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教的主題比較多,但都是十分鐘就能教完的那種。
但沒有10秒鐘可以教完的,如果你想要10秒鐘教程,請找桐人。48763
這些快速鍵真的一定要學起來
[Win]
+[L]
一鍵兩鍵鎖電腦
一鍵兩鍵鎖住自己電腦,避免其他人惡搞
離開電腦前記得按
(精華:不知道是哪個人趁我不在偷搞我DC)
[Ctrl]
+[C]
複製
[Ctrl]
+[V]
貼上
這兩個按鍵大家應該都知道,那這個呢?
[Win]
+[V]
剪貼簿紀錄(Windows only)
尼可以按很多次[Ctrl]
+[C]
,然後使用剪貼簿紀錄來貼上
下圖為超專業的截圖錯誤示範
[Win]
+[Print Screen]
截圖
圖片會被保存到圖片/Screenshots
p.s.[Print Screen]
鍵通常在鍵盤的右上角 ,找不到?請無視數字鍵盤,然後再試一次
[ET01]
老師,我的鍵盤沒有[Print Screen]按鍵(真的)
[Win]
+[Shift]
+[S]
跳出截圖工具(Windows only)
你可以框選你想截圖的範圍,擷取到的圖會存到剪貼簿裡,按[Ctrl]
+[V]
可以把他們叫出來
或是你可以在[剪取工具]中設定自動儲存
[Alt]
+[Tab]
切換視窗
提示,你可以按住[Alt]
鍵,然後按多次[Tab]
鍵來切換更早之前的視窗
p.s.不要拿這個快速鍵做奇怪的事
[Win]
+[<-]
將視窗靠左
讓你的視窗靠左對齊,你還可以選另一個應用程式填補右邊的空白
[Win]
+[->]
將視窗靠右
用法同上,但這是讓視窗靠右對齊
你可以使用這個功能一邊查資料,一邊做校必報告
非常簡單:看上哪台,就買哪台
但也有哪台都看不上的時候
這時候,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直接問大老(不是我)
但要問也不要只問這句:請問你推薦我什麼筆電
不只我會傻眼,連YTR都很無奈
請報上需求及預算,我們才找得到一台適合你的筆電
(目前沒有任何一台筆電是100%適合所有人的)
標準問法範例:
雖然很長,但這才是標準的提問方式
[Student]
老師,我社恐不敢請教大老
[ET01]
那就先從選陣營開始講起
又或者說
Windows電腦,就是各位現在在用的電腦(自己帶電腦的除外)
優點:
種類多,具有多樣性,可高度客製化
軟體支援度高,支援多數遊戲(steam上支援Win的遊戲高達152079)
缺點:
種類多,難以比較、選擇,對猶豫症患者極度不友善
續行偏低,詳細可以看我们找到了Windows电脑续航差的原因!苹果M2深度分析 by 极客湾Geekerwan
推薦使用者:
遊戲需求,需要專業軟體(如Adobe全家桶),未來會想升級電腦硬體,習慣學校電腦系統
Mac電腦,有蘋果logo的電腦都叫Mac電腦
優點:
種類少,客製化選項較少,選擇起來比較簡單
功耗低,省電,風扇很安靜,續行強
輕薄,和其他蘋果產品可做到無縫間容
缺點:
接孔少,MacBook Pro
沒有配備USB-A
接孔,需要加購USB HUB
不能跑多數遊戲(需要裝模擬器)(steam上支援MacOS的遊戲高達40438)
種類少,不能對特殊需求作訂做(MacBook Air
和MacBook Pro
二選一)
記憶體、硬碟買斷制,沒有升級空間
推薦使用者:
使用iPhone,Apple Watch…等Apple產品,想實現無縫間容
長時間離電使用(外出使用)、沒有太大的遊戲需求(或者已確認該遊戲支援Mac)
對噪音敏感、需要使用Mac獨佔軟體(如GarageBand, Final Cut Pro)
避坑須知:建議不要看官方的宣傳圖,請直接看最下方的"產品規格"資訊
p.s. CPU和GPU的介紹主要放在Intel Core CPU
AMD Ryzen CPU
和NVIDIA
顯卡,系列的晶片講師不太熟,或者過於冷門,無法提供教程
p.s. 本人不是Mac用戶,無法提供Apple電腦的相關資訊
CPU是整個電腦的核心
主要分為兩大陣營:Intel Core CPU
AMD Ryzen CPU
先以這顆Intel Core CPU
為例:
我們可以把名稱拆成Intel
Core
i5
- 12
450
H
Intel
和Core
代表廠商名、系列名,通常會直接忽略掉
i5
代表等級,有分i3
,i5
,i7
,i9
i3
代表當代最低階的,但相對比較便宜、(理論上)耗電量低,適合文書辦公
i9
代表當代最高階的,但相對比較貴、 (理論上) 耗電量高,適合剪輯、電競
p.s. 此數值代表等級,並不代表次代,請勿搞混
p.s. 如果有廠商說[i7
一定比i5
好],你可以直接封鎖了
(其實工讀生可能也不懂這些)
12
代表CPU次代,像這一顆就是第12代,扣除掉英文字母和SKU碼,就可以獲得此值
至截稿日(8/18/2023),13代是Intel Core系列的最新一代
450
代表SKU數字,數值越高,功能通常越多,固定是3位數
H
代表尾碼,可能有,可能沒有,這方面比較複雜,不再今天的討論範圍
p.s. 不同世代、不同等級的處理器等級無法直接做比較
p.s. 學校電腦使用的就是Intel CPU
練習題:請告訴我i9-12900H
是第幾代CPU、定位如何。
再來是AMD Ryzen CPU
,以下面的CPU為例
我們可以把名稱拆成AMD
Ryzen7
7
700
X
AMD
為廠商名,通常會忽略掉
Ryzen7
為產品定位,有分R3
R5
R7
R9
同樣,R3
代表當代最低階、最便宜、最省電
R9
代表當代最高階、最昂貴、最耗電
此前綴也不能直接判斷性能
Intel CPU和AMD CPU不能只看產品名比較性能
7
代表世代,數字越高,次代越新
p.s. Ryzen系列目前只有出品1,2,3,5,7代CPU
700
代表子產品代碼,類似Intel CPU的SKU數字
X
代表尾碼,可有可無,也很複雜,不再今天的討論範圍,和Intel命名規則不同
p.s. 近代的AMD CPU命名稍有不同,詳細可參考下方的課後自學(上述方法同樣適用於新命名法)
課後自學:【硬件科普】CPU是如何命名的,数字更大就一定更好吗? by 硬件茶谈
下方以Intel CPU為例
次代:第11、12代or以上
輕度辦公:i3
,i5
,預算允許的話可考慮i7
剪輯、創作、電競:i7
,i9
p.s. 本講義內容僅供參考,購買人應獨立判斷、評估、並自負風險
p.s. 資料更新時間:2023年8月18日,若資料過舊,請勿參考本資料
(意思就是說買到不滿意的電腦不要找我)
p.s. 效能升級的代價是更高的價格、更高的耗電量,請依自身需求選購,誤盲目亂選
p.s. 筆電的CPU無法拆開升級,為買斷制
p.s. 學校電腦以i3
的CPU為主
顯示卡主要用於3D模型繪製、光線追蹤,如果有玩3D遊戲的,畫質習慣開很高的人,你需要一張好的顯卡
我們今天也只介紹GeForce
系列顯卡做舉例
NVIDIA GeForce RTX 3050 Ti Laptop GPU
最後面的Laptop GPU
明顯是指這是一張for筆電的GPU,通常會比桌機板弱(實際效能可參考評測資料)
前面的NVIDIA Geforce
是商家名、系列名,通常可忽略
重點來了,RTX 3050 Ti
RTX
其實也算是指系列,代表這張顯卡支援光追
另外還有GTX
系列,就是沒有光追的高階、舊版顯卡
3050
中的30
代表這是第3代,50
代表他的階級
階級最低50
(only NB),60
最高90
但通常70
,80
左右就能滿足大部分的人的需求了,50
的性能也不算太差,不要為了90
顯卡而多花5000$
,有點浪費
而後面的Ti
代表他是升級款,比非Ti
版本強
輕度辦公:免
電競、剪輯、創作:RTX 3070
or up
p.s. 本講義內容僅供參考,購買人應獨立判斷、評估、並自負風險
p.s. 資料更新時間:2023年8月18日,若資料過舊,請勿參考本資料
(意思就是說買到不滿意的電腦不要找我)
p.s. 但社長卻買了一台RTX 3050 Ti
的筆電
p.s. 這邊只是建議,不代表適合每個人,購買前建議上網尋找評測資料,並依實際需求做選擇
p.s. 部分筆電的GPU可以用外接顯卡的方式升級,購買前可詢問商家
注意,這邊的記憶體和儲存空間(如:隨身碟)是不同的東西
大記憶體可以讓你一次開多個應用程式,或者處理更複雜的工作(如:剪輯、AI運算)
以這個為例:8GB*2 LPDDR5 on board
代表容量為8GB*2=16GB
p.s. 8+8
的理論性能會比16+0
還要高
on board
代表記憶體死焊在主機板上,不可升級
另外還有一種16GB LPDDR5
,代表16GB RAM
,且可以拆開升級
輕度辦公:8GB
剪輯、創作、電競:16GB
or up
(如果你在剪輯中加入大量特效、運算,建議配備32GB
or up)
p.s. 本講義內容僅供參考,購買人應獨立判斷、評估、並自負風險
p.s. 資料更新時間:2023年8月18日,若資料過舊,請勿參考本資料
(意思就是說買到不滿意的電腦不要找我)
p.s. 這邊只是建議,不代表適合每個人,購買前建議參考軟體建議的規格
p.s. 部分筆電的RAM可以透過開蓋來更換、升級
現在請大家查看這台筆電,並告訴我他的最低規格中,CPU使用第幾代、顯示卡規格。
第一個回答的…(看講師當天有沒有帶臨時)
好的螢幕可以提升顯示品質,讓畫面更好看
以這一塊螢幕為例
14.5"
代表他的物理尺寸,越大的螢幕可以讓視野更寬闊,但體積也會提升
2.8K
代表這個螢幕的解析度,數值越高,畫面更細緻
另外還有HD
,FHD
分別為1.2K
,1.9K
後面的2880x1800
為更詳細的螢幕解析度
OLED
代表顯示器的材料,OLED
也是市面上最廣泛、顯色最優質的材料
16:10
代表螢幕長寬比,正常筆電通常為16:9
,魚尾型螢幕通常為32:9
,比值越大,螢幕越長,理論視野也越廣(前提是螢幕物理尺寸要大)
120Hz
代表螢幕更新率,越高的更新率可以讓視覺上更流暢
100% DCI-P3
和sRGB 133%
都代表顏色廣度,DCI-P3
和sRGB
代表標準,100%
代表相對廣度,數值越大,顏色越豐富。
Delta-E
代表誤差,誤差越小,顏色越準確,例如一台電腦的Delta-E
超級大,這台螢幕可能會把#ff0000
顯示成#dd0000
輕度辦公:>=60Hz FHD
電競(FPS):螢幕更新率越高越好~~,其他的無所謂~~
電競(單機)、創作:sRGB 100% FHD or up
p.s. 本講義內容僅供參考,購買人應獨立判斷、評估、並自負風險
p.s. 資料更新時間:2023年8月18日,若資料過舊,請勿參考本資料
有專業需求,如剪輯,則建議選擇MacBook Pro
想要有便攜性,沒有太大的效能需求,建議選擇MacBook Air
背包空間小、長時間外出使用的話,則建議13吋左右,若背包空間大,或者沒有太大外出需求,可考慮15吋
輕度辦公
CPU:11代i5
GPU:免
RAM:8GB
電競、創作、剪輯
CPU:12代i7 or up
GPU:RTX 3070 or up
RAM:16GB
螢幕:電競:120Hz or up
創作:sRGB 100% Delta-E<2
選電腦時,會遇到輕薄便攜
,效能
,價格
的三角選擇
你想要更好的效能就需要花更多的錢,還可能會讓電腦變得更大更厚重,便攜性降低
例如這台筆電,處理器和顯卡都給到最高級,但價格不便宜,重量快要3Kg
相對的,你想要便宜的輕薄筆電,考慮到散熱空間以及成本,沒辦法塞入強勁的晶片
例如這台筆電,價格便宜,輕薄便攜,但效能不強
p.s. 本講義內容僅供參考,購買人應獨立判斷、評估、並自負風險
p.s. 資料更新時間:2023年8月18日,若資料過舊,請勿參考本資料
(意思就是說買到不滿意的電腦不要找我)
你知道網路上有很多假去背圖ㄇ?
以這張圖為例
除了繪圖軟體,不然去背圖不會存在後面的網格
標準的去背圖會同時滿足以下事情
.png
那請告訴我:下面這張圖是否為去背圖
[Student]
那如果只找到假去背圖,怎麼辦?
[ET01]
可以使用PowerPoint
去背功能
被標紫底的範圍都會被去除掉
完成,可以對該張圖片右鍵
->另存成圖片
p.s. 附檔名請選.png
Markdown
,簡稱 md
,算程式語言,也不算是
可支援部分 HTML
語法,還新增一些淺顯易懂的語法表示
md語法可以參考 基礎md語法大全
或HackMD使用教學
但是在第一節設課時被講走ㄌ,QQ
ET01Sep 21, 2023, 23:57
下列網站&APP都支援Markdown語法
電腦是個高精密的產品,只要出現一點差錯就會藍屏死雞
圖片取自windows10蓝屏怎么办?如何修复常见的Windows 10蓝屏错误 - 知乎
阿放錯了,是這張
圖片取自影片:如何燒雞皮才會脆?
如何快速處理這種狀況?
剩下0.000000001%的問題呢,如果你是在一頁式詐騙網站買的話…。
[Student]
有沒有直接對症下藥的解方
[ET01]
答案:問Google,ChatGPT
如同挑筆電,問答要有技巧,以下是非常專業的錯誤示範
工程師
你筆電壞掉是指不能開機、鍵盤不可用、還是…
最後整合如下
把這一串留言貼給專家,專家能快速了解問題所在
[ET01]
你好像把你的顯卡超到燒壞了,把顯卡拆掉,HDMI線接到主板上試試
[Student]
我要自己排錯,我社恐不敢聯絡工程師。
方法如下
[Student]
老師,我想不出有什麼變因會導致電腦壞掉
[ET01]
Google, ChatGPT搜尋、詢問:引起電腦壞掉的所有可能變因
或者你去詢問怪人,因為問題容易出現在奇怪的地方
不過如果遇到棘手的問題,建議還是送售後,特別是還在保固內的機器,會比較方便省事
Git是管理程式碼最有效的軟體
非常建議校隊同學練習使用Git
首先先註冊GitHub
你應該會在你的郵件箱裡面找到你的驗證碼,請將該驗證碼填入最下方的輸入欄
雖然畫面看起來很終端機,但這不是終端機
建立倉庫
點右上角的+
號>New repository
接著設定下面這些東西
那要如何使用Github倉庫?
正規方法:
先sudo apt update
,再來sudo apt install git
,再來git clone <網址here>
要將所有變更過的檔案加入暫存器,使用git add .
將變更上傳到本地倉庫,使用git commit
將變更上傳到網路上,使用git push
把網路上的變更下載下來,使用git pull
…
[Student]
這也太複雜了把,有沒有更腦殘的方法
[ET01]
诶,還真的有
首先先到這邊載UI設定軟體https://desktop.github.com/
下載完後點開,它會自動幫你安裝Github Desktop並開啟
你會看到的畫面如下,我們點擊左邊的Sign in to GitHub.com
登入
他會自動打開瀏覽器,如果他叫你登入就登入
它可能會問你是否授權給GitHub Desktop,我們就點確定
因為講師之前有用過這個軟體,所以他不會要求我授權,我也沒辦法截圖給你們看
再來它會讓你確認Git的設定檔,這邊我們用GitHub預設的設定就好了
p.s.下面的Email僅供GitHub辨識,你沒辦法寫email給該地址
這樣就設定完Git的帳號設置了
接下來要把剛剛建立的Git倉庫搬到電腦上,我們才能操作辣個倉庫
先在右邊選擇你的Git倉庫,接著點下面的Clone ......
它會跳出一個確認框,上面的網址不要動,點下面的Choose,選擇你想要把倉庫放在哪裡(初學者建議選擇桌面),最後按Clone
全部設定完成,你會在桌面發現一個新的資料夾,資料夾名稱和你的Git倉庫名稱一樣
那個資料夾就是你的Git倉庫
p.s.資料夾裡面有Git倉庫的設定檔,預設是隱藏的,那些東西不能刪。
試著在資料夾裡面新增檔案,並在裡面寫一些東西
你也可以把你刷題的code複製到資料夾裡
新增完檔案後,App應該會顯示如下
左邊為被修改的檔案列表,點擊後會在右邊顯示檔案差異
你可以在左下角撰寫更改紀錄,轉寫時請記住幾個原則:淺顯易懂、簡潔有力
確定沒問題之後,按左下角的Commit,就能把檔案送到本機Git倉庫
但它只會推送到本地倉庫,你必須手動push到GitHub.com的線上倉庫
按Push按鈕就可以把變更上傳到GitHub.com
你可以在你的GitHub看到你剛剛上傳的內容
嘗試編輯你剛剛建立的檔案,他會顯示你做了那些變更
再次把這些變更上傳到github上面
p.s. commit,push,pull…等功能在vs code 上面也有歐(需下載Git)
git可以說是檔案時光機,所有變更、版本都會記錄在git倉庫裡面,即使你不小心改壞檔案,也只需要瀏覽紀錄,就可以把檔案救回來,重點是這些功能完全免費
恭喜你找到舊的檔案
因為難度的關係,講師無法講解Git的其他主要功能,如:分支控制(branch)…
有興趣的可以找ET01,Git進階雜談 或 Google
p.s. 因應Github的安全政策,所有Github帳號必須開啟兩步驟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