文學的吟味〉一文,批評黃石輝「內山的蕃話也有價值」的說法時,就是循著殖民主義、啟蒙主義刻板化他者的邏輯,將部分負面特徵放大為他者的全部、整體性。 * 中國白話文派不准台灣話文逾越文野界限才是爭論爆發的氣結點 * 被林剋夫設定為中國方言的臺灣話,不准它隨便逾越文、野界線,中國的其他地方方言,就用「這些地方方言又是很容易懂」的說詞百般包容,造成這種偏見與偏愛的文化認同立場,才是雙方發生齟齬的癥結。 * 主張兼容並蓄的台灣話文派:郭秋生、負人 * 郭秋生雖也認同台灣話文是漢文體系的一員但「始終站在台灣人的地位」 * 郭秋生也認同臺灣話文是「漢文體系」中的一員 * 郭秋生:「與其用易招誤解的記音字,實若創造新字為根絕這些誤解較有實益多多。」 * 負人主張屈文就話的混合式漢文 * 「臺灣話若是捨卻中國話就不足以成其話(「至少有一半」沒有我卻還未曾細算過),臺灣話文若捨卻中國話文便不足以其文」。 * 反對派將中國話文的價值絕對化,相對地將臺灣話貶斥為「下級話」、「鄙俚」,挑起敏感的文化認同神經所致。 * 朱我農說「文字是語言的代表記號」、「無論那一種語言、文字,只有因為文字不合語言,把文字改了的,斷沒有用文字去改語言的」、「文字是隨著語言進化的……語言漸趨統一,文字也就統一了」 * 不反中國話文,只反刻板化台灣話文為幼稚的文化優越感 * 贊成派並沒有將臺灣性給意識形態化,而在對立關係中排斥中國話文,如負人便是抱持兩者「倒有互向接濟而漸趨於融化統一」這種兼容並蓄的文化態度。 * 殖民地台灣獨立於中國之外的現實 * 雙方所爭的不過是同一漢文體系中「以臺灣話文主,中國話文為從」的臺灣話文,還是「以中國話文為主,臺灣話文為從」的中國話文而已。 * 台灣話文不是滿足於過去的退嬰文學 * 郭秋生〈還在絕對的主張建設「臺灣話文」〉一文所宣示「臺灣話文並不是滿足於過去的退嬰文學」,而是積極吸收「外來文化新生命」的當代文學。 * 中國話文派、近代肯定論者將台灣性放置於近代性的對立面 * 將臺灣性放置於現代/近代性的對立面,視之為前現代的存在,這是殖民主義的權力意志啟動排除機制。 * 查特杰一樣將它們定位為「現代性的異質空間」。 * 現代的時間與前現代是共一存在 * 被稱作現代性的時間,它們是與現代性遭遇後的新產物。因此,人們必須稱其為現代性的異質時間(源自傅柯的「異質空間」) ## 4/21 第八週 複調(階級、民族)的殖民地左翼文學 ### 賴和〈豐作〉 * 殖民經濟 * 蔗糖公司與政府欺壓農民 * 米糖相剋 農民經濟收入不差 * 農會勢力龐大 剝削農民 ### 張文環〈重荷〉 * 對老師的畢恭畢敬 國家的壓迫性 * 移民統治的壓力大過擔子 * 小孩子的角度 ### 楊逵〈送報伕〉 * 強迫賣地 * 怕官,更怕關 * 父親冤死 * 送報老闆的無情 * 田中的親切 ### 許倍榕〈反動的能動?-論張深切的文學觀〉 * 林載爵〈黑色的太陽—張深切的里程〉認為張深切為徹底的民族主義者 * 黃英哲〈孤獨的野人 張深切的一生〉定位張深切為民族主義者 * 陳芳明《由日據下台灣新文學的發展論張深切的戲劇活動》視張深切為台灣民族主義者 * 政治運動過度到文化抗爭的台灣新文學運動 * 張深切 道德文學 調和不同路線的文藝工作者 * 黃得時認為台灣的作品過度聚焦於事件,並沒有做好人物性格的描寫 * 朱點人認為當時的作品多偏於外面的描寫,顯得呆板無味 * 劉捷點出日本因政治關係,心境小說開始流行,台灣同時興盛 * 反對意識先行傾向、機械式的普羅文學+文壇對於心境小說的反彈,進而去內面描寫的主張≒心理描寫不要論 * 楊逵以作品揭示社會問題,批評張深切這樣的評論者,忽略作品主題的社會性 * 僅限於外部的描寫,往往只是暴露片段、平面的現實,且容易淪為作者的主觀擇定 * 心理描寫不要論不但無法呈現客觀的真實事件,也只能著作者赤條條的主觀的陰影在腦裡 * 張深切所謂的道德是判斷是非的標準 * 張深切認為托爾思泰、陀思妥也夫斯基的人道主義和馬克思、列寧的階級道德主義是部份的道德 * 人道主義太個人、非社會的、非科學的 * 階級道德主義容易陷於偏袒的、機械的、觀念的、狹義的 * 張深切與楊逵都看出普羅文學的弊端,楊逵則以行動主義修正 * 行動主義:主張文學的能動精神,融合藝術的獨立性及普羅文學的思想性。 * 以科學的手法描寫社會動向非常困難,一旦進入創作,便曝露自己科學判斷能力的薄弱 * 鴨母多只有表象的畫面,只有社會現實,沒有人物內心的感受,無法使讀者有深刻印象。無法脫離機械化的弊端 * 郭秋生:「文學是現實的創造,表現,描寫。不是指現實的模仿或記述就算可以的」 * 主觀感受的真實與純客觀的生活真實 * 通過作家的創作力和個性作品才能是活的 * 有的人連傳達事實都會使人產生各種疑惑 * 楊逵:「真正的寫實主義是把人的夢想和理想都納入考慮的。」 * 張深切迴避階級問題,成了菁英階級姿態 ### 游勝冠〈「轉向」及藝術派反動的純文學論――法西斯主義氣焰高漲中的文聯路線之爭〉 * 右翼資產階級份子,為自己形塑認同中國民族主義形象,報復左翼運動者,且指控他們只反資產階級不反日。 * 左翼主張的獨立解放VS右翼接受殖民體制為前提的民族資產階級自由主義所主張的自治 * 右翼資產階級份子,為自己形塑認同中國民族主義形象,報復左翼運動者,且指控他們只反資產階級不反日。 * 左翼持現實主義論VS右翼純藝術論 * 張深切承擔了台灣文藝聯盟 * 政治情況使得台灣文壇風向轉變,趨顯保守 * 張深切想與漢文人交好,顯得迎合殖民勢力 * 出獄後的張深切政治立場轉向。 * 台灣資產階級作家不敢正視法西斯主義。 * 張深切嫌惡階級運動、普羅文學。 * 張深切藉科學主義,維持對階級、民族壓迫及法西斯主義等政治問題不表態、不批判的中立性。 * 張深切認為的純文學路線,主張文藝是少數先覺者的特權,不必管大眾識或不識。 * 倫理被濫用。 * 人文主義合理化資本主義社會權力支配,人的天生資質上的優勢,方能成為資本主義社會統治者。 * 派系、血統差異都不在文學範圍內=沒有階級、民族壓迫之道德問題。 * 純藝術論恐會陷入法西斯主義。 * 菁英意識太過強烈,變會泯滅調民主主義主的平等。 * 張深切主張科學與道德想引領台灣文學,卻不介入現實政治與社會問題。 ### PPT * 殖民主義,台灣人的不文明合理化弱肉強食的邏輯。 * 將民族、階級詮釋為對立不相容的政治概念和立場。 * 右翼資產階級為了正當化自己立場,在對階級運動進行只有階級、沒有民族立場的指控中,已經逐漸形成。 * 張深切替日本軍方創辦《中國文藝》,楊熾昌加入文藝台灣。 * 以文、野的等級差別合理化日本侵略行動 ## 考古題相關題型整理 看考古題的話這邊會比較快 * 第四週 左翼運動與非文明我族的凝視 1. 啟蒙主義是二零年代前半期台灣人反抗運動所賴以推動的主要意識型態,請問,啟蒙主義與殖民主義共同分享的文化思考邏輯為何?楊守愚的〈移溪〉、呂赫若的〈牛車〉都相當程度表現了這個思考邏輯,及其帶給台灣人解放運動的阻礙,請以〈移溪〉、〈牛車〉為例,說明其共享的思考邏輯為何?對台灣人的解放運動的實踐又會造成何種阻礙? 1. 啟蒙主義是二零年代前半期台灣人反抗運動所賴以推動的主要意識形態,請問,啟蒙主義與殖民主義的文明開化觀共享的文化思考邏輯為何?楊守愚的〈移溪〉、呂赫若的〈牛車〉都相當程度表現了這個思考邏輯及其帶给台灣人解放運動的箝制,請引具體作品內容為例,說明其共享的思考邏輯為何?並申論依靠這套思考邏輯台灣人的解放運動走入了怎樣的困境? * 第五週 質疑文化等級制的反殖文學 1. 殖民主義總以被殖民者的非文明印證自己的文明地位,請以賴和〈鬥鬧熱〉、〈蛇先生〉兩篇作品為例,說明賴和對日本文明、台灣非文明的殖民意識形態提出什麼樣的質疑?由此他又點出殖民支配的本質為何? 1. 殖民主義的文明開化論述總以被殖民者的非文明確立殖民者的文明及統治者地位,請以賴和〈飲酒〉中「我生不幸為俘囚,豈關他人種族優;弱肉強食恁久矣,致使兩間平等失。」的反思為主邏輯,申論他在〈鬥鬧熱〉、〈蛇先生〉等作品中,如何質疑、批判日本殖民主義這套日本文明、台灣非文明對立的二元制?請引作品內容具體申論之。 1. 前行研究者常將賴和〈鬥鬧熱〉定位為批判本土性的「反封建」的作品,請以作品內容具體申論之,說明賴和如何賦予「鬥鬧熱」這種民間傳統解殖民化的當代價值? 1. 殖民主義的文明開化論述總以被殖民者的野蠻確立殖民者的文明及其統治者地位,請以《台灣日日新報》上相關報導,說明殖民論述如何再現台灣人不衛生的野蠻形象?賴和的小說〈蛇先生〉對殖民地這個衛生管理體系進行了一定的批評,請引小說內容為據,說明賴和如何透過三種「理性」的辯證,解構這個殖民管理體系的合理性? * 第七週 中國話文?台灣話文?台灣文學史上的第一場主體性論戰 1. 30年代初前半期發生了台灣話文、鄉土文學論戰,請問為什麼?在新文學運動啟動、中國話文被實踐了將近十年之後,台灣話文為什麼會被主張用來取代中國話文?陳培豐〈識字.書寫.閱讀與認同──重新審視1930年代鄉土文學論戰的意義〉一文提出「東亞混合式漢文」的概念,並由此判定台灣話文的主張有復古、本質化的問題,你認同這個觀點嗎?請以論戰內容為據,說明你認同或不認同這個觀點的理由。 1. 毓文對台灣話文、鄉土文學有否必要性的質疑是「一地方要有一地方的文學,台灣五州、中國十八省別也要如數的鄉土文學嗎?」相對地,黃石輝則從「台灣是一個別有天地,政治上不能用中國的普通話(國語)來支配;在民族的關係上(歷史上的經驗)不能用日本的普通話(國語)來支配,這是顯然的事實,誰叫你去分別五州十八省?」加以反駁。論戰雙方都對日本殖民下台灣的歷史條件進行了判斷,請問,你同意誰的判斷?為什麼? 1. 陳培豐〈識字.書寫.閱讀與認同──重新審視1930年代鄉土文學論戰的意義〉一文中提出「東亞混合式漢文」的概念,並由此判定台灣話文的主張有復古、本質化的問題,你認同這個觀點嗎?請以論戰的內容為據,說明中國話文派與陳培豐的文化偏見為何?你認同自張我軍主張中國話文以來的這個觀點嗎?為什麼? 1. 陳培豐〈識字.書寫.閱讀與認同──重新審視1930年代鄉土文學論戰的意義〉一文提出「東亞混合式漢文」的概念,請問何謂「東亞混合式漢文」?論戰雙方誰的主張比較接近混雜的「東亞混合式漢文」?為什麼? * 第八週 複調(階級、民族)的殖民地左翼文學 1. 新文學運動進入三零年代,曾有過一段短暫的左、右文學的「結盟」,請問在這時台灣作家結成了什麼組織?發行了什麼刊物?楊逵最後為什麼會與張深切、張星建等人發生衝突,選擇出走並另行發刊《台灣新文學》? 1. 請就1930年代法西斯主義高漲為背景,分辨「行動主義」與「道德文學」在此背景下的路線差別,申論之。 1. 張深切、楊逵兩造之間最大的價值立場衝突為何?請以「轉向」、「純藝術論」為視角,申論之。 1. 蔡秋桐的〈保正伯〉、〈理想鄉〉與張文環的〈重荷〉一諧一莊,都對日本的殖民壓迫由不同路徑做出了質疑、批判,請問,你認為這兩位作家的不同表現,誰比較能揭發殖民統治的本質?為什麼?請引文本內容申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