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大機械雙校自學修課心得 > 2025/09 第二版,更新部分大二上修課 # :man-gesturing-ok: 關於我 [我的個人網站](https://sites.google.com/view/chouyuren/%E9%A6%96%E9%A0%81?fbclid=IwZXh0bgNhZW0CMTAAYnJpZBExY3FwZlZEdUJ5YmRQZmdMeAEeW5PvXHSqyS1v_ZRxmUwPeYfGEQE0GWjarhttQxoExeKETqDEjemJNLsBVCo_aem_Zaop0bHThOguunM6KCSP8Q) 交大機械系117級,雙主修校自學學士(含三一跨域學程、太空學分學程、數位製造微學程),因此也可以參考我寫的另一篇介紹與紀錄校自學學士的文章 [校自學學士申請經驗](https://hackmd.io/@CYZ-NYCUME/selfdirectedInterdisciplinaryprogram) # :gear: 機械系必修 >[!Note] 註 括號內數字為學分數 | 大一上 (14) | 大一下 (15) | 大二上 | | -------------- | -------------- | -------- | | 圖學 (1) | 工程材料 (3) | | | 微積分甲一 (4) | 應用力學一 (3) | | | 物理一 (4) | 微積分甲二 (4) | | | 物理實驗一 (1) | 物理二 (4) | | | 化學 (3) | 物理實驗二 (1) | | | 化學實驗 (1) | 快樂機器人 (0) | | | 快樂機器人 (0) | 服務學習 (0) | | | 服務學習 (0) | | | :::spoiler 大一上 ## 大一上 ### 1.圖學 鄭中緯 * 簡介 * 修課學期:113-1(大一上) * 學分數/每周上課堂數:1/3 * 上課時間:二 567 * 甜度:9/10 * 涼度:6/10 * 分數比重:出席 10%、作業與隨堂練習 40%、期中考 25%、期末專題 25%, * 我的成績:A+ * 授課內容:基本圖學、SoildWorks繪製 * 上課模式: * 上課一開始會先介紹觀念,接下來助教會帶實作,最後有作業。 * 作業下課前交滿分是110分,助教會很認真改還給回饋。 * 期中50%筆試、50%電繪。99.9%都是考古 * 期末專題那年是做車隊煞車,老師說紙本報告比較重要。 * 心得:老師上課有一定要求(不能遲到、不能吵鬧等),大概一個小時教完和帶完實作後就給我們做作業,所以最後應該都可以下課前交,作業我是和左右討論(觀摩)。給分很大方但上課要認真聽。 ### 2.微積分甲一 阮志豪 * 簡介 * 修課學期:113-1(大一上) * 學分數/每周上課堂數:4/4 * 上課時間:二34、五56 * 甜度:7/10 * 涼度:6/10 * 分數比重:隨堂考 20%、期中考 25%、期末考 25%、大會考 30%, * 我的成績:B * 授課內容:極限、基本微分積分與應用 * 上課模式: * **英文授課** * 上課講觀念和帶例題。 * 中堂或第二堂下課前小考一題或兩題,一題五分。小考5分=學期成績1分,所以拿到總合大於100分就拿滿小考(通常一學期小考總分會出到150分) * 有提供PROBLEM SET、期中末考有50%會從裡面改。 * 大會考就Good luck。 * 心得:給分算大方,蠻多人考大會考前就已經及格。老師上課很充實(我的筆記有60多面),上課英文也很清楚流利,唯一缺點應該是板書有點小醜。老師是香港人會說一點中文,所以下課我去用中文問他問題他也會回。不過我考砸期末和大會考所以只有B...(下學期有雪恥回來) ### 3.物理一_榮譽班 郭昌洋 * 簡介 * 修課學期:113-1(大一上) * 學分數/每周上課堂數:4/4 * 上課時間:一34、四78 * 甜度:8/10 * 涼度:8/10 * 分數比重:出席 10%、期中考 45%、期末考 45%、(作業加分至多20%,可以救到68分) * 我的成績:A- * 授課內容:靜力學與動力學、波、熱學 * 上課模式: * 雖然是英文班但因為大家都是本國人,所以中文授課 * 出席是每次上課簽到,上課講觀念和帶例題。 * 期中末考考很多考古(但現在找不到更新的考古了),難度很輕鬆 * 心得:給分非常大方,也沒有甚麼作業或演算課負擔,普物第一選擇。老師他還會在適當地方補充他的專業(同步輻射)的研究,我很有興趣所以很喜歡,推爆。 ### 4.物理實驗一 梁興弛 * 簡介 * 修課學期:113-1(大一上) * 學分數/每周上課堂數:1/3(6次) * 上課時間:一567 * 甜度:7/10 * 涼度:8/10 * 分數比重:課前小考 30%、結報 70% * 我的成績:A * 授課內容:見交大物理教學網 * 上課模式: * 不用交預報但課前要小考 * 結報實驗完下個禮拜日前交 * 心得:上個學期的實驗課老師和助教沒有說清楚他們希望的結報長怎樣,而且分數是期末一次出來,所以我還是期末開獎才知道是幾分,不過相較其他系的,我們不用預報,實驗要求也相當簡單。 ### 5.化學 郭俊宏 * 簡介 * 修課學期:113-1(大一上) * 學分數/每周上課堂數:3/3 * 上課時間:一2、三56 * 甜度:8/10 * 涼度:8/10 * 分數比重:小考30%(每次10%)、大會考70%(每次35%) * 我的成績:A+ * 授課內容:量子(原子結構、薛丁格方程)、三態與結晶、熱學 * 上課模式: * 老師上課就是講投影片(但投影片錯誤很多,他說是為了要讓有來上課的有區別) * 小考有三次,小考通常都五大題,很多從普化勾選習題來,然後他說會有一題從他上課補充來(但我覺得考的點都不難,所以鑑別度也不高) * 大會考就多練考古 * 心得:老師把最高分拉到99(原本95,但他後來給福利)。老師上課解釋的不是很清楚,小考也不會很難,建議還是看李大偉OCW就好 ### 6.化學實驗一 郭俊宏 * 簡介 * 修課學期:113-1(大一上) * 學分數/每周上課堂數:1/3 (共十次) * 上課時間:五234 * 甜度:8/10 * 涼度:2/10 * 分數比重:預報與結報 40%、實驗態度 30%、期末考 30% * 我的成績:A+ * 授課內容:見普化小組公告 * 上課模式: * 課前抄預報、課後抄(?)結報 * 期末考考前面實驗的東西,陷阱很多 * 心得:大一上浪費最多時間的一門課,一學分而已真的抄抄就好不要為難自己。然後助教會很躁所以不要白目。 ### 7.快樂機器人 黃正昇 * 簡介 * 修課學期:113-1(大一上) * 學分數/每周上課堂數:0/2 (共八次) * 上課時間:三78 * 甜度:10/10 * 涼度:6/10 * 分數比重:八次都到就有通過,可以不到兩次交兩篇課外講座、系上活動心得 * 我的成績:通過 * 授課內容:演講 * 上課模式: * 聽演講 * 心得:就聽演講 ### 8.服務學習 黃正昇 * 簡介 * 修課學期:113-1(大一上) * 學分數/每周上課堂數:0/0.5 (機車組六次,時間依各組不同) * 上課時間:三A * 甜度:10/10 * 涼度:6/10 * 分數比重:到六次就過(考試助教只是走形式),可不可以缺席規定很奇怪我不清楚 * 我的成績:通過 * 授課內容:教你修機車 * 上課模式: * 修機車 * 心得:就很無腦去那邊依助教指示 ::: :::spoiler 大一下 ## 大一下 ### 1.工程材料 洪景華 * 簡介 * 修課學期:113-2(大一下) * 學分數/每周上課堂數:3/3 * 上課時間:二56、四4 * 甜度:9/10 * 涼度:9/10 * 分數比重:小考(或報告 10%) 作業(30%) 期中考(30%) 期末考(30%) * 我的成績:A+ * 授課內容:基本材料科學(鍵結、晶格結構、差排等)、金屬材料和其相圖(鐵碳、其他金屬)、陶瓷、高分子、複合材料 * 上課模式: * 上課講投影片,有時候會帶一些教具來傳閱或解釋。 * 作業有九次,每次滿分30分。計算題會跟網路上解答數字不同 * 沒小考或點名,不確定那10%怎麼計算 * 考試滿分都超過100分,老師說有七成以上是考古或作業 * 心得:如果是單純想水和拿高分非常容易(背背考古,理解投影片就好),但老師上課講的觀念和實務我覺得蠻有用的。不過有很多都在講製造,不確定夠不夠我應付材導 ### 2.應用力學一 蔡佳霖 * 簡介 * 修課學期:113-2(大一下) * 學分數/每周上課堂數:3/3 * 上課時間:二7、三56 * 甜度:7/10 * 涼度:6/10 * 分數比重:兩次期中50%、一次期末30%、小考20% * 我的成績:A * 授課內容:靜力學分析 * 上課模式: * 上課一開始先寫黑板,然後寫完後開始講課 * 會勾習題回去練習,助教會給參考答案 * 小考雖然說會不定時考,但他都有預告,範圍是上課範例或勾選習題。助教給分蠻一致的,但沒有努力分那些的。 * 期中期末都考五題,一題20分。特別的是期末考很多考古 * 心得:相比另一個老師已經算給分很大方了,他期末也還有加兩分(因為班上的最高分97),只不過還是有一些人被當。基本上有跟著老師節奏走成績應該很不錯,我是在期中的時候有點跟不上所以成績掉下來一些了。 ### 3.微積分甲二 阮志豪 * 簡介 * 修課學期:113-2(大一下) * 學分數/每周上課堂數:4/4 * 上課時間:二34、五56 * 甜度:7/10 * 涼度:6/10 * 分數比重:隨堂考 20%、期中考 25%、期末考 25%、大會考 30%, * 我的成績:A- * 授課內容:數列(收斂與發散、泰勒展開)、偏微分、向量微分、多變數積分 * 上課模式: * **英文授課** * 上課講觀念和帶例題。 * 中堂或第二堂下課前小考一題或兩題,一題五分。小考5分=學期成績1分,所以拿到總合大於100分就拿滿小考(通常一學期小考總分會出到150分) * 有提供PROBLEM SET、期中末考有50%會從裡面改。 * 大會考就Good luck。 * 心得:同上學期,老師因為期中出太難讓平均不好看,因此期末出到110分,也出得很簡單,因此這次我拿到的比上學期高,再加上大會考比上學期簡單,因此成績有明顯的進步。 ### 4.物理二_榮譽班 郭昌洋 * 簡介 * 修課學期:113-2(大一下) * 開課單位:機械系 * 學分數/每周上課堂數:4/4 * 上課時間:一34、四78 * 甜度:8/10 * 涼度:8/10 * 分數比重:出席 10%、期中考 45%、期末考 45%、(作業加分至多20%,可以救到68分) * 我的成績:A * 授課內容:電磁學 * 上課模式: * 雖然是英文班但因為大家都是本國人,所以中文授課 * 出席是每次上課簽到,上課講觀念和帶例題。 * 這學期換一個新的助教,考題也比較少從考古出來了,但難度還是不算高。 * 心得:同上學期。 ### 5.物理實驗二 梁興弛 * 簡介 * 修課學期:113-2(大一下) * 學分數/每周上課堂數:1/3(6次) * 上課時間:一567 * 甜度:8/10 * 涼度:8/10 * 分數比重:課前小考 30%、結報 70% * 我的成績:A+ * 授課內容:見交大物理教學網 * 上課模式: * 不用交預報但課前要小考 * 結報實驗完下個禮拜日前交 * 心得:同上學期,不過這學期新的助教給分比較甜,也有給更清楚的指引,所以是高分通過局。 ### 6.快樂機器人 黃正昇 * 簡介 * 修課學期:113-2(大一下) * 學分數/每周上課堂數:0/2 (共八次) * 上課時間:三78 * 甜度:10/10 * 涼度:6/10 * 分數比重:八次都到就有通過,可以不到兩次交兩篇課外講座、系上活動心得 * 我的成績:通過 * 授課內容:演講 * 上課模式: * 聽演講 * 心得:就聽演講 ### 7.服務學習 黃正昇 * 簡介 * 修課學期:113-2(大一下) * 學分數/每周上課堂數:0/0 (我選系上服務組,只要二階當天幫忙) * 上課時間:二階綜合筆試當天 * 甜度:10/10 * 涼度:6/10 * 分數比重:當天有到和做到應該做的就好 * 我的成績:通過 * 授課內容:當勞工 * 上課模式: * 二階前幾天中午有行前訓練(還有高級便當,第一次在新竹吃到高級便當) * 二階當天八點服務到下午一點,有不同組別(還有高級便當,第二次在新竹吃到高級便當) * 心得:就當勞工 ::: # :gear: 機械系(或研究所)專業選修或自由選修 >[!Note] 註 1.括號內數字為學分數、斜線後代表該課程為某一核心領域 2.機械系選修規則如下。核心領域有「能源與熱流」、「機械與生物力學」、「感測與控制」、「機械設計與製造」 >> (1)大學部學生於畢業前需修畢系上選修課程至少6門 >> (2)核心領域課程至少選修三項領域,其中一項領域至少修畢2門課程,另二項領域至少各修畢1門課程。 >> (3)修畢大學部專題(一)與大學部專題(二)者,可合併列計為一門課程。 >> (4)上表新增之科目及備註說明,得溯及既往。(上述未及備載之科目,得經由系主任簽核認定為該領域之科目) | 大一上 (3) | 大一下 (0) | 大二上 | | ---------- | -------------- | ------ | | 計算機概論 (3) | | | :::spoiler 大一上 ## 大一上 ### 1.計算機概論 蔡文能 * 簡介 * 修課學期:113-1(大一上) * 核心領域:無 * 學分數/每周上課堂數:3/3 * 上課時間:四34N * 甜度:10/10 * 涼度:8/10 * 分數比重:期中考 (筆試+上機) 30%, 期末考 (筆試+上機) 40%, 作業 (在e3繳交) 35%,總分105分, 期末總分數將調整為上限99分 * 我的成績:A+ * 授課內容:計算機領域歷史、C語言基本撰寫、一些演算法、老師自己有興趣的領域(? * 上課模式: * 上課就一直講他上傳到E3的東西講到下課,不會有練習或隨堂作業。有時候會有隨堂考,但沒說算在哪裡的成績 * 作業大概有十次,要你截圖幾張有意義的圖和寫心得上傳E3,可以全部靠GPT寫 * 考試筆試開放上網但不能討論,基本上就是手抄局;上機就是作業或上課講的東西 * 評分很迷,幾乎大家都A+,只有聽到一個遲交作業的拿A * 心得:他的講義很傷眼睛,不是很有意願打開來看...他上課到後面出席的幾乎不到1/4。老師是老草(?)會批評政府,有一次上課講心經 ::: # :student: 校自學學士學位 >[!Note] 註 >我選修跨域學程「三一學程」、台聯大學分學程「太空科技與工程」、創創工坊「數位製造微學程」合組50學分以上,並選修校自學畢業專題3學分。 >括號內數字為學分數、斜線後代表該課程為某一種課程 | 三一學程 (0) | 太空學程 (6) | 數位製造 (3) | | ------------ |:------------------------- | ------------------------------------- | | | 衛星科技與工程導論 (3/必) | 金屬配件設計、蠟模3D列印與鑄造 (1/基) | | | 衛星電機系統設計 (3/選) | 陶瓷3D列印 (1/基) | | | |永續製造:海廢塑膠循環材料與機器手臂3D列印 (1/基) | :::spoiler 三一學程 >[!Note] 註 >三一各學程修畢標準如下 >>(1)必選學分(16-18 學分):自選三個模組,此三個模組的每個模組需至少修畢兩門課程,共六門必選課程。 >>(2)其餘學分可從十個模組的課程中自由選擇。 >>(3)滿足上述條件並修滿 28 學分則完成此跨域學程。 | 大一上 (0) | 大一下 (0) | 大二上 | | ---------- | ---------- | ------ | | | | | ::: :::spoiler 太空學程 >[!Note] 註 >太空學程修畢標準如下 >>(1)必修「衛星科技與工程導論」一門 3 學分。 >>(2)必修「專題研究」、「火箭設計與實作」、「太空任務設計 I」之任一實作課程。 >>(3)選修下列特色課群之課程:太空系統與實作、太空動力、太空科學與天文、太空遙測、太空機械、太空電機、其他經學程委員會審核通過之專業課程。 >>(4)學生所屬系所之課程經審核抵算學程學分者,總數不得超過 9 學分,必修課程不在此限。 | 大一上 (3) | 大一下 (3) | 大二上 | | ---------- | ---------- | ------ | | 衛星科技與工程導論 (3/必) | 衛星電機系統設計 (3/選) | | ### 1.衛星科技與工程導論 林信嘉 * 簡介 * 修課學期:113-1(大一上) * 類別:太空學程必修 * 開課單位:機械系(因此如果不像我當校自學必修可以當系上選修學分) * 學分數/每周上課堂數:3/3 * 上課時間:二ABC * 甜度:8/10 * 涼度:8/10 * 分數比重:作業+出席40%,期中考30%,課堂計畫30% * 我的成績:A+ * 授課內容:認識太空中心和我國太空計畫、衛星與立方衛星工程(含系統工程、各次系統等) * 上課模式: * 清大(來交大現場)、中央(遠距同步)、元智(遠距同步)、北科(遠距同步)的一起上課 * 前半小時老師做開場和介紹太空時事、中檢兩小時會有太空中心不同工程師來講課,後面半小時給各組期初(一組5分鐘)、期中報告(一組10分鐘) * 老師會共用資料夾給每個人,在那裡看上課簡報、上傳作業和專題 * 簽到就上課前簽到(那年助教不會抓跑走的)。每個禮拜會有一題作業,只有交和沒交的差別(通常大家都GPT)。 * 期中考我那年是非實體考(6點半給題目,9點前交),可以查答案(GPT或講義),但要手寫 * 期末專題約6人一組,設計一個立方衛星的提案(包含酬載、各次系統),期初期中確認方向和給意見。期末(一組30分鐘)可以選15、16周實體,或17、18周線上報告。 * 心得:這門課要拿A很容易(出席那一塊全拿、期中努力抄、期末有完成就85左右),A+努力一些應該就有。專題計畫如果找到強的可以躺著拿分,如果沒有用AI應該也能做得不錯。老師人也很好,好課一生推(不過不要被第一堂課嚇走)。 ### 2.衛星電機系統設計 林信嘉 * 簡介 * 修課學期:113-2(大一下) * 類別:太空學程選修 * 開課單位:清華電機(不過我跑校際選課時機械系同意認選修,因此如果不像我當校自學必修可以當自由選修學分) * 學分數/每周上課堂數:3/3 * 上課時間:四ABC * 甜度:8/10 * 涼度:7/10 * 分數比重:作業+出席40%,期中考30%,課堂計畫30% * 我的成績: * 授課內容:認識太空中心和我國太空計畫、衛星電機系統(含OBC、AOCS、地面軟體、地面電機支援等) * 上課模式: * 交大(來清大炯朗館現場)、中央(遠距同步)、元智(遠距同步)、北科(遠距同步)的一起上課 * 前半小時老師做開場和介紹太空時事、中檢兩小時會有太空中心不同工程師來講課,後面半小時給各組期初(一組3分鐘)、期中報告(一組5分鐘) * 這學期因為清大的低卡版有人說這門課很甜,因此原本60人的課加簽到160多人,因此報告時間有減少 * 老師會共用資料夾給每個人,在那裡看上課簡報、上傳作業和專題 * 簽到就上課前簽到(這次助教會用各種方法避免跑走,但最後感覺放棄了)。每個禮拜會有一題作業,只有交和沒交的差別(通常大家都GPT)。 * 期中考我那年是在原教室實體考(6點半給題目,8點半前交),可以查答案(GPT或講義),但要手寫 * 期末專題約10人一組,實作一個衛星電機系統,期初期中確認方向和給意見。期末(一組30分鐘)可以選15、16周實體,或17、18周線上報告。 * 心得:這門課跟上學期的應該差不多,但是因為要實作,課程內容也不向上學期容易,所以不向上學期水和甜(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我要走去清大上課很遠)。然後清大電機的修課學生很多都拿學長姊的來再報告(很多什麼自走車的),不過我覺得這門課相較其他選修還是容易,而且如果要大一下台聯大轉清大電機的感覺是加分項(? ::: :::spoiler 數位製造 >[!Note] 註 >數位製造實作型微學分學程修畢標準如下 >>基礎類至少 4 學分;核心類至少 1 學分;必修總整 3 學分。 | 大一上 (0) | 大一下 (3) | 大二上 | | ---------- | ------------------------------------------------- | ------ | | | 金屬配件設計、蠟模3D列印與鑄造 (1/基) | | | | 陶瓷3D列印 (1/基) | | | | 永續製造:海廢塑膠循環材料與機器手臂3D列印 (1/基) | | ### 1.金屬配件設計、蠟模3D列印與鑄造 李建佑 * 簡介 * 修課學期:113-2(大一下) * 類別:基礎 * 開課單位:創創工坊微學分(應藝所學期課) * 學分數/每周上課堂數:1/3(五周) * 上課時間:三9AB * 甜度:8/10 * 涼度:8/10 * 分數比重:設計概念草圖(30%)、3D模型(30%)、最終鑄造成品(30%)、出席(10%) * 我的成績:通過 * 授課內容:數位數值製造概念、金工基礎、Rhino+Grasshopper+Peacock、光固化、臘膜與委外鑄造 * 上課模式: * 加入臉書社團,公告或檔案會丟在那裡 * 前幾堂課介紹背景與動機,介紹金工的一些know how,接下來教你裝Rhino+Grasshopper+Peacock,講老師提供的檔案 * 接下來自己設計一個檔案,可以用老師的檔案或自己設計(不限用Rhino),確認製造可行後就拿去光固化看效果 * 課程結束後才做蠟模,給大家除完支撐材後就送出去鑄造(創創提供的補助平均下來每個人補助600,因為金價太高所以用銀),學期末的時候有拿到 * 心得:這門課我都在滑水,直接用老師的檔案了。不過最後銀戒指因為除不了支撐材所以純當裝飾品。 ### 2.陶瓷3D列印 李建佑 * 簡介 * 修課學期:113-2(大一下) * 類別:基礎 * 開課單位:創創工坊微學分(應藝所學期課) * 學分數/每周上課堂數:1/3(五周) * 上課時間:三9AB * 甜度:8/10 * 涼度:8/10 * 分數比重:主要以實作內容為主,需提交可列印之設計3D模型、切片檔、完成陶瓷3D列印件。 * 我的成績:通過 * 授課內容:數位數值製造概念、陶瓷3D列印基礎、Rhino * 上課模式: * 加入臉書社團,公告或檔案會丟在那裡 * 前幾堂課介紹背景與動機,介紹陶瓷的一些know how,接下來教你裝Rhino,講老師提供的檔案 * 因為這門課很多人來選,所以後來是分組進行設計 * 列印完助教會拿去陶藝社焙燒 * 心得:陶瓷3D列印限制很多(不能有太大坡度,還有一筆畫限制之類的),我後來做了意義不明的作品,應該會拿去年底的展覽展。不過大部分時間我都在滑水 ### 3.永續製造:海廢塑膠循環材料與機器手臂3D列印 李建佑 * 簡介 * 修課學期:113-2(大一下) * 類別:基礎 * 開課單位:創創工坊微學分(應藝所學期課) * 學分數/每周上課堂數:1/3(五周) * 上課時間:三9AB * 甜度:8/10 * 涼度:8/10 * 分數比重:設計概念草圖(30%)、3D模型(30%)、成品(30%)、出席(10%) * 我的成績:通過 * 授課內容:數位數值製造概念、海廢與處理現況、機械手臂3D列印介紹、Rhino * 上課模式: * 加入臉書社團,公告或檔案會丟在那裡 * 前幾堂課介紹背景與動機,介紹海廢的狀況和再生材料一些know how,接下來教你裝Rhino,講老師提供的檔案 * 這門課人就少很多,不過還是分組進行設計。老師給的方向是家具之類的,不過我覺得有點難去詮釋說為什麼不直接用一般塑膠射出成形 * 因為最後列印狀況不符合期待,所以列因出來的成品不盡理想 * 心得:這門課因為微學分的人只有兩個,所以感覺老師這次的期待比之前兩門高。 ::: # :volleyball: 體育、核心與語言 >[!Note] 註 >括號內數字為學分數、斜線後代表該課程為某一種課程 | 體育 | 語言 | 核心 | | --------------- |:------------------------- | ---------------------------------------------- | | 大一體育 (0/體) | 學術英文聽力與討論 (2/語) | 大數據分析入門與實務研討 (2/核基) | | 大一體育 (0/體) | 日文一 (2/語) | 易經與玄學 (2/核領) | | | | JavaScript 網頁程式設計 (3/核基) | | | | 巨人的肩膀:精讀《槍砲、病菌、與鋼鐵》(1/核領) | :::spoiler 體育 >[!Note] 註 >體育必修六學期,0學分。 | 大一上 (0) | 大一下 (0) | 大二上 | | --------------- |:--------------- | ------ | | 大一體育 (0/體) | 大一體育 (0/體) | | ## 大一上 ### 1.大一體育 李建毅 * 簡介 * 修課學期:113-1(大一上) * 領域:體育 * 學分數/每周上課堂數:0/2 * 上課時間:四12 * 甜度:8/10 * 涼度:4/10 * 分數比重:體能測驗20%;技能測驗40%;學習精神40%(老師是說只有都有到和準時就會80起跳) * 我的成績:A- * 授課內容:游泳、體適能、大會操(大一生運動會要跳)排球、棒球 * 上課模式: * 因為太多了遲到和翹課所以每次上課都點(有時候下課也會) * 游泳第一個禮拜就測25公尺,沒過就一對一(這我) * 其他就有準到就好,反正0學分 * 游泳補救教學:二三四17、18點各一班,一次約45分鐘,就是要你依據程度游不同的泳,然後泳隊的在上面看你游(上學期去了兩次,下學期我因為衝堂所以一堂都沒去) * 心得:老師話蠻多的,上課前講很久。不過他人真的不錯,至少不會刁難運動白癡的我 ## 大一下 ### 1.大一體育 李建毅 * 簡介 * 修課學期:113-2(大一下) * 領域:體育 * 學分數/每周上課堂數:0/2 * 上課時間:四12 * 甜度:8/10 * 涼度:4/10 * 分數比重:體能測驗20%;技能測驗40%;學習精神40%(老師是說只有都有到和準時就會80起跳) * 我的成績:A- * 授課內容:籃球、體適能、足球、游泳 * 上課模式: * 因為太多了遲到和翹課所以每次上課都點(有時候下課也會) * 游泳第一個禮拜就測50公尺,沒過就一對一(這我) * 其他就有準到就好,反正0學分 * 心得:老師話蠻多的,上課前講很久。不過他人真的不錯,至少不會刁難運動白癡的我。然後我到最後一個禮拜還是游不到不過老師讓我過了,愛老師。 ::: :::spoiler 語言 >[!Note] 註 > 核心與語言修課規則如附圖 ![110學年度共同必修科目表](https://hackmd.io/_uploads/r1_1c9H4xl.jpg) | 大一上 (2) | 大一下 (2) | 大二上 | | ------------------------- |:------------- | ------ | | 學術英文聽力與討論 (2/語) | 日文一 (2/語) | | ## 大一上 ### 1.學術英文聽力與討論 李麥德 * 簡介 * 修課學期:113-1(大一上) * 學分數/每周上課堂數:2/2 * 上課時間:三12 * 甜度:7/10 * 涼度:7/10 * 分數比重:Participation (10%)、Oral presentations / performances (80%)、Self-study (10%) * 我的成績:A * 授課內容:每周主題式教學 * 上課模式: * 老師是英國人所以英文授課 * 每個禮拜大概都是一個主題,有時候有小組活動,老師要求英文進行但我有時候還是說中文 * 三個報告:「Don’t watch that. Watch this!」、「TV Show Sales Pitch」(3-4人)、「Stand-up Comedy」,老師會用一個評分表評分,之後再寄mail給你看分數 * Self-study是語言中心的集章活動,10個就可以拿10分 * 心得:李麥德的課很多人都說成績不甜,但我覺得這門課蠻水的、也沒想像中的不甜,大家成績都差不多A左右,所以還蠻推的(但他開的其他門課真的有很硬的,建議先仔細確認是哪門課)。 ### 2.日文一 簡嘉菁 * 簡介 * 修課學期:113-2(大一下) * 學分數/每周上課堂數:2/2 * 上課時間:五12 * 甜度:8/10 * 涼度:8/10 * 分數比重:期中考(35%)、期末考(35%)、小考(10%)、作業(10%)、出席(10%) * 我的成績:A- * 授課內容:日語發音與《新 e 世代日本語 1》第 1-10 課以及相關補充會話。 * 上課模式: * 老師上課會用座位表目視點名,所以要出席。 * 上課時很常叫我們開口說,還有跟隔壁的對話,因此我跟隔壁的認識了 * 日文考試是聽力、選擇和翻譯,我覺得考很多新手(我)容易錯的地方,所以成績不是考得很好。小考是單字全選擇 * 作業是日語歌曲或新聞+日本文化探析六頁以內 * 心得:這學期因為連假所以只有13堂,再加上我時間都在衝主科所以日文是蠻放推的,所以好像沒什麼資格說硬或水。但老師人很活潑和溫柔,很適合初學者。 ::: :::spoiler 核心課程(通識) >[!Note] 註 > 核心與語言修課規則如附圖,工學院要求至少兩學分「社會中的科技與自然」 ![110學年度共同必修科目表](https://hackmd.io/_uploads/r1_1c9H4xl.jpg) | 大一上 (2/2) | 大一下 (3/1) | 大二上 | | --------------------------------- |:---------------------------------------------- | ------ | | 大數據分析入門與實務研討 (2/核基) | JavaScript 網頁程式設計 (3/核基) | | | 易經與玄學 (2/核領) | 巨人的肩膀:精讀《槍砲、病菌、與鋼鐵》(1/核領) | | ## 大一上 ### 1.大數據分析入門與實務研討 白姝玉 * 簡介 * 修課學期:113-1(大一上) * 類別:基本素養 * 學分數/每周上課堂數:2/2 * 上課時間:三34 * 甜度:7/10 * 涼度:6/10 * 分數比重:60%期中專題與期末專題、30%作業(兩次)、10%學習精神與課程參與 * 我的成績:A * 授課內容:excel、orange * 上課模式: * 一開始概論、後來用他的簡報教excel、orange(一個可以把數據視覺化成圖表的工具) * 我覺得excel的東西有用,但內容很淺,幾乎沒學到東西。orange現在還是不知道我未來會不會用到 * 作業兩次:AI機器人(查資料做簡報)、資料視覺化(給你數據集要你去分析怎麼介紹)。 * 專題兩次:回歸分析(excel)、分類分析(orange) * 有兩三次出課堂作業(一次e3另外幾次紙本)做點名 * 心得:就除了orange沒學不會用之外,其他幾乎都是簡單excel內容。分數不算甜,作業四次也算多,所以不是很涼。老師教的感覺也沒有很清楚 ### 2.易經與玄學 周大興 * 簡介 * 修課學期:113-1(大一上) * 類別:領域_人文與美學 * 學分數/每周上課堂數:2/2 * 上課時間:四56 * 甜度:8/10 * 涼度:8/10 * 分數比重:出席與討論40%、個人報告30%、作業30% * 我的成績:A+ * 授課內容:易經簡介、卜卦方式、解卦方式與幾卦講解(後面我幾乎都在睡不確定講了什麼) * 上課模式: * 中研院同步線上課。一開始老師會先講課(內容有些從上個禮拜表單問題或回饋而來),後面小組討論(進到不同會議室,一個助教帶討論) * 每個禮拜要填表單(會計分),會有老師當周課程的小問題、回饋或是QA * 作業三選一:「易經與現代學術應用」(可以自己找議題研究)、「易經卦象與生活分析」(自己選一個卦分析)、「易經八卦推理遊戲」(一個遊戲,我看不懂要做啥) * 期末作業自行選擇與易經相關的主題,製作10分鐘mp4影片繳交。(做得好的最後一個禮拜會公開播放,最後一次表單也會給所有人作業的影片讓大家投票) * 心得:這學期因為禮拜四從早八到晚五連續九堂課,因此線上課我都邊吃飯邊聽課,吃完飯就想睡覺,如果要討論就請室友叫我請床。不過我對易經有初步的認識,作業和報告也做得很認真,A+拿得很開心。 ### 3.JavaScript 網頁程式設計 廖文宏 * 簡介 * 修課學期:113-2(大一下) * 類別:基本素養 * 學分數/每周上課堂數:3/3 * 上課時間:三234 * 甜度:7/10 * 涼度:8/10 * 分數比重:隨堂練習與作業(50%)、期末專題實作(50%)、學習態度(加分10%) * 我的成績:A+ * 授課內容:html、css、js * 上課模式: * 上課就講他的簡報和跑範例程式碼(都有在e3給) * 作業四次:「個人網頁」、「js語法」、「模擬樂透開獎」、「flappy bird」 * 期末專題第16或17周要上台報告、然後交紙本報告和程式碼(還有城市會用到的其他檔案)。要求是js檔案的長度要大於500行。 * 我的各個作業成績我覺得合理,但朋友拿到的分數我覺得很低 * 心得:這門課一開始我還能懂和理解,但到後面就跟不上了(不過後面的我專題也沒用到,沒去理解也無傷大雅)。我期末專題做的是神魔之塔轉珠程式,我對成果還蠻滿意的(不過有一些複雜的地方還是請AI效勞了) ### 4.巨人的肩膀:精讀《槍砲、病菌、與鋼鐵》 王道還 * 簡介 * 修課學期:113-2(大一下) * 類別:領域_社會中的科技與自然 * 學分數/每周上課堂數:2/2(八次) * 上課時間:四56 * 甜度:6/10 * 涼度:6/10 * 分數比重:閱讀出席與討論70%、書面報告30%(他上課說一般都75左右,如果有交報告才會上到A左右) * 我的成績:A- * 授課內容:針對《槍砲、病菌、與鋼鐵》一書做討論 * 上課模式: * 每個人自願讀幾個章節(沒有規定說一人最多或最少),做簡報發表。中間老師可能會質問或最後點評。如果還有時間他講他自己的簡報 * 如果要交報告要和他討論。 * 心得:非常不建議重視GPA的人選這門課,學分、分數不成正比,除非缺學分再來,同時段也有其他更好的通識。報完後老師通常都會說你有讀書,但沒效率之類的(後面他的評價有給大家比較好一點,不過我猜是因為後面的章節比較好報告)。不過自己沒報告的周次都在滑水就是了(不過他可能會點你問問題或討論,因此我每一堂課別人報告時至少都會想一個問題或討論的議題,之後再划水)。這裡也分享我是怎麼交報告的,我是第一周跟老師問,沒有一個共識但期限前再交給他一份,不過我覺得他會收下應該是他對我的印象算不錯的關係。 ::: # :school: 其他 >[!Note] 註 >此部分不在我所預期規劃的畢業學分中,僅是因為有趣、有空或有其他打算而選擇,以下會再下分一些類型課程,我不一定會完修學程。括號內數字為學分數、斜線後代表該課程為某一種課程 | 教育訓練 (0) | 創創微學分 (1.5) | 物聯網微學程 (1) | | ---------------------- | ------------------ |:----------------------------- | | ATOM3 3D列印入門 (0) | 當代策展探索 (1.5) | 嵌入式系統設計 (0.5/基) | | Beambox 雷雕機入門 (0) | | 人工智慧與物聯網應用 (0.5/基) | | Evaspider 3D掃描入門 | | | :::spoiler 教育訓練 >[!Note] 註 > 如果要借用相關儀器要先過教育訓練,詳細借用規則請見創創工坊。沒有學分,但上完課會登記(有些有成品) | 大一上 (0) | 大一下 (0) | 大二上 | | ----------- |:---------------------- | ------ | | | ATOM3 3D列印入門 (0) | | | | Beambox 雷雕機入門 (0) | | | | Evaspider 3D掃描入門 (0) | | ## 大一下 ### 1.ATOM3 3D列印入門 林宗佑助教、吳瑞宸助教 * 簡介 * 修課學期:113-2(大一下) * 類別:教育訓練 * 開課單位:創創工坊 * 學分數/每周上課堂數:0/2 (一次) * 上課時間:通常是禮拜日下午,每個月開一次課 * 甜度:不適用 * 涼度:不適用 * 分數比重:依據助教指示 * 我的成績:通過 * 授課內容:STL檔切片、ATOM3 3D列印方式 * 上課模式: * 課前要先做出名牌的檔案(會有一個影片教你設計) * 使用cura切片,再列印 * 心得:就教育訓練。 ### 2.Beambox 雷雕機入門 林宗佑助教、吳瑞宸助教 * 簡介 * 修課學期:113-2(大一下) * 類別:教育訓練 * 開課單位:創創工坊 * 學分數/每周上課堂數:0/2.5 (一次) * 上課時間:通常是禮拜日下午,每個月開一次課 * 甜度:不適用 * 涼度:不適用 * 分數比重:依據助教指示 * 我的成績:通過 * 授課內容:雷雕機檔案設計、操作雷雕機 * 上課模式: * 課中教如何做出操作雷雕機的檔案 * 再教你使用雷雕機 * 心得:就教育訓練。 ### 3.Evaspider 3D掃描入門 林宗佑助教、吳瑞宸助教 * 簡介 * 修課學期:113-2(大一下) * 類別:教育訓練 * 開課單位:創創工坊 * 學分數/每周上課堂數:0/1 (一次) * 上課時間:通常是禮拜日下午,每個月開一次課 * 甜度:不適用 * 涼度:不適用 * 分數比重:依據助教指示 * 我的成績:通過 * 授課內容:Evaspider 3D掃描儀器操作 * 上課模式: * 教你如何用Evaspider 3D掃描儀器(一台儀器掃物體的樣態,然後輸出成檔案可以做列印) * 心得:就教育訓練。 ::: :::spoiler 創創微學分 >[!Note] 註 > 這部分應該只是為了有趣而選 > 微學分規則:8小時為0.5學分,畢業前可以提出登錄申請(可以做畢業學分),我記得至多兩學分。(詳細內容請洽創創工坊) | 大一上 (1.5) | 大一下 (0) | 大二上(1) | | --------------------------------- |:---------------------------------------------- | ------ | | 當代策展探索 (1.5) | |綠動城市—解構城市行道樹生態挑戰 (1) | ## 大一上 ### 1.當代策展探索 曾聖凱 * 簡介 * 修課學期:113-1(大一上) * 類別:微學分 * 開課單位:創創工坊微學分 * 學分數/每周上課堂數:1.5/8 (三周的禮拜六) * 上課時間:三次禮拜六 * 甜度:10/10 * 涼度:10/10 * 分數比重:作業有交就有90以上 * 我的成績:通過 * 授課內容:2024年台灣設計展(台南)、鐵道博物館(台北)、總統府國漫展(台北) * 上課模式: * 課前課後有作業(不過實際上只出兩次) * 邀請展覽的策展人介紹展覽與對談,之後自由時間 * 搭遊覽車去台南,台北就自己去 * 心得:出去玩又有學分好爽(而且鐵道博物館是公開前事前帶我們進去),如果之後還有一定推。 ## 大二上 ### 1.綠動城市—解構城市行道樹生態挑戰 陳彥甫(大同)、林家華(大同)、黃正昇 * 簡介 * 修課學期:114-1(大二上) * 類別:微學分 * 開課單位:創創工坊微學分 * 學分數:1 * 上課時間:兩次禮拜六 * 甜度:10/10 * 涼度:10/10 * 分數比重:未知 * 我的成績: * 授課內容:參觀龜山苗圃(桃園)、工作坊(工一) * 上課模式: * 介紹設計思考等概念 * 導覽龜山苗圃 * 最後有實作概念性prototype環節,用紙和一些東西做 * 心得:其實一開始我只是為了出去玩才選,但是認識大同的人和做prototype環節蠻有趣的 ::: :::spoiler 物聯網微學分學程 >[!Note] 註 > 這部分原先有在我的校學士規劃中,後來因為可能會修不到最後的綜整課所以放棄,不過有機會會努力修修看 > 完修條件:基礎類課程至少1學分、核心類至少2學分、總整類課程至少3學分、完修總共至少8學分 | 大一上 (0) | 大一下 (1) | 大二上 | | ---------- |:----------------------- | ------ | | | 嵌入式系統設計 (0.5/基) | | | | 人工智慧與物聯網應用 (0.5/基) | | ## 大一下 ### 1.嵌入式系統設計 林政寬 * 簡介 * 修課學期:113-2(大一下) * 類別:微學分 * 開課單位:創創工坊微學分 * 學分數/每周上課堂數:0.5/8 (一次) * 上課時間:第十七周的禮拜一 * 甜度:8/10 * 涼度:7/10 * 分數比重:出席與課堂參與(10%)、實作練習(30%)、成果展示(60%) * 我的成績:通過 * 授課內容:介紹嵌入式系統、介紹Arduino IDE、實作各個元件的功能、做作業 * 上課模式: * 老師有把簡報、各個元件運作程式碼丟到E3 * 老師上課會教程式碼概念和接線員裡之類的 * 作業有3+1次,是各個元件功能+一些條件、判斷之類的程式碼 * 那些元件老師有送給我們 * 心得:因為我完全沒用過Arduino IDE,所以有卡Bug,老師說我邏輯不好之後要檔修我這種人:( ### 2.人工智慧與物聯網應用 林政寬 * 簡介 * 修課學期:113-2(大一下) * 類別:微學分 * 開課單位:創創工坊微學分 * 學分數/每周上課堂數:0.5/8 (一次) * 上課時間:第十七周的禮拜二 * 甜度:8/10 * 涼度:10/10 * 分數比重:出席與課堂參與(10%)、實作練習(30%)、成果展示(60%)。後來助教沒出作業所以老師讓全部人都通過 * 我的成績:通過 * 授課內容:介紹聯邦學習(FL)模型、樹莓派使用、操作助教提供的檔案 * 上課模式: * 老師有把簡報丟到E3 * 助教先教聯邦學習模型的概念,之後教我們設置樹莓派 * 接下來就按照助教指示,有做一個情緒分析的聯邦學習活動 * 樹梅派很貴老師有收回去 * 心得:就照助教指示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