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大校自學學士申請經歷 ## 簡介 *2025/06 第一版(2025/08 更新部分內容) 筆者是陽明交大機械系117級(2024年入學),申請交大的校自學學士學程的經歷,希望能幫助到有興趣申請的同學。本文也會不定期的更新我的修習狀況或相關事件。 如果有申請的問題我可以幫助的也歡迎來信詢問 [chouyuren2024@gmail.com](mailto:chouyuren2024@gmail.com) ## 自我介紹 [Personal website](https://sites.google.com/view/chouyuren/%E9%97%9C%E6%96%BC%E6%88%91) 在申請校自學的時候(大一下,2025/04),我正在修習台聯大太空學程與創創工坊的數位製造實作微學程的課程,並且投了跨域學程「三一學程」的申請尚未公布。 ## 校自學學士制度簡介 > [!IMPORTANT] 注意 > 詳細制度與修業規章以跨院辦公告為主 [跨院辦網站](https://cdipo.nycu.edu.tw/%E6%A0%A1%E8%87%AA%E5%AD%B8%E5%AD%B8%E5%A3%AB%E5%AD%B8%E4%BD%8D/) 校自學學士是教育部將台大的校學士制度推廣,交大也在2025年下學期開放申請。是交大**目前唯一可以放棄原系畢業的雙主修制度**,而且可以**自己命名學士學位名稱**(雖然不是隨便亂取就是了)、**還有專屬的導師**。 ### 一、雙主修校學士/放棄原系以校學士的畢業標準 基本上校自學的畢業門檻簡單來說就是自己組50學分以上的必修(那50學分的組成有一定的規定,後文敘述)。若要雙主修就是將原系的畢業標準修完+校自學必修;若要放棄原系則將必修修完,達到畢業學分128學分就好。可見下表以我個人的狀況示意 > [!TIP] 我的狀況 >機械系畢業門檻131學分(24校共同+76必修+16到18學分系上選修+其餘自由選修) 我的校自學自組必修門檻52學分+3學分校自學專題(算在自由選修) | | 核心+語言+體育 | 必修 | 系上選修+自由選修 | 合計 | | ----------------------- | -------------- | ------------------ | ----------------- | ------- | | 雙主修(機械+校自學畢業) | 24學分 | 76學分+(52+3) 學分 | (16 ~ 18)+(15 ~ 13)-3學分 | 183學分 | | 放棄原系(校自學畢業) | 24學分 | (52+3) 學分 | (128-24-52-3)學分 | 128學分 | | 放棄校自學(機械系畢業) | 24學分 | 76學分 | (16~ 18)+(15~ 13)學分 |131學分 | > [!NOTE]註 >機械系有要求「需修畢系上選修課程至少6門,其中核心領域課程至少選修三項領域,其中一項領域至少修畢2門課程,另二項領域至少各修畢1門課程。」我稱之為系上選修,也就是說機械系的必須要在系上修16-18以上的選修,只有12-14學分自由選修(這也是為什麼有人說跨域學程機械系的學分只減13學分的關係) > [!NOTE]註 >機械系兩學分的選修課有「大學部專題(一)+大學部專題(二)」、「軟實力的哲學」,如果你要當學分精算師可以只選到16學分系上選修(計概+軟實力的哲學+專題算一個核心+其他三門核心領域的3學分課)。 > [!NOTE]註 >如果放棄原系以校自學畢業,其餘學分可以用原系必修學分補。 --- ### 二、校自學必修學分組成 校自學必修學分包括自組50學分以上以及3學分的校自學畢業專題兩部分。 #### 1.自組50學分 自組學分主要是由「跨域學程」、「學分學程」、「微學程」組成,下表簡要的介紹這三個制度的差別 | | 概要 | 學分數 | | -------- | ------------------------------------------------------------------------------------------------------------------------------------------------------------------------------------ | ------ | | 跨域學程 | 通常為一個或數個科系的必修、選修課程組成,多數具有選課優先權(如:電機跨域、三一跨域等) [跨域學程連結](https://cross.web.nycu.edu.tw/) | 28-31 | | 學分學程 | 通常是一個領域/主題的課程,沒有選課優先權(如AI聯盟學分學程、台聯大太空學程等)[學分學程連結](https://aa.nycu.edu.tw/aa/ch/app/data/list?module=nycu0071&id=5954&page=0&pageSize=15) | 16左右 | |微學程| 不用申請,只要符合標準修到就可以和學校申請完修,通常也是主題式的(如創創工坊實作微學程) [微學程](https://www.nycu.edu.tw/aa/ch/app/artwebsite/view?module=artwebsite&id=5053&serno=b59e3e64-fae5-4488-a533-6924cea51f2c) |8左右 | 必修就是從以上的三個制度組合而來,可以是以下三個組合(合計50學分以上) * 5個微學程/學分學程(可自行提案建立2個微學程) * 1個跨域學程+2個微學程/學分學程(可自行提案建立1個微學程) * 2個跨域學程 (註)根據我在說明會聽到的,如果沒完修校自學,自行提案的微學程如果修完了也可以拿到完修證明 #### 2.校自學畢業專題3學分 這個部分事實上我一開始說明會時沒聽到,我是在申請前看修業規章才知道有這回事,去學習規劃問輔導規劃師也沒問到太多訊息,如果之後有更多進一步訊息我再補上。 --- ### 三、畢業證書 資料來源:114年3月說明會簡報 校自學學士後面括號的名字是自己取的(不過會經過審查)、跨領域之x學學士有文、理、工三個選項  ## 申請流程 每年的下學期會開放申請,申請條件為完修你規劃的必修中的兩門課,基本上有 (1)填寫計劃書、準備申請文件 (2)與學習規劃師面談、拿到簽名 (3)送資料 三個步驟,接下來我會分點論述。 ### 一、成績系統申請、填寫計劃書、準備申請文件 [計劃書連結](https://cdipo.nycu.edu.tw/%E5%9C%8B%E7%AB%8B%E9%99%BD%E6%98%8E%E4%BA%A4%E9%80%9A%E5%A4%A7%E5%AD%B8%E7%94%B3%E8%AB%8B%E6%A0%A1%E8%87%AA%E5%AD%B8%E5%AD%B8%E5%A3%AB%E5%AD%B8%E4%BD%8D%E8%A8%88%E7%95%AB%E6%9B%B8/) *我的計劃書基於隱私我選擇不公開在網路上,不過如果有需要的可以來信和我要 首先先到成績系統上申請,拿到一張單子。計劃書基本上就如實將你的規畫和你過去的經歷寫上去就好,以下是我的學習規劃師給我的意見(新版本的計畫書有提供較明確的指引了) 1.詳細的說明你的規劃學分數的計算。 詳細的確認學分中有沒有重複(一魚不兩吃)、以及安排是否符合各個學程的完修條件等。因為審查的委員未必也了解各個制度的規則,所以要詳細的在計畫書撰寫清楚 2.動機和目標寫清楚 因為一開始我是簡單花了半小時寫的,所以我動機和目標只寫了短段幾行,規劃師建議寫得多和廣一點(多提及對我目標、未來計畫的幫助),有助後面審查通過率。 3.申請資料可以放上課表試排 因為我不打算延畢,所以在四年內修183學分是個大挑戰。為了說服審查委員讓我過,我有用往年的課表排大學四年的課表,甚至連哪些課需要哪些先備知識我要補上的都有寫上,我有順利在四年內把所有必修甚至是其他我要修的課塞進去。 ### 二、與學習規劃師面談、拿到簽名 寫完計劃書之後可以填表單預約面談。 //2025.08更新 現在學習規劃辦公室有常態性的預約表單了,可以上教務處找 我的學習規畫師是副教務長黃育綸教授、學習規劃辦公室主任梁瓊惠教授,我們談了大概一個小時,大概有15分鐘是在跟我討論計畫書的撰寫及修改、30分鐘在討論學士學位名稱、15分鐘在聊我的個人規劃。 這邊分享我和規畫師聊學士學位名稱的部分。因為我修習航太(太空學程)、材料(三一)、光電(三一)、電物(三一)、數位製造(微學程),因為這幾個領域我都蠻喜歡的,所以我一開始取了一個「當代工程」這個曖昧不明確的名稱,不過後來被規畫師給否定了:( 主要是因為我主修的就是機械工程(工程中的一小個領域),如果又雙主一個大的工程感覺怪怪的;而且也不知道當代是當代甚麼。後來我是用chatGPT生成30個名稱給我,我選用「先進材料與太空工程」作為名稱。 ### 三、送資料 拿到學習規畫師在單子上的簽名後,接下來到系上給系辦簽名,再送到工五二樓的跨院辦。接下來跨院辦會mail你一個雲端連結,接著你把它要求的資料(歷年成績、當期選課、計畫書、有利審查資料)合併一個檔案就好。 ## 修習歷程 ### 2025/06 申請通過 TBD...
×
Sign in
Email
Password
Forgot password
or
By clicking below,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
Sign in via Facebook
Sign in via Twitter
Sign in via GitHub
Sign in via Dropbox
Sign in with Wallet
Wallet (
)
Connect another wallet
New to HackMD?
Sign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