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痕、 in-app browser 中的第三方登入 前陣子遇到客戶反應 Facebook、Google 第三方登入 API 在 - instagram 、 Line 等內建瀏覽器(in-app browser) - 無痕瀏覽模式 無法使用的問題,花了一段時間糾結跟解決QQ。意外學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東西,記錄一下! ## 原先的做法 利用 Facebook、Google 提供的 API ,使用起來很單純:開啟新分頁,使用者完成登入流程後回傳資料給原先的頁面並自動關閉。 ### 🤯 in-app browser 的問題: 開啟新分頁 這類瀏覽器大多 **沒有分頁功能,會直接在同一頁做切換**。原先等待回傳的那頁就消失了,也就無法收到回傳。 ### 🤯 無痕瀏覽的問題: cookie 被阻擋 Safari 和 Chrome 的表現不太一樣。Safari (14.0.3)沒問題,但 [Chrome 會擋 cookie 進而影響到自家的登入API](https://developers.google.com/identity/sign-in/web/troubleshooting#third-party_cookies_and_data_blocked) (傻眼) ![](https://i.imgur.com/n2duZGn.jpg) chrome 無痕模式下,使用 `gapi.auth2.init` 方法會出現的error message。 ## 手動建立登入流程:one-page-flow 主要是在同一頁面利用轉址的方式進行登入,並在最後將登入資料帶在轉回網址的參數中。從 - 原先:按下登入 → 開啟新分頁 → 登入 → 關閉分頁 → 原先登入頁接收 API 回傳 - 改成:按下登入 → 前往登入頁 → 登入 → 導回指定頁面,資料帶在網址中 只要設定好 **登入頁的網址** 就差不多成功了;導回後,也只要在 route 中去增加一些對參數的判斷、處理就好了。 ### Facebook 覺得[臉書寫的文件](https://developers.facebook.com/docs/facebook-login/manually-build-a-login-flow)比較好懂,先拿臉書來當範例 ```jsx https://www.facebook.com/v10.0/dialog/oauth? client_id={app-id} //required &redirect_uri={登入完後的回傳址} //required &state={防止跨網站偽造的的字串,也會被放在回傳網址中} //required &response_type={回傳資料類型} //optional,預設為 code &scope={你要向使用者要求的帳號權限} //optional ``` ### Google 除了可以看 [JS Web Apps](https://developers.google.com/identity/protocols/oauth2/javascript-implicit-flow#oauth-2.0-endpoints) ,也可以一起看 [Mobile and Desktop Apps](https://developers.google.com/identity/protocols/oauth2/native-app) 裡的內容,寫起來跟 facebook 幾乎完全一樣 XD: ```jsx https://accounts.google.com/o/oauth2/v2/auth? client_id={app-id} &redirect_uri=https://jyun1desu.com/login &state=google &response_type=code &scope=email%20profile ``` ### 比較需要注意的參數: - **response_type** - `code`: 跟 API 直接取得 `access_token` 不同,需要走 server-side login:前端給後端 `code` ,由後端去換取 `access_token`。 - `token`: 直接取得 `access_token`。 雖然直接設定 `token` 很方便,但資料不會以參數(?)、而是以網址片段(#)的方式存在。覺得這樣取資料有點麻煩、也有工程師建議 server-side login 後端的權限管理會比較踏實,就決定取 `code` 了(後端人很好)。 - **redirect_uri** 要記得到當初在 facebook developer / google cloud 建立的應用程式中, **有效的 OAuth 重新導向 URI** 新增有效網址。不在列表中的網址都會被擋下來(路徑、參數也都要填上)。 ## 可是我想開啟新頁面 R 撇除在 in-app browser 沒有分頁功能先不理它XD,這個方法最大的缺點是頁面都會在同一頁跳轉,跟多數使用者習慣的體驗是不一樣的。一開始想法是: - in-app browser → 手動流程(不開新分頁) - 一般瀏覽器 - 正常模式 → 保留使用API - 無痕模式 → 手動流程(不開新分頁) 結果找不到判斷無痕的可靠方法...🥲 ,只能改成這樣: - in-app browser → 手動流程(不開新分頁) - 一般瀏覽器 → 手動流程(不開新分頁⋯⋯但好想開R!!!) 於是開始想要怎麼模擬 API **開啟新分頁**、**傳資料給隔壁分頁**、**自動關閉** 的行為: - 開啟新分頁:用 `window.open()` 即可 XD - 自動關閉:這個也很簡單,用 `window.close()` 即可 XD - 傳資料給隔壁分頁:這個好難RRRRRRR!!!!! 糾結好幾天後(連 `localStorage` 搭配 `visibilitychangeEvent` 都試了🥲),發現很讚的 ## window.postMessage() [MDN的解釋很詳細](https://developer.mozilla.org/en-US/docs/Web/API/Window/postMessage) ,以前居然不知道這個 API,本次最大收穫~~~ `postMessage` 可以實現同個瀏覽器下的溝通:tab間、彈出視窗與主視窗間、甚至和嵌入的 `iframe` 也可以~太方便啦!使用起來也滿直觀的: `postMessage(message, targetOrigin, transfer)` - message:要傳送的資料,必填。 - targetOrigin:限制接收對象的 origin ,使用字串 * 則代表無限制,必填。 - transfer:看無....但好像不太用到。 監聽來自他方的 `message` 也很簡單: `window.addEventListener('message', callback)` ## 簡易的範例 在按下第三方登入鈕的時候判斷是否是 in-app browser - true: 不開啟新頁面 - false: 開啟新頁面、 redirect_uri 多設定一個參數,判斷回來要做一些事 --- 點擊第三方登入鈕觸發 `openThirdPartyAuthPage`: ```jsx const addReciveMessageListener = () => { const reciveEvent = e => { const data = e.data if(origin === window.location.origin && data.code) { doSomethingToLogin(data.code) window.removeEventListener('message', reciveEvent, false); } }; window.addEventListener('message', reciveEvent, false); }; const getOAuthPageURL = (platform, isWebview) => { const redirect = isWebview? '.../login' : '.../login?type=auto-close'; switch(platform) { case 'facebook': return `https:// .....&redirect_uri=${redirectUri}....`; case 'google': return `https:// .....&redirect_uri=${redirectUri}....`; } } const toThirdPartyOAuthPage = platform => { const isWebview = ...; //做一些 in-app browser 的判斷 const authPageURL = getOAuthPageURL(platform, isWebview); if(isWebview){ window.location.href = authPageURL; } else { addReciveMessageListener(); window.open(authPageURL); } } ``` 視窗回到 `redirect_uri` 後,在 route 中處理登入行為: ```jsx= // routes/Login/index.js const { code, type, ... } = 網址的query; const sendDataToLoginPage = () => { const loginData = { code }; window.opener.postMessage(loginData, 'http://jyun1desu.com'); } if(code) { if(type === 'auto-close') { // normal browser redirect page sendDataToLoginPage(); window.close(); } else{ // in-app browser redirect page doSomethingToLogin(code) } } ``` 成功的時候好感動啊~~~ 🎉🎉🎉 找資料的過程中也有看到 [Broadcast Channel API](https://developer.mozilla.org/en-US/docs/Web/API/Broadcast_Channel_API) ,雖然支援度還很悲劇,感覺是能先看起來的東西。最後謝謝 hahow , 一度覺得解決不了的無很多問題,去看了 hahow 的網站之後才發現:嗯!果然是自己太淺ㄌ><,就是有人做得到啊!!!而且寫這篇文章的時候,突然覺得是不是其實滿簡單的⋯⋯(但第一次碰到就是覺得很難QQ)。 以上!希望能幫助到正在困擾同樣問題的人 🎉 ## 參考資料 [Google OAuth](https://developers.google.com/identity/protocols/oauth2/javascript-implicit-flow) [Facebook OAuth](https://developers.facebook.com/docs/facebook-login/web?locale=zh_TW) [postMessage API](https://developer.mozilla.org/en-US/docs/Web/API/Window/post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