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務風險管理**
###### tags: `Finance`
# CH1 財務風險概論
### Business Risk 事業風險
企業執行本業所承擔的風險
### Strategic Risk 策略風險
源自於整體經濟or政治局勢的改變導致的風險
### Financial Risk 財務⾵險
源⾃於⾦融市場有關變數的不可預測性
### 風險管理的流程
確認分析 → ⾵險衡量 → 移轉調整 → 管制評估
---
<font color="#FF3333">**Miller and Modigliani → Capital Irrelevancy Theorem(資本結構無關論)** </font>
- 完美市場存在
- 不存在資訊不對稱
- 投資計畫已知且固定
- 個人與公司參與金融市場的成本相同
**→ 則公司價值不受到資本結構與避險操作影響**
<font color="#FF3333">**Hedge 可以** </font>
1. 降低租稅負擔
將營利維持某一水準 → 增加信金流入 → Max firm value
2. 降低公司盈餘or CashFlows遭受到重大損失的可能性
3. 減緩代理問題
假如不避險 → 經理人可能會放棄高風險但NPV > 0的投資。
4. 提供證向訊號發射機會
因為存在資訊不對稱 → 投資人會提高風險溢酬 → 公司資金成本上升
避險操作可以提升外部者對公司信心
## 風險的種類
1. **Market Risk 市場風險**
因市場狀況改變導致資產價格波動的風險
e.g.泡沫經濟
2. **Credit Risk 信用風險**
因交易對手違約或信用評等改變引起的可能潛在損失
→ 難以衡量,因為契約具有獨特性
- **違約風險 → 特定公司**
- **主權風險 → 專指國家**
- **逆選擇(Adverse Selection)**
- **道德風險(Moral Hazard)**
3. **Liquidity Risk 流動性風險**
無法在短期內以合理價格出售資產 → 銀行擠兌
- **資產流動性風險(Asset Liquidity Risk)**
e.g. 小型股票、OTC的商品
- **現金流量融資風險(Cash Flow Funding Liquidity Risk)**
e.g. 償還or支付負債
4. **Operational Risk 操作風險**
不恰當的外部程序、人為與系統因素
5. **Legal and Regulation Risk 法規風險**
法律權責不清、契約內容欠完備
e.g. 公司人員沒有足夠授權就簽訂合約、內線交易、獨佔壟斷等
---
# CH2 財務風險管理與數學基礎
## Monte Carlo Simulation 蒙地卡羅模擬
利用Random sampling方式模擬隨機變數 → 不需要對分配進行假設
---
# CH3 貨幣與金融市場工具
## 股票評價
- [<font color = "orange">**Gordon model**</font>](https://www.investopedia.com/terms/g/gordongrowthmodel.asp)

---
# CH4 衍生性金融商品
## 遠期契約避險比率計算
1. 簡單避險法 simple hedge method → 又稱Naive hedge method
2. 最小風險避險比例法 minimum risk hedge ratio method → 又稱Regression Analysis method

## **選擇權**
Intrinsic value → 不可能小於0
Call → 現貨價格超過履約價的部分 → 買權在價內才有正的內涵價值
Put → 執行價格超過現貨價格的部分 → 賣權在價外才有正的內涵價值
Time value → 市價 - 內涵價值
**Binomial option pricing model**

**Black-Scholes model**

Delta = 對標的物(s)做一階微分
Gamma = 對標的物(s)做二階微分 → 非線性(有點像是凸性)
Rho = 對無風險利率做一階微分
Vega = 對標準差做一階微分
Theta = 對到期日做一階微分
---
# CH5 傳統工具 vs. VaR
### **傳統工具**
用變異數、標準差去衡量 → 改下方風險的變異數(只算損失的變異)
<font color="#FF3333">**Nominal Amount Measure:**</font>將持有部位的名目價值加總成為市場風險大小
缺點:無法區分長部位、短部位、不同資產波動性不同、風險抵銷問題
<font color="#FF3333">**Gap Analysis:** </font>給定分析期間(e.g.一年),計算有多少對利率敏感的資產及負債需要重新訂價
(delta) NII = (GAP) * (delta)r
<font color="#FF3333">**Factor Sensitivity Analysis:** </font>
- Duration Analysis
- Greek letters
<font color="#FF3333"> **Scenario Analysis:**</font>
設定各種不同情境下,投組之損益(5-10種)
缺點:情境變動屬於主觀認定、測試費時
### **VaR**
某段期間內,某一信賴機率水準下,資產部位的可能最大損失金額
- 單位為金額
- 風險值為估計值 → 再一定信賴水準下的估計值,非確定值
- 針對正常市場情況下的估計 → 無法得知劇烈波動時最大可能損失
- 無法描繪最大損失是多少
- 尾端機率的損失難無法捕捉
- 主要是衡量市場風險(單純使用VaR法就會忽視其他種類風險帶來的損失)
Prob(X < -VaR) = 1%
<font color="#FF3333">**RAROC(Risk-Adjusted Return on Capital)** </font>
納入風險值的績效指標 = (報酬)/(風險值)
<font color="#FF3333">**Capital Adequacy Ratio** </font>
資本適足率 = (資本)/(經風險調整後的資產價值)
- 金融業不得低於8%
- 證券業不得低於150%
VaR(相對) = VaR(絕對) + u*W → **[見附錄手寫稿](https://www.notion.so/80ec621f74814ccf9b0bea8aa24fe750)**
---
# CH6 風險值種類以及計算方法(上)
## **變異數-共變異數法**
- Equally-Weighted Moving Average
- Exponentially-Weighted Moving Average → 波動有群聚(cluster)現象
J.P.Morgan表示日資料衰退因子=0.94;月資料衰退因子=0.97(美國跟台灣都差不多)
- 不能描述非常態分配情況(肥尾、偏態...等)
- 極端損失機率沒辦法有常態分配去捕捉
- 屬於線性 → 對於非線性損益商品(option, bond)捕捉誤差較大
→ 解決方法:用泰勒展開式
- 考慮標的物與風險因子之間一階線性關係的變異數-共變異數法 → 一階常態法(Delta normal)
- 考慮泰勒展開式二階以上關係的進階變異數-共變異數 → 二階常態法(Delta-Gamma)
- 三階 → Delta-Gamma-Vega法
---
# CH7 風險值種類以及計算方法(下)
**局部評價法(Local Valuation Methods)**
需要對資產損益分配做假設,且要對資產做一階 or 二階微分近似求解
簡單移動平均法、指數加權移動平均法、ARCH、GARCH → 以變異數-共變異數法為代表
**完全評價法(Full Valuation Methods)**
重複運用所有資料,不須對資產分配做假設 → 屬於無母數法 → 以歷史模擬法、蒙地卡羅模擬法為代表
1. **歷史模擬法**
假設報酬的過去變化狀況會在未來再度重現 → 使用真實歷史資料來預測風險因子的報酬率
- 簡單容易了解
- **不必有常態假設**
- 屬無母數法 → 不用對資產波動性、相關性做假設(免除預測誤差)
- 屬完全評價法 → 不用Delta-Normal趨近近似求解
- 資產的品質與代表性(投資資訊不一定完整...)
- 尾端事件損失不容易從歷史模擬法找出
- 過去風險因子的變動不代表未來
- 歷史資料選取的長度
**改進的方法**
1. 使用指數加權移動平均法 → 越近期權重越大
1. Bootstrap Method → 歷史資料不足增加樣本數(隨機抽樣且取後放回)
2. <font color="#FF3333">**蒙地卡羅模擬法(Monte Carlo Simulation)** </font>
假設投組價格變動的行徑程序<font color="#FF3333">**服從某種隨機過程** </font>→ 電腦模擬路徑
- 正確選擇描述資產路徑的隨機過程很重要(e.g.幾何布朗運動)
- 非線性、線性商品損益只要假設合理,模擬都能將損益分配精確地呈現出來。
<font color="#FF3333">**回溯測試(back-testing)** </font>
利用歷史資料帶入模型,來驗證風險值的模型準確性
比較過去一段時間內,單一資產的實際損失數額大於估算風險值的次數(穿透次數)之比例,是否趨近於理論誤差水準(alpha)
→ 用Binomial Distribution去看**[(見附錄手寫稿)](https://www.notion.so/80ec621f74814ccf9b0bea8aa24fe750)**
<font color="#FF3333"> **壓力測試(stress-testing)**</font>
估計當市場發生重大極端事件,資產面臨的市場風險暴露機率與可能發損失的大小(Event Risk)
Derivatives Policy Group(1995)設立幾種特定市場變動的情況
- 殖利率平行移動增減100個基點
- 三個月期利率波動增減20%
- 匯率升貶6%
---
# CH8 信用風險的起因與傳統衡量工具
- **交易的一方可能無法按時履行義務或責任**
1. 信用交易的態度
2. 政府向國外舉債 → 主權風險
3. 金融業徵信能力不足
4. 衍生性金融商品
5. 退休金的興起
[**信用風險與市場風險之比較**](https://www.notion.so/f6dec7ddca04465aa2f3d555a0a063e2)
- 信用評等被降級 → 違約率提高 → 違約事件發生後債券回收率下降
<font color="#FF3333"> **償還順序: 有擔保債權人 > 優先債權人 > 一般債權人**</font>
1. 違約機率(Probability of Default, PD)
2. 信用曝險值(Credit Exposure, CE)
3. 違約損失機率(Loss Given Default, LGD)
<font color="#FF3333"> → **CL = CE * LGD = CE * (1-RR)**</font>
RR:違約回收率
### Qualitative Measurement Method
- 專家評等法
- 5C → character, capability, capital, collateral, condition
- 5P → people, purpose, payment, protection, perpective
###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 Method**
- **線性機率模型(LPM)**
- 因變數為二分類變數(0,1分類)
- OLS估計 → 解決自變數不服從常態分配問題
- 不須資料轉換
- 只能做兩種分類選擇 → 太簡略 → 實際操作時估計值常落於0,1之外 → 不符機率理論 → <font color="#FF3333">**少用** </font>
- **Probit model**
- 改善LPM
- 假設事件發生機率**服從標準常態分配**且採採累加機率進行轉換
- 可解決自變數非常態的問題
- 機率值落於0,1之間
- 適用非線性其況
- <font color="#FF3333">**複雜** </font>
- **Logit model**
- **最常用**<font color="#FF3333"> </font>
- **累加機率分配為函數為Loistic**函數
- 解決自變數非常態問題
- 機率值落於0,1之間
- 可適用非線性
- <font color="#FF3333"> **實證效果優於probit model**</font>
- 需經過資料轉換
- <font color="#FF3333">**切割點的決定會影響整個模型的違約機率預測績效** </font>
{%youtube KDGdIrLvALk %}
- **Discriminant Analysis**
→ Z =(1.2)x1+(1.4)x2+(3.3)x3+(0.6)x4+(1.0)x5
x1:營運資金/總資產帳面價值; x2:保留盈餘/總資產帳面價值; x3:EBIT/總資產帳面價值
x4:權益市值/總負債帳面價值; x5:營業收入/總資產帳面價值
---
# CH9 信用風險計量模型
- 莫頓模型
- KMV模型
- 信用矩陣模型
## 結構式MODEL VS 縮減式MODEL
**Structural Model:**
- 採用公司資本結構的資料,包括資產價值、負債與權益相對變動 → 推估公司違約風險
- 公司的違約事件式內生的 → 當變動的公司債值跌落預設的違約點 → 公司發生違約
**Reduced Form Model**
- 只留下負債價格變數 → 其實就是一個債券評價模型
- 通常包括到期期間、票面利率、值利率等 → <font color="#FF3333">**信用價差:債券殖利率 - 無風險利率** </font>
---
# CH10 信用風險計量模型(二)
- KMV
- CretidMetrics
- CreditRisk+
- Credit Portifolio View
- KRM
[**現有風險量化模型簡介**](https://nccu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35411/7)
---
# CH11 Basel資本協定
## Basel I
<font color="#FF3333">**1975/09** </font> -> **BIS初稿**
1. 任何銀行的國外機構都不能逃避監督管理
2. 國際銀行的母國和在地國應共同承擔監督管理職位
<font color="#FF3333">**1988/07** </font> -> **Basel I**
1. 自有資本
2. 風險資產
-> 業務涵蓋<font color="#FF9933">**多以信用風險為主** </font>
**資本適足率 = 自有資本/信用風險資產 >= 8%**
<font color="#FF3333"> **1996**</font> -> <font color="#FF9933">**修正納入市場風險** </font>-> 建議使用VaR Model
**1. 衡量市場標準模型
2. 銀行使用內建模型**
**資本適足率 = 自有資本/(信用風險資產+市場風險約當資產) >= 8%**
<font color="#FF9933">
**銀行的資本適足率(Capital Adequacy Ratio)至少8%**</font>
* **票券業 > 8%**
* **證券商 > 150%**
* **保險業 > 200%**
* **金控 > 100%**
### **Tire 1 Capital -> 直接吸收銀行損失與風險的自有資本(品質最高)**
1. Equity Capital: 普通股、不可贖回且不可累積特別股
2. Disclosed Reserces: 股票發行溢價、保留盈餘、資本公積
### **Tire 2 Capital -> 銀行在繼續經營下,可承擔損失與風險的自有資本**
1. Undisclosed Reserves
2. Asset Revaluation Reserves
3. Loan Loss Reserves:: 備抵呆帳
4. Hybrid Debt Capital Instruments: 可累積特別股
5. Subordinated Term Debt
* **先對抗信用風險再對抗市場風險**
### **信用風險資產:表內 vs 表外**
**表內:**
信用風險應計提資本(Credit Risk Capital; CRC)
= 8% * (信用風險資產)
**表外: 以交易資產的信用曝險值(Credit Exposure; CE)衡量**
用信用轉換係數去算
衍生性商品信用曝險值 = 當期信用曝險值 + 淺在信用曝險值
### 缺點
* **Basel I 僅有市場風險及信用風險 -> no 流動性風險、利率風險、操作風險 ...等**
* **無法將不同程度之風險個別處理,對某些風險性貸款與投資亦未加以區分(一律都要求8%)**
* **風險權重等級畫坊太粗略且未考慮公司債到期其間差異**
* **未考量資產證券化對金融機構風險的影響**
* **未認可銀行從事風險沖抵操作**
* **未認可多角化投資可降低銀行的風險**
## Basel II
<font color="#FF3333">**2004/06** </font> -> 公布Basel II
1. **最低資本要求**
2. **監督審查**
3. **市場紀律**
### <font color="#FF9933"> **Minium Capital Requirement**</font>
* 增加操作風險計提適足資本規定
**資本適足率 = 自有資本/(信用風險資產+市場風險約當資產+操作風險約當資產) >= 8%**
<font color="#FF9933">**信用風險** </font>
* 標準法
* 內建評等法
* 基礎法
* 進階法 -> 自行估計PD(Probability of Default)
<font color="#FF9933">**市場風險** </font>
* 標準法 -> 自行估計PD, LGD, EAD(Loss Given Default; Exposure at Default )
* 內見模型法 -> VaR
* 基本指標法 -> VaR, 回溯測試, 壓力測試
<font color="#FF9933">**操作風險** </font>
* 標準法 -> 基本指標, 固定比例
* 進階衡量法 -> 銀行區分數個業務單位
### <font color="#FF9933">**Supervisory Review** </font>
**自行估計PE, LGE** (Probability of Loss Event; Loss Given that Event)
* 銀行自行評估資本適足率
* 主管機關評鑑自營的自我評估
### <font color="#FF9933">**Market Discipline** </font>
* 資訊公開揭露
### 特點
* Basel I 只適用銀行業; Basel II 適用金控
* 單一風險機制 -> 三大支柱風險機制
* 修正企業授信風險權重
## Basel III
<font color="#FF3333">**2007** </font> -> 次級房貸影響
<font color="#FF3333">**2010/10** </font> -> Basel III
* **提高資本適足率要求**
* <font color="#FF9933">**引入資本槓桿率** </font>
* <font color="#FF3333"> **2018**</font> **槓桿比率 = 第一類資本/資產總額 >= 3%**
* **加強流動性風險管理**
* **流動性覆蓋率(Liquidity Coverage Ratio; LCR)**
**-> 面臨嚴重流動性壓力30日下,有足夠高品質流動性資產來支應境現金流量所需**
**LCR > 100%**
* **淨穩定資金率(Net Stable Funding Ratio; NSFR)**
**NSFR > 100%**
### 特點
* 強化風險覆蓋範圍
* 取消第三類資本
* 強制要求銀行計提留存緩衝資本
* 信用市場過度擴張時,額外要求銀行計提抗景氣循環緩衝資本
* 增加槓桿比率
<font color="#FF9933"> </font>
{%hackmd BJrTq20h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