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業概論期末報告相關說明 ## 製作目的 1. **合作學習**:分組期末報告製作旨在幫助學生能夠以團隊合作研討方式,依據報告大綱之要求,系統性地分析AI新創公司及其所屬產業,並提供各分組的見解與彙整 2. **個體反思**:每個同學可藉由報告製作,反思自身學習的興趣與未來職涯的發展。 。 ## 研究對象 1. **AI新創公司** (在台灣有設立公司或服務據點的企業為主) [[**Chat一下GPT**](https://chatgpt.com/share/67d8dc56-c5f0-8006-8e78-0bc124f1ef6b))] --- ## 題目選擇醞釀期 #### 【智慧永續時代的AI應用人才】 請大家預想你畢業後,你能夠帶給所投入的行業帶來怎樣AI賦能與數位轉型的創新機會呢?! 請大家先由生活中『食衣住行育樂醫』各個面向中,有哪些你覺得可算是有以AI賦能創新的企業開始吧!! 建議:可由AI新創公司著手,再聚焦於應用產業類型(食、衣、住、行、育、樂、醫等),並以應用對象公司為主,回答以下問項! [**[表單連結]**](https://tc.nutc.edu.tw/course/130894/learning-activity#/questionnaire/225004) ![image](https://hackmd.io/_uploads/BJB0RKI2ke.png) --- ## 報告題目繳交 (第九周 期考周繳交) [[請至Tronclass繳交]](https://tc.nutc.edu.tw/course/130894/learning-activity#/224959) ![image](https://hackmd.io/_uploads/SkxS8FI21l.png) --- ## 報告要求 1. 整體繳交報告一式(包含: 文件檔、簡報、影音檔(3分內)) 2. 上述報告各形式所使用的工具 3. 分工表 4. 每個成員均需寫心得 5. 上台報告分享 (8~12分鐘) --- ## 報告格式 產業分析報告大綱:以AI新創公司為對象 **一、報告簡介** 目的與重要性:說明進行該AI新創公司分析的目的,及其在當前產業中的重要性。 報告範圍:界定報告的範圍,包括所選擇的AI新創公司及其所屬產業。 **二、產業背景** 產業定義:定義AI產業及其主要組成部分。 市場趨勢:分析當前AI產業的發展趨勢,包括技術進步、應用領域擴展等。 競爭環境:描述AI產業的競爭格局,包括主要競爭者及其市場佔有率。 **三、AI新創公司概述** 公司簡介:提供所選AI新創公司的基本資訊,包括成立時間、創始人、總部位置等。 業務模式:分析該公司的業務模式,包括其產品或服務的核心價值。 技術優勢:探討該公司在技術上的優勢及其獨特性。 **四、SWOT分析** 優勢 (Strengths):該公司的內部優勢,如技術創新、團隊專業性等。 劣勢 (Weaknesses):該公司的內部劣勢,如資金不足、品牌知名度低等。 機會 (Opportunities):外部市場機會,如市場需求增長、新興技術等。 威脅 (Threats):外部威脅,如競爭對手的崛起、政策變化等。 **五、產業分析** 市場需求分析:分析AI技術在各行各業中的需求情況。 政策環境:探討政府對AI產業的政策支持及相關法規。 技術趨勢:分析AI技術的發展趨勢及未來可能的技術突破。 **六、應用案例** 成功案例:選擇一至兩個成功該AI新創公司應用的案例進行深入分析,探討其成功因素。 **七、結論與建議** 總結:總結AI新創公司在產業中的角色及其未來發展潛力。 建議:針對AI新創公司及相關利益相關者提出具體建議,如市場進入策略、技術研發方向等。 **八、參考資料** 列出報告中引用的所有資料來源,包括學術文章、產業報告及新聞報導等。 --- ### 格式要求 (格式佔20%,內容60%,心得20%) ![image](https://hackmd.io/_uploads/SJoZ5buZge.png) > **第一頁封面 除學校科系名稱Logo/作業題目/課程名稱/授課老 > 師 組長學號/姓名,組員學號/姓名/日期等 請加上以下資訊** ![image](https://hackmd.io/_uploads/r1FeoZuZll.png) --- ## 報告繳交 (第17~18周 最晚期末考周繳交) [[請至Tronclass繳交]](https://tc.nutc.edu.tw/course/130894/learning-activity#/224992) ![image](https://hackmd.io/_uploads/rkxa_t831x.png) --- ## 報告範例 --- ### 雲象公司產業分析範例報告 **一、報告簡介** 目的與重要性:本報告旨在分析雲象公司作為醫療AI新創企業的市場定位、技術能力及未來發展潛力,並探討其在數位病理及醫療影像AI產業中的角色。 報告範圍:聚焦於雲象公司的核心技術、產品、競爭環境及市場趨勢。 **二、產業背景** 產業定義:數位病理及醫療影像AI是將傳統病理診斷數位化並搭配AI技術,用以輔助醫師進行更精準的診斷。 市場趨勢: 全球醫療AI市場規模持續擴大,預計至2028年將達到約百億美元規模。 數位病理技術的需求增長,特別是在提高診斷效率及精確度的應用上。 競爭環境: 主要競爭者包括國際大廠如Philips、Leica及Roche等。 雲象在台灣市場占有率高,並逐步拓展至日本及德國等國際市場。 **三、雲象公司概述** 公司簡介: 成立於2015年,總部位於台灣台北。 創辦人葉肇元擁有醫學背景,專注於病理學及AI技術的整合。 業務模式: 雲象公司主要產品包括數位病理平台 (aetherSlide)、骨髓抹片分析系統 (aetherAI Hema) 及大腸瘜肉偵測系統 (aetherAI Endo)。 收入來源以軟體醫材銷售及技術服務為主。 技術優勢: 擁有GigaPixel AI技術,可進行免細節標註大圖運算,顯著降低人力成本。 其骨髓抹片AI系統達到94%準確率,並在國際市場獲得高度認可。 **四、SWOT分析** 優勢 (Strengths): 技術創新:突破性的GigaPixel AI技術。 市場佔有率:台灣市場的領導地位及國際拓展能力。 劣勢 (Weaknesses): 財務風險:公司財務體質偏弱,需加強資本管理。 產品線集中於特定醫療領域,可能限制市場多元化。 機會 (Opportunities): 全球市場需求增長,尤其是AI輔助診斷技術。 政府政策支持醫療AI創新。 威脅 (Threats): 國際競爭者技術快速進步。 法規及市場準入挑戰。 **五、產業分析** 市場需求分析: 醫療AI技術在癌症檢測及診斷中的應用需求快速增長。 數位病理技術可解決傳統玻片運送及診斷效率問題。 政策環境: 台灣政府積極推動智慧醫療,提供技術開發補助。 國際市場法規逐漸放寬,為AI醫療器材提供更多機會。 技術趨勢: Transformer架構技術的應用,探索基礎模型多元化應用。 **六、案例研究** 成功案例: 骨髓抹片AI:成功進入台灣七成醫院並獲得國際市場認可。 大腸瘜肉偵測AI:準確率達95.8%,並獲得食藥署及歐盟認證。 失敗案例: 雲象一度在產品多元化上進展緩慢,導致收入來源過於集中於特定領域。 **七、結論與建議** 總結: 雲象公司在數位病理及醫療影像AI領域展現了卓越技術能力,並成功進入國際市場。 建議: 擴展產品線:探索AI技術在其他醫療領域的應用。 加強資本管理:吸引更多投資以改善財務體質。 技術深耕:持續投入新技術研發,特別是基礎模型的多元化應用。 **八、參考文獻** 雲象揭醫療AI產品選題心法,下一步攻基礎模型找出新突破。 雲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MoneyDJ理財網。 不按牌理出牌的醫生葉肇元:打造AI數位病理百貨,挺進德日市場。 AI 診斷夯!雲象科技登興櫃,廣達持股15%。 --- #### 以下非屬課程內容 <details> <summary>僅為Allen編輯講義用</summary> <span style="color:red;">紅色文字</span> <span style="color:blue;">藍色文字</span> <span style="color:green;">綠色文字</span> <span style="color:yellow;background-color: blue">黃色文字</span> <span style="color:purple;">紫色文字</span> <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lightblue;">藍色螢光筆</span> <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lightgreen;">綠色螢光筆</span> <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pink;">粉紅色螢光筆</span> <span style="background: linear-gradient(to right, yellow, orange); padding:2px;">漸變色高亮</span> <details> <summary>開啟/收合</summary> 這是作為提示之用。 </details> </det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