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書會從這裡開始 ###### tags: `讀書會經營`、`引爆對話`、`共同創作` > 此說明較適合讀書會新手參考. :arrow_left: > 確認讀書會的學習目標可幫助建立經營方式 :arrow_left: > 更多資訊可參考網頁:https://subjectguide.lib.ntnu.edu.tw/readinggroup/startshere > [ToC] --- ## 大師兄陪你讀-準備與經營篇 ### 讀書會討論時怎麼挖掘議題? 讀書會除了文本閱讀之外,仍有一系列經營問題,例如不知道怎麼深入的去討論書籍的內容、不知道怎樣共同紀錄讀書學習內容等等。但如果我們開始嘗試**如何與成員們更深入發掘與讀書會相關的議題討論**,就能更好的維持讀書會的討論氛圍,例如 - [ ] 找出書籍中的**精選內容** - [ ] 找出可**成功引發討論的書籍重點** - [ ] 找出**感興趣的內容** - [ ] 找出**與生活或學習經驗有關的內容** :::info 議題想成功引起討論,建議可以注意↓ 1.不要使用是非題的角度來設計 2.若單次的議題太多,建議先投票票選,挑幾個討論 3.參與成員較多時,可嘗試先分組再互相交換議題的方式進行 ::: :::success 參考自 林揚程(2019)。共讀的力量:帶領社群學習的引導技術(頁266-267)。台北市:商周出版。 ::: > <a href="#%E8%AE%80%E6%9B%B8%E6%9C%83%E5%BE%9E%E9%80%99%E8%A3%A1%E9%96%8B%E5%A7%8B">回頂層</a> ### 讀書會有推薦的討論工具或模板嗎? 讀書會並沒有特定的模板或討論工具。中小學課堂會利用文學圈方式,透過分配任務與角色促進討論,像是Discussion facilitator、Commentator、Illustrator等等,但也會因為每次討論結構不同,或過於專注在任務,導致討論時注意力分散。 林揚程將讀書會學習應用於工作、生活的目的,在書中提出可使用「一三一法」跟「便利貼法」,透過模板的方式有效推進,收斂討論。 #### 一三一法 步驟1:無論是書籍或討論中的都可以。找出最能夠表達今日章節的「一句重點」 步驟2:延續步驟1的重點,找出支持一句重點的「三個立論點」 步驟3:與成員們一起找出內容與生活結合的一個應用點,拓展知識的運用性 :::info 除了找出內容與生活結合的一個應用點之外, 為方便撰寫讀書會紀實,建議也可以歸納出2-3個值得討論的議題 ::: #### 便利貼法 第一張便利貼:精簡章節與內容重點,描述知識重點 第二張便利貼:針對個人經驗,描述與書中內容(知識)的連結之處 第三張便利貼:思考如何將內容應用在生活與工作中 :::success 參考自 林揚程(2019)。共讀的力量:帶領社群學習的引導技術(頁173-175)。台北市:商周出版。 ::: > <a href="#%E8%AE%80%E6%9B%B8%E6%9C%83%E5%BE%9E%E9%80%99%E8%A3%A1%E9%96%8B%E5%A7%8B">回頂層</a> --- ### 讀書會一定要有預期成果嗎? 申請自主讀書會在申請書上最後一欄為預期成果,旨在能協助規劃並讓評審老師了解想要完成的目標,我們希望透過預期成果的設計,讓同學能共同思考一些能夠引發回想的內容,這是讀書會長期經營的重點。但不用給自己太大壓力,成果不是唯一目的。但如果大家有興趣! 林揚程建議能將「共同創作學習成果」作為每次讀書會最後一個議程,透過能應用於生活的成果,不僅能了解自己的學習過程,也能提高書會的凝聚力。 :::success 參考自 林揚程(2019)。共讀的力量:帶領社群學習的引導技術。台北市:商周出版。 ::: 共同創作方式多元,總結過往讀書會同學嘗試過的有以下幾種 一、依據內容設計挑戰性問題,並試著回答 二、依據討論繪製知識架構,整合知識與重要概念 三、選擇重要的概念或方法,提出可操作的實作提案 四、依據閱讀及討論撰寫文章或報告,並形成系統化的輸出 :::info 製作能夠引發回想的紀錄,也是自我成長類型長期經營的重要關鍵! ::: > <a href="#%E8%AE%80%E6%9B%B8%E6%9C%83%E5%BE%9E%E9%80%99%E8%A3%A1%E9%96%8B%E5%A7%8B">回頂層</a> --- ### 讀書會有建議的聚會週期嗎? 本計畫因為有限制執行期間,為期約七週的討論時間內要舉辦5次以上的讀書會,希望兩週內至少要舉辦一次讀書。 若是正常舉辦的讀書會,建議可以先與成員進行相關的討論,確保能穩定舉辦(次數與時間),會有效提高活動的參與度與共學內容連貫性。 優先討論的項目 一、確保每次的讀書會時間能討論30分鐘以上 二、若安排為閱讀同一本書時,每次間隔不要超過兩週,搭配回顧上期的討論及共同創作的效果更好 :::info 以上提供的是起步的指引,希望能成為共讀路上激盪想法、探索觀點、持續成長的小小火花。 敬祝 讀書會愉快與學業順利 ::: > <a href="#%E8%AE%80%E6%9B%B8%E6%9C%83%E5%BE%9E%E9%80%99%E8%A3%A1%E9%96%8B%E5%A7%8B">回頂層</a>