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現兩個Claude Code監控神器,終於不用擔心用量了  那天晚上在V2EX上閒逛,看到有人發了一個帖子說「發現了一個神器:ccusage,專門用來分析Claude Code的token使用情況」。我當時就想,這不就是我一直在找的東西嗎? 說實話,自從開始用Claude Code,我就一直有個心病。你懂的,每次寫代碼的時候都很爽,但總是擔心會不會不知不覺就把token用完了。特別是進入狀態的時候,根本不想停下來,可是又怕一不小心就超額了。 ## 意外的發現 那個V2EX的帖子讓我眼前一亮。原來有個叫ryoppippi的日本開發者做了一個叫ccusage的CLI工具,可以直接分析Claude Code本地存儲的JSONL文件。後來我才知道,Claude Code其實會把所有的使用記錄都保存在本地,只是我們平時不知道而已。 我立馬就去GitHub上找到了這個項目。安裝過程超級簡單,就是一行命令的事: ```bash npm install -g ccusage ``` 裝完之後,我迫不及待地試了一下: ```bash ccusage daily ``` 哇,一下子就看到了當天的使用情況。token數量、成本估算、使用時間,全部都清清楚楚。更讓我驚喜的是,它還能計算出如果用API的話要花多少錢,這樣就能知道Claude Code到底幫我省了多少。  ## 深度體驗ccusage 用了幾天之後,我發現ccusage真的很貼心。它不只是簡單地顯示數據,還有很多實用的功能: `ccusage monthly`可以看每個月的使用趨勢。第一次跑這個命令的時候,我才發現原來我上個月用了這麼多token,難怪感覺效率特別高。 `ccusage session`能看到每個會話的詳細情況。這個功能特別有意思,你可以回顧之前的工作,看看哪些任務比較耗token。 最有用的是`ccusage blocks`,它會按照5小時為一個區塊來統計使用量。Claude Code的計費就是這樣的,所以這個功能特別實用。 但真正讓我驚艷的是`ccusage blocks --live`。開啟這個模式後,它會每3秒更新一次使用狀態,就像心跳一樣穩定。你可以實時看到token的燃燒速度,還能預測什麼時候會用完。 ## 更進一步的需求 用了一段時間ccusage後,我開始想要更強大的監控功能。雖然ccusage已經很好用了,但我希望能有一個更直觀的實時監控界面。 就在這時候,我又在GitHub上發現了另一個寶藏項目:Claude-Code-Usage-Monitor。這是一個叫Maciek-roboblog的開發者做的Python工具,專門用來實時監控Claude Code的使用量。 安裝這個工具稍微複雜一點,需要Python環境: ```bash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Maciek-roboblog/Claude-Code-Usage-Monitor.git cd Claude-Code-Usage-Monitor python3 -m venv venv source venv/bin/activate pip install -r requirements.txt ```  ## claude-monitor的魅力 第一次運行`./ccusage_monitor.py`的時候,我就被它的界面震撼了。這不是普通的命令行工具,而是一個美觀的實時監控儀表板。 它有幾個不同的計劃可以選擇: - `--plan max5`適合5小時200,000 token的限制 - `--plan max20`適合20小時1,000,000 token的限制 - `--plan custom_max`會自動掃描你的歷史記錄,找出最高的使用量 我用的是`--plan max20`,因為我用的是Max計劃。運行起來之後,你會看到一個漂亮的進度條,實時顯示當前的使用情況。更厲害的是,它還能預測按照當前的使用速度,什麼時候會達到限制。 ## 實際工作中的幫助 這兩個工具真的改變了我的工作方式。 以前寫代碼的時候總是提心吊膽,不知道用了多少token。現在我會在開始工作前先跑一下`ccusage daily`看看今天的使用情況,然後開啟`claude-monitor`在後台實時監控。 我還設置了一個別名,讓使用更方便: ```bash alias claude-monitor='cd ~/Claude-Code-Usage-Monitor && source venv/bin/activate && ./ccusage_monitor.py --plan max20' ``` 這樣每次只要輸入`claude-monitor`就能啟動監控了。 有時候我還會用tmux把監控放在後台運行: ```bash tmux new-session -d -s claude-monitor './ccusage_monitor.py --plan max20' ``` 這樣就算關閉終端,監控也會繼續運行。 ## 小技巧分享 用了這麼久,我發現了一些小技巧: 如果你在不同時區工作,可以用`--reset-hour`和`--timezone`參數來調整重置時間。比如: ```bash ./ccusage_monitor.py --plan max20 --reset-hour 8 --timezone America/New_York ``` ccusage還有兩種模式:`--mode calculate`會從token重新計算成本,`--mode display`會直接顯示預先計算好的成本。如果你想要最準確的數據,建議用calculate模式。 ## 社群的力量 這兩個工具都是開源的,社群非常活躍。ccusage的作者ryoppippi經常更新功能,最近還加了Raycast擴展。Mac用戶可以直接在選單列看到使用情況,超級方便。 claude-monitor的作者Maciek-roboblog也很用心,工具的界面做得特別漂亮。而且他還在文檔裡分享了很多使用技巧,比如如何根據重置時間來安排重要的編碼工作。 ## 不只是監控 這兩個工具給我最大的幫助不只是監控用量,更重要的是讓我對Claude Code的使用有了更好的掌控感。 以前我總是小心翼翼地用Claude Code,生怕用完了。現在我知道了自己的使用模式,可以更放心地去探索和實驗。 而且通過ccusage的月度報告,我發現了一些有趣的使用模式。比如我在處理複雜重構任務時token消耗特別快,而寫新功能時相對穩定。這些洞察幫助我更好地規劃工作。 ## 對了,還有一件事 如果你是Mac用戶,還有個叫CCSeva的選單列應用,也是基於ccusage的數據來顯示使用情況。我沒有用過,但聽說界面做得很精美。 另外,Raycast Store裡也有ccusage的擴展,安裝後可以直接在Raycast裡查看使用情況。這些第三方工具讓整個生態系統更加完整。 你現在就可以試試看。先裝個ccusage感受一下,然後再根據需要決定要不要用claude-monitor。相信我,當你第一次看到那些數據的時候,你會和我一樣驚喜。 況且,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了解自己的使用模式,才能更好地利用Claude Code這個強大的工具。
×
Sign in
Email
Password
Forgot password
or
By clicking below,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
Sign in via Facebook
Sign in via Twitter
Sign in via GitHub
Sign in via Dropbox
Sign in with Wallet
Wallet (
)
Connect another wallet
New to HackMD?
Sign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