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gs: `QA` `測試報告` # QA測項撰寫基礎教學 ## QA概覽 > Part 1:閱讀“QA的一天與軟體測試大解析”了解QA在幹嘛 [QA的一天與軟體測試大解析](https://proko.medium.com/the-minutes-and-the-review-of-pyladies-sharing-qa-%E5%BF%99%E4%BB%80%E9%BA%BC-qa%E7%9A%84%E4%B8%80%E5%A4%A9%E8%88%87%E8%BB%9F%E9%AB%94%E6%B8%AC%E8%A9%A6%E5%A4%A7%E8%A7%A3%E6%9E%90-3fa21e7ecb7b) - QA做什麼? Defect Prevention、Defect Explore、Support Training - 測試怎麼做分析方法介紹: 決策樹、流程圖、狀態圖,通過這三種方法可以更加完善的讓test case覆蓋率趨於100% >Part 2:閱讀“測試案例設計入門”看測試項目怎麼寫 [測試案例設計入門](https://hackmd.io/@P8NJN5_XQQqQU4i2YIJzEg/HJmQYaknZ?type=view) [測試人必須瞭解的軟體測試流程及5大測試過程模型](https://itw01.com/QDFO8ET.html) - 測試與開發間的關係: 傳統:專案計劃>需求分析>軟體設計>程式開發>軟體測試>整合維護 你了解到傳統瀑布流造成工程上的延遲,故現在有不同方法: (1)V模型:需求分析-概要設計-詳細設計-軟體編碼-單元測試-整合測試-系統測試-驗收測試 :::info 會有四個階層 * 1.驗收測試 (Acceptance Testing) * 2.系統測試 (System Testing) * 3.整合測試 (Integration Testing) * 4.單元測試 (Unit Testing) ::: (2)W模型:使用者需求-需求分析-概要設計-詳細設計-編碼-單元測試-整合測試-驗收測試-單元測試設計-整合測試設計-系統測試設計-驗收測試設計-整合-實施-交付 (3)X模型:程式片段1-測試設計-工具配置-執行測試-編碼完成-執行測試-工具配置-測試設計-程式片段N;封版-執行測試-測試設計-工具配置-迭代1...N-探索式測試-執行測試 (4)H模型:測試準備-測試就緒點-測試執行-測試流程-其他流程 > Part 3:整個QA流程你怎麼做的參考 [完整的測試流程中](https://www.gushiciku.cn/pl/2xXe/zh-tw) 這裡會主要經歷四個步驟: (1)制定測試排程 (2)將需求分析後轉化為測試用例 (3)針對實際功能製作為測試用例 (4)Test Review (4)驗收測試製作為bug list產出 (5)撰寫測試報告:單元測試、整合測試 ## 測項撰寫 1. 撰寫測試項目前,首先該有的攝影機都要架起來 [架設攝影機教學](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AjPqk_krCakQvigoh_Rm61g3K0ZZH0x1z8RbzLkSr3g/edit?usp=sharing) 2. 條列測試項目 (1)針對主體(大或小版本)用心智圖列出新增功能 (2)對新功能拆解QA要檢查的項目,範例如以下  (3)與同事或主管討論測試的功能內容是否符合邏輯(看的人在測試項目) (4)回到2022測試項目TC進行題目撰寫,使題目連動到TR  3. 對測試項目分類 (1)回到TC表單 (2)針對 Priority、Type、Device 做分類以作為幫你做測試項目以及debug同仁的優化重點。  4. 寫測試項目細節 (1)回到TR表單 (2)準備pre-condition上傳雲端 (3)填寫測試項目基本測試資訊,包括Target、Types、Devices  (4)測向撰寫者注意以下 - Test step 測項撰寫者為寫下希望幫你做測試項目的人要操作的每一步驟 - Test data 測項撰寫者為預期要做測試項目的人輸入的每一個指令 - Expected result 測項撰寫者寫下預期結果,做測試項目者查看每一步有沒有如預期發生 5. 做測試者 (1)規劃每日要做的項目數量後執行 (2)回填每一題測試項目基本測試資訊,包括Server IP、Version、Assign、Date >一般我們會先複製在atom中直接貼回來TC表單,因為以上次者資訊很常相同  (3)做測試者注意以下 - Actual result 做測試者若測試結果與預期不符則為Failed,請在此紀錄真實結果 - Status 每一步驟是否成功或失敗皆需紀錄Passed & Failed - Notes 提供做測項者為測項撰寫者提供優化建議 (4)表單設計在TC做完步驟5(3)後測試結果會自動回填TC表單如下顯示 passed 或 failed  :::info :bulb: **注意事項:** 1.會預留空白表單TC&TR複製格式,否則皆需重新製作格式 2.每次的TC表單是經過設計連動,請匡選20格往下一次插入  ::: ## 測試報告 文件架構 1. 簡介 1.1 測試目的 1.2 測試環境建置 - 測試日期:Date - 測試環境:IP - 測試版號:X.X.X - 測試方法:根據測試目的論述方法 2. 測試項目 2.1 測試項目:論述每一筆測試項目 - 測試方法:論述預計執行的每一筆步驟 - 測試結果:每一筆步驟的實際結果 2.2 測試項目:論述每一筆測試項目 - 測試方法:論述預計執行的每一筆步驟 - 測試結果:每一筆步驟的實際結果 2.3...以此類推 3.測試評估 根據測試的結果,進行產品評估 例如若以產品而言系統穩定度、安全性、品質、吸引力、可信度、創新性等來評估您的產品在哪個部分需要做調整或是進一步改善 4.測試結果 通過每一個測試項目的測試,回應本次測試目的 5.建議 根據結果提出建議 :::info **參考文檔** [通行規則測試](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y3lRyAU0uA1Gr1DX1dG4sWsQ0ORMQNiozkzkZF-9Hfg/edit?usp=sharing) [設備壓力測試](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vkpDbNy7YJ7EDyhMYSDAjXsN0bjBSjRXNEiLOUBWejI/edit?usp=sharing) ::: ## 相關教學參考 1.[測試全教學影片](https://reurl.cc/2Zl2Er) 2.[如何從終端機撈資料](https://www.notion.so/76d7eb75aa4f49a29c1d034c43a53b2a) 3.[QC&QT是什麼?](https://www.notion.so/QA-QC-dc8e32c9b20a44079bed866125f590cd) ==找出優化方式與QA的管理方式==
×
Sign in
Email
Password
Forgot password
or
By clicking below,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
Sign in via Facebook
Sign in via Twitter
Sign in via GitHub
Sign in via Dropbox
Sign in with Wallet
Wallet (
)
Connect another wallet
New to HackMD?
Sign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