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 年土木所結構組上榜心得 ## 壹、前言 我不是什麼考試成績超好的神人,但因為我沒有補習,想說板上結構組沒補習的文章好像蠻少見的,再加上在備考期間,三不五時就要來版上看學長姐留下的文章來穩定軍心,於是決定留下一些經驗心得給學弟妹參考,希望能有幫助:) 但只能說每個人的讀書方式都不相同,我自認為和學長姐們相比我應該算是蠻混的,所以還是要以自己的讀書習慣為主。 ## 貳、成績 | | 台大 | 台科 | 交大 | 中央 | | ------------ |:----:|:----:|:----:|:----------------:| | 工數 | 55 | 53 | 66 | 70 | | 材力(工力) | 70 | 54 | 76 | 87 | | 結構 | 95 | 31 | 50 | 50 | | 英文 | 70 | - | - | - | | 加權總分 | 255 | 138 | 192 | 207 | | 名次 | 正13 | 備26 | 備2 | 得參加複試 | | 最低正取分數 | 250 | 169 | 193 | - | | 最低備取分數 | - | 108 | - | 71(ㄧ階), 168(二階)| > 台大是材力 > 台科和交大是工力(靜力+材力) > 中央是工力(靜力+動力+材力) ## 參、個人背景 1. 112 五木雙土木,算是半個跨考仔。 2. 在校成績沒有仔細算過,但應該是 15% 左右,大四上拿過一次卷。 3. 英文只在大一考過GEPT中高級初試。 4. 沒有比賽、沒有大專生、沒有任何傑出事蹟。 5. 因為對推甄沒有任何自信,所以沒有想過推甄,直接開始準備考試。 ## 肆、準備時程 算是一個簡單的時間表給大家參考,但我覺得我蠻混的,可以當作負面例子來看。 日期只是最初的規劃,後來有稍作更改。 - 五月(或更早之前): - 決定要考結構組 - 六月到八月: - 腦:要開始讀書了 - 身體:好 耍廢 - 九月中到十二月初: - 真正的開始讀書 - 9/15-10/15:工數 - 10/16-11/15:材力 - 11/16-12/5:結構 - 十二月初到一月底: - 刷考古題 - 12/6-1/15:四校 102-108 年 - 1/16-1/25:四校 105-108 年 - 1/25-1/31:台大、交大 105-108 年考古 - 原本以為可以寫十年,但我沒買到其他年的考古題解答,就以找得到的年份為主。原本時間是以 10 年份來規劃,所以最後有剩一點時間,就寫了一輪 109 年的題目,但沒有解答可以對。 - 二月:上戰場 - 考試之間:彌補前一校考完後認為不足的部分 - 考完台大 (2/2) 才開始看靜力,考完台科 (2/6) 才開始看動力 ## 伍、準備方式 ### (一)沒有補習 因為覺得課其實都有上過,自己讀好像也可以,加上本身沒有很喜歡補習班的氣氛,所以考慮了一下就決定不補了。 ### (二)各科準備 我個人對結構是蠻有把握的,所以我幾乎把所有時間都放在工數和材力上,工數大概佔了 6-7 成,材力 2-3 成,結構 1-2 成。 **工數**我想只有不斷地寫題目才可以把那麼大量的公式都記起來,但如果沒辦法記那麼多,就先去刷考古題,刷完一輪之後就會發現考試的重心在哪邊,且不同學校有不同的風格,可以依據考試時間的先後順序做準備。 **材力**同樣也是一門內容很雜的科目,寫考古題可以抓到一些蛛絲馬跡,但我到考試的當下都還是認為我的材力沒有準備得很好,雖然結果是材力平均表現最佳XD **結構**則是一門很有規律的科目,方法都在那裡了,解法都很制式,所以相較之下就比較容易,只是有一些特殊的條件就要了解一下。但我因為花很少的時間準備,所以最後除了台大以外分數都很難看QQ **英文**我原本是想掙扎的,但最後只把文法書稍微看過一遍,然後寫一寫考古題就上陣了,只能說寫過一遍就會了解準備這個並沒有太大的幫助,更何況只加權 0.5 倍,把時間拿來讀別科更好。 ### (三)書籍心得 由於沒有補習,所以書籍對我來說就是比較重要的部分,會佔最大的篇幅,也因為沒什麼經驗,也沒太多相關領域的朋友,所以我也真的買了蠻多書的(為考試而買的書大概花了 6000 左右),自然就對書籍的評價有好有壞 XD 以下正負面心得都是我的個人主觀想法,請大家當作參考就好。 1. 參考書 - 工數 #### (1) 劉明昌——《工程數學精華版》 我認為這本書整理的內容都蠻重點的,讀起來也很舒服,不過我後來才發現我好像買錯版本了,這本的題目蠻少的,要刷題可能要找有分上下冊的那版?但我不清楚,這方面還請多多逛書局~ #### (2) Dennis G. Zill. Advanced Engineering Mathematics 這本純粹是當初修工數時買的原文書,好像是比較少人使用的教科書,我會提到這本也跟第一點有關,就是想要找題目來刷,而原文書就蠻符合需求的了。 - 材力 #### (1) 歐陽——《材料力學論衡》 這本應該是蠻多人都認識的書,不得不說內容是真的不錯,都有在重點上,深度也足夠,且幾乎沒看到有內容錯誤,不過可能是礙於篇幅的問題,就比較沒有真的很基礎的題型,題目也不算太多,如果是底子比較薄弱的人寫例題可能會比較挫折。 另外就是歐陽在教學內容以外的文字讓我有一點點不是那麼喜歡 QQ,但我也有看到有人很喜歡,所以這方面可能就見仁見智囉,至少在教學內容上是蠻好的。 #### (2) 林盈收——材料力學《試題精選》 這本書就是題庫集,所以沒有教學的部分,但有整理公式。 而它算是彌補第一點所述的問題,各式類型的題目從簡單到困難都有,而且解題方法算是蠻有條理的,也是一本好書,但錯誤就稍微比較多一些。 #### (3) Barry J. Goodno, James M. Gere. Mechanics of Materials 這本也是修材力時買的原文書,會提這個是因為考古題常常會拿習題來出題,有時候會看到同樣的圖,只是題幹稍微改一下的題目,所以我認為刷這本的習題應該有蠻大幫助的。 - 結構 #### (1) 歐陽——《解說結構學》 坦白說這本我沒什麼看,因為我買了之後稍微看了一下就覺得對使用的符號有點不習慣,可能是在學校上課的時候就蠻習慣老師的用法了,所以這應該比較是我個人的問題。 #### (2) 歐陽——《解說結構矩陣》 這本我同樣讀的不多,是為了「結構學一」沒有教到矩陣法而買的,「結構學二」會教 Direct Stiffness Method(書中稱為電算直接矩陣法),不過 Matrix Displacement Method (書中稱為有限元素位移法)和手算直接矩陣法就真的沒有教了,所以這本書還是有幫助的。 第一點和第二點有共通的缺點,我認為同時也是歐陽所有的書的缺點,就是基礎題型不夠多,底子薄弱的人可能就會看的比較痛苦。 #### (3) 林盈收、林冠丞——結構學《試題精選》 這本一樣是為了彌補上述的問題而買的書,和材力的部分相同,沒有從頭到尾的教學,但有整理公式和算詳細的題解,我覺得整體而言比材力那本編排得更好,很推薦這本書。 #### (4) 毛昭綱——《結構力學》 我幾乎沒有看這本書,因為內容對我來說實在有點艱澀,且題目好像比較古老一些,會買這本是因為看到網路上的推薦就買了,所以真的還是要實際去翻翻書,確定合胃口再買會比較好。 #### (5) Hibbeler. Structural Analysis 這本和材力原文書的地位相同,考古題很愛拿習題來出或來改,蠻建議刷刷原文書習題的。 2. 考古題 這部分就都是抱怨了,因為單純是考古題詳解,所以就沒有什麼讚美的話可以說了,不過詳解還是幫助我很多啦,只是希望可以更好而已。 或許會有這些不滿的原因是我沒有補習,得不到「精華」所在,但我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證明補習就能得到「精華」,所以就當作參考就好囉~ 我是直接在網路上搜尋後買的同一家的結構、材力、工數歷屆試題: - 工數 #### (1) 一大堆系所的考古題 我實在不確定到底有多少考生會真的需要那麼多系所的考古題耶...而且就是因為寫了那麼多系所,才導致年份較少、書本較厚吧... 真心覺得如果能分成各系所的詳解就會好很多QQ #### (2) 解答沒什麼誠意 相信大家看工數解答就是想要知道解題的關鍵方法吧!當你遇到一題不會算的題目,想了半天決定打開解答來看,結果看到「本題拒解」不知道大家會不會為錢包默哀呢...我是覺得蠻痛的啦,而且更痛的是不只一題。另外就是解答蠻常有一些小錯誤,不過這點我是沒有很介意。 後來我買了另外一家的台大、交大工數詳解,撇開年份超多不談,因為我也沒寫那麼多 XD,至少在解答部分我是蠻滿意的,只是沒有其他報考學校的詳解,算是蠻可惜的。 - 材力 & 結構 #### (1) 解答沒誠意 這兩科蠻相似的,所以就一起講。和工數不同,這邊的沒誠意單純就是詳解很不詳,常常會看不太懂兩行之間發生了什麼事情,另外就是材力沒有解中央動力學的題目,這個倒是還好,反正也不是準備的重點;還有結構要求用方法 a 解題,詳解卻用方法 b 解... - 英文 我買同樣是網路上查得到的台大 101-109 年 AB 卷詳解 有個小抱怨是這本書的中文翻譯有一點不通順,不過其實也不太需要用到整篇的中文翻譯,通常就是某個字搞懂就行了。除此之外這本書的內容很詳細,也有附上一些容易犯錯的題型討論,只是真的有點太貴 QQ,如果AB卷可以分開賣就好了。 結論就是我不太推薦,不是因為這本書寫得不好,而是英文幾乎無從準備,對答案只是對個心安,知道自己的分數在哪而已,成績還是得靠以往的積累。 ## 陸、考試心得 ### 共通的心得: 分配時間真的很重要!考試只有一百分鐘,如果有四題就給每題 25 分鐘(五題 20、六題 15),超過就跳過去寫下一題,會寫超過時間就是那題的效益太低了(無論是題目很難還是自己不會寫),不要在同一題上浪費時間,最後全部寫完再回來寫就好了。 計算過程更更更重要,我覺得我有很多沒寫出來的題目都有拿到一些筆墨分數,所以能寫點東西就盡量寫,會有意料之外的收穫。 最後我不建議去看那些考完馬上發的廢文(雖然結構組沒什麼人在討論),你也不知道那些說簡單的人是真的覺得簡單還是他其實根本不會~不過說是這樣說,我還是很愛看然後瞎緊張XD ### (一)台大 可能因為是母校的關係,考試的時候心態很穩 XD **英文**:大家都很快就寫完了,我自己是檢查一遍畫卡沒有跳格後就交卷了,大概寫了 60 分鐘。 **工數**:只能說 991-ex 是買對了,在檢查四階矩陣有沒有算錯的時候就派上用場了,算是某種金錢攻勢嗎 XD,不過也只能拿來檢查,計算過程還是要自己寫的。 **結構**:我寫起來是覺得蠻簡單的,沒有考矩陣法和能量法,但我花了大概半個小時在檢查,就有檢查出一些錯誤,所以我強烈建議一定要留時間檢查一下也好! **材力**:一打開考卷就有點嚇到,因為第一題是考古題(好像)沒出現過的偏心柱...不過還好偏心柱有給公式的話就蠻簡單的,憑著一兩年前修材力的微薄印象寫了一些東西。最後一題是塑性分析,這題和 109 年的某一題超級像,但我沒有找到詳解所以 QQ 考完之後是覺得鬆了一口氣,準備了接近半年終於快要結束了,也覺得應該稍微有機會,所以心情就不錯。 ### (二)交大 學校很漂亮,但到考場才發現桌椅不太好坐。 **工數**:寫考古題的時候就對交大的工數很難有心理準備,結果今年反而沒有那麼難。但一樣是六題,級數解因為我沒準備所以直接放棄,其他五題寫完之後再檢查又發現有兩題計算錯誤,所以說檢查真的很重要! **工力**:不太記得了 **結構**:同工力 ### (三)台科大 考完就知道爆了,每一科都寫得很慌,成績出來也覺得爛透了,結果居然還有備取XD **工數**:我大概只會一半的題目而已。 **材力**:相較其他兩科,就稍微好一點,但是因為題目都蠻奇怪的,所以寫的沒有很踏實。 **結構**:大爆死,應該只有其中一題有寫出來,其他不是看不懂就是不會寫。 ### (四)中央 風超級超級大...一整天風都一直灌進兩棟教學樓之間的空隙,發出隆隆作響的聲音,感覺窗戶都要被吹爆了。另外就是桌椅也不太好坐,一長條桌子和一長條椅子分別被固定在地板上,問題是桌子和椅子離超遠,我一整天都只坐在椅子的前四分之一才能好好寫字。 **工數**:不能用計算機,只有三題,第一題是 mck 系統,幾乎是近幾年中央的定番,總之蠻簡單的,有寫考古應該就能對個七八成~ **工力**:考前我有特別準備一下動力學的部分,他其實也不會考動力學真的很難的部分,所以我覺得算是蠻有幫助的~其他就沒有什麼特別印象深刻的地方。 **結構**:考完前兩科覺得很穩,結果結構莫名的難,四題的計算量都很大,總之我是寫的手忙腳亂最後好像只算出一題,其他都只是寫點東西,但最後成績還有 50 分,再次證明筆墨分數的偉大 XD ## 柒、結論 從考完試到放榜後,我一直認為我的考運非常非常好,我覺得我並沒有真的做好準備,還有很多似懂非懂的地方,或是其實不太熟悉的內容,但考試的時候沒有考出來,讓我能夠僥倖上榜。 上述內文中有提到原文書的習題與考古題高度相似,是我在考試前兩天才發現的,但那時候已經來不及將習題完全寫過一遍,只能稍微看過,在考試的當下也的確出了很類似的題目,雖然懊悔但也已經來不及,只能將這個經驗分享給學弟妹,希望能有所幫助! 我非常感謝考研路上幫助過我的所有人,考研真的是一件很需要有人陪伴的事情,尤其是跨考沒戰友的時候,一路上會遇到好幾次低潮,覺得別人都在爽我為什麼在這裡讀書;也會遇到卡關,怎麼想都想不通,多虧了有人為我打氣、有人聽我抱怨、有人教我解題,才能夠堅持到最後。 最後祝福各位能夠順利考取理想的研究所!
×
Sign in
Email
Password
Forgot password
or
By clicking below,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
Sign in via Facebook
Sign in via Twitter
Sign in via GitHub
Sign in via Dropbox
Sign in with Wallet
Wallet (
)
Connect another wallet
New to HackMD?
Sign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